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苏悉地羯罗供养法

凡三卷。唐代善无畏译。又作苏悉地供养法。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系记述苏悉地经供养持诵之法,其内容包括赞叹法、忏悔、归命三宝、发菩提心、发胜愿、灌顶印、四种念诵、二种成就物、观心、请火天等诸真言。另有善无畏所译二卷之别本,亦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本书在开元释教录与贞元新定释教目录中均未见载,故或谓本书乃善无畏所撰著者。

《苏悉地羯罗供养法》全部章节目录

(1)苏悉地羯罗供养法卷上
(2)苏悉地羯罗供养法卷中(通三部次第)
(3)苏悉地羯罗供养法卷下

猜你喜欢
  阿差末菩萨经·佚名
  五灯会元·普济
  西藏度亡经·莲花生
  相宗络索·王夫之
  佛印三昧经·佚名
  大虚空藏菩萨念诵法·佚名
  维摩经略疏·智顗
  善乐长者经·佚名
  如实论·佚名
  舍利弗阿毗昙论·佚名
  念佛三昧宝王论·飞锡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佚名
  投子义青禅师语录·投子义青
  象田即念禅师语录·佚名
  论事·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九十九·彭定求

        卷199_1 【临河客舍呈狄明府兄留题县南楼】岑参   黎阳城南雪正飞,黎阳渡头人未归。河边酒家堪寄宿,   主人小女能缝衣。故人高卧黎阳县,一别三年不相见。   邑中雨雪偏著时,隔河东郡人遥羡。邺都唯见古时

  • 赵宰·唐圭璋

      声声慢   寿吴宪四月十三   洞宾仙客,诞节明朝,方齐自号今日称觞。为月金丹,希年近也康强。平生铁石肺腑,肯依阿、贪恋朝行。芹溪上,把等闲出处,付与沧浪。   花竹午桥匆倩,身退静、功名大耐偏长。济世经纶,暂时收

  • 卷三十三·本纪第三十三·脱脱

        孝宗一   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讳昚,字元永,太祖七世孙也。初,太祖少子秦王德芳生英国公惟宪,惟宪生新兴侯从郁,从郁生华阴侯世将,世将生庆国公令譮,令譮生子偁,是为秀王。王夫人张氏梦

  • 卷二十六·本纪第二十六·脱脱

        道宗六   寿昌元年春正月己亥,如混同江。庚戌,西南面招讨司奏拔思母来侵,萧阿鲁带等击破之。乙卯,振奉圣州贫民。二月戊辰,赐左、右二皮室贫民钱。癸酉,高丽遣使来贡。乙亥,驻跸鱼儿泺。三月丙午,赐东北路贫

  • 第二十九回 徙乐安皇子得罪 闹蒲台妖妇揭竿·蔡东藩

      却说成祖南返临城,遇爱妃权氏病逝,不觉哀恸异常。小子欲述权氏来历,还须先将徐后事,补叙出来。徐皇后秉性贤淑,善佐成祖,成祖亦颇加敬爱,所有规谏,多半施行。后常召见各命妇,赐冠服钞币,并婉谕道:“妇人事夫,不止馈食衣服,须

  • 卷之二百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五百二十六·佚名

    大清高宗法天隆运到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七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奉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

  • 稽古録卷十八·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真宗咸平元年【正月辛酉朔改元 三月壬申初令饥民刼窖者减强盗法 五月戊午朔日食 七月丙戌初令恶民再犯徒三犯杖送军头司十月丙戌朔日食 十二月丁酉初令大辟疑者具狱以闻行新编敕】 二【二月催欠司

  • 室礟传·脱脱

    室日方,字梦奇,南京人。幼时谨慎笃厚,好学,二十年足不出户,即使是同乡人也不认识他。其精诚如此。会同初年,登进士第,任卢龙巡捕官。太宗入汴京受册礼,诏令室日方为知制诰,总管礼仪事务。天禄年间,任南京留守判官。应历年间,累迁

  • 卷一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司马迁

    【索隐】:应劭云:“表者,录其事而见之。”案:礼有表记,而郑玄云“表,明也”。谓事微而不著,须表明也,故言表也。【正义】:言代者,以五帝久古,传记少见,夏殷以来,乃有尚书略有年月,比於五帝事迹易明,故举三代为首表。表者,明也。明言

  • 太宗皇帝实录卷第二十七·钱若水

    起太平兴国八年十一月,尽十二月十一月壬子,朔,制曰:“平章百姓,唐尧所以畴咨;緫领众职,汉宣由是致。治非贤罔乂,得士则昌。聿求经济之才,授以弼谐之任。枚卜斯允,成命以行。刑部尚书、参知政事宋琪:宇量冲深,规模宏远;工部尚

  • 第十章 论音乐——《礼记·乐记》第十九·林语堂

    音乐出于人的内心。人有感于心,就表现于声音便有了节奏,便是乐。所以,太平盛世的音乐安详而愉快,政治也清平。乱世的音乐怨恨而愤怒,即因其政治之错乱。亡国的音乐悲哀而愁思,当时的人民必流离困苦。由此看来,音乐的道理与政

  • 小宰·佚名

    小宰的职责,掌管建立有关王宫中官吏的刑法,施行王宫中的政令,纠察一切违反王宫禁令者。掌管王国六典、八法、八则的副本,以(辅佐大宰]考核天下各国、王畿、朝廷官府的政事。掌管王国九贡、九赋、九式的副本,以[辅佐大宰]使

  • 第九章 道家第二阶段:老子·冯友兰

    传统的说法是,老子是楚国(今河南省南部)人,与孔子同时代而比孔子年长,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很称赞老子。以"老子"为名的书、后来也叫做《道德经》,因而也被当做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哲学著作。现代的学术研究,使我们改变了这个看

  • 卷二十六·佚名

    △向菩提树品中尔时菩萨於河澡裕食乳糜休身体光仪。平复如本。威力自在。安庠面向菩提树。时作是行步,犹如往昔诸菩萨行。所谓渐渐调柔。行步意喜。来者随施。行步安住,犹如须弥山王。巍巍而行。无恐畏行。不浊乱行。心

  • 佛说魔逆经·佚名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千二百五十。摩诃菩萨不可计。及欲行天诸色行天净居天人。彼时世尊与无央数众会眷属。周匝围绕而说经法。有一天子。名曰大光。在于座中。翼从

  • 孙孝则先生书问·聂先

    孙孝则先生书问昨於西关伫觅仙舟。竟不可得。怅然久之。正拟来朝发广陵棹。奉晤台从於旌忠。乃接翰教欣然信未我远也。即戒舆人。造请大教。盛使又谓舄凫他适。不获相见。不得不却读示编。知老道翁为佛祖慧命。不惜眉

  • 佛说法灭尽经·佚名

    又名《法灭尽经》。印度佛教经典。失译人名,附宋录。一卷。首存尾残。经文叙述佛在拘夷那竭,将入涅槃,预言佛法灭尽时的情况。谓其时五逆浊世,魔道兴盛,魔作沙门,坏乱佛教。奴为比丘,婢为比丘尼,淫佚浊乱,男女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