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宋,高祖武皇帝,姓刘名裕。汉高祖弟楚王刘交之后。世为彭城人,后徙京口。桓元篡晋,裕举兵平乱。义熙十二年,封宋公。元熙元年晋爵为王。明年受晋禅,都建康,在位三年殂,葬初宁陵,改元一(永初)。子营阳王义符立,二年为徐羡之等所 
- 任文公 郭宪 许杨 高获 王乔 谢夷吾 杨由 李南 李郃 段翳 廖扶 折像 樊英仲尼称《易》有君子之道四焉,曰「卜筮者尚其占」。占也者,先王所以定祸福,决嫌疑,幽赞于神明,遂知来物者也。若夫阴阳推步之学,往往见于 
- 						 			  ◎历一   后世法胜于古,而屡改益密者,惟历为最着。《唐志》谓天为动物,久则差忒,不得不屡变其法以求之。此说似矣,而不然也。《易》曰:“天地之道,贞观者也。”盖天行至健,确然有常,本无古今之异。其岁差盈缩 
-   ◎遗逸二   李孔昭单者昌 崔周田 刘继宁 刘永锡彭之灿 徐枋戴易 李天植 理洪储 顾柔谦子祖禹 冒襄陈贞慧 祁班孙兄理孙 汪沨 余增远周齐曾 傅山子眉 费密 王弘撰 杜濬弟岕郭都贤陶汝鼐 李世熊 谈迁   李孔昭, 
-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宣统元年。己酉。九月。壬戌。谕内阁、朝廷肬■闲任疆臣。畀以用人重寄。近来办理新政。遇有奏调人员。无不俯如所请。惟念该督抚等果能于本省属员认真考察。何至一省之中。竟致无员可用。必须借材他省。方收臂指之 
- 列传宋 【六十四】○宋六十四陈次升  陈师锡  彭汝砺【汝方】吕陶张庭坚  龚夬孙谔陈轩江公望     陈佑常安民陈次升陈师锡彭汝砺吕陶张庭坚龚夬孙谔陈轩江公望陈佑常安民△陈次升陈次升字当时兴化仙游人入太学时学官 
-              尝读前史有云:“远人请和,弭兵省财为上策,惟当以百姓为念。”又云:“夷狄之患,自古而然。”议者以许和示弱,为非国计;要在令其畏我之威、喜我之赂。鸱鸣狼踞,不足喜怒;惟宏之以大度、制之以 
- 徽钦北徙录原名南烬余闻,惟原序中有云:「余亦有感而作书曰南烬余闻,此盖二帝北徙实录。」为切于书的内容起见,故改今名。他本亦有作南渡录的,内分南烬余闻,窃愤录,窃愤续录三种;然窃愤录与窃愤续录,本书中亦包括在内。四库全书 
- 在官修之正史中,自来学者多推崇《明史》,以为“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辽史》简略,《宋史》繁芜,《元史》草率,唯《金史》行文雅洁,叙事简括,稍为可观;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1]。理由是(一)修史时间极长,从康熙十 
- 宋 戴溪 撰昭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叔孙豹防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衞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罕虎许人曹人于虢虢之防宋之盟为之也夫天下之事恶其始之不正也不明天下之大义徒狥一时之美名其意以善为之而不知其 
-                 【原文】大道汜兮,其可左右(1)。万物恃之以生而弗辞(2),成功遂事而弗名有(3)。衣被万物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4)。万物归焉而弗知主,则恒无名也,可名于大(5)。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 
- <经部,书类,尚书纂传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十二上   元 王天与 撰太甲上第五        商书太甲旣立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复归于亳思庸作太甲三篇【汉孔氏曰不明居丧之礼吕氏曰断以不明原太甲之过也然曰旣 
- 燕京崇仁寺沙门希麟集·续音新译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二卷·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三卷·金刚顶真实大教王经三卷·金刚顶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一卷·金刚恐怖最胜心明王经一卷&middo 
- 吴虎丘山云岩寺嗣法门人弘储编杂偈大定偈大定无定情根无性将情遣情钵盂安柄无定定大无性性有无定无性性定不守全体那伽随事机宜云生古涧月落空池君今有情只缘有定一句不了莫管动静随波起落与事低昂阿阿呵呵任运行藏驴 
- 八卷。元赵文(1239—1315)撰。文字仪可,一字惟恭,号青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亡入闽,依文天祥。元兵破河州,与天祥相失,遁归故里。后为东湖书院山长,授南雄路儒学教授。著有《青山稿》。据明焦竑《国史经籍志》载 
- 宋文别集。 王蘋撰。《直斋书录解题》卷18著录此集4卷,宝祐年间其曾孙王思文刊于吴学,卢钺为之作序。明代弘治中,其十一世孙王观重编为8卷本。其卷1为传道支派图,卷2为札子、杂文等18篇,卷3至8为像赞、题跋及门人私志 
- 一名《吕新吾先生闺范图说》,四卷。明吕坤 (详见《四礼疑》条)撰。此书是吕坤为山西按察使时所作,共四卷。前一卷为嘉言,皆采六经及 《女诫》、《女训》诸文为之训释。后三卷为善行,分女子、妇人、母道各一卷。先叙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