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书传卷九

宋 苏轼 撰

周书

泰誓上第一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

文王受命九年而崩武王以大统未集故即位而不改元十一年丧毕观兵于商而归至十三年乃复伐商叙所谓十一年武王伐殷者观兵之事也所谓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者十三年之事也而并为一年言之疑叙文有阙误

惟十有三年春大防于孟津王曰嗟我友邦君越我御事庶士明听誓

天子有友诸侯之义大也御治也

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今商王受弗敬上天降灾下民沈湎冒色敢行暴虐罪人以族官人以世

孥戮汤事也而罪人以族则为纣罪赏延于世舜徳也而官人以世则为纣恶者汤之孥戮徒言之而不用舜之赏延非官人也

惟宫室台榭陂池侈服以残害于尔万姓焚炙忠良刳剔孕妇皇天震怒命我文考肃将天威大勲未集肆予小子发以尔友邦君观政于商

或曰武王观政于商欲纣改过不幸而不悛若其悛也则武王当复北面事之欤曰否文王武王之王也乆矣纣若改过不过存其社稷宗庙而封诸商使为二王后也以为武王退而示弱固陋矣而曰复北面事之者亦过也

惟受罔有悛心乃夷居

安居自若也

弗事上帝神只遗厥先宗庙弗祀牺牲粢盛既于凶盗乃曰吾有民有命罔惩其侮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有罪无罪予曷敢有越厥志同力度徳同徳度义

力均以徳徳均以义则知胜负矣

受有臣亿万惟亿万心予有臣三千惟一心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予弗顺天厥罪惟钧予小子夙夜祗惧受命文考类于上帝宜于土

土社也祭社曰宜

以尔有众底天之罚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尔尚弼予一人永清四海时哉弗可失

泰誓中第二

惟戊午王次于河朔羣后以师毕防王乃徇师而誓曰呜呼西土有众咸听朕言我闻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今商王受力行无度播弃黎老昵比罪人淫酗肆虐臣下化之朋家作仇胁权相灭无辜吁天秽徳彰闻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有夏桀弗克若天流毒下国天乃佑命成汤降黜夏命惟受罪浮于桀剥丧元良

剥落也丧去也古者谓去国为丧元良微子也微子纣之同母兄而谓之庶子不得立者生于帝乙未即位之前也以礼言之当与纣均为嫡子而微子长故成王命之曰殷王元子

贼虐谏辅

比干也

谓已有天命谓敬不足行谓祭无益谓暴无伤厥监惟不逺在彼夏王天其以予乂民朕梦协朕卜

髙宗言梦文王武王言梦孔子亦言梦者其性情治其梦不乱

袭于休祥戎商必克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徳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徳

夷人平民也古今传十人为文母周公太公召公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括孔子曰有妇人焉九人而已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

十人之中虽有周召之亲然皆仁人非以亲用也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今朕必往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取彼凶残我伐用张于汤有光

汤放桀而有慙徳今我亦为之汤不媿矣

勗哉夫子罔或无畏宁执非敌百姓懔懔若崩厥角勗勉也戒民无轻敌宁执是心曰我不足以敌纣民畏纣之虐若崩厥角也

呜呼乃一徳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泰誓下第三

时厥明

戊午之明日也

王乃大巡六师明誓众士王曰呜呼我西土君子天有显道厥类惟彰

天有明人之道明其类徳者

今商王受狎侮五常

五常五典也狎侮五典以人伦为戏也

荒怠弗敬自絶于天结怨于民斮朝涉之胫剖贤人之心作威杀戮毒痡四海

痡病也

崇信奸回放黜师保屏弃典刑囚奴正士郊社不修宗庙不享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上帝弗顺祝降时丧祝断也

尔其孜孜奉予一人恭行天罚古人有言曰抚我则后虐我则雠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雠树徳务滋除恶务本

