首页 / 正文

奏谳书四

原文:

胡丞[上“喜”下“心”]敢讞之,十二月壬申大夫[上“艹”下“所”]詣女子符,告亡。.符曰:誠亡,詐自以為未有名數,以令自占書名數,為大夫明隸,明嫁符隱官解妻,弗告亡,它如 。解曰:符有名數明所,解以為無恢人也,娶以為妻,不知前亡,乃疑為明隸,它如符。詰解:符雖有名數明所,而實亡人也。.律:娶亡人為妻,黥為城旦,弗知,非有減也。解雖弗知,當以娶亡人為妻論。何解?解曰:罪,無解。.明言如符、解。問解故黥劓,它如辭。.鞫:符亡,詐白占書名數,解娶為妻,不知其亡,審。疑解罪,繫,它縣論,敢讞之。.吏議:符有數明所,明嫁為解妻,解不知其亡,不當論。.或曰:符雖已詐書名數,實亡人也。解雖不知其情,當以娶亡人為妻論,斬左止為城旦。廷報曰:取娶亡人為妻論之,律白,不當讞。

译文:

胡县县丞[上“喜”下“心”]呈请审议断决。十二月壬申日,大夫[上“艹”下“所”]送来一符的女子,告她逃亡。女子符说:“我是逃跑,并谎称自己户籍,依照法令的规定去报了户口,成为大夫明的奴隶。我嫁给在隐官服役的解为妻,但没有告诉他我逃跑的事。情况和[上“艹”下“所”]说的相同。”解说:“符在明家有户口。我认为她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不知她从前曾逃跑过,而怀疑她是明的奴婢,其他情节与符所说相同。”

诘问解:“虽然符在明家有户籍,而实际上是一个逃亡的人。法律规定:‘娶亡人为妻,黥以为城旦,弗知,非有减也’。你虽然不知道,仍应该按照娶逃亡者为妻论处。你有什么可以辩解的?”解答道:“我有罪,没有什么可说的。”明的供词和符、解相同。

验问:解回答“我以前曾受过黥劓刑罚”。对于其他问题的陈述,和前面的供词相同。

吏议定:符在明的住所有户籍。明将符嫁为解妻。解不知她是一个逃亡的人,因而不应该论罪。或者按另一意见处理:符虽然谎报上户籍,实际上是一名逃亡者。虽然解不知道这件事,仍应该按娶逃亡者为妻论罪,斩左趾为城旦。

廷尉断决:按娶逃亡者为妻论处。法律有明文规定,不应当报请审议。

猜你喜欢
  卷五·本纪第五·柯劭忞
  卷一百七十六·毕沅
  謝靈運晉書·汤球
  ●卷二·陈康祺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二·佚名
  ◎老学究风流史·吴虞公
  七八六 闽浙总督陈辉祖奏缴违碍书籍并请展限一年及查察剧本情形折·佚名
  七一九 军机大臣奏各省送到违碍各书开具清单缴进销毁片·佚名
  四三七 江西巡抚海成奏续进备选及应毁各书并祈校删志乘折·佚名
  二五一 暂护贵州巡抚韦谦恒奏遵旨查办应禁书籍折·佚名
  伯夷列传第一·司马迁
  懿宗本纪·刘昫
  卷二·佚名
  剧秦美新并序·扬雄
  二十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贾仲明

    (老旦扮王母引外扮铁拐李上)(王母诗云)阆苑仙家白锦袍,海中银阙宴蟠桃。三更月下鸾声远,万里风头鹤背高。子童乃九灵大妙金母是也。为因蟠桃会上,金童玉女,一念思凡,罚往下方,投胎托化,配为夫妇。他如今业缘满足。铁拐李,你须

  • 卷二百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二百九贾邕贾邕天宝九年登进士第诗一首送萧颖士【一作夫子】赴东府得路字【刘太真撰序】萧夫子赴东府门人送者十二人刘太真为之序云先师微言既絶者千有余载至夫子而後洵美无度得夫天和顷东倭之

  • ●卷四·徐梦莘

      政宣上帙四。   起宣和元年三月十八日甲子,尽宣和三年正月。   三月丁未朔改元宣和。   宣和元年三月十八日甲子差归朝官朝议大夫直秘阁赵有开忠翊郎王环充使赍诏书礼物与李善庆等渡海聘金国。   先是归朝

