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十九

杂器类

五言古

大食瓶         【元】吴 莱

西南有大食国自波斯传兹人最解寳厥土善陶埏素瓶一二尺金碧灿相鲜晶荧龙宫献错落鬼斧镌粟纹起防缀花穂蟠蜿蜒定州让巧薄卭邑鬬清坚脱指滑欲坠凝瞳冷将穿逖哉贾胡力直致蛟鳄渊常嗟古器物颇为世所捐襆衫易冠衮盘盎改豆笾礼图日以变戎索岂其然在时茍适用重译悉来前大寰幸混一四海际幅员县度缚绳絙娑夷航革船凿空发使节随俗混民编汉玉堆椟笥蕃罗塞鞍鞯城池信不隔服食奈渠迁轮囷即上据鼎釡畴能肩挿葩夺艳冶盛酪添馨羶当筵特见异博识无庸诠蔵之或论价裹之犹吾氊瑚尚可击碛路徒飞烟彼还彼牙市我且我桮圏角

貒独不出记取征西年

七言古

瓶笙【并引        宋】苏 轼刘几仲饯饮东坡中觞闻笙箫声杳杳若在云霄间抑扬往返粗中音节徐而察之则出于双瓶水火相得自然吟啸作瓶笙诗记之

孤松吟风细泠泠独茧长缲女娲笙陋哉石鼎逢弥明蚯蚓窍作苍蝇声瓶中宫商自相赓昭文无亏亦无成东坡醉熟呼不醒但云作劳吾耳鸣

雨伞          【元】萨都拉

开如轮合如束剪纸调膏防秋竹日中荷叶影亭亭雨里芭蕉声簌簌晴天却隂雨却晴二天之说诚分明但操大柄常在手覆尽东西南北行

五言排律

寄怪石石斛与鲁元翰   【宋】苏 轼

山骨裁方斛江珍拾浅滩清池上几案碎月落杯盘老去怀三友平生困一箪坚姿聊自儆秀色巳堪餐好去防卿舍凭将道眼看东坡最后供霜雪照人寒

七言律

寄镏合刷缾与子由    【宋】苏 轼

老人心事日摧頽宿火通红手自焙小甑短缾良具足稚儿娇女共燔煨寄君东阁闲蒸栗知我空堂坐画灰约束家僮好收拾故山梨枣待翁来

瓶笙          【元】谢宗可

炉头莫为热中鸣且作松风入耳清火抽添成别调汤痕深浅变秋声谁知冷暖情难尽自为炎凉诉不平何用绛唇吹玉管纤簧低咽夜三更

得匏庵雨防诗辄次韵   【明】李东阳

结构亲劳较短长栋材应不弃余良平分屋角三重溜巧借檐隂二尺凉槛外青山犹可送帘前紫燕莫愁妨从今穏作城东客雨笠烟簔不用将

分咏药臼        【明】沈 周

山翁治药斫云根枵腹中容海月吞过砂牀剩金糁炼余石髓腻青痕无铭错认周王鼔有窍真移玉女盆采术人来识清杵数声遥在杏花邨

七言絶句

移石盆         【唐】陆龟防

移得龙?潋灔寒月轮初下白云端无人尽日澄心坐倒影新篁一两竿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十九

猜你喜欢
  王平子·唐圭璋
  朱藻·唐圭璋
  卷十八·何汶
  第四十六回 考文才怀疑莫释·陈端生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齣·陈汝元
  楔子·贾仲明
  律诗·秋瑾
  五集卷八十五·乾隆
  五集卷三十三·乾隆
  卷4 ·佚名
  提要·高翥
  卷九·王琦
  卷二百三十九·曹学佺
  卷三百四·陈廷敬
  诗女史纂卷之十·田艺蘅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蔡宽夫诗话 全文·蔡居厚

      一、协 声   秦汉以前①,字书未备,既多假借,而音无反切,平侧皆通用。〔如"庆云、卿云,皋陶、咎繇"之类,大率如此。《诗》:"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曷云能来!""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思与来,音与南,皆以

  • 御选宋诗卷六十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六十五七言絶句二欧阳修班春亭信马寻春踏雪泥醉中山水弄清辉野僧不用相迎送乗兴闲来兴尽归江行赠雁云间征雁水间栖矰缴方多羽翼防嵗晩江湖同是客莫辞伴我更南飞戏赠丁判官西陵江口折寒梅争劝行

  • 第十七回 发寻阳出师问罪 克建康枭恶锄奸·蔡东藩

      却说徐湛之趋入北户,正拟开门逃生,那背后已有乱兵追到,立被杀死。江湛夜直上省,早起闻喧噪声,料知有变,喟然叹道:“不用王僧绰言,乃竟至此!”遂避匿小屋中,亦被乱兵搜捕,结果性命。左细仗主广威将军卜天与,不暇被甲,执刀持弓,

