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八六七 安徽巡抚谭尚忠奏覆奉到毋庸查办《沧浪乡志》谕旨折

八六七 安徽巡抚谭尚忠奏覆奉到毋庸查办《沧浪乡志》谕旨折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初四日

安徽巡抚臣谭尚忠跪奏,为钦奉谕旨,恭折覆奏事。

乾隆四十七年三月二十五日,承准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内开,乾隆四十七年三月十四日奉上谕:李世杰奏查获《沧浪乡志》一折,云云。钦此。臣跪读之下,仰见我皇上鉴空衡平,明察□烛,体恤下隐,无微不至。臣初任封疆,仰蒙训示,遇有此等案件,固不敢妄事吹求,上负圣德,而法有必行,亦不敢因屡奉恩旨,或存疏懈,惟有仰体圣心,详悉察勘,期于不枉不纵,以副圣主持平执法之至意。

所有臣奉到谕旨,理合恭折覆奏,伏乞睿鉴。谨奏。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十六日奉朱批:览。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元明事类钞卷七·姚之骃
  元经卷八·王通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八·佚名
  卷之七百九十六·佚名
  ◎王大娘单独结婚宣言·吴虞公
  皇王大纪卷八·胡宏
  卷三十二·郝经
  八○五 谕《盛京通志》字画错误总裁福隆安等着分别罚俸或注于纪录抵销·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十七·阿桂
  弁言·应廷吉
  卷之一  天潢玉牒(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卷二百七十一·佚名
  卷十·乾隆
  ●卷一·吕坤
  附錄·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十六 天禧四年(庚辛,1018)·李焘

      起真宗天禧四年七月盡是年閏十二月   秋七月庚戌朔,先天節,羣臣上壽,涇王元儼攝太尉,以未命宰相故也。   呂夷簡等還自東、西川,言梓州路勸農使王鬷、知梓州蘇維甫、知卭州沈同、知蜀州錢昆、知昌州張用、通判益州

  • 第六十册 天聪六年十一月至十二月·佚名

    第六十册 天聪六年十一月至十二月十一月初七日,汗还渖阳。未时,由内治门入。十一月初八日,遣往宁远之卫徵囊苏喇嘛还。喇嘛报称:&ldquo;宁远各官曰,尔方来书固封,未奉我帝命,不敢擅开。尔可携还,奏报尔汗即将书露封,迅速送来,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八 列传二百六十八·纪昀

    列传元 【二十二】○元二十二来阿巴齐耨埒【伊苏岱尔】阿喽罕 安塔哈索多【伯嘉努】 李恒来阿巴齐耨埒阿喽罕安塔哈索多李恒△来阿巴齐来阿巴齐宁夏人父济苏和尔归太祖选居宿卫继掌膳事宪宗即位大举伐宋攻钓鱼山济

  • 卷七十一 皇甫嵩朱俊列传第六十一·范晔

    (皇甫嵩、朱俊)◆皇甫嵩传,皇甫嵩字义真,安定朝那人,度辽将军皇甫规哥哥的儿子。父亲皇甫节,雁门太守。皇甫嵩少年时有文功武略之志,好《诗》、《书》,学习弓剑驰马。开始被举为孝廉、茂才。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相继征召,都不

  • 卷十五 宗翰军谋·李有棠

    〔希尹事附〕辽天祚帝天庆四年秋九月,太祖起兵破辽兵于甯江州,国相萨哈遣其子宗翰来贺,且劝进,不许。宗翰本名尼玛哈,汉语讹为尼堪,萨哈长子也。年十七,军中服其勇。议伐辽,与太祖意合。至是,偕希尹来贺捷,并称帝为贺。太祖犹谦

  • 卷五○·邱濬

    ▲家乡之礼(上之中) 《内则》曰:子能食食(饭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然也)。六年(六岁也),教之数(一、十、百、千、万之数)与方名(东、西、南、北四方)。七年(七岁),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八岁),出入门户及

  • 经济文衡后集卷二十二·佚名

    宋 滕珙 撰孟子类论孔子集大成之説答南轩此段谓金玉二字正是譬喻亲切有功处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合也言合众理而大备于身或曰集谓合乐成谓乐之一变此卽以乐喻之也】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

  • 第八章 8·辜鸿铭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辜讲孔子说:“在教育中,学习诗歌可以唤醒情感 ;学习艺术可以形成判断;学习音乐可以完成对性格的培养。”(华兹华斯说,诗歌可以:在成长中使想象力增强,赋予头脑感悟的力量,凭借诗歌可以迅速知晓,事

  • 第十七卦:《随卦》·佚名

    随:元,亨,利,贞,无咎。【白话】《随卦》象征随从,随和:如果随从、随和,便能始终亨通,和谐有利。固守正道,没有任何危险。《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白话】《象辞》说:《随卦》的卦象是震(雷)下兑(泽)上

  • 第二节 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梁启超

    吾今欲极言新民为当务之急,其立论之根柢有二:一曰关于内治者,二曰关于外交者。所谓关于内治者何也?天下之论政术者多矣,动曰某甲误国,某乙殃民;某之事件,政府之失机,某之制度,官吏之溺职。若是者,吾固不敢谓为非然也。虽然,政府何

  •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卷上·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八千,诸大弟子学戒具足,菩萨万二千,一切圣通无所不达,已得总持辩才无量不起法忍,其德无限,彻睹诸根,应病授药为师子吼,救济十方,众生百千莫不蒙度。尔

  • 佛说申日经·佚名

    (开元录中无法护译恐是支谦误为法护)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鸟顶山。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尔时王舍城中有大豪富长者。名旃罗日。财宝无量敬信佛法。供养众僧精进难及。长者有弟

  • 卷第八十六·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八十六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六 【经】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禅何等为十所谓常乐出家清净禅舍一切

  • 净土圣贤录偈·彭希涑

    净业弟子 彭希涑 述大哉众生心  微妙难思议  究竟如虚空  无一法可得  普能作佛事  成熟菩提果  一念不自觉  迷妄起空华  由诸业力持  建立十方土  众方於其中  颠倒靡已时  百万有八千 

  •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佚名

    《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续道藏》。此经包括《龟山丹皇飞玄紫文》、《上清始生变化玄箓》二篇,言思神之法。其内容文句与《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太妙龟山玄箓》一书之上下

  • 忍古楼诗话·夏敬观

    番禺梁文忠公鼎芬(节庵)先生遗诗六卷,为龙游余绍宋所编。公殁后,余氏捡其钞存之稿不可得,乃取龙氏《知服斋丛书》稿本,得二百五十二首。复遍从朋游钞集,得七百四十余首,多由公往所书贱扇录出,诠次校警,可谓勤矣。公诗孤怀远韵,方

  • 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白行简

    敦煌遗书。唐人白行简撰。唐人诗文集未载。敦煌遗书存P2539残卷,首题“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 白行简撰”,尾残。1914年,叶德辉刊刻于《双梅景闇丛书》,其跋语云:右赋“确是唐人文字,而原抄讹误甚多,无别本可以校改。又

  • 禅门章·智顗

    一卷。隋代释智顗撰。《禅门章》一书,是为诠解释禅门波罗密次第法门而作。释禅波罗密篇是智顗大师于建业瓦官寺说讲, 大庄严寺释法慎记录整理成书,有三十卷。后来章安、灌顶治定为十卷,并在题记中言称:“今略出前卷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