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汉会要卷二十

职官二

执金吾

执金吾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宫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月三绕行宫外及主兵器吾犹御也丞一人比千石缇骑二百人本注曰无秩比吏食奉武库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兵器丞一人【执金吾缇骑舆服导从充满道路羣僚之中斯最壮矣世祖叹曰任宦当作执金吾百官志下同】

右属执金吾本注曰本有式道左右中三人六百石车驾出掌在前清道还持麾至宫门宫门乃开中兴但一人又不常置每出以郎兼式道事已罢不复属执金吾又省中垒寺互都船令丞尉及左右京辅都尉

太子太傅

太子太傅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职掌辅导太子礼如师不领官属

大长秋

大长秋一人二千石本注曰承秦将行宦者景帝更为大长秋或用士人中兴常用宦者职掌奉宣中宫命凡给赐宗亲及宗亲当谒见者闗通之中宫出则从丞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

中宫仆一人千石本注曰宦者主驭本注曰太仆秩二千石中兴省太减秩千石以属长秋

中宫谒者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中宫谒者三人四百石本注曰宦者主报中章

中宫尚书五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中文书

中宫私府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中藏币帛诸物裁衣被补浣者皆主之丞一人本注曰宦者

中宫永巷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宫人丞一人本注曰宦者

中宫黄门冗从仆射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中黄门冗从

中宫署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中宫请署天子数女骑六人丞复道丞各一人本注曰宦者复道丞主中閤道

中宫药长一人四百石本注曰宦者

右属大长秋本注曰承秦有詹事一人位在长秋上亦宦者主中诸官成帝省之以其职并长秋是后皇后当法驾出则中谒中宦者职吏权兼詹事奉引讫罢宦者诛后尚书选兼职吏一人奉引云其中长信长乐宫者置少府一人职如长秋及余吏皆以宫名为号贠数秩次如中宫本注曰帝祖母称长信宫故有长信少府长乐少府位在长秋上及职吏皆宦者秩次如中宫长乐又有卫尉仆为太仆皆二千石在少府上其崩则省不常置

永乐少府【灵纪许训永乐宫者灵帝母孝仁皇后所居也】

永乐太仆【孝仁皇后纪封谞】

长乐五官史【百官志朱瑀】

太子少傅

太子少傅二千石本注曰亦以辅导为职悉主太子官属

太子率更令一人千石本注曰主庶子舍人更直职似光禄

太子庶子四百石本注曰无员如三署中郎

太子舎人二百石本注曰无员更直宿卫如三署郎中太子家令一人千石本注曰主仓谷饮食职似司农少府

太子仓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仓谷

太子食官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饮食

太子仆一人千石本注曰主车马职如太仆

太子廏长一人四百石本注曰主车马

太子门大夫六百石本注曰旧注云职比郎将旧有左右户将别主左右户直郎建武以来省之

太子中庶子六百石本注曰员五人职如侍中

太子洗马比六百石本注曰旧注云员十六人职如谒者太子出则当直者在前导威仪

太子中盾一人四百石本注曰主周卫徼循

太子卫率一人四百石本注曰主门卫士

右属太子少传本注曰凡初即位未有太子官属皆罢唯舎人不省领属少府

将作大匠

将作大匠一人二千石本注曰承秦曰将作少府景帝改为将作大匠掌修作宗庙路寝宫室陵园木土之功并植桐梓之类列于道侧丞一人六百石

左校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左工徒丞一人

右校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右工徒丞一人

右属将作大匠

城门校尉

城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掌雒阳城门十二所司马一人千石本注曰主兵城门每门一人六百石本注曰雒阳城十二门其正南一门曰平城门北宫门属卫尉其余上西门雍门广阳门津门小苑门开阳门耗门中东门上东门谷门夏门凡十一

