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随巢子

执无鬼者曰:越兰问随巣子曰:“鬼神之智何如圣人?”曰:“圣也。”越兰曰:“治乱由人,何谓鬼神邪?”随巣子曰:“圣人生於天下,未有所资。鬼神为四时八节,以纪育人,乘雲雨润泽,以繁长之,皆鬼神所能也,岂不谓贤於圣人。” 〈《意林·巻一》〉

有疏而无绝,有後而无遗。大圣之行,兼爱万民,疏而不绝。贤者欣之,不肖者则怜之。贤而不欣,是贱德也;不肖不怜,是忍人也。〈《意林·巻一》〉

有阴而远者,有惮明而功者。杜伯射宣王於亩田,是惮明而功者。〈《荀子·王霸篇》杨注〉

明君之德,察情为上,察事次之。〈《晋书·石崇传》自理表〉

史皇产而能书。〈《北堂书钞·巻七》〉

禹产於崑石,启生於石。〈《艺文类聚·巻六》、《太平御览·巻五十一》〉

禹娶塗山,治鸿水,通轘辕山,化为熊。塗山氏见之,惭而去,至嵩髙山下,化为石。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启。〈马骕《绎史·巻十二》〉

昔三苗大乱,龙生於庙,犬哭於市。〈《御览·巻九百五》〉

三苗将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坼及泉,靑龙生於庙,日夜出昼日不出。〈刘恕《通鑑外纪·巻一·帝舜纪》引《随巣子》、《汲冢纪年》〉

昔三苗大乱,天命殛之。夏后受於玄宫,有大神,人面鸟身,降而福司禄益食而民不飢,司金益富而国家实,司命益年而民不夭,四方归之。禹乃克三苗,而神民不违,辟土以王。〈《御览·巻八十二》〉

三苗大乱,天命殛之,夏后受之。无方之泽出神马,四方归之。〈《稽瑞》〉

夏桀德衰,岱渊沸。〈《御览·巻七十》〉

夷羊在牧,飞拾满野,天鬼不顾,亦不宾灭。〈《史记·周本纪》集解〉

姬氏之兴,河出绿图。〈《史记·周本纪》索隐〉

殷灭,周人受之,河出圆图也。〈《史记·周本纪》索隐〉

天赐武王黄鸟之旗以伐殷。〈《北堂书钞·巻一百五十八》〉

幽厉之时,天旱地坼。〈《御览·巻八百七十九》〉

幽厉之时,奚禄山坏。天赐玉玦於羿,遂以残其身,以此为福而祸。〈《御览·巻八百五》〉

召人以环,绝人以玦。〈《北堂书钞·巻一百二十八》、《御览·巻六百九十二》〉

幽厉之时,奚禄山坏。天赐玉玦於羿,遂以残其身,以此为福而祸。〈《御览·巻八百五》〉

召人以环,绝人以玦。〈《北堂书钞·巻一百二十八》、《御览·巻六百九十二》

猜你喜欢
  卷二 士章第五·邢昺
  内篇鸢鱼第二·汪晫
  伪君子的丑恶嘴脸·孔子
  卷四十六·程川
  卷一·郑伯谦
  卷十四·苏辙
  礼运·姚际恒
  卷七·佚名
  卷六十·佚名
  法句譬喻经忿怒品第二十五·佚名
  牢固品第六十六·佚名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妙法莲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佚名
  佛说栴檀树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七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七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九 彭华 柳鸶为尹嗣昭题 柳丝不动江流缓双鹭飞来秋日晩平沙漠漠点寒烟乱石离离立苍藓静随玉顶听湍瀬饥引银钩啄清浅霜衣雪襟谁匹俦逸态闲情自幽远君

  • 卷一百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十六苑类五言古侍宴乐游苑饯徐州刺史应诏【梁】沈 约沃若动龙骖参差凝鳯管金塘草未合玉池泉将满游建兴苑        【梁】纪少瑜丹陵抱天邑紫渊更上林银台悬百仞玉树起千

  • 琉球官生留学国子监·佚名

    琉球国遣官生人监读书,自康熙二十二年部议准行,无年限,每逢册封之年,请于使臣,回京代奏。其来也四人,率以四年而归,归其国则授四品官。嘉庆十年,其子弟来,吴兰雪时以博士教之,颇聪颖。十四年己巳还国,过山东蒋别驾第,护送之。其子

  • 卷三十六·佚名

    九月初七日(辛未),阿桂奏言:臣与福康安前在金川军营相处日久,四十九年,又同在石峰堡剿贼,深知其办理军务及临阵克敌,并非畏葸怯懦之人。此次前赴台湾督办,其主见如何,臣虽无由得知,但悉心揣度其奏请添兵,自为速于完事起见。缘逆匪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九·佚名

