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随巢子

一卷。周巢子(生卒年不详)撰。有人认为随巢系姓氏,或曰随名巢。墨子弟子。据《汉书·艺文志》墨家类载:“《随巢子》六篇”。《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皆云一卷。宋《崇文总目》未著录该书,可能亡于宋朝。关于《随巢子》一书的思想内容,我们仅能从前人的记载中窥知一二。《史记·太史公自序·正义》引韦昭注曰:“墨翟之术尚俭。后有随巢子,传其术也。”《文心雕龙·诸子篇》:“墨翟、随巢,意显而语质。”清人孙诒让说:“随巢、胡非,则多主于明鬼非斗,与《墨子》七十一篇之旨若合符契。”而随巢之说兼爱曰 “有疏有而无绝,有后而无遗”,则尤纯笃无疵,是知爱无差等之论,盖墨家传述之末失。随巢之学,最得墨翟之真。可惜原书早佚,现存的版本有: 清马国翰辑,一卷,《玉函山房辑佚书》本。明归有光评 《诸子汇函》本,一卷。清王仁俊辑,一卷,《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本。又,劳格尝辑此书,十分简略。孙诒让《墨子闲诂》后语所辑,最为精详,可供参考。

《随巢子》全部章节目录

(1)随巢子

猜你喜欢
  淮南子·刘安
  传习录·王守仁
  孟子私淑录·戴震
  论衡校释·黄晖
  杨子折衷·湛若水
  政论·崔寔
  岩幽栖事·陈继儒
  势胜学·薛居正
  狂夫之言·陈继儒
  安得长者言·陈继儒
  竹窗随笔·祩宏
  四书纂笺·詹道传
  四书留书·章世纯
  癸巳孟子说·张栻
  日录·吴与弼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十九杂器类五言古大食瓶         【元】吴 莱西南有大食国自波斯传兹人最解寳厥土善陶埏素瓶一二尺金碧灿相鲜晶荧龙宫献错落鬼斧镌粟纹起防缀花穂蟠蜿蜒定州让巧薄卭

  • 卷第一百二十二·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宋纪四〔起重光协洽(辛未),尽旃蒙大渊献(乙亥),凡

  • ◎兵三·徐天麟

    ○兵占汉中四星,曰天驷,旁一星曰王梁,王梁策马,车骑满野。(天文志,下同。)岁星所在,国不可伐,可以伐人。见欃云如牛,枪云如马,枪欃棓彗异状,其殃一也,必有破国。日方南,太白居其南,日方北,太白居其北,为赢,用兵进吉退凶。武帝建元六年八

  • 卷七·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七 【起庚子明成祖永乐十八年尽乙巳明仁宗洪熙元年】凡六年 【庚子】十八年春二月蒲台妖妇唐赛儿作乱讨平之【赛儿蒲台县民林三妻自称佛母以幻术聚衆据益都

  • 路史卷三十·罗泌

    国名纪杂国上贯:国也。贯鼎。贯所重齐宋盟处。预云:?县西北有贯城。《水经注》俗曰:“薄城”,按:定陶有贯城。今在济隂。名?泽城。即古贯国。有贯氏。(国事齐有贯珠)。鄵:《盟?图?》云:鄵,侯国。在慈州。郑伯卒处。(襄

  • 大明孝宗敬帝实录卷之四十二·佚名

    弘治三年九月庚戌朔升广东布政司右参政蒋云汉为福建布政使○命狭西甘州左卫指挥使等官张镛等三员各降一级差操坐虏贼出没失于防御也 兵部尚书马文升奏比岁各处水旱相仍昼晦地震正 皇上节俭爱民仰答天变之日如河南山东

  • ●张序·杨捷

    国家大一统之业,内安外宁,风行草偃,固已几三十年。顿兵不减,乃鲸鲵余孽杈牙江海,恃其舟楫倏忽于巨浸骇浪之间,屡逋天讨。迄乎三藩僣逆,益乘瑕伺隙,狡焉启疆。戊午之夏,妖氛弥炽,蹂躏闽中漳、泉诸郡,乘城跨邑,滨海千余里为之失守。

  • 刘子羽传·脱脱

    刘子羽字彦修,崇安人,资政殿学士刘韦合的长子。宣和末年,刘韦合任浙东军事长官,刘子羽以主管机宜文字的官职辅佐他的父亲。击破睦州贼寇,入朝主管太府、太仆簿,升任卫尉丞。刘韦合守卫真定,刘子羽被批准随从。恰逢金军入侵,父

  • 卷之六十三  青溪暇筆上(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青溪暇筆,二卷,未著撰人姓氏。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明紀錄彙編本、明歷代小史本皆作姚福撰。按福字世昌,自號守素道人,江寧人。事跡詳明詩紀事己籤卷十八。) 青溪暇筆上 太祖高皇帝以至正十五年乙未取集慶及太平

  • 述而篇·孔子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子曰:&ldquo

  • (十)先进篇·钱穆

    从我于陈蔡者章。或问:四科之目,朱子曰:“德行者,潜心体道,默契于中,笃志力行,不言而信者也。言语,善为辞令。政事,达于为国治民之事。文学,学于诗书礼乐之文,而能言其意。夫子教人各因其长,以入于道。然其序则必以德行为先,

  • 卷四百二十三·佚名

    △第二分无边际品第二十三之四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若时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察诸法。是时菩萨摩诃萨。於色无受无取无住无著。亦不施设为我。於受想行识无受无取无住无著。亦不施设为我。何以故?世尊,是菩萨

  • 续高僧传卷第十九·道宣

      习禅四 本传十四 附见二。   唐京师大庄严寺释僧定传一。   唐同州大兴国寺释道林传二。   唐京师清禅寺释法应传三。   唐南武州沙门释智周传四。   唐终南山紫盖沙门释法藏传五。   唐并州大兴国

  • 阿吒薄俱元帅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修行仪轨卷下·佚名

        唐大善无畏内道场秘译  归命十方等正觉  最胜妙法菩萨众  我身口意清净业  至心倾诚合掌礼  唯愿诸佛法僧众  慈悲哀愍摄护我  敬礼元帅大将军  此是毗卢遮那身  及以释迦诸佛变  观音无

  • 卷第五·永觉元贤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五 嗣法弟子 道霈 重编 普说上 诸山请普说。近日世风薄恶。祖道荒芜。诸禅人邪风入骨。魔毒缠心。争弄口鼓。全无实得。为师者。若曲从时好。祇图门庭热闹。却似捄燃增燥。援溺加濡。非徒无益。反

  • 上清十一大曜灯仪·佚名

    上清十一大曜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元代或明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用于祈福消灾。行道者依次于神座前点燃灯光,供奉上清十一曜,礼拜赞颂,祈求消灾赐福。所谓十一大曜,即日宫太阳帝君、

  • 北征录·金幼孜

    明金幼孜撰。一卷。永乐八年(1410),成祖北征阿鲁台,幼孜扈从出塞。自二月十日出征,至七月十六日回京,于行军途中据鞍起草。详记成祖言行与作战情况,以及行军路程、气候、见闻,实为随军日记。为研究明与蒙元残部斗争以

  • 赞禅门诗·佚名

    唐人七言诗。诗后有“丁卯年二月廿三日沙弥明慧记”题款。《全唐诗》未载。诗云:“丈六谁迹(?)三世钦,菩提理绝去来今。欲升彼岸无学道,一切都缘草计心。”应为当时敦煌寺院僧人学禅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