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禮記述註序

諸經註疏共最禮記朱子教學者看註看疏自好然文字浩汗班史謂說五字之文至二三萬言者盖漢唐講師之體爾也又與諸經連部合梓價重匹士家不能皆有即有而讀之亦何得於制舉故是書不講殆千年矣宋末有陳氏集說學者喜其便祧註疏而崇焉明初為之大全裒然列於太學坡始受之竊病其未盡及讀註疏又疑其未誠如序内稱鄭氏祖䜟孔氏惟鄭之從不載他說以為可恨夫祖䜟莫過於郊特牲之郊祀祭法之禘郊祖宗而孔氏正義皆取王鄭二說各為縷列不特此也考之全經自五禮大者至零文單字備載衆詁在諸經註疏中最為詳核何妄詆與又禮器篇斥後代封禪為鄭祖緯啓之秦皇漢武前鄭數百年亦鄭預啓之乎又多約註疏而成鮮有新解時而指註疏為舊說舊說似矣時而著鄭氏曰疏曰至著鄭曰疏曰盎有德色若不遺葑菲者凡此之類抵冒前人即欺負後生何以示誠乎抑譏漢唐儒者說理如夢此程朱進人以知本吾儕非其分也今於禮運則輕其出於老氏樂記則少其言理而不及數其他整篇完文多指為漢儒之傳會逐節不往復其文義通章不鈎貫其脈絡而訓禮運之本仁以聚亦曰萬殊一本一本萬殊燕居之仁鬼神仁昭穆亦曰克去己私以全心德欲以方軼前人恐未得其退舍也許魯齋曰宋文章近理者多然得實理者亦少世所謂彌近理而大亂真學者須著眼目知要之言可以發矇矣至大全所集尤為狼藉未論其它彼陳氏方恨孔惟鄭從不載它說而其首例云一以集說為宗不合者不取何自悖也今也不量其力本述註疏朱子之教也陳氏雜合註疏諸儒為文或仍之或以註疏增其未備損其枝辭標集說曰從其實也凡諸篇皆妄次第為之條理童而習白首而修尊所得於遺經者以施於子弟切磋究之為就正之資而非敢曰有得也若夫侈口經緯廣張質文何異以丹青之陳色繪日月之生氣柳州所謂非愚則惑不敢犯也康熙戊子清溪李光坡謹序

孔子六世祖嘉被宋督難後曾孫防叔奔魯必以殷禮來如王子朝以成周之典籍奔楚是也故學孔氏之門多是殷禮孟子言周班爵禄與周官異與王制同言井田不能詳周法反推殷助引周詩以証可見矣此經皆原本師門則註疏言是夏殷禮者當推尋究竟未可遽斥臆說也王府圖書學士大夫不輕得見坡論詳郊特牲

程朱出經中大學中庸為孔門傳心至矣然禮運樂記或云非洙泗微文私心則疑不惟此也凡此經及史子之拾遺掇逸謂是子言意皆有自來但至者有淺深故所録有完闕耳吾儕誦之隨分盡心至有厚薄醇醨之異則存所疑以質師友公然妄罵竊恐未能信人徒先失已也

解經惟當求意義之合如此經首篇曲禮首節毋不敬三言劉氏必取曾子動容貌三事當之如此比校初何補於用力之實徒使學者胸次滯底不圓朱子所云方觀大學一句便說向中庸上彼此迷暗互相連累是也每詈漢儒臆說然解說中若此之類雖有左証且從臆說也

經文不解指為傳會註疏曲折指為支離然傳會者世近於古支離者學多於吾不顧理之是非而漫為指斥則將何所承受取信也太極圖二程子不肯輕易示世數百年中見後生不禮前人然後知程子之慮民也深

猜你喜欢
  天地之行第七十八·苏舆
  古乐经传卷五·李光地
  卷十九·纳兰性德
  第五章 1·辜鸿铭
  卷三十八·黄伦
  卷六·张自超
  卷三十六·王道焜
  卷四·姚舜牧
  如来道品第二十二·佚名
  念僧品第四·佚名
  御制天圣广灯录序·李遵勖
  为武昌难民呼吁·太虚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二·佚名
  佛说希有较量功德经·佚名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八·法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刘唐卿

    (卜儿同蔡员外领家童上)(卜儿云)药饵难医心上病,晨昏起坐要人扶。老身延氏,为因身体不安,朝则忘餐,夜则废寝,服药不效。我忽然思想桑椹子食用,奈是冬寒时月,无处寻取。有孩蔡顺,尽孝道之心,今日早间,去那深山中寻桑椹子去了。老

  • 卷二·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増补中州集卷二孙太师铎【一首】铎字振之恩州人大定十三年进士明昌中擢户部尚书时已有相望及考满以戸曹繁重且未有可代者特防进一官再任而同列二人俱以入相矣振之贺席中戏举青州老柏院布衣张在

