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毛诗稽古编

清陈启源标举汉学,为《诗经》正义、训诂的著作。30卷。作者认为,自欧阳修《毛诗本义》出,毛传、郑笺渐为学者所疑,遂有郑渔仲 (樵) 之徒“逞其臆见,废序谭经” (阮元序) 。朱熹著《诗集传》,亦从郑渔仲说,影响及于后世。兼之元朝以降,以朱子集传取士,明人说经,犹喜骋虚辨,毛传、郑笺遂废。作者为发扬汉学,曾与朱鹤龄同治毛诗,因作是编。其书于诗义则宗《诗小序》,释经则本于毛传、郑笺,训诂本于《尔雅》,正字本于《说文》,“志在复古,力排众议” ,其 “所辨正者,惟朱子《集传》为多,欧阳修诗《本义》 ,吕祖谦《读诗记》 次之,严粲《诗缉》又次之。所掊击者惟刘瑾《诗集传通释》 (按,当作《诗传通释》)为甚,辅广《诗童子问》次之。其余偶然一及,率从略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全书卷1至卷24依次解诗,而不载经文,但标举篇目而已。其无所论说者,并篇目亦不载。卷25至卷29为总诂,有举要、考异、正字、辨物、数典、稽疑。卷末为附録,统论风、雅、颂之旨。按作者虽 “坚持汉学,不容一语之出入” ;又 “引据赅博,疏正详明,一一皆有本之谈” (同上) ,终不免于拘执;又偶于经义之外 “横滋异学”。如释《邶风·简兮》,以 “西方美人”牵及杂说,称佛教之传入,始于周代。又由此称孔子抑三王、卑五帝、藐三皇,独归圣于西方,凡此皆属无稽之言。有嘉庆十八年庞氏刊本,阮刻经解本,光绪九年上海同文书局缩印本。

《毛诗稽古编》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原序
(3)目录
(4)卷一
(5)卷二
(6)卷三
(7)卷四
(8)卷五
(9)卷六
(10)卷七
(11)卷八
(12)卷九
(13)卷十
(14)卷十一
(15)卷十二
(16)卷十三
(17)卷十四
(18)卷十五
(19)卷十六
(20)卷十七
(21)卷十八
(22)卷十九
(23)卷二十
(24)卷二十一
(25)卷二十二
(26)卷二十三
(27)卷二十四
(28)卷二十五
(29)卷二十六
(30)卷二十七
(31)卷二十八
(32)卷二十九
(33)卷三十
(34)后序

猜你喜欢
  中庸·子思
  大学·曾子
  小尔雅·孔鲋
  邓析子·邓析
  吕氏春秋·吕不韦
  樵语·湛若水
  仪礼·佚名
  鬼谷子注·陶弘景
  焚书·李贽
  止学·王通
  尚书古文疏证·阎若璩
  四书纂疏·赵顺孙
  癸巳论语解·张栻
  质孔说·周梦颜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隆吉诗钞·吴之振

    梁栋大茅峰杖藜绝顶穷追寻,青山世路争岖嵚。碧云遮断天外眼,春风吹老人间心。大龙上天宝剑化,小龙入海明珠沉。无人更守玄帝鼎,有客欲问秦皇金。颠崖谁念受辛苦,古洞未易潜幽深。神光不破黑暗脑,山鬼空学《离骚》吟。我来俯

  • 志第二十五 舆服·刘昫

    昔黄帝造车服,为之屏蔽,上古简俭,未立等威。而三、五之君,不相沿习 ,乃改正朔,易服色,车有舆辂之别,服有裘冕之差,文之以染缋,饰之以絺绣,华虫象物,龙火分形,于是典章兴矣。周自夷王削弱,诸侯自恣。穷孔翚之羽毛,无以供其侈;极随和之

  • 卷四百二十八 元祐四年(己巳,1089)·李焘

      起哲宗元祐四年五月甲午盡其月   五月甲午,尚書省言:「保甲出身補借差以上,初該磨勘,已降指揮用舉主,或無,即展二年磨勘;如已曾磨勘,改轉準此。其補授殿侍或軍大將之類,即未有該說。」詔候至借差以上該磨勘日,並依借差初

