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先进篇
从我于陈蔡者章。
或问:四科之目,朱子曰:“德行者,潜心体道,默契于中,笃志力行,不言而信者也。言语,善为辞令。政事,达于为国治民之事。文学,学于诗书礼乐之文,而能言其意。夫子教人各因其长,以入于道。然其序则必以德行为先,诚以躬行,实造具体。圣人学之所贵,尤在于此。非若三者各为一事之长而已也。”今按:西方学者,各为一事之长,宗教亦不例外。德行一科,似不注意。此为中西人文最要差异之所在。
季路问事鬼神章。
朱子曰:“气则二,理则一。”今按,朱子《大学补传》言:“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朱子言心与物,皆若气,其所到达始是理。依西方哲学术语言,朱子非主唯物一元,亦非主唯心一元,乃可谓主唯理一元。但格物穷理皆凭心,故心物并言,心尤重于物。此乃朱子论学大旨。
又曰:“不可将精神知觉做性字看。”又曰:“性者,理而已矣。乾坤变化,万物受命,虽所禀之在我,然其理则非有我之所得私也。所谓反身而诚,盖谓尽其所得乎己之理,则知天下万物之理初不外此。非谓尽得我此知觉,则众人之知觉皆是此物也。性只是理,不可以聚散言。其聚而生散而死者,气而已矣。所谓精神魂魄,有知有觉者,皆气之所为也。故聚则有,散则无。若理,则初不为聚散而有无也。但有是理,则有是气。苟气聚乎此,则其理亦命乎此耳。不得以水沤比。鬼神便是精神魂魄,程子所谓天地之功用,造化之迹,张子所谓二气之良能,皆非性之谓也。然气已散者,既化而无有矣。其根于理而日生者,则固浩然而无穷也。乾坤造化如大洪炉,人物生生,无少休息,是乃所谓实然之理,不忧其断灭也。今乃以一片大虚寂目之,而反认人物已死之知觉谓实然之理,岂不误哉。”今按:此依理气之辨而言。亦可谓朱子乃指性理一元论。但性与理又有别。精神知觉乃心非性,非有我之所得私。其言与一般理学家分说义理之性与气质之性乃由相同之思路来。而有发先秦孟荀诸家论性所未发,然亦不得谓其与孟荀论性有违。不得以西方哲学为例,以其言有不同,而转肆分别。如此之类,应为治中国思想史者所宜深思而熟玩。
子路曾皙四子言志章。
问:“夫子何以与点。”朱子曰:“方三子之竞言所志,点独鼓瑟,若无所闻。及夫子问之,乃徐舍瑟而对。其志之所存,未尝少出其位,澹然若将终身。此夫子所以与之也。”又曰:“曾皙以乐于今日者对,诸子以期于异日者对,诸子有安排期必,而曾皙无之。”问:“何以言其与天地万物各得其所。”朱子曰:“暮春之日,生物畅茂之时。春服既成,人体和适之候。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长少有序而和。沂上舞雩,鲁国之胜处。既浴而风,又咏而归,乐而得其所也。以所居之位而言,其乐虽若止于一身,以其心而论,则固蔼然天地生物之心,圣人对时育物之事也。又安有物我内外之间哉。”问:“便是尧舜气象。”朱子曰:“万物各遂其性,此句可见尧舜气象。暮春时,物态舒畅如此,曾点情思又如此,尧舜之心亦但欲万物皆如此尔。”或曰:“列子御风之事近之,其说然乎?”朱子曰:“圣贤之心所以异于佛老者,正以无意必固我之累。而所谓天地生物之心,对时育物之事,未始一息停止也。若但曰旷然无所倚着,则亦何以异于虚无寂灭之学乎。”又曰:“曾点意思与庄周相似,但不至跌荡尔。学者当循下学上达之序,庶几不差。若一向先求曾点见解,未有不入于佛老者。”又曰:“曾点意思若能体认分明,令人消得无限利禄鄙吝之心。”今按:上论与天地万物各得其所以及尧舜气象两层,乃朱子发挥程子意。后言曾点意思与庄周相似,则朱子自发意。学者体认得朱子意,则程子语亦无谬。若不明朱子意,仅从程子语参入,则易滋误解。一般理学家有太重视孔子与点一叹者,多为忽略了朱子所言。朱子读《论语》则体会《论语》,读程子书则体会程子,于群书中求其通,又不忽其有异。此可为中国学人读书之榜样。
猜你喜欢 卷六十一 乡饮酒义第四十五·郑玄 卷一百三十六 历代三·黎靖德 卷九十九·湛若水 卷二十八·湛若水 人谱类记卷上·刘宗周 卷一四六·邱濬 一日数次的反省功夫·孔子 士翼原序·崔铣 卷二十九·范处义 卷十六·魏了翁 法云圆通秀禅师·惠洪 嘱累品第九十·佚名 卷十五·佚名 卷第五十五·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四·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