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三场

时间 前场后一小时。

地点 白衣庵。

人物 

沈娘子 

院 子 李万〔沈娘子上。

沈娘子 (唱)在公堂冯伯伯谈笑风生,想必是把秀才藏在府中。

怕只怕小州官爱钱如命,去搜索侍郎府向奸党邀功!

左思右想心神不定,

祷告烧香全不灵!

 〔院子持小包匆上。

院子 沈娘子,快快换了衣裳(指包),到东门外(耳语)……

沈娘子 (急将包儿藏起)怎奈那李万时常前来查看!

院 子 他若来到,娘子只说我是你家的老家人,前来送些银两!

〔李万上。

李万 嗨,你是干什幺的?

沈娘子 李差官,这是我家的老家人,前来送些银两,与我使用。

李万 送钱来的?那好哇!沈娘子,你看我这个人怎样?

沈娘子 比起张千幺,你是个好人!

李万 娘子有眼睛,分得出好坏人来!我说,老头儿,你带来多少银子呀?

院子 说也可怜,只是十两纹银!

李万 十两不算多呀,可是,娘子你看,我呀,嗐!这程子手里连张纸钱也没有。

沈娘子 可怜的差官!啊,老管家,将银子拿了出来!

院 子 是!(献银)

沈娘子 李差官,我留一半,借与你一半如何?

李 万 那,娘子你真是个好人!(接银)你可别叫张千知道了哇!

沈娘子 那个自然!老管家,你吃过饭无有?

院子 我匆忙赶路,尚未用饭。

沈娘子 嗯,你拿这些散零银子(递)同李差官去吃饭,你要好好地陪他多饮几杯,他是个好人哪!

李万 娘子真会体贴人!我呀爱喝两盅,可是这些天连茶也喝不上,就甭说酒啦!老头儿,咱们走!我知道一个小馆儿,酒菜都好!

院子 沈娘子,我就要回去,有何吩咐?

沈娘子 回到家乡,你就说我平安无事,在此等候秀才。院子 是!是!娘子多多保重!差官,咱们走吧!

李 万 走!哎,等等!沈娘子,我们去吃饭,你可别出去呀!张千把秀才丢了,我可不能把你……

沈娘子 李差官,我并非犯人,想逃走作甚?况且,我若想走,为何不留着银子,路上花用?你幺,太无有见识!拿来!

李万 拿什幺来?

沈娘子 那五两银子!

李万 那,我浑蛋,看不出真假人来!老大爷,咱们走!〔李万、院子下。

沈娘子 哼!(唱)

急忙去乔装巧打扮,(打开衣包,披上男衣)

逃出后门奔东关!(下)

〔李万、院子上。

李万 我还是不放心!老大爷,我再回去嘱咐她几句!

院 子 好!你住在哪里?

李万 那边的小店里。

院子 那张差官也住在那里幺?

李万 是呀!手里没钱,两人住一间小屋!

院子 如此,你去见沈娘子,我去约张差官一同饮酒!

李 万 别!别!你一告诉他,我这五两银子全得叫他抢了去,他厉害呀!算了,咱们快喝酒去吧!唉,沈小霞拿不到,我跟张千非饿死在这儿不可!

院子 正是:你我去饮酒,

李 万 一醉解千愁!

〔同下。

猜你喜欢
  卷五百六十二·彭定求
  咏槐·唐圭璋
  危稹·唐圭璋
  杨炎正·唐圭璋
  黄叔达·唐圭璋
  第三十出 行刺·姚茂良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八·杨慎
  卷三十五·孙默
  卷十九·佚名
  卷二十·李攀龙
  少陵先生年谱会笺·闻一多
  卷一百三十二上·曹学佺
  卷八十九·陈元龙
  灊山集巻一·朱翌
  卷一·张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跋·杨香池

    母舅香池先生幼聪颖嗜书,弱冠通文学,尤工诗词。著述宏富,自《偷闲庐诗草》、《集言》刊世后,名山益重。今又以《诗话》刊印,闻余方游学海上,因请赐稿,为付梓焉。舅生平耿介,重道义,憎仕途,逃林壑。尝谓余曰:“文章千古事,得

  • ●卷六·葛立方

    老杜卒于大历五年,享年五十九,当生于先天元年。观其献《大礼赋表》云:“臣生陛下淳朴之俗,行四十载矣。”以此推之,天宝十载始及四十,则是献《大礼赋》当在天宝九载也。本传以谓天宝十三载,因献三赋,帝奇之,待制集贤

  • 风 筝·林徽因

    看,那一点美丽会闪到天空!高高推着它舞去,飘摇,它高高的去,错看了它的力量,逍遥在太阳边轻的一片,白云般飞动,挟住双翅,心,缀一串红。它知道,知道是风!它只是它也猜透了不是自己,太空里闪天穹,渺茫——天地间认得方向!几片颜色,像是希

  • 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司马迁

    魏之先,毕公高之后也。毕公高与周同姓。武王之伐纣,而高封于毕,于是为毕姓。其后绝封,为庶人,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其苗裔曰毕万,事晋献公。献公之十六年,赵夙为御,毕万为右,以伐霍、耿、魏,灭之。以耿封赵夙,以魏封毕万,为大夫。卜