右属城门校尉

北军中

北军中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监五营

屯骑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掌宿卫兵司马一人千石

越骑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掌宿卫兵司马一人千石

步兵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掌宿卫兵司马一人千石

长水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掌宿卫兵司马胡骑司马各一人千石本注曰掌宿卫主乌桓骑

射声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掌宿卫兵司马一人千石

右属北军中本注曰旧有中垒校尉领北军营垒之事有胡骑虎贲校尉皆武帝置中兴省中垒但置中以监五营胡骑并长水虎贲主轻车并射声司隷校尉

司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孝武帝初置持节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元帝去节成帝省建武中复置并领一州从事史十二人本注曰都官从事主察举百官犯法者功曹从事主州选署及众事别驾从事校尉行部则奉引録众事簿曹从事主财谷簿书其有军事则置兵曹从事主兵事其余部郡国从事每郡国各一人主督促文书察举非法皆州自辟除故通为百石云假佐二十五人本注曰主簿録阁下事省文书门亭长主州正门功曹书佐主选用孝经师主监试经月令师主时节祠祀律令师主平法律簿曹书佐主簿书其余都官书佐及每郡国各有典郡书佐一人各主一郡文书以郡吏补嵗满一更司所部郡七【百官志】

司校尉无所不纠唯不察三公【通典详见刺举条】

廷议处九卿上朝处九卿下【通典】

鲍永为司鲍恢为都官从事并不避强御诏策曰贵戚且当敛手以避二鲍鲍永子昱复为司初拜使封胡降檄光武遣问昱曰有所怪否对曰臣闻故事通官文书不着姓又当司徒露布怪使司下书而着姓也上曰吾欲令天下知忠臣之子复为司【本传】

中常侍王甫曹节等用事尚书令阳球常唾手拊髀曰若令阳球作司此辈敢尔后及拜司球列车骑导从当入司府雒阳贼捕掾皆故墨绶公府掾孝亷也邀见道侧球怒曰雒阳都邑吏当得熊虎敢搏噬者乃用鼷鼠当校尉车耶不足污鞭杖且举扑之于是威风振烈明日诣阙谢恩遂表劾王甫自临考父子皆死于杖下乃磔甫尸榜曰贼臣王甫于是权门股栗皆雀目鼠步曹节见甫尸乃收泪入言球罪帝徙为卫尉球叩头曰愿假臣一月必令豺狼防枭悉伏其辜

李膺字元礼拜司校尉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畏膺而逃藏譲舍柱中膺率将吏破柱取朔付狱杀之譲诉寃于帝帝召责膺膺曰昔仲尼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今臣到官已积旬惧以淹留为諐不意获速疾之罪乞留五日克殄元恶帝谓譲曰汝弟之罪也自是宦官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帝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并本传】

河南尹

河南尹一人主京都特奉朝请其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人汉初都长安皆秩中二千石谓之三辅中兴都雒阳更以河南郡为尹以三辅陵庙所在不改其号但减其秩其余农河内河东三郡其置尹冯翊扶风及太守丞奉之本位在地理志【志】

刺史

外十二州每州刺史一人六百石本注曰秦有监御史监诸郡汉兴省之但遣丞相史分刺诸州无常官孝武帝初置刺史十三人秩六百石成帝更为牧秩二千石建武十八年复为刺史十二人各主一州其一州属司校尉诸州常以八月循行所部郡国録囚徒考殿最初嵗尽诣京都奏事中兴但因计吏皆有从事史假佐本注曰员职畧与司同无都官从事其功曹从事为治中从事豫州部郡国六冀州部九兖州部八徐州部五青州部六荆州部七扬州部六益州部十二凉州部十二并州部九幽州部十一交州部七凡九十八其二十七王国相其七十一郡太守其属国都尉属国分郡离逺县置之如郡差小置本郡名世祖并省郡县四百余所后世稍复増之凡州所监都为京都置尹一人二千石丞一人【百官志】