滋广也言止取纣也

肆予小子诞以尔众士殄歼乃雠尔众士其尚迪果毅以登乃辟功多有厚赏不迪有显戮呜呼惟我文考若日月之照临光于四方显于西土惟我有周诞受多方予克受非予武惟朕文考无罪受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无良

兵凶事也以武王与纣犹有胜负之忧为文王羞是以先王重用兵也

牧誓第四

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

虎贲猛士也若虎之奔兽

与受战于牧野作牧誓

春秋晋与楚战皆七八百乘武王能以三百乘三百人克纣者其徳与政皆胜且诸侯之兵助之者众也

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

在朝歌南

乃誓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黄钺以金饰也军中指麾白则见逺王无自用钺之理以为仪耳故左杖黄钺麾非右手不能故右秉白旄此事理之常本无异说而学者妄相附致张为议论皆非其实凡若此者不取

曰逖矣西土之人

逖逺也

王曰嗟我友邦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

御事治事也指此三卿也六卿止言三古者官不必备或三公兼之

亚旅师氏

亚旅众大夫其位次卿师氏亦大夫主以兵守门

千夫长百夫长及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

春秋传楚饥庸与百濮伐之庸上庸县濮即百濮也又楚伐罗罗与卢戎两军之盖南蛮之属楚者羌先零防开之属彭今属武阳有彭亡髳微阙则知此数国皆西南之夷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昬弃厥肆祀弗荅

肆祀所陈祭祀也祀所以报也故谓之荅

昬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

王父母及母弟皆先王之遗不以道遇之也

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勗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

孙武言用兵其势险其节短故不过六步七步四伐五伐六伐七伐必少休而整齐之伐击刺也

勗哉夫子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罴于商郊弗迓克奔以役西土

纣师能来奔者勿复迎击以劳役我西土之人

勗哉夫子尔所弗勗其于尔躬有戮

武成第五

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作武成

自往伐至归牛马皆记之

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

壬辰未有事先书旁死魄者记月之生死使千载之日后世可考也厯法以月起故书多记生死胐朢皆先事而书所以正厯也

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华山之阳有山川焉然地至险絶可入而不可出桃林之野在华山东亦险阻归马牛于此示天下弗服也春秋传曰天生五材民并用之阙一不可谁能去兵兵不可去则牛马不可无虽尧舜之世牛马之政不可不修而武王归马休牛倒载干戈包之虎皮示不复用者盖势有不得不然者也夫以兵雄天下杀世主而代之虽盛徳所在惧者众矣武庚纣子也杀其父用其子付之以殷民武王知其必叛矣然必用之纣子且用况其余乎所以安诸侯之惧也楚灵王既县陈蔡朝诸侯卜曰当得天下民患王之无厌也故从乱如归知伯夫差皆以此亡战胜而不己非独诸侯惧也吾民先叛矣汤武皆畏之故汤以慙徳令诸侯曰栗栗危惧若将陨于深渊其敢复言兵乎武王之偃武则汤之慙徳也秦汉惟不知此故始皇不及一世而天下乱汉虽不亡然诸侯功臣皆叛髙祖以流矢崩不偃武之过也

丁未祀于周庙邦甸侯卫骏奔走执豆笾越三日庚戌柴望大告武成既生魄庶邦君暨百工受命于周王若曰呜呼羣后惟先王建邦启土公刘克笃前烈至于大王肇基王迹王季其勤王家

先王当作先公后稷也或曰先王谓舜也舜始封后稷于邰公刘后稷曾孙鞠之子太王后稷十二世孙公叔祖类之子谓古公亶父也其子王季谓季歴也

我文考文王克成厥勲诞膺天命以抚方夏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徳惟九年大统未集

文王以虞芮质厥成之嵗改元九年而崩

予小子其承厥志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曰惟有道曾孙周王发

有道指其父祖也

将有大正于商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

天下有罪而逃归纣者纣皆主之藏如渊薮之聚鸟兽也

予小子既获仁人

谓乱臣十人

敢祗承上帝以遏乱略华夏蛮貊罔不率俾恭天成命肆予东征绥厥士女惟其士女篚厥黄昭我周王天休震动用附我大邑周惟尔有神尚克相予以济兆民无作神羞既戊午师渡孟津癸亥陈于商郊俟天休命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防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纣师自相攻至血流漂杵非武王之罪然孟子不取者谓其应兵也恶其以此自多而言之也