    弘治十三年二月乙酉朔升广西梧州府知府张吉为广西按察司副使整饬府江等处兵备○户部欲疏通盐法请以两淮运司掣过淮北四场引盐移十分之四南过仪真诸处发卖每引令□人纳银一钱以助赈济自弘治十四年以后奏请处分从之○监

  • 结论·金毓黻

    本编十章,叙次巳竟,兹再总括所述,撰为结论,以殿编末。 首宜论者,是为史学之分期,愚谓吾国史学,可分五期论之,第一,自上古讫汉初,是为史学创造期;初则史官即为史家,而史籍亦史官之所掌也。继则孔子删《尚书》,作《春秋》,定礼、乐,而

  • 完颜弼传·脱脱

    完颜弼,原名达吉不,是盖州猛安人。他先是充当护卫,又转为十人长。跟随丞相襄戍守边疆时,功劳最大,受任同知德州防御使事、武卫军钤辖,又转任宿直将军、深州刺史。泰和六年(1206),完颜弼跟随左副元帅完颜匡攻打襄阳,战败雷太尉

  • 卷一百·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 朱批郑任钥奏摺 雍正四年五月初四日湖北廵抚【臣】郑任钥谨 奏为奏 闻事【臣】以庸陋下材荷蒙 皇上殊恩畀以封疆重任一切事宜惟有谨遵圣训夙夜勤愼以期稍尽职守【臣】於雍正四年三月十

  • 卷六十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六十七 朱批蔡仕奏摺 雍正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工科掌印给事中浙江粮道【臣】蔡仕谨 奏为彻查悬欠之库项敬陈弥补之末筹仰祈 睿鉴采纳事窃【臣】海滨下士至愚极陋荷蒙我皇上天恩简畀浙江粮

  • 卷十六(僖二十五年,尽二十八年)·孔颖达

    【经】二十有五年,春,王正月,丙午,卫侯毁灭邢。(卫、邢同姬姓,恶其亲亲相灭,故称名罪之。○毁,况委反。恶,乌路反。)[疏]注“卫邢”至“罪之”。○正义曰:《曲礼》曰:“诸侯不生名,灭同姓,名。”传云“同姓也,故名”。然则诸侯位贵居

  • 世贤第十六·鹖冠子

    卓襄王问庞暖曰:“夫君人者亦有为其国乎?”庞暖曰:“王独不闻俞跗之为医乎?已成必治,鬼神避之,楚王临朝为随兵故,若尧之任人也,不用亲戚,而必使能其治病也,不任所爱,必使旧医,楚王闻传暮●在身,必待俞跗。”卓襄王曰:“善。”庞暖曰

  • 孟子解二十四章·苏辙

      梁惠王问利国于孟子。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先王之所以为其国,未有非利也。孟子则有为言之耳,曰“是不然”。圣人躬行仁义而利存,非为利也。惟不为利,故利存。小人以为不求则弗

  • 提要·吴如愚

      臣等谨案《凖斋杂说》二卷。宋吴如愚撰。如愚字子发,钱塘人。少以父任补承信郎,监福州连江商税。再调常熟,解职归。嘉熙二年,以丞相乔行简奏荐,改授承信郎,差充秘阁校勘。三疏辞免,特转秉义郎与祠。其仕履见於《馆阁续录

  • 朱子学的卷之上·邱濬

    琼台丘浚仲深编辑封张伯行孝先重订下学第一[总论为学之道]朱子曰下学者事也上达者理也理只在事中朱子曰所谓学者始乎为士者所以学而至乎圣人之事也伊川先生有言今之学者有三词章之学也训诂之学也儒者之学也欲通乎道则

  • 卷十二·袁俊翁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疑节巻十二元 袁俊翁 撰大学中庸二书三在三谓篇首纲领同异大学之书以学言中庸之书以理言观其名书之意可见已是以大学首举三在之目在之云者皆指为学之工夫中庸首举三谓之目谓之云者皆释天理之名义

  • 读礼志疑卷三·陆陇其

    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朱子文集内范伯崇问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凡君薨卒哭而祔祔而作主特祀于主烝尝禘于庙杜氏注谓此天子诸侯之礼不通于卿大夫葢卒哭后特用丧礼祀新死者于寝而宗庙四时常祭自如旧也此与礼记不同释例又引晋三

  • 第十四章 19·辜鸿铭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辜讲有个侯国的贵族(公叔文子)死后获得谥号为“文”——法语意思为:努力勤奋之人——当他活着的时候被召唤到政府任职,任命了一名从前自己的随从作为同

  • 僧宝正续传卷第三·祖琇

    隆兴府沙门 祖琇 撰龙门远禅师禅师讳清远。生李氏。蜀之临邛人。出家。十四具戒。尝依毗尼师究其说。因读法华经。至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持以问。讲师莫能对。乃曰。义学名相。非所以了生死大事。遂捐旧习。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