灵帝中平五年改刺史新置牧【纪】

汉刺史乗传周行郡国无适治所中兴所治有定处【通典】

光武十一年初断州牧自还奏事不复自诣京师虽父母之丧不得去职【通典】

或谓刺史为外台谢夷吾为荆州刺史第五伦荐之曰寻功简能为外台之表聴察声实为九伯之冠【上】旧典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政黜陟能否防理寃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一条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傍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卹疑狱风厉杀人怒则任刑喜则任赏烦扰苛暴剥戮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妖祥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茍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怙恃荣势请托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蔡质汉仪见百官志注】

旧制州牧奏二千石长吏不任位者皆先下三公三公遣掾史按验然后黜退光武即位用法明察不复委三府故权归刺举之吏【通典】

和帝初张酺上言臣闻王者法天荧惑奏事太防故州牧刺史入奏事所以通下问知外事也数十年以来重其道归烦挠故时止勿奏事今因以为故事臣愚以为刺史视事满嵗可令奏事如旧典问州中风俗恐好恶过所道事所闻见考课众职下章所告及所自举有意者赏异之其尤无状逆诏书行罪法冀敕戒其余令各敬谨所职于以衰灭贪邪便佞【百官志注】灵帝中平五年改刺史唯置牧是时天下方乱豪杰各欲据有州郡而刘焉刘虞并自九卿出领州牧州牧之任自此重矣【通典】

列郡

每郡置太守一人二千石丞一人郡当邉戍者丞为长史王国之相亦如之每属国置都尉一人比二千石丞一人本注曰凡郡国皆掌治民进贤劝功决讼检奸常以春行所主县劝民农桑振救乏絶秋冬遣无害吏案讯诸囚平其罪法论课殿最嵗尽遣吏上计【计防九月因秦以十月为正故】并举孝亷郡口二十万举一人典兵禁备盗贼景帝更名都尉武帝又置三辅都尉各一人讥出入边郡置农都尉主屯田殖谷又置属国都尉主蛮夷降者中兴建武六年省诸郡都尉并职太守无都试之役省闗都尉唯边郡往往置都尉及属国都尉稍有分县治民比郡安帝以羌犯法三辅有陵园之守乃复置右扶风都尉京兆虎牙都尉皆置诸曹掾史本注曰诸曹畧如公府曹无东西曹有功曹史主选署功劳有五官掾署功曹及诸曹事其监属县有五部督邮曹掾一人正门有亭长一人主记室史主録记书催期防无令史阁下及诸曹各有书佐干主文书【百官志下同】

郡功曹【鲍永 范式雷义】

决曹掾【黄昌周燕】

贼曹掾

议曹掾【吴良】

仓曹掾【戴就】

门下掾

郡主簿【周嘉】

典郡书佐【百官志司校尉条】

县邑道

每县邑道大者置令一人千石其次置长四百石小者置长三百石侯国之相秩次亦如之本注曰皆掌治民显善劝义禁奸罚恶理讼平贼恤民时务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国凡县主蛮夷曰道公主所食汤沐曰国县万户以上为令不满为长侯国为相皆秦制也丞各一人尉大县二人小县一人本注曰丞署文书典知仓狱尉主盗贼凡有贼发主名不立则推索行寻案察奸宄以起端绪各置诸曹掾史本注曰诸曹略如郡员五官为廷掾监乡部春夏为劝农掾秋冬为制度掾县主簿【缪肜】

乡亭【里魁】

乡置有秩三老游徼本注曰有秩郡所署秩百石掌一乡人其乡小者县置啬夫一人皆主知民善恶为役先后知民贫富为赋多少平其差品三老掌教化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譲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游徼掌徼循禁司奸盗又有乡佐属乡主民收赋税亭有亭长以禁盗贼本注曰亭长主求捕盗贼承望都尉里有里魁民有什伍善恶以告本注曰里魁掌一里百家什主十家伍主五家以相检察民有善事恶事以告监官边县有障塞尉本注曰掌禁备羌夷犯塞【志】

诸郡别置官

其郡有盐官铁官工官都水官者随事广狭置令长及丞秩次皆如县道无分土给均本吏本注曰凡郡县出盐多者置盐官主盐税出铁多者置铁官主鼓铸有工多者置工官主工税物有水池及鱼利多者置水官主平水收渔税在所诸县均差吏更给之置吏随事不具县员【志】

