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阿弥陀经义记

一卷。隋代释智顗撰。此义记是为解释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所译《阿弥陀经》而作。智大师所着法华等疏论集禅法三十三部,一百四十九卷,唯此义记最简略,总共有二千余言。开卷虽列五重玄义,但数语浮云而过。所释净土十疑论,释不退义,也是列无申述,与大师往作,风格大有悬殊之别。故后世多疑是他人附托之文。此义记参考价值不大。现常见版本是北京刻本经处本。

《阿弥陀经义记》全部章节目录

(1)阿弥陀经义记

猜你喜欢
  梵网六十二见经·佚名
  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佚名
  圣法印经·佚名
  福力太子因缘经·佚名
  文殊尸利行经·佚名
  罗云忍辱经·佚名
  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法照
  慈氏菩萨略修瑜伽念诵法·佚名
  法华玄论·吉藏
  请观音经疏·智顗
  栴檀香身陀罗尼经·佚名
  金刚恐怖集会方广轨仪观自在菩萨三世最胜心明王经·佚名
  摩诃吠室啰末那野提婆喝啰阇陀罗尼仪轨·佚名
  大沩五峰学禅师语录·如学
  如是语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二集卷七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七十八古今体一百二十一首【戊寅四】孟夏时享太庙太室修时享律惟中吕应开基溯天造绵禩愿云仍礼乐祈来假几筵俨若凭觐光诚有志明义究何曾雩祭斋居刚过夏禘致追思即值?斋雩祭时敢恃沾膏优往岁

  • 卷六十七 夏录二·崔鸿

    赫连昌 赫连昌字还国一名折勃勃之第三子也凤翔元年封太原公为前将军镇潼闗后率众袭杀太子璝遂立为太子身长八尺魁岸美姿貌真兴七年秋八月勃勃死昌即伪位于永安殿大赦境内殊死已下改元承光[承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四·佚名

    弘治九年六月丙子朔遣内官祭中霤之神○升太仆寺少卿宋琮为本寺卿○吏科给事中胡易言近因灾变迭见奉旨令文武群臣痛加修省群臣职务臣未暇悉论姑举不职之甚者言之如户部侍郎黄杰南京户部侍郎李益南京大理寺卿章格南京太

  • 第二十册 崇德元年七月·佚名

    第二十册 崇德元年七月初七日,蒙古嫩科尔沁部贝勒伊儿都齐夫妇以送女与和硕肃亲王为妻之礼,入清宁宫廷内朝见圣汗,时伊儿都齐贝勒行三跪九叩头礼,其妻福晋亦照夫行礼毕,以所携酒肴献汗,汗以礼赐大宴。於是,伊儿都齐贝勒夫妇

  • 八六七 安徽巡抚谭尚忠奏覆奉到毋庸查办《沧浪乡志》谕旨折·佚名

    八六七 安徽巡抚谭尚忠奏覆奉到毋庸查办《沧浪乡志》谕旨折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初四日安徽巡抚臣谭尚忠跪奏,为钦奉谕旨,恭折覆奏事。乾隆四十七年三月二十五日,承准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内开,乾隆四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奉

  • 欧阳修传·脱脱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即死了父亲,母亲郑氏一直守节未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以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幼年时,欧阳修就聪敏过人,读书过目不忘。等到成年时,更是超群出众,卓有声誉。宋朝立

  •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十三·佚名

    光绪十三年(丁亥) 水线达闽 利权独揽 淡水邮筒 本馆接奉电音 厦门茶讯 台事纪要 四月初八日(公历四月三十日&mdash;&mdash;礼拜六) 水线达闽 台湾水、陆电线刻已动工,闻刘省帅与包办之英、德商人定该,于本年四月内一律完工

  • 卷三十八·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十八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宋神宗熙宁六年秘书省着作佐郎充利州路转运司管勾文字臣冯山上封事曰臣伏覩今年四月四日诏书自冬迄春旱暵为虐四海之

  • 卷九·赵鹏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经筌卷九     宋 赵鹏飞 撰宣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继故不书即位而宣书即位义同桓公然桓之弑隐也桓实与其逆而遂之弑恶也宣不与焉此所以不去王以别轻重也噫观乎此春秋之旨微哉公子遂如齐逆女三

  • 卷十二·吴浩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义疑卷十二华亭呉浩撰尔雅谷善也注云未详愚按毛诗颇多俾尔戬谷之类崇充也仪礼崇酒谓酒薄充满一饱而已昏强也昏当作昬书不昬作劳昬音闵与暋同强也虺隤黄注云皆人病之通名而説者便谓之马病失其义也

  • 卷十三·惠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礼说卷十三     翰林院侍讲惠士奇撰秋官二雍氏春爲阱擭穿地爲渐以捕禽注云擭柞鄂也坚地阱浅则设柞鄂於其中淮南子曰走兽挤脚盖设柞鄂以挤其脚而获之一名系蹄战国策云人有置系蹄者而得虎虎怒决蹯而去

  • 第42章·老子

    【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2)。人之所恶,惟孤、寡、不谷,而王侯以自称也(3)。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4)。人之所教,亦议而教人(5)。“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

  • 卷二十二·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二十二宋 高闶 撰宣公二六年春晋赵盾卫孙免侵陈赵盾前会卫侯救陈今更与卫孙免加兵於其国故书侵以正主盟者之罪虽以陈背晋即楚亦以晋救之无功故也春秋之法君弑而贼未及讨则经不复重出其人圣人

  • 卷八·胡广

    <经部,书类,书传大全钦定四库全书书传大全卷八明 胡广等 撰召诰左传曰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史记载武王言我南望三途【山名】北望岳鄙【太行山下都鄙之地】顾詹有河粤詹洛伊毋逺天室营周居于洛邑而后去则宅洛者武王

  • 雜阿含經緣起誦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一.是書校歴三週.一譯校.二類校.三刻校。   二.譯校用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攝事分緣起擇攝及同論攝異門分牒文對勘.附   註略稱論本。   三.譯校凡有二例。(一)論本牒文具缺有異者.皆註出曰.勘論本云云。(二)論本譯   名

  • 复周继武居士书·太虚

    继武居士慧鉴:展惠书并所附书,览之心意快然,殆非言喻。虚之起信宗地上菩萨心境说义,得楞伽藏识寄居如来藏中证之。及起信不唯以真如为真如,兼以净法为真如义,又真如亦为所缘缘义。虚皆发端而微,得附书益臻明了,喜何似之?当即将

  • 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卷第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  尔时尊者舍利子。见造杀业人归佛出家得证圣果如是希有事已。前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大慈善巧方便宣说正法。所有造杀业者罪根深重。如来于刹那间。善为救度

  • 碧山乐府·王九思

    明代散曲集。王九思(字敬夫,号渼陂)著。现存版本较多,有明正德年间刻本《碧山乐府》,凡2卷;有明正德刻、清补本《碧山乐府》,凡2卷、拾遗1卷;有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张书绅刻本《碧山乐府》,凡2卷;有明嘉靖康浩刻本《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