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大集法门经

亦称《大集法门经》。佛教经典。宋施护译。二卷。是《长阿含经》之第九《众集经》的异译本。谓佛命舍利弗为众说法,因而共集佛说,从“一法”(一切众生皆依食住)说起,逐次增一,说至“十法”(无学法)为止。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

《佛说大集法门经》全部章节目录

(1)卷上
(2)卷下

猜你喜欢
  无门关·慧开
  佛印三昧经·佚名
  如来独证自誓三昧经·佚名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佚名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佚名
  心经随喜·胡兰成
  白话贤愚经·佚名
  玄师颰陀所说神咒经·佚名
  那先比丘经·佚名
  显识论·佚名
  焰罗王供行法次第·佚名
  居士传·彭绍升
  枯崖漫录·枯崖圆悟
  圆觉经道场修证仪·宗密
  牧云和尚宗本投机颂·牧云通门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40 ·佚名

    陈与义 与信道游涧边 斜阳照乱石,颠崖下双筇。 试从绝壑底,仰视最奇峰。 回磈发涧怒,高霭生树容。 半岩菖蒲根,翠葆森伏龙。 岂无游世上,於此傥相逢。 客心忽悄怆,归路迷行踪。 陈与义 与智

  • 卷六十八·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六十八目録渔樵类雪麓渔舟图【元王冕】溪山渔艇图【元刘永之】题风雨渔舟图【元胡长孺】题渔舟风雨图【元吴澄】题渔舟图【元吴澄】渔图【明周用】渔图【明徐渭】书渔舟扇面【明舒芬】

  • 卷三百二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二十二权德舆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受氏自有殷树功缅前秦圭田接土宇侯籍相纷纶【十二代祖秦仆射安丘敬公事具十六国春秋及晋书八代祖周宜昌公七代祖隋鄜城公六代祖皇朝封平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八十一·杨仲良

      神宗皇帝   修两朝国史   熙宁十年五月戊午,诏修仁宗、英宗两朝正史。   七月辛未,上御资政殿,监修国史吴充率修国史宋敏求、编修官王存、黄履、林希,以仁宗、英宗纪草进呈。上服靴袍,内侍进案,敏求进读,上立听,顾

  • 卷之一百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二百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文宣皇后李氏传·李延寿

    文宣皇后李氏名祖娥,是赵郡李希宗的女儿。她容貌、德行都十分美好。原来封为太原公夫人。文宣帝准备册封皇后时,高隆之、高德正向文帝进言,说汉家妇人不可以成为天下之母,应当另外选择美好的配偶。但杨..坚决请求文宣帝依

  • 王师范传·欧阳修

    王师范,青州人。他的父亲敬武,当平卢军牙将。唐广明元年(880),无棣人洪霸郎在齐、棣间当强盗,平卢节度使安师儒派敬武率兵击破他。敬武反而举兵驱逐师儒,自己当留后,都统王铎按惯例任命敬武当节度使。敬武死,师范还年幼,棣州

  • 254.康熙帝平定三藩·林汉达

    南明最后一个政权灭亡的那年,顺治帝已经病死,他的儿子玄烨(yè)即位,这就是清圣祖,也叫康熙帝。康熙帝即位的时候,年纪才八岁。按照顺治帝的遗诏,由四个满族大臣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叫做辅政大臣。四个辅政大臣中,有个叫鳌拜(鳌

  • 卷一百二十三·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二十三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二十三>鼛鼓韗人為皋鼓長尋有四尺鼔四尺倨句磬折則皋鼓中高而兩端下矣鼓人曰以鼛鼔鼓役事春秋傳曰魯人之皋蓋皋緩也

  • 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原文】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惑乱道德。小事情上不能忍耐,就会打乱大的计谋。” 【读解】 巧言乱德也就是《学而》篇里所说的“巧言乱色,鲜矣仁。” 小不忍则乱大谋却很有

  • 卷五十九·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五十九天子之孝崇圣学经籍附汉成帝河平三年以中秘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

  • 光赞经卷第二·佚名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摩诃般若波罗蜜行空品第三之二贤者舍利弗白佛言:&ldquo;菩萨摩诃萨行是般若波罗蜜,从何所退没而生于是?&rdquo;佛语舍利弗:&ldquo;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者,从他方佛国终而生于此。若兜术天上迁移生此

  •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六·佚名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传教大师赐紫沙门臣法天奉 诏译  于罪不怖畏  彼人无智慧  后至命终时  苦恼恒烧燃  周遍天界中  堕落谁能见  彼恒贪淫乐  于此莫能知  淫欲生虚诳  迷惑于有情

  • 宗镜录卷第六十一·延寿

    夫四分义。以何为体性。答。相分。所变色。心为体性。若内三分。即用现行心所为体。问。果位之中亲证真如。无有境界。若四智缘境之时。为具四分不。答。定有见分照前境故。有自证分。通照见分。亦有证自证分。照自证

  • 第六 老经之义释·佚名

    一 [人间]此命实短少 在由百岁以下死 虽生过于[百岁]者 彼亦又为老而死(八〇四)&ldquo;[人间之]命实短少&rdquo;[之句中],命者是寿、存续、维持、动作、活动、护持、命、命根。而依[次之]二理由命是短少。[即](一)存续之少故命是短

  • 天台山志·佚名

    作者不详。今人考其作于元末。书一卷。首为郡志辩,考辩司马悔桥,天台之得名等。接着录晋孙兴公《天台山赋》、唐柳泌诗、夏英公铭,又记载洞及丹井。所载较多者为宫观,尤其是有关桐柏观的记录甚多,有唐崔尚《桐柏观碑

  • 无声戏·李渔

    清代拟话本小说集。12回。李渔撰。卷首有伪斋主人序,有插图。此书原分前、后二集。刊刻于顺治年间的《无声戏二集》(即后集)已佚,今存前集(即一集),每回演一故事。今仅存藏于日本尊经阁文库的抄本。《无声戏一集》中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