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聈传

王..,沧州景城人,后来迁居洛阳。

父亲名行果,曾任长安县尉,颇有名气。

王..年幼丧父,爱好学习。祖父王有方认为他是优异人才,说:“这个小家伙会让我们王家兴旺。”他成年后豪迈开朗,不愿干收收藏藏的事。参加明经科考试被录取,起初安排为清苑县尉,后来当过殿中侍御史。碰上朔方元帅魏元忠讨伐贼寇失利,弹劾副将韩思忠战败,依法应判死刑。王..认为“韩思忠是副将,兵权不在自己手里,而且他有勇有谋值得爱惜,不该单单处罚他一个人”,坚持争辩,韩思忠获得释放,王..也离京任渭南县令。

中宗景龙末年,他被任命为桂州都督。桂州驻有守卫部队,一向是靠衡州、永州提供粮饷。王..首倡在内城外边修筑外城,撤去守城部队;疏通江河航道,开垦屯田几千顷,不再从外地运粮,百姓靠他得到好处。他后来请求调回老家,桂州百姓进京挽留他。朝廷颁下诏令:“桂州从前遭受贼寇蹂躏,人口伤亡贫病,你应留下,等到政教抓出成效再说。”

他在桂州延期整整一年,人人要求刻制石碑颂扬他的功德。当初,刘幽求流放封州,广州都督周利贞决心杀掉他,途经王..的住所时,王..知道里头的缘故,留下他不让走。周利贞来信催他快去,刘幽求恐惧地说:“看形势我难保性命,正担心连累您,怎么办?”王..说:“您所犯的,不是朋友应该绝交的罪错。只要我在,就不忍心让您无辜送死。”不久崔..等人被处死刑,刘幽求重新掌权,所以朝廷诏令刘幽求为王..撰写功德碑文。后来升任鸿胪少卿,担任朔方军副大总管、安北大都护,丰安、定远等城一起交给他掌管。升任太仆少卿、陇右群牧使。

玄宗开元二年(714),吐蕃用十万精兵侵犯临洮,暂驻大来谷,主帅坌达延带着军队疾速进发。王..率领自己的两千名兵卒和临洮军会师,安排七百人做偷袭部队,换穿胡人的服装,乘着夜晚袭击,距离敌军五里地,命令说“:前边遇上敌人,士卒们就大声喊叫,敲鼓吹角跟他们呼应。”敌人惊恐,怀疑伏兵就在身边,自己互相杀死的数以万计。不久薛讷到了武阶,距离大来谷二十里,敌军在王..和薛讷的两支部队中间摆开战阵,连绵将近三十里。王..前去迎接薛讷,夜晚派勇士静悄悄地猛烈冲撞,敌军惊骇退走,王..追击到洮水,打败了敌军,俘获的战利品堆积如山。按战功授予银青光禄大夫、清源县男,兼任原州都督;任命他的儿子王王廷为朝散大夫。还提升他为并州都督长史。

第二年,突厥的默啜被拔曳固杀死,他的部下多数归降唐朝,分别安置在河曲县。后来小杀继承了默啜的王位,归降唐朝的突厥人渐渐地叛离。王..进言:“突厥以前因为国内动乱,所以归附唐朝,跟各部族并无矛盾。巴望回到北方去,何曾忘记过?现在迁居河曲县,让他们住在边境等待变故,时间长了一定会造成祸患。他们近来不接受约束,军队已经多次行动,擅自设置报警设施,断绝了使者往来。敌人如果南下放牧,归降的突厥人必然跟他们联络,以便互相接应,内外受敌,即使是韩信、彭越、孙武、吴起,也无法成功。请到了农闲季节,命令朔方军大搞军事演习,召见突厥的主帅,用利害得失告诫他们,用金银绢帛引诱他们,并且说明南方麋鹿鱼米富饶,一起迁移到淮河以北、黄河以南的宽阔地区,发给充足的搬迁粮食。虽然一时辛劳,但是不到二十年,逐渐汉化,派去当兵,就都是勇士。舆论如果说归降的北方民族不能安排在南方居住,那么东方的高丽俘虏从前安置在大西北,京城郊区编入了户籍的夷族人众迁居到青州、徐州的西边,为什么单单归降的突厥人就不能迁居呢?

“我还预料有人一定会说:‘从前段情况看,把他们安置在河曲县,已经安定下来,如今不会发生变化。’就说从前颉利可汗灭亡时,边境安定,所以归降的人能够长久安定。现在突厥还没有灭亡,这里归降的人都是小杀的亲戚,本来就跟从前不一样。请让我用三种对策预料一下事态的发展趋势:把突厥的全体部族安置在内地,获得使部队精悍的实效,堵塞狡猾敌人为害的途径,这是上策;把他们安排在边塞堡垒的旁边,异族华人杂居,增加屯垦队伍,预先做好防备,耗费巨大,百姓劳苦,这是下策;让他们居住在北部边境,酿成祸端,这就算不得对策了。如果不采取上策,等到黄河封冻,必将发生变故。”

