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教为中国文化及智慧的宗教

──二十四年五月在首都中国佛学会讲──

此次承朝野名流居觉生、王用宾、焦易堂、彭养光、褚民谊、谢健、仇鳌诸公发起,邀太虚讲“在家菩萨戒经”;今日又在万寿宫设斋欢宴太虚,及首都各界暨新闻界同人,太虚愿在此与诸公略谈:

中国黄帝以来,有道家文化约四千年;孔子以来,有儒家文化约二千五百年;汉明帝以来,有佛家文化约二千年。向来读书的人,以儒书为主,故歧视老、佛、而外之。若深入民间一观察,则知道、佛之为整个中国民族文化之要素,并不下于儒化。今以民族文化为立场,应整理、应发扬、应一律同视,而改变旧来拘执儒化之成见。

二、从现代世界文化来说,在科学发达人类知识进步之今日,对于可作宇宙人生究竟信仰之教;殆仅存佛教,故佛教尤为现代唯一需要之宗教。以佛教为理性的智慧的宗教,公认为哲学的宗教,亦有认为科学的宗教故。

三、佛之教义之所以最合于科学、哲学之理智信仰的,虽有多方面,而最扼要的,则在明“宇宙事物皆因缘所成”,而因缘、又即在宇宙事物中幻变而出,是故一切平等,而无创造的主宰的神。又、此因缘为宇宙人生之实现,故又是现实的、自由的、而不用求之于外。应用此理于世界,则可造成人类和平,应用此理于中国,亦可为民族复兴精神动力。(见正信六卷十一期)

(附注)原题“在首都中国佛学会欢宴席上之演说”,今改题。


猜你喜欢
  出生菩提心经讲记·太虚
  指月录卷之三十一·瞿汝稷
  跋·永觉元贤
  序品第一·佚名
  佛说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卷中·佚名
  界身足论后序·佚名
  第十四 迦絺那衣分解·佚名
  卷第三十·道宣
  卷第三十四·佚名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四·佚名
  佛说无畏授所问大乘经卷中·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五·玄奘
  答朱芾煌问(七则)·太虚
  卷第三(附)·智旭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七·澄观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再生缘·沈泰

    (蘅芜室编西湖季英沈士伸、仕乔黄士佳阅) △第一出 (〔扮李延年冠带上〕恩泽初承政未涯,冠贝带贵堪夸。容华田窦都消歇,戚畹今来第一家。某,李延年是也。女弟李夫人,自幼入宫。主上好生宠幸。推恩外戚,封兄李广利为侯,某为协

  • 关于《邵氏闻见录》·邵伯温

      《邵氏闻见录》笔记集。又名《邵氏闻见前录》。宋代邵伯温(1056~1134)撰。伯温,字子文,洛阳(今属河南)人。少时与司马光等交游,以学行著称。官至提点成都路刑狱、利州路转运副使。《邵氏闻见后录》,伯温之子邵少博(?~1

  • 第五十三回 养子复宗冉闵复姓 孱主授首石氏垂亡·蔡东藩

      却说石闵幽主擅权,复下令城中,略言:“孙刘构逆,已得伏事,支党并诛,不及良善。此后与官同心,尽可留住,否则任令他去,不复相禁。”遂大开城门,纵使出入。于是羯人相率出城,填门塞道,独赵人陆续趋入,远近争集,闵知羯人不为己用,因

  • 第三十三回 畏虎将准部乞修和 望龙髯苗疆留遗恨·蔡东藩

      却说罗卜藏丹津远窜后,投奔准噶尔部,依策妄阿布坦。清廷遣使索献,策妄不奉命。是时西北两路清军,已经撤回,惟巴里坤屯兵,仍旧驻扎。雍正五年,策妄死,子噶尔丹策零立,狡黠好兵,不亚乃父。雍正帝拟兴师追讨,大学士朱轼,都御史

  • ◎黄上将之国葬仪·李定夷

    民国六年四月十五日,为国葬黄克强上将之期,葬地在湖南长沙。是日因天气业已晴霁,故较蔡公出殡之时,尤为热闹。先是营葬事务所,以本所僻在城南,各界前来会葬者,不免有跋涉之劳,且人数过多,本所殊难容纳。遂定各界送葬预先分立办

  • 志第二 律历中(原文)·范晔

    贾逵论历 永元论历 延光论历 汉安论历 熹平论历 论月食自太初元年始用《三统历》,施行百有余年,历稍后天,朔先于历,朔或在晦,月或朔见。考其行,日有退无进,月有进无退。建武八年中,太仆朱浮、太中大夫许淑等数上书,言历朔不正,