  • 东汉会要卷二十·徐天麟

    职官二执金吾执金吾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宫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月三绕行宫外及主兵器吾犹御也丞一人比千石缇骑二百人本注曰无秩比吏食奉武库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兵器丞一人【执金吾缇骑舆服导从充满道路羣僚之中斯最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九·佚名

    弘治十三年二月乙酉朔升广西梧州府知府张吉为广西按察司副使整饬府江等处兵备○户部欲疏通盐法请以两淮运司掣过淮北四场引盐移十分之四南过仪真诸处发卖每引令□人纳银一钱以助赈济自弘治十四年以后奏请处分从之○监

  • 卷之一百九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四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四十二职官志国家亮功熙绩自古为昭我朝创立八旗因章辨色定职列官实有合於轩辕氏以青云缙云建官命师聨为营卫之制和万国而开淳化所为合撰同符也太祖高

  • 卷十·程川

    <经部,五经总义类,朱子五经语类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十钱塘程川撰易十上经三味道问圣人于文言只把做道理说曰有此气便有此理又问文言反覆说如何曰如言潜龙勿用阳在下也又潜龙勿用下也只是一意重叠说伊川作

  • 书传卷九·苏轼

    宋 苏轼 撰周书泰誓上第一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文王受命九年而崩武王以大统未集故即位而不改元十一年丧毕观兵于商而归至十三年乃复伐商叙所谓十一年武王伐殷者观兵之事也所谓一月戊午师渡

  • 翻译之记·佚名

    一初菩萨。功行普修。依德立名。字号平等。随所显发。称谓不同。说法问论。多依自字。故奋迅王问奋迅法。如来为说四种奋迅。其有人能具此奋迅,则於一切皆能奋迅。魏尚书令仪同高公。今欲以此四种奋迅。於一切处普奋迅

  • 不还品第七·佚名

    佛复告阿难。何故如来说美菩萨为不还乎。於是菩萨一切所存。处处造行超越诸有。而逮佛明蠲除诸行。降伏此已则不复还。所以者何。见一切法不有往还。超度凡夫捐舍俗慧。入佛明智获无所住诸法平夷。所以者何。用致寂界

  • 十住经卷第二·佚名

    后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明地第三  诸菩萨闻是  不可思议行  心皆大欢喜  恭敬无有量  即时虚空中  雨众名华香  如云而垂下  供养金刚藏  咸赞言善哉  善哉金刚藏  善说诸大人  护持净戒行 

  • 解深密经卷第四·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地波罗蜜多品第七  尔时观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十地。所谓极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复说佛地为第十一。如是诸地几种清净几分

  •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七·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尔时释迦牟尼如来。说菩萨修行次位。第四云何次第得入净土门。一者入左字观本净妙行义。观自在王如来说妙观理趣净土门。就此门中说有二品。一者先演不思议法界圣道如来真如法

  • 第六·宗鉴

    释门正统第六良渚沙门 宗鉴 集中兴第一世八传则全字叔平。四明施氏。十岁师保国光相塔院。行缘进具。造法智轮下。未几悉了其义。居十大弟子之冠。述四明实行录。犹蔡邕作。郭有道碑也。有置气善品藻。遇事不合於心

  • 第十九章 阿婆耶木杈伽摩尼·佚名

    [木杈伽摩尼]王以三十俱胝之施舍,建立高九层四角无价之殿堂。(一)[彼]以石灰土、大岩石、粘土、炼瓦、清净之土、铁网、香土(二)小石八层之石、十二[层之]水晶及银[营造大塔之基础]。(三)刹帝利使此等之基础工事集比丘僧伽,使测量支提

  • 姑溪居士文集·李之仪

    诗文别集。北宋李之仪撰。五十卷,后集二十卷。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今属山东)人。元丰进士,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从苏轼入定州幕府,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后因事居姑苏。以词着名元祐间。另有《姑溪词》。前集五

  • 莎车府乡土志·甘曜湘

    甘曜湘修。莎车,原称叶尔羌,清光绪八年(1882)置直隶州,二十八年改府。曜湘,光绪末署莎车府知府,奉饬采集乡土志以为小学课本,遂修是志。列五门13目,略述该地历史、政治、经济、地理、民族等。内容极为简略,仅2000余字。惟所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