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一、荀卿至赵见赵孝成王议兵考
范睢为相之明年,为赵孝成王元年。孝成王二十一年而卒,荀卿尝至赵,论兵赵孝成王前。今亦不能考其的在何年。刘向《叙录》谓:“孙卿为兰陵令,客或谗之春申君,春申君谢之,孙卿去而之赵。客又说春申君,春申君使人聘孙卿,孙卿遗春申君书,刺楚国。春申君固谢孙卿,孙卿乃行,复为兰陵令。”今按:春申以荀卿为兰陵令,事既不足信。(详《考辨》第一四〇。)则避谗适赵,愈益无据。汪中《荀卿子通论》谓:“《本传》称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韩诗外传》《国策》所载或说春申君之词,即因此以为缘饰。周、秦间记载若此者多。”是也。至为《荀子年表》,谓:“荀卿去齐游秦,不遇而归赵。王建初年,复自赵来齐。至楚考烈王八年,齐王建十年,乃至楚,为兰陵令,终老于楚。”则复误。余考荀卿自齐避谗适楚,乃当湣王季年。其后重返齐,为稷下祭酒,当襄王时。至王建之立,乃去齐适秦。返而归于赵。大抵荀卿留秦决不久,其去秦东归,当在长平一役之前。遂留赵而值邯郸之围。《荀子?臣道篇》极称平原、信陵两人功,即为邯郸解围事发。以荀卿在赵,身历其事,故盛加称许如此也。(汪中《荀子年表》谓:“荀子归赵,疑当孝成王九年十年时。故《臣道篇》亟称平原、信陵之功,是时信陵故在赵也。”余按《臣道》一篇,不徒可证为荀卿在赵所作,且可推想荀卿实身经邯郸之围,故特为作论叹扬耳。汪氏疑为荀卿以邯郸围解后来赵,亦恐未是。)其与临武君议兵赵孝成王前,亦疑在邯郸解围后。(参读《考辨》第一五七。)时荀卿年已八十逾外,殆终老于赵也。(参读《考辨》第一四〇。)盖《史记》叙荀卿行迹,仅及自齐适楚,而无游秦有赵之事。刘向叙录《荀》书,始以适赵缀诸为令兰陵之后,而适秦见昭王则散叙文后,意亦不能定在何时。今详审《荀子》原书,参以诸家记载,合诸当时史实,重为考定,则情节宛符矣。(《楚策》又云:“孙子去之赵,赵以为上卿。”姚《校》云:“荀子未尝为上卿,后语作上客,当是。”金正炜《国策补释》云:“按《韩诗外传》亦云:孙子去而之赵,赵以为上卿,此《策》不必为误。《墨子?小取篇》子墨子使管黔敖游高石子于卫,卫君致禄甚厚,设之于卿。《史记?田世家》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汉书?陈平传》赐爵卿。张晏曰:礼秩如卿,不治事。孟、荀之上卿,盖致禄而已,非任之也。《齐策》赐之上卿,命而处之,即此类也。”)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七·表第二十八·脱脱 卷一百七十一·列传第六十八·柯劭忞 卷一百九十七 表三十七·赵尔巽 卷五十六 漢紀四十八·司马光 卷四·钱俨 卷十一 孝宗·王夫之 第四四五谕光绪十一年十二月十八日一二二二七--四·佚名 一三九二 军机大臣等奏遵将《扬子法言》讹写之处夹签进呈片·佚名 九六二 军机大臣奏查《古玉图谱》载在子部谱录类并《简明目录》缮写情形片·佚名 史记集解卷九十三·裴骃 缅甸土司传·张廷玉 曾泉传·张廷玉 ●序·壁昌 第十二章 六万大山去来·李宗仁 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