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五一、荀卿至赵见赵孝成王议兵考

范睢为相之明年,为赵孝成王元年。孝成王二十一年而卒,荀卿尝至赵,论兵赵孝成王前。今亦不能考其的在何年。刘向《叙录》谓:“孙卿为兰陵令,客或谗之春申君,春申君谢之,孙卿去而之赵。客又说春申君,春申君使人聘孙卿,孙卿遗春申君书,刺楚国。春申君固谢孙卿,孙卿乃行,复为兰陵令。”今按:春申以荀卿为兰陵令,事既不足信。(详《考辨》第一四〇。)则避谗适赵,愈益无据。汪中《荀卿子通论》谓:“《本传》称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韩诗外传》《国策》所载或说春申君之词,即因此以为缘饰。周、秦间记载若此者多。”是也。至为《荀子年表》,谓:“荀卿去齐游秦,不遇而归赵。王建初年,复自赵来齐。至楚考烈王八年,齐王建十年,乃至楚,为兰陵令,终老于楚。”则复误。余考荀卿自齐避谗适楚,乃当湣王季年。其后重返齐,为稷下祭酒,当襄王时。至王建之立,乃去齐适秦。返而归于赵。大抵荀卿留秦决不久,其去秦东归,当在长平一役之前。遂留赵而值邯郸之围。《荀子?臣道篇》极称平原、信陵两人功,即为邯郸解围事发。以荀卿在赵,身历其事,故盛加称许如此也。(汪中《荀子年表》谓:“荀子归赵,疑当孝成王九年十年时。故《臣道篇》亟称平原、信陵之功,是时信陵故在赵也。”余按《臣道》一篇,不徒可证为荀卿在赵所作,且可推想荀卿实身经邯郸之围,故特为作论叹扬耳。汪氏疑为荀卿以邯郸围解后来赵,亦恐未是。)其与临武君议兵赵孝成王前,亦疑在邯郸解围后。(参读《考辨》第一五七。)时荀卿年已八十逾外,殆终老于赵也。(参读《考辨》第一四〇。)盖《史记》叙荀卿行迹,仅及自齐适楚,而无游秦有赵之事。刘向叙录《荀》书,始以适赵缀诸为令兰陵之后,而适秦见昭王则散叙文后,意亦不能定在何时。今详审《荀子》原书,参以诸家记载,合诸当时史实,重为考定,则情节宛符矣。(《楚策》又云:“孙子去之赵,赵以为上卿。”姚《校》云:“荀子未尝为上卿,后语作上客,当是。”金正炜《国策补释》云:“按《韩诗外传》亦云:孙子去而之赵,赵以为上卿,此《策》不必为误。《墨子?小取篇》子墨子使管黔敖游高石子于卫,卫君致禄甚厚,设之于卿。《史记?田世家》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汉书?陈平传》赐爵卿。张晏曰:礼秩如卿,不治事。孟、荀之上卿,盖致禄而已,非任之也。《齐策》赐之上卿,命而处之,即此类也。”)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七·表第二十八·脱脱
  卷一百七十一·列传第六十八·柯劭忞
  卷一百九十七 表三十七·赵尔巽
  卷五十六 漢紀四十八·司马光
  卷四·钱俨
  卷十一 孝宗·王夫之
  第四四五谕光绪十一年十二月十八日一二二二七--四·佚名
  一三九二 军机大臣等奏遵将《扬子法言》讹写之处夹签进呈片·佚名
  九六二 军机大臣奏查《古玉图谱》载在子部谱录类并《简明目录》缮写情形片·佚名
  史记集解卷九十三·裴骃
  缅甸土司传·张廷玉
  曾泉传·张廷玉
  ●序·壁昌
  第十二章 六万大山去来·李宗仁
  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三十一·彭定求

        卷731_1 【津亭】胡宿   津亭欲阕戒棠舟,五两风来不暂留。西北浮云连魏阙,   东南初日满秦楼。层城渺渺人伤别,芳草萋萋客倦游。   平乐旧欢收不得,更凭飞梦到瀛洲。   卷731_2 【古别】胡宿   长道

  • 沈钦·唐圭璋

      钦,汴(今河南开封)人。   甘州   心传索词屡矣,久以缮金字之冗,未暇   填缀。玉田生乃歌白雪之章,汴沈钦就用其   韵   有吴僧、醉倒墨池边,西风暗吹芳。对苍髯冷挂,龙珠万颗,清映经窗。却似仙人黄鹤,笛里换时光