  • 列传第四十二·刘昫

    ○魏元忠 韦安石 子陟 斌 斌子况 从父兄子抗 从祖兄子巨源 赵彦昭附萧至忠 宗楚客 纪处讷附 魏元忠,宋州宋城人也。本名真宰,以避则天母号改焉。初,为太学生,志气倜傥,不以举荐为意,累年不调。时有左史盩厔人江融撰

  • 卷二百二十五 列传十二·赵尔巽

      额亦都 费英东子索海、孙倭黑 何和礼子多积礼、和硕图、都类安费扬古 扈尔汉   额亦都,钮祜禄氏,世居长白山。以赀雄乡里。祖阿陵阿拜颜,移居英崿峪。父都陵阿巴图鲁。岁壬戌,额亦都生。幼时,父母为仇家所杀,匿邻村以

  • 第五十一回 受一钱廉吏迁官 劾群阉直臣伏阙·蔡东藩

      却说第五种见忤权阉,被徙朔方,已是冤屈得很,哪知单超更计中有计,叫他前往朔方,实是一条死路,不使生归。蛇蝎心肠。原来朔方太守董援,乃是单超外孙,一闻第五种将到,自然摩厉以须,即欲将种处死。种前为高密侯相,尝优待门下掾

  • 八六 江西巡抚海成奏续访得遗书六十五部开单进呈折·佚名

    八六 江西巡抚海成奏续访得遗书六十五部开单进呈折乾隆三十八年六月二十日江西巡抚臣海成谨奏,为恭进书目,仰祈睿鉴事。窃臣于本年正月初六日,将搜罗堪以进呈书二十三部,开具目录,恭折具奏,并将各志所载名人著述书名,通饬各

  • 桂彦良传·张廷玉

    桂彦良,名叫德翶,以字行,慈溪人。元朝的乡贡进士,为平江路学的教授,罢官回到乡里,张士诚、方国珍交相争聘,不愿就任。洪武六年(1373)明廷下令,授予太子正字。皇帝曾经写出诗文,桂彦良在皇帝座前朗诵,声音响彻宫殿之外,左右侍臣十

  • 卷九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九十七艺文略【一】【臣】等谨案郑志艺文略分十二类於每类之中又各自分门搜罗亦云广矣我朝文治光昭载籍明备列圣御纂皇上钦定诸书流播艺林嘉惠来学至海内操

  • 卷九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九十八歌颂三十八【武英殿诸臣二】万寿诗【七言律各四首】议  叙   知  县【臣】裘严生瑞气弥纶六合中瑶光如月亘长虹人输悃愊归皇度天锡祯祥萃圣躬四海汤汤流恺泽九衢习习扇和风恩

  • 卷之二·罗汝芳

    问:&ldquo;颜子&lsquo;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rsquo;,不知夫子省见他甚么来?&rdquo;曰:&ldquo;此段去处到(&lsquo;到&rsquo;原字如此,通&lsquo;倒&rsquo;&mdash;&mdash;标点者注)须吾人用心体会,不容浅浅看过。若浅浅看

  • 卷一百二十四,一百二十五·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二十四  宋 卫湜 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郑氏曰道犹道路也出入动作由之离则恶乎从也君子虽视之无形听

  • 卷五·郑玉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阙疑卷五      元 郑玉 撰 十有三年春二月公会纪侯郑伯己巳及齐侯宋公卫侯燕人战齐师宋师卫师燕师败绩 宋多责赂于郑郑不堪命故以纪鲁及齐与宋卫燕战 高邮孙氏曰齐宋卫三国称爵君行举重也

  • 附记·胡适

    先生与我都很注意李华的《左溪大师碑》所记的各宗传法系统。此碑现存各本均有误字、脱字&mdash;&mdash;《全唐文》本与《唐文粹》本,与《文苑英华》本都不免脱误。故其中&ldquo;此后相承,二十九世,至梁魏间,有菩萨僧菩提

  • 卷第九·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九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华藏世界品第五之二 上明华藏中央之剎种以为主剎。次下明十方右绕之伴剎。乃右旋十海。即绕处

  • 国老谈苑·王铚

    又名《国老闲谈》。笔记。宋王铚撰。二卷。铚有《默记》已著录。是编所记乃北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典故、轶事、趣闻、杂谈。于当时大夫有所毁誉。如推重田锡,贬斥陶谷,间或抑扬不当,大都据实可信。其中记范质不受赂遗

  • 太上老君外日用妙经·佚名

    太上老君外日用妙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宋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此经与《太上老君内日用妙经》为姊妹篇。内经言内丹修炼,而外经论处世修身。经文四十七句,每句三宁。大旨劝人敬奉天地日月,忠孝仁义,行善积

  •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佚名

    亦称《大萨遮尼乾子受记经》、《菩萨境界奋迅法门经》、《萨遮尼乾子所说经》、《萨遮尼乾子经》、《尼乾子所说经》等。佛教经典。北魏菩提留支译。十卷。共分十二品:第一至第三品谓佛说一乘菩萨行方便境界奋迅法门,包

  • 十八泥犁经·佚名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说十八地狱之受苦及寿命之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