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叙古千文

一卷。宋胡寅 (1098—1156)撰。黄灏 (生卒年不详) 注。胡寅字明仲,崇安 (今属福建)人。胡安国弟之子,宣和三年(1121)进士,授校书郎,受学于杨时。金人南侵,上书高宗,建议兴师北向,反对遣使讲和。著作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等。黄灏字商伯,都昌(今属江西)人。擢进士第,光宗即位 (1190),官太常寺簿。是书综合史事,故名“叙古”。卷末有朱熹、李昴英二跋。朱氏云:“叙事立言,昭陈法戒,实有春秋经世之志。至于发明道统,开示德门,又于卒章深致意焉。新学小童,朝夕讽之而问其义,亦足以养正于蒙矣。”李氏云:“其叙古字,凡千不重。虽饮席间谈笑成之,而上下数千载,关系大处,包撮略尽,兴君昏主之理乱,哲佐悖臣之功罪,吾道异端之正偏,一字森严,百世确论。”是书有《粤雅堂丛书》本。

《叙古千文》全部章节目录

(1)叙古千文
(2)跋
(3)书胡致堂〈叙古千文〉后

猜你喜欢
  孝经·佚名
  孔丛子·孔鲋
  了凡四训·袁黄
  懒真子·马永卿
  黄书·王夫之
  浮邱子·汤鹏
  迩言·刘炎
  尚书古文疏证·阎若璩
  势胜学·薛居正
  中庸直指补注·智旭
  四书经疑贯通·王充耘
  四书通旨·朱公迁
  四书集编·真德秀
  瞽言·陈确
  经学历史·皮锡瑞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四集目录一·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目录一卷一壬辰元旦元旦试笔壬辰春帖子题邹一桂岁朝图临苏轼春帖子词因成是咏咏白玉如意新正斋居命加赈去岁偏灾各省贫民即事八韵题汉玉谷壁题边鸾荆棘鹌鹑图降?四川省供应兵过之各州县缓征今

  • 卷一五一 梁紀七·司马光

      起柔兆敦牂(丙午),盡強圉協洽(丁未),凡二年。   高祖武皇帝普通七年(丙午,公元五二六年)   春,正月,辛丑朔,大赦。   壬子,魏以汝南王悅領太尉。   魏安州石離、穴城、斛鹽三戍兵反,應杜洛周,衆合二萬,洛周自松岍赴之。行

  • 卷二百六·毕沅

      ◎元纪二十四 ∷起上章敦牂正月,尽玄黓涒滩十二月,凡三年。   ○文宗圣明元孝皇帝   讳图卜特穆尔,武宗次子,明宗之弟也,母曰文献昭圣皇后唐古氏。大德八年春正月癸亥生。至治元年,出居海南;泰定元年,召还京师,封怀王

  • 卷三 残三十六案·丁耀亢

    一、蚩 尤蚩尤,姜姓,炎帝裔也。好兵喜乱,作刀戟大弩以暴虐天下,兼并诸候,贪欲无度。炎帝榆罔不能制,命居少颢,以临西方。蚩益肆其虐,出炎水,登九淖,以攻炎帝于空桑。炎帝避居涿鹿。轩辕乃命师攻之,战于涿鹿之野。蚩尤能作大雾,军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九·佚名

    正统六年五月丙申朔○丁酉户部进粮价银先是 上以南京军民艰食而官廪充积命户部依时值粜之民间至是以所易银来进计一千锭重五万两○给事中张佑言南京后湖库收贮天下图册今与监生厨房相连所供饮食浩大曰夕炊爨不绝恐风

  • 梁御传·令狐德棻

    梁御字善通,祖先是安定人,后来在北部边境当官,于是在武川安家,改姓纥豆陵氏。高祖父俟力提,曾随魏太祖征战,官至扬武将军,封定阳侯。梁御从小爱好学习,举止安详文雅,年纪大一点后,又喜欢骑马射箭。尔朱天光西征时,了解梁御有志气

  • 第二节 宪宗时藩镇叛服·吕思勉

    宪宗即位之月,韦皋卒。刘辟自为留后,使将校表求节钺。朝以袁滋为西川节度,而征辟为给事中。辟不受命。滋逗留不敢进。坐贬,而以辟为西川节度副使,知节度事。辟又求兼领三川,不许。辟与同幕卢文若善,欲以为东川,遂围东川节度使

  • 十五年·佚名

    (甲辰)十五年大明成化二十年春正月1月1日○己丑,百官分半進表裏,一半詣景福宮,進表裏于兩大妃殿。○永安道觀察使李淑琦來啓曰:「近者兀狄哈等,聚徒衆,攻殺會寧城底斡朶里等,掠畜産而去。臣給鹽、布等物,存撫之。舊例,斡朶里若遇

  • 诗传诗说驳义卷五·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大正【诗传全诗说七条】诗传周公制【缺五字】防朝受【缺四字】有大正焉文王生民公刘緜大明棫朴旱麓思齐皇矣灵台大武文王有声行苇既醉鳬鹥嘉乐皆周【缺三字】德以训成王也泂酌卷阿【缺四字】王也大

  • 提要·王安石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周官新义      礼类一【周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周官新义十六卷附考工记解二卷宋王安石撰安石事迹具宋史本传晁公武读书志曰熙寜中置经义局撰三经义皆本王安石经説三经书诗周礼也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第四卷·佚名

    秘密印三昧耶品第四之二成就印二手合掌大虚掌内。二头指二无名指。平屈头相拄。二中指微曲竖合头。出二头指二无名指头上一节。二大拇指相并微屈竖。头去二头指侧面一寸四分。二小指各竖。搏无名指侧相去二寸印真言唵

  • 西方合论 第一卷·袁宏道

    西方合论 第一卷重刻西方合论序儒以三纲五常。奠乾坤而正人类。至于截生死逆流出三界火宅。必资佛教。十方三世佛。而阿弥陀为第一也。诸佛各有所摄受之净土。而西方极乐世界为第一也。念佛求生净土。功行观门

  • 噶玛兰志略·柯培元

    地方志。十四卷,卷首一卷。作者柯培元,字复子,号易堂,山东胶州人。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出任噶玛兰厅通判,任期仅两月。噶玛兰古称“蛤仔难”,位于台湾岛东北,嘉庆年间设官置厅,1875年(光绪元年)改为宜兰县。该书成于

  • 柳河县乡土志·张翼廷

    清代典籍。张翼廷修,张士达、奎斌、邹铭勋纂。一册,不分卷。翼廷,字翊宸,河北承德人。士达,生平不详。光绪三十三年(1907)八月,翼廷以柳河知事聘士达编纂是书,并亲自审定。约八千字。为柳河县第一部方志。记事止于光

  • 乌台诗案·朋九万

    一卷。旧题宋朋九万编。是书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作十三卷,胡仔《渔隐丛话》所录亦三卷有奇。《四库提要》考此一卷本当为后人“摭拾仔之所录,稍传益之,追题朋九万名”,而非陈振孙所云朋九万本书。元丰二年(1079),御

  • 长者施报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天译。佛为给孤独说过去长者明弥罗摩行大施会,因展转较量功德,不如归戒慈心,亦即须达多经。

  • 观世音菩萨救苦经·佚名

    南无救苦观世音菩萨。百千万亿佛。恒河沙数佛。无量功德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