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正考

二卷。清吴鼐撰。此书为研究《春秋》历法所作。《春秋》一书所采用之历法,汉晋诸儒皆以为周正,至唐刘知几《史通》始提出用夏正之说。宋代大儒程颐因《论语》载有孔子“行夏之时”一语,遂提出“夏时”说,胡安国《春秋传》本其说而发挥之,提出“夏时冠周月”之说,由此引起一场纷争。元李廉着《夏周正辨疑》、明张以宁着《春王正月考》,驳斥胡安国说。吴鼐此书取李廉、张以宁之说,节其繁冗,并增加清代诸儒所论,补其未备,以驳斥胡安国、蔡德晋“改月不改时”及诸儒“时月俱不改”之说,以明《左传》“王周正月”之旨。其书辨证极有根据。其中“三正通于民俗”一条,引陈廷敬、吕祖谦、蔡德晋、顾炎武诸儒之说,于先秦诸书所纪年月差异之处,一一详加分析,以明《春秋》之用周正。其书卷首有《改时改月图》;卷一有《造历之初建子》、《唐虞建寅》、《夏正建寅》、《商正建丑》、《周正建子》、《三代改时之证》、《三代改月之证》、《冬不可为春辨》、《商周分至不系时》、《三正通于民俗》、《秦正建亥》诸条;卷二则专驳赵汸、程颐、胡安国、蔡德晋、陈傅良、程端学、吴楠之说,重点驳胡氏之说。现存《经学丛书》本、励守谦家藏本。

《三正考》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三正考改时改月图
(3)三正考卷一
(4)三正考卷二

猜你喜欢
  管子·管仲
  大学章句·朱熹
  樵语·湛若水
  刘子·佚名
  论语拾遗·苏辙
  子华子·子华子
  尚书集传或问·陈大猷
  续孟子·林慎思
  焚书·李贽
  周生烈子·周生烈
  江式近思录集注·江永
  雅述·王廷相
  论语学案·刘宗周
  四书经疑贯通·王充耘
  四书辨疑·陈天祥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刘季裴·唐圭璋

      季裴(南宋馆阁录、明弘治刊八闽通志作“裴”,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作“斐”)字少度,本贯开封,八闽通志称之为福安人,当为南渡后居地。生于宣和五年(1123)。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季裴治诗赋。乾道四年(1168)除秘书丞,同年十二月

  • 唐诗三百首卷十七言绝句·蘅塘退士

    《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注解】:1、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韵译】: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他们

  • 第十三场·老舍

    时间 前场后一小时。地点 白衣庵。人物 沈娘子 院 子 李万〔沈娘子上。沈娘子 (唱)在公堂冯伯伯谈笑风生,想必是把秀才藏在府中。怕只怕小州官爱钱如命,去搜索侍郎府向奸党邀功!左思右想心神不定,祷告烧香全不灵! 〔

  • 三集卷四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四十二古今体一百十五首【甲申八】赋得坦坦荡荡延楼临城墙可见山田及闾阎况皇祖御额悬於正中敬赋五言用诏千禩履卦幽人吉箕畴王道崇四言标合撰万古示深衷识矣其君子廓然惟大公对时八节序应物

  • 卷329 ·佚名

    宋祁 和道卿舍人承祀出郊过西苑马上有作 西郊一超忽,祠节暂踟蹰。 天迥欹临野,河长侧贯都。 飞廉披苑路,南斗抱城隅。 填堑时休猎,栖粮户免租。 虎归仍习圈。凤下稍依梧。 池岸斜联御,宫楹上

  • 卷二·杨基

    钦定四库全书眉庵集卷二明 杨基 撰七言古体游穹窿山昨日出游今日还登临未尽湖东山紫藤花落高树下翠羽鸟啼深竹间泉停峻石净可掬磴倚絶壁危难攀攀萝试上最高顶天风两腋超尘寰回视羣峰摠在下拟接浮丘同解顔【一本无末

