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才与张鸿卓词集句始自傅咸集十经诗,明以来遂有专集唐诗杜诗者。竹太史乃效东坡居士集古人语为词,蕃锦一编,众皆敛手。至钱塘柴次山茂才[才]百一草堂词,咸集旧句成篇。近日华亭张啸峰广文[鸿卓]更专意集词,组织之工,几欲突 
- 【梁州令】〔末扮木韬小生扮郭暧旦上〕春光不改旧门墙。为何事凄凉。〔贴小旦上〕游仙人去冷华堂。尘掩镜。妆褪粉。被销香。〔旦〕一从仙子去天涯。何处蓬莱是尔家。白日有人乘野鹤。靑天无路入桃花。二姬。自从老爷 
-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三十棠梨花类五言排律追咏棠梨花十韵     【唐】呉 融蜀地从来胜棠梨第一花更应无软弱别自有妍华不贵绡为雾难降绮作霞移须归紫府驻合饵丹砂密暎弹琴宅深藏卖酒家夜宜红蜡 
- 元诗若干卷合古诗歌行律诗若干首宁波孙原理采辑陈孟诚编选定海邑丞张侯中达校正其子再昌再隆请锓梓侯俾予叙诸篇端予谓侯之诗已板行于时脍炙人口孟诚以科第进宰古田而归尤精于诗原理亦精于诗者也用心若是予可已于言哉 
- 						 			  ◎外戚上   杜审琦 贺令图  王继勋 刘知信刘文裕 刘美郭崇仁 杨景宗 符惟忠 柴宗庆 张尧佐   自西汉有外戚之祸,历代鉴之,崇爵厚禄,不畀事权,然而一失其驭,犹有肺附之变焉。宋法待外戚厚,其间有文武才谞 
- 	钦定四库全书	贞观政要卷八      唐 吴兢 撰	元 戈直 集论	务农第三十【凡四章】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夫音扶後同】在人君简静乃可 
- 文昌现像 魁星现像 大士昭报 梦得正凶 梦获逃僧 灵魂雪恨 秉理通神 注经掩骼 七日溺返 指甲出棺 冢气忌泄 趋吉奇灾 神感听琴 试法移栽 正术诛邪 女道归山 一字速化 披云僊去 云游异术 扶乩召异 点金代府 火化成佛 前 
- 一二三二 谕三通馆呈进《皇朝文献通考》讹错甚多其总裁等着交部议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十九日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十九日奉旨:三通馆呈进《皇朝文献通考》,阿哥等详加披阅,书内讹错甚多,殊属草率。【真按:愚当初与果霖学长做经义 
-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天文三[月五星凌犯及星变]。○忠烈王元年二月辛酉太白犯昴。 七月丁酉流星大如缶自东至西而堕光芒照地。 十一月癸巳月犯太白。二年六月 
- 王..,沧州景城人,后来迁居洛阳。父亲名行果,曾任长安县尉,颇有名气。王..年幼丧父,爱好学习。祖父王有方认为他是优异人才,说:“这个小家伙会让我们王家兴旺。”他成年后豪迈开朗,不愿干收收藏藏的事。参加明经科考试被录取,起 
-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八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谥号宋英宗治平二年中书请议濮安懿王尊号翰林学士王珪等上状曰臣等参详国朝崇奉尊属故事今濮安懿王於仁宗皇帝其属为 
- 范睢为相之明年,为赵孝成王元年。孝成王二十一年而卒,荀卿尝至赵,论兵赵孝成王前。今亦不能考其的在何年。刘向《叙录》谓:“孙卿为兰陵令,客或谗之春申君,春申君谢之,孙卿去而之赵。客又说春申君,春申君使人聘孙卿,孙卿 
- 選舉五 ○選舉五 考績 △考績 (臣)等謹按三載考績肇自虞書六計尚廉傳於周禮迨漢法以六條察二千石令刺史歲終奏事舉殿最刺史得課郡國守相而丞相御史雜考郡國計書考課之法漸加詳矣唐考功之法掌於吏部流內之官敘以四善善狀 
-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皇朝礼器图式>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礼器图式卷五冠服二民公冬朝冠 谨按本朝定制民公冬朝冠顶镂花金座中饰东珠四上衔红寳石民公夏朝冠 谨按本朝定制民公夏朝冠顶如冬朝冠民公端罩 谨按本朝 
- 尝闻鉴能照物而妍媸无或遗也。《郁离子》曰:“明鉴照胆,不启栊帘之颜。”今以鉴名书,而有明心之益,不谓之宝而何哉?虽然鉴有照胆之明而栊帘之颜尚尤不启,矧能明其心乎?呜呼!通是说者,可谓知其道矣。何也?鉴固可以照形 
- 钦定四库全书太平经国书卷八    宋 郑伯谦 撰宫衞【论宫正宫伯宿卫】或问宫正掌兵卫宫伯掌郎卫而兵卫郎卫则皆统于太宰何也曰宿卫不统于太宰则内外之势有所限隔而贤否之人无所决择事权将分政令将下移而错出其祸 
- 疏。第八毛光照益三昧中。言智契解脱之门等者。总出光明之因具悲智故。先此上一句约智。亦是约表释。谓毛孔表解脱门。光明表于智慧故。二正明智慧故。云智契解脱之门疏。慈熏身语意业者。约悲智释。以菩萨旷劫慈悲熏 
- 淄洲大云寺苾刍惠沼述论今造此论下有三段文。西明云。如次安惠.难陀.护法。本疏有等。要集云。二不同者所承有异。然彼有说皆有等言。意或不违 今谓。西明若云唯安惠等如次配者定是不当。十师俱释本颂。岂余七师不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