  • 卷489 ·佚名

    张耒 到陈午憩小舍有任王二君子惠牡丹二盘皆绝品也是日风雨大寒明日作 初来淮阳春已晚,下里数楹聊寝饭。 此邦花时人若狂,我初税驾游独懒。 任王二君真解事,来致两盘红紫烂。 天姝国艳照蔀屋,持供佛

  • 古诗镜卷三·陆时雍

    <集部,总集类,古诗镜>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三 明 陆时雍 编 汉第三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安帝时徵拜为郎中再迁太史令顺帝阳嘉中迁侍中宦官惧其毁已共谗之出为河间王相三年上书乞骸骨徵拜尚书卒】 诗 四愁诗【

  • 卷二百二十八·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二十八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野谷诗集赵汝燧字明翁汴都人寜宗初登进士第授馆职开禧丁卯被劾去官嘉定中起为镇江筦分司筦旧用武目时更以文臣邑最之人汝燧预焉尝蓄东坡书少陵

  • 卷三百二十二·列传第八十一·脱脱

        何郯 吴中复陈荐 王猎 孙思恭 周孟阳 齐恢 杨绘刘庠 朱京   何郯,字圣从,本陵州人,徙成都。第进士,由太常博士为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言事无所避。王拱辰罢三司使守亳,已而留经筵,郯乞正其营求之罪。石介

  • 卷之八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第一一九札光绪七年九月廿九日一一三一○-一·佚名

    福建巡抚岑,裁革县衙门灯油取给于差役,并严禁差役藉案勒索(注)札太子少保、头品顶戴、兵部尚书、巡抚部院、一等轻车都尉岑为札饬遵办事。照得本部院访闻台湾各县衙门,每日所用灯油,皆取之于差役,而差役

  • 张臣传·张廷玉

    张臣,陕西榆林卫人。行伍出身,担任队长。他矫健精悍,喜欢打攻坚战。跟着千总刘朋防守黄甫川。刘朋遇敌丧失坐骑被敌人包围了,张臣单骑前往救援,射中敌人的头目,抢夺一匹马载着刘朋回到军营,从此声名大震。不久代替刘朋的职位

  • 卷八十七·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第八十七歌颂【七】万夀恭纪五言排律一首用八庚全韵【谨序】吏部尚书【臣】彭元瑞运函苞符数合天地上章司龠南吕畅?日衍叶於闰桐辰称觥而得酒三百六羲

  • 卷十三·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十三    宋 程公说 世谱四郑公子公族诸氏世谱<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卷十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卷十三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卷十三公孙  公子归生【子家或云灵】公子宋【公

  • 卷三十·吴澄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纂言钦定四库全书礼记纂言卷三十     元 吴澄 撰孔子闲居【孔氏曰退燕避人曰闲】孔子闲居子夏侍子夏曰敢问诗云凯弟君子民之父母何如斯可谓民之父母矣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逹於礼乐之

  • 利益存亡·佚名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是等辈人,如履泥涂,负于重石,渐困渐重,足步深邃。若得遇知识,替与减负,或全与负。是知识有大力故,复相扶助,劝令牢脚

  • 众事分阿毗昙论 第五卷·佚名

    众事分阿毗昙论 第五卷尊者世友造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共菩提耶舍译分别摄品第六之二云何善法。谓善五阴。及数灭。云何不善法。谓不善五阴。云何无记法。谓无记五阴。及虚空非数灭。云何学法。谓学五阴。云何

  • 凡例·白岩净符

    宗门拈占汇集凡例是书之集。自有佛祖以来。千七百则机缘。经作家手。拈掇一过。不啻黄金增色。真能使陈烂葛藤。顿生光怪。则拈掇语当。尤重於机缘。其命名。独曰宗门拈古者。在是。  是集。宋元以上诸师拈提语。既

  • 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

    清末思想家、政治家梁启超总结清代学术源流的著作。全书不列章节,分为33部分。主要记述清代前半期之 “考证学” 与后半后期 “今文学” 。前半期又分为启蒙期与全盛期; 后半期又分为蜕分期与衰落期。认为启蒙期运动

  • 上清明堂元真经诀·佚名

    石井昌子《真诰の成立をめぐる资料の检讨》认为本诀稍后于《真诰》。述存思及服云牙成仙法,含有房中内容。

  • 医学从众录·陈修园

    综合类著作。清陈念祖撰。八卷。念祖有《长沙方歌括》已著录。是书成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约十万字。为“就世俗所共奉者,采其名言,录其方治”而成,故以“从众录”为名。卷一至卷七论述内科杂病证治;卷八记述妇人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