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帝释所问经

随机推荐

  • 白云樵唱集卷四·王恭

    (明)王恭 撰○五言絶句送刘逸人还山中落日鹧鸪鸣遥村送独行峯回看不见望望有余情秋阴寒云将逺空落叶与飞鸿汉苑秦陵外悲凉是此中黄叶带雨飘阶冷随风着幔凉愁心故宫树片片落寒霜闻渔笛渔人将楚竹吹向月明中莫奏凉州曲金

  • 卷四·郭则沄

    世祖天纵多能,几余,兼娴绘事。尝画牛,用指上螺纹印成,奇肖。承子久《观傅雯指墨佛像》诗云:“国朝论画首指墨,开辟造化从章皂。奎藻赫奕秘天府,昭回日月同光芒。前朱后瑛尽苍秀,师法未变高辽阳。雯也奇崛迥出

  • 巻十四·邵浩

    钦定四库全书坡门酬唱集卷十四宋 邵浩 编东坡子由生日上天不难知好恶与我一方其未定间人力破隂隲少忍待其定报应真可必季氏生而仁观过见其实端如栁下惠焉徃不三黜天有时而定夀考未易毕儿孙七男子【三子四孙】次第皆

  • 卷一百八十二 嘉祐元年(丙申,1056)·李焘

      起仁宗嘉祐元年正月盡是年六月   春正月甲寅朔,上御大慶殿受朝。前一夕,大雪,至壓宮架折。上在禁庭,跣足禱於天。及旦而霽。百官就列,既捲簾,上暴感風眩,冠冕欹側,左右復下簾。或以指抉上口出涎,乃小愈,復捲簾,趣行禮而罷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纪昀

    列传宋 【七十】○宋七十何灌李熙靖王云谭世绩 梅执礼程振刘延庆何灌李熙靖王云谭世绩梅执礼程振刘延庆△何灌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虽数试其材而常沮抑之不假借久乃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

  • 宋献公宇文震传·令狐德棻

    文帝有十三个儿子。姚夫人生世宗,后宫宫女生宋献公宇文震,文元皇后生孝闵皇帝,文宣皇后叱奴氏生高祖、卫剌王宇文直,达步干妃生齐王宇文宪,王姬生赵僭王宇文招,后宫宫女生谯孝王宇文俭、陈惑王宇文纯、越野王宇文盛、代..王

  • 汉纪二十六 孝哀皇帝中建平二年(丙辰、前5)·司马光

    汉纪十二六 汉哀帝建平二年(丙辰,公元前5年) [1]春,正月,有星孛于牵牛。 [1]春季,正月,有异星出现在牵牛星旁。 [2]丁、傅宗族骄奢,皆嫉傅喜之恭俭。又,傅太后欲求称尊号,与成帝母齐尊;喜与孔光、师丹共执以为不可。上重违大臣正

  • 第十六章 1·辜鸿铭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

  • 卷二·欧阳修

    钦定四库全书诗本义卷二      宋 欧阳修 撰鹊巢论曰据诗但言维鸠居之而序言德如鸤鸠乃可以配郑氏因谓鸤鸠有均一之德以今物理考之失自序始而郑氏又增之尔且诗人本义直谓鹊有成巢鸠来居尔初无配义况鹊鸠异巢

  • 壹言第八·商鞅

    题记:壹言就是论专心从事农耕和作战。凡是建立国家,对于制度不能不明白,政策法令不能不慎重研究,国家的政务不可不谨慎处理,国家该从事的根本之业不能不集中。国家的制度合于时势,那么国家的风格就能改变,而民众就遵守服从制

  • 文公·文公十三年·左丘明

    【经】十有三春王正月。夏五月壬午,陈侯朔卒。邾子蘧蒢卒。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大室屋坏。冬,公如晋。卫侯会公于沓。狄侵卫。十有二月己丑,公及晋侯盟。公还自晋,郑伯会公于棐。【传】十三年春,晋侯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

  • 佛教为中国文化及智慧的宗教·太虚

    ──二十四年五月在首都中国佛学会讲──此次承朝野名流居觉生、王用宾、焦易堂、彭养光、褚民谊、谢健、仇鳌诸公发起,邀太虚讲“在家菩萨戒经”;今日又在万寿宫设斋欢宴太虚,及首都各界暨新闻界同人,太虚愿在此与诸公略

  • 第二十四則 劉鐵磨五臺山會齋·胡兰成

    第二十五則劉鐵磨五臺山會齋拳:尼劉鐵磨到溈山,溈山禪師云:老(牛+孛)汝來也。磨云:來日五臺山大會齋,和尚還去麼?溈山放身臥,磨便出去。五臺山的齋會是三世十方無遮大會,湖南潭州去山西五臺山不過三千里之遙,等於也在山門之內,

  • 卷第一百·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一百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三 【论】第一正入当位法门於此段中从尔时已下至我唯得此求一切法无厌足

  • 第二十二品·佚名

    第一章 般涅槃论今称涅槃论。此处,阿罗汉于一切智境涯不断其结而般涅槃,是故,言“不断某结而般涅槃”,乃安达派之邪执。一(自)有不断某结而般涅槃耶?(他)然。(自)有不断某身见……乃至……不

  • 脉因证治·朱震亨

    综合性医书。二卷(一作四卷)。旧题元·朱丹溪撰。本书刊于至正十八年 (1358)。共十万余字。记各科病证六十三种。卷上二十七证; 卷下三十六证,又医论六篇。因论述各证以论脉诊、病因、证候、治法为序,故名。本书系采

  • 上洞心丹经诀·佚名

    上洞心丹经诀,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为唐宋间道士所作。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本书抄录《抱朴子内篇》及《黄帝九鼎神丹经诀》等六朝隋唐丹书,重新改编而成书。其内容主要论述内外丹法术要诀。上卷首先指出

  • 孝经刊误·朱熹

    一卷。宋朱熹撰。该书成于淳熙十三年(1186),时熹57岁,主管华州云台观。该书取古文《孝经》分为“经”一章,“传”十四章,删旧文二百二十三字。书后有《自记》曰:“熹旧见衡山胡侍郎(宏)《论语说》,疑《孝经》引《诗》,非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