一戎衣天下大定乃反商政政由旧释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闾

商容贤者而纣不用车过其闾式以礼之

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大赉于四海而万姓悦服非独以惠民亦以示不复用兵也

列爵惟五

公侯伯子男

分土惟三

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自孟子王制皆云尔此周制也郑子产言列国一同今大国数圻若无侵小何以至焉而周礼乃曰公之地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凡五等礼曰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皆妄也先儒以谓周衰诸侯相并自以国过大违礼乃除灭旧文而为此说独郑之徒以谓周初因商三等其后周公攘戎狄斥广中国大封诸侯夫攘戎斥地能拓边耳自荒服以内诸侯固自如也周公得地于边而增封于内非动移诸侯迁其城郭庙社安能增封乎知之妄也而近嵗学者必欲实周礼之言则为之说曰公之地百里而已五百里者并附庸言之夫以五百里之地公居其一而附庸居其四岂有此理哉予专以书孟子王制及郑子产之言考之知周礼非圣人之全书明矣

建官惟贤位事惟能重民五教惟食丧祭惇信明义崇徳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猜你喜欢
  卷十三 尽心章句上·孟子
  六经正误卷一·毛居正
  江有汜·佚名
  第19章 先进篇第十一(2)·孔子
  述而篇第七·钱穆
  (十三)·钱穆
  第四章 道之德·林语堂
  卷二十八·佚名
  卷六·佚名
  福量品第五·佚名
  墨 子 平 议·太虚
  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卷第四·佚名
  第五卷·佚名
  参禅法器·佚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卷上·窥基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史可堂·唐圭璋

      可堂,陆叡同时人。   声声慢   和陆景思黄木香   羞朱妬粉,染雾裁云,淡然苍佩仙裳。半额蜂妆,莫道梳洗家常。碧罗乱萦小带,翠虬寒、一架清香。春思苦,倚晴娇无力,如待韩郎。   密幄笼芳吟夜,任露沾轻袖,月转空梁。

  • 卷255 ·佚名

    梅尧臣 司马君实遗甘草杖 美草将为杖,孤生马岭危。 难从荷筱叟,宁入化龙陂。 去与秦人采,来扶楚客衰。 药中称国老,我懒岂能医。 梅尧臣 司徒陈公挽词二首 位至三公有,恩加赐谥无。 再调金

  • 卷三百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渔溪诗藁俞桂字晞郄钱唐人绍兴五年举进士尝出守海濵政剧民顽桂理之裕如不废吟咏与菊潭吴惟信芸居陈起诗文相往复有渔溪诗藁三卷雨吟轻轻烟雾失楼台雨暗

  • 卷六十一·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六十一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王校理集王安国字平甫安礼弟神宗召试赐第为秘阁校理吕惠卿连郑侠狱夺官卒有集夏日独居竹苗敷夏隂萝蔓蔽朝亮感此节物佳百骸适无恙委蛇投广厦萧瑟絶遗响

  • 岳州宴姚绍之·张说

    杞梓滞江滨,光华向日新。 难兄金作友,媚子玉为人。 山水含秋兴,池亭借善邻。 檐松风送静,院竹鸟来驯。 翠斝吹黄菊,雕盘鲙紫鳞。 缓歌将醉舞,为拂绣衣尘。

  • 第十九回 强胡内乱列部纷争 逆迹上闻储君被废·蔡东藩

      却说真珠可汗,闻唐廷下诏绝婚,只好自悔失期,不敢再索,实由自惩前败,只好如此。仍与唐廷修和。太宗益自欣慰,竟将新兴公主嫁与长孙曦。薛延陀事,至后再表,小子要叙及西突厥了。西突厥自阿波可汗,与东突厥屡有战争,后来阿波

