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右《叙古千文》,礼部侍郎胡公明仲所作,其叙事立言,昭示法戒,实有《春秋》经世之志,至于发明大统,开示正途,又于卒章深致意焉。新学小童,朝夕讽之,而问其义,亦足以养正于蒙矣。清江刘孟容,出其先朝,奉君所书八分小卷,庄谨齐一,所以传家之意甚备,岂亦有取于斯乎?因摹刻置南康郡斋,传诸小学,庶几其有补云。

淳熙乙亥八月戊戌新安朱熹书

猜你喜欢
  卷四十七 祭义第二十四·郑玄
  兵法第十七·管仲
  卷十一·朱熹
  卷二十·湛若水
  跋·徐祯稷
  大学疏义·金履祥
  提要·朱熹
  卷一百二十七·山井鼎
  卷一·王天与
  书义断法卷三·陈悦道
  卷五·黄中松
  大司马·佚名
  解诸法品第四·佚名
  碧岩录卷第十·圆悟克勤
  选佛谱卷第五·智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周密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周密(1232- 1298)字公谨,号草窗、蘋州,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弁阳啸翁。其先济南人,曾祖周秘南渡,寓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少从父周晋宦游浙、闽。景定二年(1261)入临安府幕僚,监和剂局。咸淳间历两浙运司掾、丰储仓

  • 筠谷诗集·李辕

    永康胡元祚义士哀诗人于天地间百岁聊寓形生当秉节义死用埀芳声余子知爱身丈夫在成名胡君花溪秀家世乃簮缨少小失其怙操持如老成胸藏白雪净气敌苍山横年强不肯仕力学还躬耕忠义素所敦信重千钧轻我虽不识公得与贤嗣并为

  • 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陈寿

    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太祖平河朔,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令,入为东曹议令史。魏国初建,为尚书郎。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

  • 序二·薛时雨

    夫子渊为洞箫作溢,玉溪因锦瑟裁诗。璧月琼枝,溯丽华之妙舞;金花银烛,翻静婉之清歌。莫不餐英一林,割锦千尺。晓研螺墨,翠管刻曹玉之名;暝爇鲵脂,鲜篆压兰金之印。况乎南朝冶思,北里俊游,编琼笈以求题,敛香襟而乞句。邀笛冶城步曲

  • 卷之二十·佚名

    成化元年八月丙子朔○丁丑释郑先师孔子遣少保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李贤行礼○命工部又侍郎沈义右佥都御史吴琛巡视民瘼义往保定等处琛往淮扬赐以敕书且趣其行敕曰朕惟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民有被灾失所者拯恤救济诚

  • 卷之一百九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尚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二○八 两江总督高晋奏奉旨查办屈大均葬衣冠等情形折·佚名

    二○八 两江总督高晋奏奉旨查办屈大均葬衣冠等情形折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十七日太子太傅 内大臣 大学士 仍留两江总督 统理河务 革职留任臣高晋谨奏,为钦奉上谕,先行恭折覆奏事。窃臣查勘堰盱各工事竣,渡黄前赴潘家屯督

  • 司马楚之传·李延寿

    司马楚之,字德秀,是晋宣帝的弟弟太常司马馗的八世孙。他的父亲司马荣期晋时为益州刺史,后来被他的参军杨承祖所杀。父亲被杀时,司马楚之十七岁,他送父丧回到丹杨。这时刘裕正在诛灭司马氏,他的叔父司马宣期、哥哥司马贞之同

  • 卷一百九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九帝系考【臣】等谨按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帝系考凡十卷首帝号历年次太上皇太皇太后皇太后次后妃次皇太子皇子次公主次皇族起自轩顼以来迄乎有

  • 十一经问对卷五·何异孙

    周礼问田不耕者出屋粟民无职事者出夫家之征者何对曰此是戒游手末作者也屋粟者三家之税粟夫家者一夫百畆之税一家力役之征也问乡大夫七尺六尺之征者何 对曰七尺者指言二十六尺者指言十五论语曽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是也

  • 提要·陈泰交

    【臣】等谨案尚书注考一卷明陈泰交撰朱彞尊经义考载陈氏泰来尚书注考一卷注曰未见又注泰来字长水平湖人万歴丁丑进士官至礼部精膳司员外郎案明呉永芳嘉兴府志载陈泰交字同倩万厯中国子监生所着有尚书注考与经义考逈异

  • 学者有四失(1)·戴圣

    ——心理状态是过失的根源 【原文】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英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考,长善而救其失者也(2)。 【注释] (1)本节选自《学记》。(2)长(

  • 求得现世的安乐·李叔同

    莲花宝座后的光环、祥云与远山,一切都那么祥和宁静,请不必执着于患得患失的苦境,斩断捆绑内心的绳索,求得当下的福报与现世的安乐。与那光环、祥云和远山一样宁静,此生将幸福满满。珍惜机遇求福报人总为未得到的东西忧心惴

  • 万法归心录序·佚名

    余非释氏。而辄喜释氏之书。非喜释氏也。喜释氏而同乎孔氏也。孔氏之书。平近切实。智愚共遵。释氏之书。微妙玄深。难以户说。若於微妙玄深中。仍能平近切实。虽谓释氏同孔氏之书可也。万法归心录者。小杨山祖源禅师

  • 西使记·刘郁

    西域游记。元刘郁撰。一卷。郁,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蒙古宪宗二年(1252),蒙哥派六弟旭烈兀西征波斯(伊朗),八年攻下报达国(伊拉克巴格达),擒其王并遣使献捷。九年,蒙哥派常德西使见旭烈兀。正月自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

  • 皇明九边考·魏焕

    明魏焕编。十卷。魏焕,字东洲,湖广长沙(今属湖南)人,历官兵部员外郎、四川佥事。明初于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蓟州、偏头(太原)、固原设立军事重镇,称为“九边”,以防御中国北部境内一些游牧民族的攻

  • 高上大洞文昌司禄紫阳宝箓·佚名

    书有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法讳,知本书撰于明初。述文昌司禄宝箓之神讳、符图、灵验、授受,包括文昌谱系及梦应等。

  • 三楚新录·周羽翀

    宋初周羽翀撰。周羽翀籍贯不详,自署称“儒林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前桂州修仁 令”。全书三卷,分别记叙长沙马殷、武陵周竹逢、江 陵高季兴事迹,因三家皆据楚地称王,故称“三楚”。书 中所述兴废始末,与欧阳修《新五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