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

毛诗稽古编     诗类

提要

【臣】等谨案毛诗稽古编三十卷

国朝陈启源撰启源字长发呉江人是书成于康熙丁夘卷末自记谓阅十有四载凡三易稿乃定前有朱鹤龄序又有康熙辛已其门人赵嘉稷序鹤龄作毛诗通义启源实与之参正然通义兼权众说启源此编则训诂一准诸尔雅篇义一准诸小序而诠释经防则一准诸毛传而郑笺佐之其名物则多以陆玑疏为主题曰毛诗明所宗也曰稽古编明为唐以前专门之学也所辨正者惟朱子集传为多欧阳修诗本义吕祖谦读诗纪次之严粲诗缉又次之所掊击者惟刘瑾诗集传通释为甚辅广诗童子问次之其余偶然一及率从略焉前二十四卷依次解经而不载经文但标篇目其无所论説者则并篇目亦不载其前人论说已明无庸述者亦置不道次为总诂五卷分六子目曰举要曰考异曰正字曰辨物曰数典曰稽疑末为附録一卷则统论风雅颂之防其间坚持汉学不容一语之出入虽未免或有所偏然引据赅博疏证详明一一皆有本之谈盖明代说经喜骋虚辨

国初诸家始变为徴实之学以挽頽波古义彬彬于斯为盛此编尤其最着也至于附録中西方美人一条牵及杂说盛称佛教东流始于周代至谓孔子抑三王卑五帝藐三皇独归圣于西方捕鱼诸器一条称广杀物命恬不知怪非大觉縁果之文莫能救之至谓庖牺必不作纲罟皆于经义之外横滋异学非惟宋儒无此说即汉儒亦岂有是论哉是则白璧之瑕固不必为之曲讳矣乾隆四十六年四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费墀

猜你喜欢
  序·孔颖达
  防欲第二·佚名
  ●草木子卷之一下·叶子奇
  帝学卷五·范祖禹
  卷三·袁俊翁
  卷二·程端学
  卷一百八十四·秦蕙田
  第四十六卦:《升卦》·佚名
  轻重丁第八十三·管仲
  提要·王应电
  除诸业障一切智金刚仪轨分第十八·佚名
  妙法莲华经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佚名
  第六十卷·佚名
  宗镜录卷第八十二·延寿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二卷·一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下·梁章钜

    贺云台师加衔联云台师以今年丙午乡试重宴鹿鸣。大吏奏入,得优旨,晋加太傅衔,并有“三赴鹿鸣”之望,荣宠极矣。按:吾师本以太子太保原衔越加七级而至太傅,如斯旷典,前此所未闻也。谨考本朝满汉大臣,生前以太傅加衔者

  •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朱鼎

    第二十一齣 燃犀〔淨丑扮水怪上舞介末扮鱼头使者上〕衆水怪听吾号令。自家奉水母娘娘严命。今后如有过河者。俱要猪羊祭赛。若不祭赛。风浪覆舟。不许有违。〔同下生上〕【阳关引】文命拜中郞。温省分符节。长驱虎队

  • 卷五十·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苏诗补注卷五十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四十三首观开西湖次吴左丞韵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纷自唯阿尽放龟鱼还绿浄肯容萧苇障前坡一朝美事谁能纪百尺苍崖尚可磨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明【疑当作

  • 北征事迹·袁彬

    锦衣卫掌卫事都指挥佥事臣袁彬谨 题为纂修事成化元年七月二十一曰该太保会昌侯孙继宗等题 英宗皇帝车驾北征往还事迹有锦衣卫都指挥佥事袁彬一向随侍必能详知合无令其开写具题奉 圣旨是钦此钦遵本月二十二曰臣将事

  • 第二节 郑成功未生时中国之时势·陈匪石

    吾中国乱界有东西不可经、南北不可纬之公例二:(甲例)流寇—假王—真帝(乙例)流寇=假王=真帝吾中国乱界又有东西不可经、南北不可纬之特例一:(图表,故省略,详细内容请参见版面文件)其公例(甲),则有流寇然后有假王、有假王然