  • ●卷七·王恽

    丧服小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五世而迁之宗,宗其继高祖者也,是故祖迁于上,宗易于下。尊祖故敬宗,所以尊祖祢也。《大传》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

  • 西汉年纪卷三十·王益之

    宋 王益之 撰平帝孝平皇帝讳衎【初名箕子】元帝庶孙中山孝王子也母曰衞姬年三歳嗣立为王元夀二年六月戊午哀帝崩太皇太后遣车骑将军王舜与大鸿胪左咸光禄大夫孙寳使持节迎中山王奉成帝后九月辛酉中山王即皇帝位诏曰

  • 卷五十六·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五十六 汉  太  史  令  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集解徐

  • 王晏传·李延寿

    王晏字休默,一字士彦。在宋朝做官,起初是建安国左常侍,渐渐升到车骑,晋熙王刘燮在安西任命王晏为主簿,当时齐武帝为长史,与王晏相遇。军府转为镇西,又任命王晏为记室。沈攸之发难后,他跟随武帝镇守盆城。齐高帝当时虽然威权很

  • 卷08·吴缜

    《杨慎矜传》云:“父隆礼,历州刺史,善捡督吏,以严办自名。开元初,为太府卿,任职二十年,年九十馀,以户部尚书致仕卒。”今案《宰相世系表》,载“隆礼”为“崇礼”,此盖隆礼以开元时避明皇帝讳,以崇易隆,理亦当然。而史家遗落其事,止

  • 第三章 9·辜鸿铭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辜讲孔子对他的一位学生说:“我可以对你说出夏朝(相当于古希腊文明)的文明和礼仪,但现在的杞国(相当于当代的希腊) 却不能为我说的

  • 卷十四·聂崇义

    钦定四库全书三礼图集注卷十四宋 聂崇义 撰鸡彞       鸡彞舟鸟彞       斝彞黄彞       虎彞蜼彞       画布巾龙勺       圭瓉瓉槃       璋瓉献尊【阮氏义】    

  • 摩诃衍品第十七·佚名

    尔时舍利弗。问邠耨文陀尼子言:何等为菩萨摩诃萨乘於大乘。邠耨报舍利弗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乘於檀尸羼惟逮禅波罗蜜。乘是六波罗蜜不见六波罗蜜。亦不倚菩萨而无所倚。是为乘於大乘。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一心学萨

  •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三·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到彼岸第四十七   復次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到有爲無爲法彼岸當學般若波羅蜜。   彼岸者.於有爲無爲法盡到其邊。云何是彼岸以大智慧悉知悉盡.有爲法總相

  • 那先比丘经卷下·佚名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王复问言。无有复胜佛者耶。那先言然。无有胜佛者。王复问。何以知为无有胜佛者。那先问王言。如人未曾入大海中。宁知海水为大不。有五河河有五百小河流入大河。一者名恒。二者名信他。三者名私他。

  • 卷第五十六·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五十六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二十世天童鉴禅师法嗣明州雪窦竺田汝霖禅师昌国王氏子。从梅涧福祝发受具。闻天童止泓鉴道化。往参

  • 卷第三十五·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三十五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云门宗南岳下十一世天衣怀禅师法嗣之二庐山栖贤智迁禅师僧问。一问一答。尽是建化门庭。未审。向上更有事也无。

  • 天台智者大师传论·白马昙照

    安定 梁肃 述论曰。修释氏之训者务三而已。曰戒定惠。斯道也。始於发心。成於妙觉。经纬於三乘。道达於万行。而能事备焉。昔法王出世由一道清净。用一音演说。机感不同。所闻盖异。故五时.五味.半满.权实.偏圆.小大之义

  • 太上洞玄灵宝宿命因缘明经·佚名

    《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卷1《斋坛安镇经目》著录《洞玄灵宝宿命因缘明经》,当出于六朝。太上道君述三皇五帝之后,世道转恶,又述七丑、五恶、六不祥,劝人行六事、五善、五德,以积善因善缘。

  • 灵枢经脉翼·夏英

    针灸著作。明夏英编绘。三卷。英字时彦,古杭人。是书为阐述《灵枢经》十二经脉、任督二脉及其腧穴的专著。以为“《灵枢》之文,世古言深,中有错简易置,况无注释,后世不无失其真者”。于是悉取祖遗诸秘籍中有裨于《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