  • 本纪第一 武帝上·姚思廉

    斑祖武皇帝,讳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汉相国何之后也。何生酂定侯延,延生侍中彪,彪生公府掾章,章生皓,皓生仰,仰生太子太傅望之,望之生光禄大夫育,育生御史中丞绍,绍生光禄勋闳,闳生济阴太守阐,阐生吴郡太守冰,冰生中山相

  • 第九章荆公之政术(一)总论·梁启超

    世之议荆公者,徒以其变法。故论公之功罪,亦于其所变之法而已。吾固崇拜公者,虽然,史家之职,不容阿其所好。今请熟考当时之情实,参以古今中外之学说,平心以论之。元兴以降,指凡公所变之法,皆曰恶法。其为意气偏激,固无待言。然则

  • 卷之上·川口长孺

    台湾为海中孤岛(台湾纪略),古无闻焉,明人始来往其地(明史、香祖笔记。台湾纪略曰:「地在东隅,形似弯弓,中为台湾市,市以外皆海」)。其地在琉球西(台湾纪略),有鸡笼山、淡水洋(明史、东西洋考。明史曰:「中多大溪,流入海,水澹,故名淡水洋

  • 卷三十四·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三十四      宋 苏辙 撰孟子孙卿列传第十一孟子邹人也名轲鲁公族孟孙之后也学于孔子之孙子思明孔之遗业防事齐宣王宣王始以为卿不用其言孟子致为臣而归又欲中国而授之室养弟子以万钟孟子不

  • 卷八·朱轼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八大学士朱轼撰名儒传六元赵复赵复字仁甫德安人嗜周程张朱之学元太宗时太子库春破德安以德安尝逆战残之复赖姚枢得脱复念九族俱丧与其北去不如死乃夜走水际仰天大号将自投枢追及之力为寛譬乃强

  • 九 金心异·周作人

    在张勋复辟之前,鲁迅继续在抄碑,别的什么事都不管,但在这事件以后,渐渐发生了一个转变,这事他自己说过,是由金心异的一场议论起来的。金心异即是林琴南送给钱玄同的别名,鲁迅文中那么说,所以这里也沿用了,虽然知道的人或者并不

  • 凡例·吴任臣

    宋初路振编九国志不列南平以南平止江陵一隅不予其为国也后振孙纶作荆南志续之或称十国志焉神宗时刘恕又着十国纪年葢从五代史例也今十国仍以欧史为断而南平易曰荆南则从温公通鉴之称【东汉今称北汉亦从通鉴】帝称本纪

  • 卷九·允禄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皇朝礼器图式>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礼器图式卷九乐器二【卤簿】廵幸耕耤采桑祭祀燕飨凯旋诸乐器卤簿鼓吹大乐金 谨按刘熙释名金禁也为进退之禁也本朝定制卤簿鼓吹大乐金范铜为之面平径一尺四

  • 近思録集注卷十三·江永

    【朱子曰此卷异端之学】明道先生曰杨墨之害甚于申韩佛老之害甚于杨墨杨氏为我疑于义墨氏兼爱疑于仁申韩则浅陋易见故孟子只辟杨墨为其惑世之甚也佛老其言近理又非杨墨之比此所以其惑尤甚杨墨之害亦经孟子辟之所以廓如

  • 三鱼堂剩言卷五·陆陇其

    看张尔公大全辨见其于朱子分析处必强辨其合如大学三纲领至善在明新外朱子或问云虑其礼虽粗复而有不纯己虽粗克而有不尽其说精矣而必辨之曰有不尽不可谓之克有不纯便不可谓之复粗克粗复之说似是而非八条目正修在诚意外

  • 不苟论第四 自知·吕不韦

    自知原文:三曰: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故天子立辅弼,设师保,所以举过也。夫人故不能自知,人主犹其。存亡安危,勿求於外,务在自知。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汤有司过之士,武王有戒慎之鼗,犹恐不

  • 佛寺管理条例之建议·太虚

    ──十八年夏作──说明:就佛教来说,我以为只要有严密组织的佛教会,根本上政府用不著来订管理条例的。政府但须将佛教会会章,严加核定便够了。但现今在国民革命尚未成功的时期内,凡百都在训政之下,国中的宗教,当然也随著革命

  • 卷第三十八·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第八地是时天王及天众,闻此胜行皆欢喜,为欲供养于如来,及以无央大菩萨,雨妙华幡及幢盖,香鬘璎珞与宝衣,无量无边千万种,悉以摩尼作严饰。天女同时奏天乐,普发种种妙音声,供养于佛并佛子,共作是言而赞叹:“一

  • 旧时代之死·柔石

    长篇小说。柔石著。1929年10月上海北新书局出版。分上、下两册。上册为《未成功的破坏》。主人公朱胜瑀出身清寒,靠母亲苦苦撑持读到大学二年级,失学后便到C社当书记,但因不堪阔人的颐指气使,辞职不干了。借酒浇愁,精神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