朝廷还没有答复上述奏疏,归降的突厥人就已叛变了,于是诏令王..率领并州的部队渡过黄河去讨伐。王..抄小路进军,藏起铠甲丢掉军帐奔向山谷,夜晚遇上风雪,担心耽误时间,就对神灵发誓说“:我若不忠诚侍奉国君,不消灭叛乱的敌人,就天诛地灭,自己承担罪责,将士们没有过失。我心地确实忠诚,上天明察,请停止下雪调转风向,帮助我讨伐成功。”很快就雪止天晴了。当时叛乱的突厥人分成两路逃跑,王..从东路追赶上了,斩首三千。按军功升任左散骑常侍、朔方行军大总管。后来改任御史大夫。..跌部和仆固都督勺磨等人散漫地防守在受降城一带的边境,暗中带领突厥进来骚扰,王..秘密报告朝廷,全部引诱处死。授予王..兵部尚书官职,又任朔方军大总管。

开元九年(721),兰池的胡人康待宾盘踞长泉叛乱,攻陷了六座州城,玄宗诏令郭知运和王..征讨平定了他。封王..为清源县公,给他的一个儿子授官。玄宗把宫廷侍女赏赐给郭知运等人,惟独王..不敢接受,说:“臣子侍奉国君如同儿子侍奉父亲,哪有臣子敢于经常走近后宫内室的呢?我愿以死请求免去。”玄宗答应了。当初,王..禀奏说:“朔方的兵力很强,希望别派郭知运去,让我一个人抵御。”朝廷还没有答复,郭知运就到了朔方,所以两人关系不融洽。凡是王..使得归降唐朝的,郭知运都肆意攻打,归降的人认为王..出卖了自己,就又叛乱。王..因此获罪贬为梓州刺史。后调任太子詹事、封中山郡公。又升任吏部尚书、太原府尹。后接替张说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担任朔方军节度大使,河北、河西、陇右、河东的军队全部归他指挥。这年冬天,玄宗亲自主持郊外祭祀天地的活动,同时招集百官举行隆重礼仪,王..由于江河封冻,请求留下带领部队守卫边境,玄宗亲自写诏慰问勉励。碰巧有人告发许州刺史王乔谋反,状辞涉及王..,诏令源乾曜、张说一同审讯,没有证据,因为是同族而被贬为蕲州刺史,调到定州。又以户部尚书的身份任朔方军节度使。去世后,追认为尚书左丞相,谥号为“忠烈”。

王..气质仪态伟岸特异,人们说他的形貌像熊虎一样勇猛。他强烈地追求操守仗义,有古人风度。他要求下属严肃统一,官民敬重爱戴。当初,张易之、张昌宗诬告魏元忠,王..一个人呈递奏表为他申辩冤屈。宋瞡说“:魏公的性命是保全了,你两次触犯龙颜,真危险啊!”

王..说“:魏公由于忠诚获罪,如果能为他辨别清楚,就是处死也不后悔。”

王..去世后,信安王李..在幽州征讨奚族,取得胜利,还讲“战斗中,将士们都看到王..和部将高昭指挥军队冲向敌人”,玄宗赞叹惊诧。户部郎中阳伯成呈递奏疏,请求为王..的坟墓举行培土仪式,表彰他的特别功绩,优待他的子孙。

玄宗就派遣使者到王..的祠庙祭祀,提升他儿子们的官职。

猜你喜欢
  西域传第七十八·范晔
  列传第四十五·魏徵
  卷一百三十五·志第八十八·乐十等·脱脱
  卷三百五十六 元豐八年(乙丑,1085)·李焘
  第四十一回 黜邓宗父子同绝粒 祭甘陵母女并扬威·蔡东藩
  读礼通考卷二十一·徐乾学
  卷之六百七十六·佚名
  ◎活鬼·李定夷
  史纠卷四·朱明镐
  ·上刘玉坡制军论治书·丁曰健
  曹宪传(附许淹等传)·刘昫
  第五章地基租·佚名
  卷五十一·佚名
  卷七十二·佚名
  卷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危昂霄·唐圭璋

      昂霄字次房,光泽人。耽嗜经史,不乐仕进。从游者就田间问学,称为渫漈先生。   眼儿媚   题九里桥   睛云十丈跨杉溪。偏称夜凉时。我来正值,一滩月朗,万木霜飞。   谪仙不住人间世,此恨有谁知。何人画我,倚阑得句

  • 方君遇·唐圭璋

      君遇,疑是湖州人。与吴潜同时。   风流子   春被雨禁持。伤心事、仿佛去年时。记芳径暮归,褪妆微醉,暗帏先寝,闻笑佯痴。回首别离容易过,杨柳又依依。红烛怨歌,鬓花零落,青绫牵梦,屏影参差。   桃源今何在,刘郎去,应

