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圣法印经

随机推荐

  • ◆陈治中孚(观光稿 交州稿 玉堂稿)·顾嗣立

    孚字刚中,号笏斋,台州临海人。幼清峻颖悟,及长,博学有气节。至元中,孚以布衣上《大一统赋》。江淛行省闻于朝,署上蔡书院山长,考满,谒选京师。二十九年,世祖命梁曾以吏部尚书再使安南,选南士为介,朝臣荐孚,调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摄礼

  • 唐诗镜卷四十·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四十 明 陆时雍 撰 中唐第十二 孟郊【字东野湖州人少隐嵩山性耿介五十登进士第为溧阳尉日赋诗曹务多废令白府以尉代之分其半俸郑余庆奏为参谋卒諡贞曜先生为诗有理韩愈甚称之集十卷行世】 【

  • 卷五百二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九许浑经马镇西宅【一作马镇西故第】将军久巳没【一作没巳久】行客自兴哀功业山长在繁华水不回乱藤【一作芹】侵废井荒菊上丛【一作崩】台借问此中事几家歌舞来【一作惟见军中卒朝朝

  • ●卷下(起建炎元年七月一曰止八月十八曰)·李纲

      七月一曰,臣与执政奏事,进呈札子,大略谓,国家所以备御夷狄者,皆在边,城池、器械一切备具,故敌未易攻。今金人、盗贼乃扰吾腹心,而中原郡县积习承平之久,城池堙颓,并无器械,何以御敌?官吏、军民多不能守,而郡县遂以陷没者,非特士

  • 卷第五十·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四十三忠义(二)忠义(二)夏万亨 王养正(王域、刘允浩、史夏隆、胡缜、李时兴、高飞声)梁于涘 李翱 周定仍(补) 涂伯昌(子先春)霍子衡(子应兰、应荃、应芷、廖翰标

  • 资治通鉴后编卷九十三·徐乾学

    宋纪九十三【起屠维单阏正月尽上章执徐十二月凢二年】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元符二年春正月丁卯出内金帛二百万备陜西边储辛未诏张舜民毕仲游孙朴赵叡梅灏陈察李昭玘并罢馆职 二月甲戌朔令监司举

  • 卷之三百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淮安王李神通传·欧阳修

    淮安靖王李神通,年少时轻慢而尚侠义。隋朝大业末年居于长安。恰遇高祖起兵于太原,隋官搜捕其族人,神通便逃亡到户县终南山中,与其豪杰英雄史万宝、裴责力、柳崇礼等人举兵响应太原,与司竹贼帅何潘仁相约连结,进与平阳公主所

  • 赵豫传·张廷玉

    赵豫,字定素,安肃人。燕王朱棣起兵攻下保定后,豫以生员身分而受命催督赋税,守卫城池。永乐五年(1407),授为泌阳县主簿,未上任又提升为兵部主事,再升为员外郎。母死守丧,期满复职,洪熙时进为郎中。宣德五年(1430)五月,选廷臣五人

  • 晋纪二十七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太元八年(癸未、383)·司马光

    晋纪二十七 晋孝武帝太元八年(癸未,公元383年) [1]春,正月,秦吕光发长安,以鄯善王休密驮、车师前部王弥为向导。 [1]春季,正月,前秦吕光发兵长安,以鄯善王休密驮、车师前部王弥作为向导。 [2]三月,丁巳,大赦。 [2]三月,丁巳(二十八

  • 职官三九·徐松

    都督府【宋会要】高宗绍兴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制以特进、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吕颐浩特授依前特进、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都督江淮两浙荆湖诸军事,参谋官差户部尚书李弥大

  • 金邦正·周诒春

    金邦正 字仲蕃。年三十岁。生于杭州。兄邦平。前农商总长。永久通信处。天津南开学校转。已婚。初学于南京江南格致书院。天津南开学校。北京税务学堂。宣统元年。以官费游美。宣统二年。入康奈尔大学。习林科。民国

  • 跋·李邦献

    藻尝谓践履之学,见于日用,其本在于正心诚意。其效小用之,以齐家,大用之,以治国平天下,乃圣贤相授受之心法也。河内李公太中先生着《省心杂言》一编以贻训子孙,始终不离乎孝弟忠信仁义道德之说,践履至到,发而为言,简而有法,与大学

  • 汝州风穴沼禅师·惠洪

    师讳延沼。以伪唐乾宁三年十二月。生于余杭刘氏。少魁礨。有英气。于书无所不观。然无经世意。父兄强之仕。一至京师。即东归。从开元寺智恭律师。剃发受具。游讲肆。玩法华玄义。修止观定慧。宿师争下之。弃去游名山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宗镜录卷第三十一·延寿

    夫诸佛境界。唯趣不思议一心解脱之门。何谓不思议解脱。以一切法非有而有。有而非有。非定量之所知故。称不思议。既以非有而有。即不住于无。有而非有。即不住于有。有无不住。即于诸法悉皆解脱。以一切法不出有无故

  •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六卷·佚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六卷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六法品第七之二 六顺明分想者。云何为六。答一无常想。二无常苦想。三苦无我想。四厌食想。五一切世间不可乐想。六死想。此中五想如成熟解脱想

  • 灵宝天尊说禄库受生经·佚名

    灵宝天尊说禄库受生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盖系隋唐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文乃灵宝天尊为光妙音真人说。内称一切众生命属天曹,身系地府,当得人身之日,曾于地府所属冥司借贷禄库受生钱财。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