使匈奴中郎将

使匈奴中郎将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主防南单于置从事二人有事随事増之掾随事为员防羌乌桓校尉所置亦然【志】

防乌桓校尉

防乌桓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主乌桓胡【志】

防羌校尉

防羌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主西羌【并百官志】

西域都防戊己校尉

明帝永平十七年初置西域都防戊己校尉章帝建初元年罢戊己校尉官和帝永元三年复置西域都防戊己校尉官安帝永初元年六月置西域都防【并纪】

西域长史【班超王林】

西域假司马【班超】

西园八校尉

献帝中平五年初置西园八校尉【袁绍传】

上军校尉蹇硕中军校尉袁绍【传云佐军校尉】

下军校尉鲍鸿典军校尉曹操

助军左校尉赵融 助军右校尉冯芳

左校尉夏牟 右校尉淳于防

凡八人谓之西园军皆统于硕【臣天麟按八校尉乃末世创置故百官志不载】

猜你喜欢
  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班固
  卷四百四十八·列传第二百七·忠义三·脱脱
  卷一百四十四·志第九十七·仪卫二·脱脱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二十九·杨仲良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七·佚名
  一○三四 军机大臣为奉旨致撤写过各分《内则衍义》并将刻本查出销毁事致武英殿交片·佚名
  世家卷第九 高丽史九·郑麟趾
  完颜白撒传·脱脱
  李黼传·宋濂
  沈度传·张廷玉
  王端毅奏议巻三·王恕
  钦定南巡盛典卷十四·高晋
  同治七年二月十六日·曾国藩
  庞京周·佚名
  吴纪舜·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刘·唐圭璋

      刘字公甫,号梅亭,崇仁人。生于淳熙二年(1175),嘉定元年(1208)进士。历礼部郎官、兼崇政殿说书,起居舍人,迁吏部郎中。又曾为成都路转运判官。   贺新郎   上赵侍郎生日   鹄立通明殿。又重逢、揆余初度,梦庚华旦。不

  • 巻九·袁表

    钦定四库全书闽中十子诗卷九     明 袁表马荧 编陈徴君集四七言律诗寄陈叔起时在永嘉不归闽南一别几经秋林馆莺花忆旧游过鴈不堪频北望沧江无奈自东流风尘冉冉逢人少江草萋萋向客愁白髪丹青应更好何时飞翰寄沧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宣南零梦録》·张次溪

    (近人)沈太侔 着●目录《宣南零梦録》序东莞张生次溪以沈太侔先生遗着《宣南零梦録》属题《宣南零梦録》题词宣南零梦録●《宣南零梦録》序《宣南零梦録》一卷,亡友番禺沈南野撰。君僦椽旧京数十载,自其少时卽好为花月冶

  • 幼卿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幼卿」生卒和姓氏不详。徽宗宣和年间世。 《能改斋漫录》卷十六录其词一首。 ●浪淘沙 幼卿 目送楚云空,前事无踪。 漫留遗恨锁眉峰。 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 客馆叹飘蓬,聚散匆匆。 扬鞭那忍骤花骢。 望

  • 列传第八十五 徐吕孟刘杨潘崔韦·欧阳修

    徐浩,字季海,越州人。擢明经,有文辞。张说称其才,由鲁山主簿荐为集贤校理,见《喜雨》、《五色鸽赋》,咨嗟曰:“后来之英也!”进监察御史里行。辟幽州张守珪幕府。历河阳令,治有绩。东都留守王倕表署其府。民有妄作符命者,众不为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七十三 灾祥略三·纪昀

    灾祥略 【三】旱火风○旱旱 【唐高祖武德三年夏旱四年春不雨至七月七年秋关内河东旱太宗贞观元年夏山东大旱二年春旱三年春夏旱四年春旱九 年秋剑南关东二十四州旱十二年吴楚巴蜀二十六州旱十七年春夏旱二十一年秋陕