  • 第三九四保结状同治十年十二月一二二一二--三·佚名

    总理、隘首、庄耆、铺佃户等,保结铜锣湾等处联庄约首李逢年具保结状人(注)总理彭继生、徐佳福、隘首金树福,暨庄耆、铺佃户等,今当大老爷台前,保结得生员李逢年一名,公事谙练,为人诚实,兼有家室,堪以当为铜

  • 卷五·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五      宋 萧常 撰列传一 昭烈承衰乱之余庶事草创嫔嫱之制阙焉未备方是时公族转徙四方疏封亦鲜陈夀复摈而不书是以後世无传焉姑因其旧而附益之 昭烈甘皇后沛人

  • 宇文深传·李延寿

    宇文深,字奴干,是宇文测的弟弟。他性情耿直,有才识和度量。才只有几岁,便垒石作军营,折草作旌旗,布置军队,颇有战阵的形势。父亲宇文永见了高兴地说:“你从小就天生地会布阵,长大后一定会成为名将。”孝武帝西迁,由于事变仓促,很

  • 冯元兴、曹昂传·李延寿

    冯元兴,字子盛,东魏郡肥乡人。从小有节操,被举荐为秀才。朝臣元叉很赏识他,元叉执掌朝政,引用他为尚书殿中郎,兼领中书舍人,并让他参与朝廷大事。他严于律己,态度谦恭,人们对他并不恼恨。元叉犯罪被朝廷赐死,冯元兴也被免去官职

  • 三十三年·佚名

    (庚子)三十三年大明萬曆二十八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丙午,諫院啓曰:「右參贊沈喜壽諂附年少用事之輩,冒居銓長,凡進退除拜,一從其指揮,任他笑罵,恬不知恥。及爲貳公,物議譁然,而至參爰立之卜,貽辱淸朝,莫甚於此。請命遞差。」憲府啓曰

  • 卷三十二·佚名

    △如来相海品第二十九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告诸菩萨言:佛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如来相海。如来顶上有大人相。名曰明净。三十二宝以为庄严。普放无量大光明网。遍照一切十方世界。如来顶上有大人相。名曰普照

  • 阅唯识新论简述·太虚

    李君管卿在十年前与吾通过一次信后,便久无消息。此次寄本社的唯识新论简述油印,本是寄吾阅览的,但吾阅到的时候,已刊在本刊去年十一期上了。但李君的所说,虽言之成理,然从唯识学与科学两方面看来,有些是不必或不能的。兹略提

  • 净名玄论卷第四(宗旨上)·吉藏

    第二论宗旨凡有二。一总定宗旨。二别释二智。一总定宗旨者论曰。已知名字。宜识旨归。旨归不同。凡有四说。有人言。此经名不思议。即以不思议为宗。标净名。叙能说之人。题不思议。辨经宗致。故肇公以四句明不思议本

  • 卷第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十九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差别品第二之十一辩因缘已。等无间缘。何法为性。非后已生心心所法。谓除阿罗汉最后心心所。诸余已生心心所法。一切皆是等无间缘。为简未来无为法故。说已

  • 卷第三十二·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三十二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七世之四(清源下第六世之二) 福州长庆慧棱禅师。(嗣雪峰)与保福游山。福问。古人道。妙峰山顶莫即遮

  • 天请问经疏一卷·文轨

    (前阙)经曰。世尊告曰。少欲最安乐。知足大富贵。持戒恒端严。破戒常丑陋 述曰此答也。即次第答前少欲最安乐者。答第一问。俭约为少。耽嗜名欲。世间耽嗜唯少唯广□□愚情速即破坏。寻生追恋。苦恼切心。佛法反俗贵

  •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卷之九·净挺

    弟子智辉智埕编举古愚庵老人问鲁祖面壁意旨何如师云只为老婆心切颂云游丝历历事何如万里寒江独钓时夜静月明人不管只今此意有谁知。举国师三唤侍者话拈云答在问处机丝宛然赵州道字虽不成文采已彰还是国师漏泄还是耽源

  • 太上正一阅箓仪·杜光庭

    太上正一阅箓仪。唐末杜光庭编集,系早期天师道阅箓仪改编本。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唐末杜光庭删定。述阅简箓出其中神将神兵之科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