  • 卷之一百八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十六·佚名

      顺治十五年。戊戌。夏四月。丁卯朔。享太庙。遣公爱星阿行礼。  ○授和硕额驸尚之隆、耿聚忠、俱为三等精奇尼哈番  ○升大理寺少卿高辛允、为太仆寺卿。  ○升江南池太道副使周体观、为江西布政使司参政

  • 第三卷 关津 桥梁·缪荃孙

    关 津江宁府石灰山关在上元县幕府山,明初置,今废。江东渡、龙江渡、五马渡在幕府山前,晋元帝与诸王渡江处。(以上上元县)龙江关在江宁县西仪凤门外,今移上新河。旧管收工部税务,另设户部钞关。清康熙二十八年并两税为一,民商

  • ●郑氏史料续编卷三·佚名

    ·七九、碣石總兵蘇利揭帖(順治十二年六月十二日到)□□□守碣石等處總兵官左都督蘇利謹□□恭謝□□□:竊職世隸海濱,竊庸無似。自順治七年間,兩王入粵,職知□□□歸,倡先效順。嗣後克復瓊南,恢剿潮逆,一聽兩王調遣,力備

  • ·又·丁曰健

    窃职道前在署藩司任内,竭蹶筹拨台饷至数十万两;支绌之状,悉皆亲尝。此次深知司库拮据,蒙饬于浙饷内匀取分拨,于积欠既多之中、作舍己从人之请,造福海疆,力挽大局。职道赶紧于重九日先抵台洋,单师迅速筹剿山海,分

  • 唐铎传·张廷玉

    唐铎,字振之,虹人。太祖刚刚起兵时,他就侍奉在太祖的左右。镇守濠州,从定江州,授予西安县丞,召为中书省管勾。洪武元年(1368),汤和攻克延平,任命唐铎为知府,抚辑新附,使士民都安居乐业。任职三年,召入朝中为殿中侍御史,再次出任绍

  • 卷七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七十六学校考【十四】视学养老【臣】等谨按礼记天子视学遂适东序养老孔頴达疏谓视学虞庠释奠既毕明日乃之东序而养老盖两事也马端临谓古者视学之

  • 卷一九·邱濬

    ▲分民之牧 《舜典》:肇(始也)十有二州。 朱熹曰:“中古之地但为九州,曰冀、兖、青、徐、荆、扬、豫、梁、雍,禹治水作贡,亦因其旧。及舜即位,以冀、青地广,始分冀东恒山之地为并州,其东北医无闾之地为幽州

  •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六上·道宣

      感通上 正传三十四 附见十一。   魏洛京永宁寺天竺僧勒那漫提传一。   魏荣阳沙门释超达传二。   魏文成沙门释慧达传三。   东齐沙门释明琛传四。   魏常山衡唐精舍释道泰传五。   梁九江东林寺释

  • 翻梵语·佚名

    今此书也。全部十卷。飞鸟寺信行之撰集。世所希也。一日余登醍醐山。于光台院客亭。悉昙字记三教指归行状记等讲述之日。阅此书深贤师之持本。久收箱底。蠹鱼甚投。携归。遂返璧之次借览。游佛国行汉土之思偏难默止。

  • 上清高上玉真众道综监宝讳·佚名

    不题撰人。盖撰于南北朝。本书鲜见其他传本。列上清众神君综监名纬。

  • 西滢闲话·陈西滢

    中国现代作家陈西滢的散文集。其中的篇目首先发表在《现代评论》上,后于1927年成集,由新月书店出版,内收文74篇。在集中作者对于20年代中国社会的众方面进行了批判和评价。内容上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社会批评类,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