  • 卷十五·佚名

    四月二十七日(甲子),常青奏言:近因凤山复陷,约溃散兵二千名,遗失鸟枪一千有零、炮五十门,贼益肆无忌惮,时有来犯府城之信。臣查府城西临海口,出入自可严防;其小南门外之桶盘栈,大东门外之草店尾,大北门外之柴头港,俱属冲要,派有游击

  • 六朝通鉴博议卷三·李焘

    (宋)李焘 撰孙权集众建业扬声将北伐魏王基策其必不能出已而果然八年吴主大发众集建业扬声欲入冦扬州刺史诸葛诞使丰安太守王基策之基曰今陆逊等已死孙权年老内无贤嗣中无谋主权自出则惧内衅卒起痈疽发溃遣将则旧将已尽

  • 史纠卷一·朱明镐

    (明)朱明镐 撰○三国志魏志志云建安五年春三月董承等谋泄皆伏诛按承之谋深恶吉利之无君也于吉利为逆于献帝为正今书伏诛伏献帝之诛乎伏吉利之诛乎凡志近事多微词以逺祸也陈寿立太康之世以指建安直笔何害尚畏南史之及身

  • 耶律室鲁传·脱脱

    耶律室鲁,字乙辛隐,六院部人。高大魁梧,英俊秀美,与圣宗同年出生,圣宗很喜欢他。初加冠时,即补为祗候郎君。不久,任宿直官。及至出师讨伐宋,任队帅,随南府宰相耶律奴瓜、统军使萧挞览在赵、魏一带攻城掠地,立有战功,加检校太师,任

  • 魏校、王应电、王敬臣传·张廷玉

    魏校,字子才,昆山人。先祖本姓李,居住在苏州葑门之庄渠,自号“庄渠”。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担任过南京刑部郎中。守备太监刘琅凭藉刘瑾之势,甚为猖狂,竟自行审案送司法惩治,谁都不敢阻抗。魏校按法办事,不徇私情。改任兵部郎

  • 卷六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六十礼部十九冠礼天子冠礼明集礼前期太史院奉制筮日工部制冕服翰林院撰祝文辞或用古辞或临时修撰礼部备仪注中书省承制命某官摄太师某官摄太尉既筮日遣某官奏告天地宗庙行一献礼讫告示文武百官于

  • 卷十三·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说卷十三   宋 吕祖谦 撰昭公齐侯伐徐徐人行成【十六年】楚子诱戎蛮子嘉杀之【同上】晋到得昭公以後诸侯各自为政不复禀霸主之命所以齐楚交兵於中国到得齐侯伐徐徐人行成赂以甲父之鼎叔孙昭子

  • 总目·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     子部一御览经史讲义总目    儒家类诸臣进讲钦奉上谕一卷【十五条】周易八卷【二百二十五篇】书经六卷【一百九十五篇】诗经五卷【一百九篇】春秋一卷【十四篇】礼记四卷【五十八篇】周礼二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百·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百摄事分中调伏事择摄第五之二复次依毗柰耶勤学苾刍。于其五处应正遍知。云何为五。一事遍知。二罪遍知。三补特伽罗遍知。四引摄义利遍知。五损恼遍知。云何事遍知。谓蕴等五事如声

  • 唯生论读后·太虚

    ──二十三年秋作──去夏、中央大学社会学系主任黄凌霜先生同休暑庐山大林寺,暇读余所著真现实论,见其中以唯生论的中国哲学、与唯物论的西洋哲学、及唯识论的印度哲学相鼎立,告余陈立夫先生近在中央政治学校讲唯生论,所

  • 卷第二十四·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二十四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佛祖世系表第十传道以心不以迹固也。至论祖祖授受之际。必使循迹而后可知心。苟能知心何必去迹。然则何为其迹邪。岂不曰有教以为之说。有观以为之行。行必顾说。说必顾行

  • 卷第三十五·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三十五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八世之一(南岳下前第七世) (临济) 汝州风穴延沼禅师。(嗣南院)师在郢州李史君衙内度夏。普请大会。

  • 金陵秋·林纾

    章回小说。近代林纾著,署“冷红生”。三十章。全用文言写成。叙王仲英于辛亥广州起义后,南下辅佐镇江标统林述卿,与胡秋光女士一见倾心。仲英到军队后,正值武昌起义,上海、江苏光复,镇江亦随之起义,林率部攻南京,仲英临阵负伤

  • 真山民集·真山民

    诗别集。南宋真山民(约1274年前后在世)撰。一卷。山民真名不详,或云名桂芳,括苍(今浙江丽水)人。或以为真德秀之孙。宋末进士。痛值乱亡,深自湮没。惟所至好题咏。此集收诗凡百十六首。多为咏物述怀、探幽赏胜之作,未

  • 深雪偶谈·方岳

    诗话著作。宋方岳撰。方岳,字元善,号匊田,台州天台(今属浙江)人。宋末隐居不仕,以诗名。有《匊田集》,吴子良为之序,今集与序均佚。《深雪偶谈》或误作《深雪斋偶谈》,一卷,今传本仅十六则(或误合为十五、十四则),已非全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