  • 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陈寿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谢承后汉书曰:景字仲乡,少以廉能见称,以明学察孝廉,辟公府。后为豫州刺史,辟汝南陈蕃为别驾,颍川李膺、荀绲、杜密、沛国硃寓为从事,皆天下英俊之士也。稍迁至尚书令,遂登太

  • 卷之一百二十五·佚名

    洪武十二年闰五月丙申朔○戊戌太白昼见○辛丑置台州府宁海县巡检司○丙午赏征进广西猺贼有功者指挥人绮帛各五匹自千户以下各有差阵亡者倍之征伤者加半随征无功者指挥人绮帛各三匹自千户以下亦各有差军士人钞二锭阵亡

  • 二 巡抚安徽徐国相奏销江宁织造支过俸饷文册·佚名

    康熙十七年七月十二日 巡抚安徽宁池太庐凤滁和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玖级臣徐国相谨奏:为册报支放江宁织造官员钱粮事。 窃照江宁织造等并跟役马匹支过俸饷粮料,例系督臣按年造册奏销,续于奏销钱粮等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七·纪昀

    艺文略 【二】礼类第二 【周官 仪礼 礼记 月令 会礼 仪注】乐类第三 【乐书 舞 乐器】小学类第四 【文字 音韵 音释 古文 法书】○礼类第二(臣)等谨案郑志礼类分周官仪礼丧服礼记月令会礼仪注七门分并丧服于

  • 第三节 物权之得失·佚名

    第一 归管圹地字 第二 归管字 第三 杜卖尽根归管水田山场字 第四 归管字 第五 归管水田屋宇契字 第六 归就字 第七 归就字 第八 归就字 第九 尽根归就契字 第一○ 归就尽根水田契字 第一一 归就杜卖尽根水田山埔契字

  • 汉纪十六 孝昭皇帝下元平元年(丁未、前74)·司马光

    汉纪十六 汉昭帝元平元年(丁未,公元前74年) [1]春,二月,诏减口赋钱什三。 [1]春季,二月,汉昭帝下诏书将七岁至十四岁百姓交纳的口赋减少十分之三。 [2]夏,四月,癸未,帝崩于未央宫;无嗣。时武帝子独有广陵王胥,大将军光与群臣议所

  • 卷十·程端学

    <经部,春秋类,春秋本义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十     元 程端学 撰僖公【名申荘公子闵公庶兄左氏曰成风闻成季之繇乃事之而属僖公焉故成季立之不书即位义同荘公】元年春王正月齐师宋师曹

  • 卷五下·敖继公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説卷五下    元 敖继公 撰乡射礼第五司射去扑倚于阶西升请射于賔如初賔许【去起吕反】搢扑而即去反位而即往皆礼节当然也不于未搢扑而遂请者有事于尊者不宜

  • 俱舍论记 第四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四卷沙门释光述分别根品第二之二今应思择至决定俱生者。此下当品大文第二明俱生法。即约俱生辨用。就中。一正明俱起。二广辨差别就初门中。一明色法俱生。二明四品同起此下第一明色法俱生。将明问

  • 重订西方公据叙·彭绍升

    吴门诸信士集西方公据一书行世。阅今四十余年。板渐模糊。或欲重刊新本。属予校其得失。予阅其书。所绘诸图。诱掖之意颇勤。而於古德遗文。信手攈拾。都无伦次。其词句亦间有谬误。不可不正也。於是芟烦补阙。厘为七

  • 費隱禪師語錄卷第十二·费隐通容

    嗣法門人隆琦等編問答機緣僧問:「如何是一喝如探竿影草?」師云:「要汝入門便道。」「如何是一喝如踞地獅子?」師云:「百獸林中獨步。」「如何是一喝如金剛王寶劍?」師云:「早已分身兩段。」「如何是一喝不作一喝用?」師云:「汝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李道纯

    元李道纯注。劝人以照心灭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