  • 刘唐卿·隋树森

    小令 【双调】蟾宫曲 博山铜细袅香风,两行纱笼,烛影摇红。翠袖殷勤捧金钟,半露春葱。唱好是会受用文章巨公,绮罗丛醉眼朦胧。夜宴将终,十二帘栊,月转梧桐。

  • 黄鹂·徐志摩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看,一只黄鹏!”有人说。翘著尾尖,它不作声,艳异照亮了浓密——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它飞了,不见了,没了—&mdas

  • 志第二 历中·沈约

    夫天地之所贵者生也,万物之所尊者人也。役智穷神,无幽不察,是以动作云为,皆应天地之象。古先圣哲,拟辰极,制浑仪。夫阴阳二气,陶育群品,精象所寄,是为日月。群生之性,章为五才,五才之灵,五星是也。历所以拟天行而序七耀,纪万国而授

  • ◎“米统会副处长”顾戢人被捕经过·佚名

    第三方面军第三次发表的汉奸名单里面,有一个米统会的副处长顾戢人,论官阶不过是荐任,本来是可以邀免的,可是顾戢人同族的一位婶娘,却出头向第三方面军告发,因此也请君入瓮,做了阶下之囚。据说顾戢人的这位婶娘,是个寡妇,她的生

  • ◎公鸡生卵·李定夷

    枕垣荐桥路七十六号门牌,向为布业之王鹤林家。于客岁留得雄鸡一只,甚为肥大。权之,重约五斤以上。平素以其善啼,甚厌恶之。此次预备烹宰,留作清明祭祀之用。乃不料连产二卵,其形式与母鸡所生无异。或谓当出雏凤,或谓不祥之兆

  • 杨忄音传·李百药

    杨忄音,字遵彦,小名秦王,弘农华陰人氏。父津,魏时官至司空、侍中。..孩提时,好像不能说话,但风度深敏,出入门闾,不曾嬉戏。六岁学史书,十一接受《诗》、《易》,喜欢《左氏春秋》。幼年丧母,曾在舅源子恭家生活过一段时间。子恭同

  • ●牧令书卷三 持家·徐栋

    安肃徐栋致初辑 穷原者必竟委观畧者必考详民事宜递陈矣然有居于先者治国在齐家家齐于正内外之位而制用次之则持家其要乎 汪辉祖 何士祁 徐文弼 王凤生 何耿绳 谢金銮 汪辉祖 刘衡 袁守定 王士俊 周际华

  • 虞书·大禹谟·佚名

    皋陶矢厥谟,禹成厥功,帝舜申之。作《大禹》、《皋陶谟》、《益稷》。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帝曰:「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稽于众,舍己从人,不虐

  • 晋叔向问齐国若何晏子对以齐德衰民归田氏第十七·晏婴

    晏子聘于晋,叔向从之宴,相与语。叔向曰:“齐其何如?”晏子对曰:“此季世也,吾弗知,齐其为田氏乎!”叔向曰:“何谓也?”晏子曰:“公弃其民,而归于田氏。齐旧四量:豆、区、釡、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釡,釡十则钟;田氏三量,皆登一焉,钟

  • 颜氏學記卷六·戴望

    恕谷三 宋儒學術之誤實始周子周子嘗與僧壽涯道士陳摶往來其教二程以尋孔颜樂處雖依附儒說而虚中玩弄實為二氏濳移而不之覺二程承之遂以其依稀恍惚者爲窺見性天為漢唐儒者所未及不知漢唐儒者原任傳經其視聖道固

  •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贪分·佚名

    【原文】“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①,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 佛说忠心经·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诸菩萨。四辈弟子。天龙鬼神。帝王臣民。日会听经。佛右面比丘。名曰目连。神通妙达。智如虚空。随时变化。权智并行。普还济众。数如恒沙。诸天稽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九·澄观

    如来现相品第二(此下第二正宗分从第六经尽第十一)将释此品四门分别。一来意。二释名。三宗趣。四释文。然下诸品多用此四。若有增减至文当辩。今初来意中二。先分来后品来。今初三分之中自下正宗。由致既彰正宗宜显故

  • 止观辅行搜要记卷第三·湛然

    天台沙门释湛然於佛垄述释大章第二释名。夫立名不同。或有因缘。或无因缘。涅盘亦尔。无有因缘强为立名。止观亦尔。即此无因名为有因缘。为众生故随机立称。又依世名立出世名。故知众圣立世名字为出世名而作方便。立

  • 卷五十七·性音

    宗鉴法林卷五十七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三世 潭州长髭旷禅师(石头迁嗣) 初参石头。头问甚处来。师曰岭南来。曰岭南一铺功德成就也未。师曰。成就久矣。祇欠点眼在。曰莫要点眼么。师曰便请。头乃翘一足。师礼拜。头曰

  • 钦定西清砚谱·佚名

    二十五卷。清于敏中、梁国治、王杰、董诰、钱汝诚、曹文埴、金士松、陈孝泳等八人奉敕编写,门应兆奉敕绘画。于敏中(1714—1779),字叔子,一字重棠,号耐圃,金坛 (今江苏金坛县) 人。乾隆年间进士,初授编修,乾隆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