  • 范延光传·薛居正

    范延光,字子环,邺郡临漳人。小时候在郡府干事,后唐明宗任相州长官时,收容为亲校。同光年间,明宗攻下郓州,后梁军队驻扎在杨刘口以扼制明宗,梁军先锋将康延孝暗地派人与明宗讲和。明宗想派人向庄宗传达这件事,正难于选择合适人

  • 罗秉忠传·张廷玉

    罗秉忠,初名克罗俄领占,沙洲卫都督佥事困即来之子。哥哥喃哥承袭父职后,英宗又命秉忠为指挥使,协助处理卫事。后来喃哥率一千二百人内迁,诏令把他们安置在东昌、平山二卫,发给田舍什器,对他们的抚恤很丰厚。喃哥死后,秉忠为都

  • 卷之十九  建文皇帝遺蹟(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建文皇帝遺蹟,一卷,無撰者名氏。臺灣學生書局出版的明代史籍彙刊中收有建文皇帝事蹟備遺錄一卷,與此書內容同,題為大嶽山人撰,亦未詳為何人。) 建文皇帝諱允炆,在位五年,懿文皇太子之長子,太祖皇帝之嫡孫也。母妃懿敬皇后常氏

  • 七八、魏围邯郸考·钱穆

    梁自惠王十四年,鲁宋卫郑来朝,霸业已形。十七年,挟宋韩以伐赵,围邯郸,齐、楚并起而救,秦亦乘机攫利,此梁惠霸业成败一大关键也。顾自胡(梅磵)顾(林亭)梁(曜北),诸人均疑焉。今按:此事甚信,无可疑者。请举八证明之:《宋策》:“梁王

  • 十一年·佚名

    庚戌春正月1月1日○己丑朔,日暈兩珥。○諫院論:「前統制使黃瀗罪犯難貸,敍用之命,出於意外。群情益駭,公議益激,請還收敍命。」上不從。1月2日○庚寅,兵曹判書李浣引疾辭職,累疏不出。大臣陳其實病,請遞。上從之。○前日戶曹判

  • 景公使进食与裘晏子对以社稷臣第十三·晏婴

    晏子侍于景公,朝寒,公曰:“请进暖食。”晏子对曰:“婴非君奉馈之臣也,敢辞。”公曰:“请进服裘。”对曰:“婴非君茵席之臣也,敢辞。”公曰:“然夫子之于寡人何为者也?”对曰:“婴,社稷之臣也。”公曰:“何谓社稷之臣?”对曰:“夫社稷

  • 卷第二十三·朱熹

    伊川先生语九鲍若雨录今语小人曰不违道,则曰不违道,然卒违道;语君子曰不违道,则曰不违道,终不肯违道。譬如牲牢之味,君子曾尝之,说与君子,君子须增爱;说与小人,小人非不道好,只是无增爱心,其实只是未知味。「守死善道」,人非不知,终

  • 陆氏诗疏广要卷下之上·毛晋

    吴 陆玑 撰释鸟明 毛晋 广要关闗雎鸠雎鸠大小如鸠【一作鸱误】深目目上骨露出幽州人谓之鹫禽经云王雎雎鸠鱼鹰也亦曰白鹥亦曰白鷢张华注云毛诗曰王雎挚而有别多子江表人呼以为鱼鹰雌雄相爱不同居处诗之国风始闗雎

  • 佚文篇第六一·王充

    【题解】本篇以汉武帝时发现散佚的儒家经书为话题,叙述了秦汉时期文章的盛衰史。他把儒家经书的存亡说成是文化盛衰的标志,并以此指责秦始皇“燔五经”是“厥辜深重”,颂扬了汉代“诏求亡失”的儒家经书

  • 八月之光·福克纳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长篇小说。1932年出版。包括两个故事。农村姑娘莉娜·格劳夫与洛卡斯·柏奇相爱而受孕,到杰弗生镇来找柏奇,天真地指望和他结婚。她在镇里遇见老实厚道的青年工人拜伦·班奇。班奇了解到莉娜的

  • 交州记·刘欣期

    地方志。刘欣明撰。记古交州(现广东、广西大部及越南承天以北诸省)风土人情。《晋书·艺文志》有著录。

  • 转法轮经·佚名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佛在鹿野园树下,手抚飞轮,三说四谛之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