  • 苏威传·李延寿

    苏威,字无畏,苏绰之子。他从小就性情淳厚,五岁时丧父,悲哀痛苦的情形和成年人一样。宇文泰在世时,他继承父爵为美阳县公。大冢宰宇文护见到他后给他以礼遇,把女儿新兴公主嫁给他。他见宇文护专擅大权,恐怕殃及自身,便逃入山中

  • 王翱传·张廷玉

    王翱,字九皋,盐山人。永乐十三年(1415),他初次在行在所参加会试,成为贡士。当时皇上想定都北京,想获得并使用北方的士人。王翱两试都是上等,皇上非常高兴,特地召见他,赐给饮食,改任庶吉士,授予大理寺左寺正。不久他降为行人。宣

  • 卷二百五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五十五人物志一百三十五列女传十五八旗满洲列女传十三镶黄旗满洲防尉皂保之妻富察氏镶黄旗满洲文举人庆云之妻白氏镶黄旗满洲前锋花沙布之妻纳喇

  • 黄金涛·周诒春

    黄金涛 字淸溪。年二十九岁。生于福建厦门。本籍住址。厦门鼓浪屿LingTow街A字一百四十七号。已婚。女三。初学于厦门英华书院。天津北洋大学。宣统三年。自费游美。入哥仑比亚大学。习采矿冶金科。民国三年。得机器

  • 第二十一章 考验功过·佚名

    《功过格》规定:女人私下淫奔,能守正不染的,记三百功。成全一婢女节操,记百功。妓女可染而不染的,一事为十功。从不招惹第二个女子的,记十功。 婚配一子女及时的,十功。婚配一婢仆及时的,三十功。帮助嫁娶一亲戚故人子女的,百

  • 去强第四·商鞅

    题记:强指百姓不听政令。本篇谈论如何消除百姓不听从政令的弊端。作者认为去强需要以刑罚,专心农战,少事商贾也是去强的办法。运用强民的办法来清除不服从法令的民众,国家会被削弱;运用刑罚使民众听话等措施来清除不服从法

  • 襄公·襄公十年·左丘明

    【经】十年春,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会吴于柤。夏,五月甲午,遂灭逼阳。公至自会。楚公子贞、郑公孙辄帅师伐宋。晋师伐秦。秋,莒人伐我东鄙。公会晋侯、宋公、卫侯

  • 卷十九·道世

    △敬僧篇第八(此有四部)▲述意部第一夫论僧宝者,谓禁戒守真,威仪出俗。图方外以发心,弃世间而立法。官荣无以动其意,亲属莫能累其想。弘道以报四恩,育德以资三有。高越人天,重逾金玉,称为僧也。是知僧宝利益,不可称纪。故经曰:纵

  • 卷第六·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六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西天诸祖 西天初祖摩诃迦叶尊者。见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起一枝华。以青莲目普示大众。百万圣贤。惟迦叶破颜微笑。

  • 白云祖师初学记序·清觉

    初学记者。白云祖师清觉之所作也。觉公以先圣之后。为瞿昙之学。文字语言。所以开群迷引后进。发扬三乘十地之要。使之入佛知见。惟恐人不为佛。其心切切如此。夫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动。性之情也。生而静故

  • 诗经劄记·杨名时

    一卷,清杨名时著。其书为读《诗》所记,大旨以李光地《诗所》为宗,而斟酌于《小序》、《诗集传》之间。但《诗所》论“季札观乐”,谓所陈皆西周之诗,无东迁以后诗。此书则据变风终于陈灵公,在鲁宣公十年(前599)至襄公

  • 抱朴子内篇校释·王明

    校勘注释《抱朴子·内篇》的著作。中华书局1985年增订本,收入《新编诸子集成》第1辑,20卷。王明撰。《序言》部分对葛洪其人及《抱朴子·内篇》的价值有颇为详尽的介绍。《附录》1列清严可均辑《抱朴子·内篇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