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挺字子政,一作子正,宋城(今河南商丘)人,生于大中祥符七年(1014)。举景祐元年(1056),知滁州,勒停。复起,历知庆州、渭州。熙宁五年(1072),拜枢密副使。七年(1074),以疾罢为资政殿学士判南京留司御史台。元丰二年(1079)卒,年六十六。谥敏 
- 话说万岁自从合王龙恼了,待了好几日不曾上门。忽然一日,王龙又着丫头来请。万岁不去。鸨儿自己又来,说道:"二姐夫,你真果怪他哩么?他输极了;什么正经!宰相肚里撑开船,你休合他一般见识。不过是那公子脾气,疼他那银子,就弄出那 
- 						 			  ◎河渠三   ○黄河下 汴河上   元祐八年二月乙卯,三省奉旨:"北流软堰,并依都水监所奏。"门下侍郎苏辙奏:"臣尝以谓软堰不可施于北流,利害甚明。盖东流本人力所开,阔止百余步,冬月河流断绝,故软堰可为。今 
- 正统十三年二月丁巳朔释奠先师孔子遣户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陈循行礼 敕谕哈密忠顺王倒瓦答失里及管事大头目人等曰昔我 皇曾祖君临大位尔祖之叔安克帖木儿首先率义来朝特封忠顺王锡以金印命管治哈密人民保御边境其后 
- 自黄帝创立八阵遂为万世兵法之祖三代之盛寓兵于农虽井之为方者九而耕夫惟八实亦八阵之遗意诸葛武侯亦复有八阵图以是知八之为数乃兵法之所不能外兴朝八旗之制最为详备其尊者无事则为公卿有事则为将帅其卑者时而耕于野 
-                 №长寿001【盖】无。【志文】砖。阴刻。上柱国张君墓志君讳富琳,字仁礼,西州高昌县人也。其先出自白水,分枝中夏。子系相继,播业前庭。祖父连辉,皆为国戚。祖仁,伪任广武将军,允文允武,乃智乃仁。父降,伪任武贲将 
-                 徐世英 译注【说明】这是一篇关于曹参的传记。文中主要记述了曹参攻城野战之功和他的“清净无为”的治国思想及举动。司马迁对他的英勇善战和治国方略基本上是肯定的,认为曹参施行的政策,使人民得以休 
- 梁寅,字孟敬,新喻人。祖先世代务农,家境贫寒。寅完全靠自学,精通《五经》和诸子百家。多次应考不中,便放弃科举之道。集庆路招聘他为儒学训导,任职二年,因父母年老,辞归供养。第二年,各地反元起义蜂起,梁寅隐居,以教授子弟为业。 
- 李远,怀远人。承袭父职为蔚州卫指挥佥事。燕兵进攻蔚州时,李远举城投降。南军驻扎德州,运送粮饷时途经徐、沛之间。李远率轻兵六千,假装南军官兵,每人在背上插一支柳条,经济宁、沙河至沛无人发觉。他们焚毁南军数万粮船,河水 
-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总目氏族略【凡十卷】卷一【至】卷十六书略【凡三卷】卷十一【至】卷十三七音略【凡四卷】卷十四【至】卷十七天文略【凡六卷】卷十八【至】卷二十三地理略【凡八卷】卷二十四【至】卷三十一都邑 
-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幸鲁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九上以次观汉永寿二年韩勑造礼器碑汉永兴二年诸郡史孔谦碑魏黄初元年宗圣侯孔羡碑附录 汉永寿二年鲁相韩勑造立礼器碑其文曰维永寿二年青龙在涒滩【碑作叹古字 
- (一)游美回国同学录之刊,其用意有二。一则图游美回国学生间情谊之联络,一则缘国中百度改革,需材孔亟,而患于见闻未周。新学俊彦,无从罗致,至每年回国之游学生,怀才欲试者,又苦于一时无地自见。此册可为互相介识,期于为人择事,为事 
-                     ▲王朝之礼(中) 《汉书》:高祖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朝十月(汉初以十月为正)。仪(叙下仪注):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戍卒、卫官,设兵,张旗帜。传曰“趋”(传声教入者急走也),殿下郎中侠陛,陛 
-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第七卷后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问曰。应说回向义及说方便义。云何回向义。云何方便义。答曰。若回余处善根功德向佛菩提。是名回向。又依佛菩提起修行心。无量种门于一切时于一切处集诸善根。 
- 第十随文解释者。今此三万六千偈经有七处八会。谓人中三处天上四处为七。重会普光为八会。于中有三十四品。初一品是序分。卢舍那品下明正宗。流通有无以四义释。一以众生心微尘下二颂为流通。以结叹劝信故。二为经来 
-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九卷尊婆须蜜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澄等译◎菩萨所集见揵度第十一若诸法是彼法因缘。颇有时彼法当言非彼法因缘耶。或作是说。犹如彼法未生。尔时彼法非因缘。或作是说。以事因缘故。因及 
-       摄大乘论释 第十五卷世亲菩萨释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释智差别胜相第十之三论曰。复次诸佛如来净土清净。其相云何应知释曰。前于七念中。明如来大富乐即是净土。前但说八人不可得二人可得。未明不可得及可得所在之 
- 或作《晋公谈录》,宋代文言琐谈小说。记录北宋真宗时宰相丁谓(封晋国公)言谈,作者不详,一说为丁谓甥潘延之。一卷。《郡斋读书志》、《遂初堂书目》、 《宋史·艺文志》均著录。今有《百川学海》本、明刻本、 《历代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