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宫词卷十一 南朝
○宋
宋,高祖武皇帝,姓刘名裕。汉高祖弟楚王刘交之后。世为彭城人,后徙京口。桓元篡晋,裕举兵平乱。义熙十二年,封宋公。元熙元年晋爵为王。明年受晋禅,都建康,在位三年殂,葬初宁陵,改元一(永初)。子营阳王义符立,二年为徐羡之等所废,寻被害,改元一(景和)。太祖文皇武,名义隆,高祖第三子,初封宣都王。徐羡之等迎立之,三十年为太子劭所杀,葬南宁陵,改元一(元嘉)。世祖孝武皇帝名骏,太祖第三子,初封武陵王。举兵讨劭即位,十一年殂,葬景宁陵,改元二(孝建、大明)。子废帝子业立,为左右寿寂之等所杀,改元二(永光、景和)。太宗明皇帝名。太祖第十一子,初封湘东王。废帝被杀,建安王修仁等,奉帝即位,八年殂,葬高宁陵,改元二(泰始、太豫)。养子苍梧王昱立,五年为左右杨玉夫所杀,改元一(元徽)。顺皇帝名准,太宗养子,初封安成王,为萧道成所立,三年禅位于齐,封汝阴王,寻被害,葬遂宁陵,改元一(升明)。
宋共八主,凡六十年。
【宫词】龙行虎步相非常,早向嵩神卜世长。伐荻新洲传吉语,斩蛇真似汉高皇。
【简释】《南史·宋武帝纪》载,桓元妻刘氏,尝见帝谓元曰:“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不为人下。”(又)载,伐荻新洲,见大蛇长数丈,射之伤。明日复至洲,闻有杵臼声,往观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捣药。问其故,答曰:“我王为刘寄奴所射,合散傅之。”帝曰:“王神何不杀之?”答曰:“刘寄奴王者,不死。”帝斥之,皆散。(又)载,冀州道人释法称告弟子曰:“蒿神言,江东有刘将军,汉家苗裔,当受天命。吾以璧三十二,镇金一饼,与之。刘氏卜世之数也。”
【宫词】丝竹无声石榻凉,那容局脚作金装。色荒方纳廷臣谏,风送宫花出禁墙。
【简释】《南史·宋武帝纪》载,上清简寡欲,后庭无纨绮丝竹之声。初,朝廷未备音乐。长史段仲文以此言帝,帝曰:“日不暇给,且所不解。”仲文曰:“屡听自然解之。”帝曰:“政以解则好之,故不习耳!”(又)载,宋台建有司奏:东西堂施局脚床,金涂钉。上不许使用直脚床,钉用铁。帝素有热病,坐卧常需冷物。后有人献石床,寝之极以为佳。(又)载,平关中,得姚兴从女,有盛宠,以之废事。谢晦谏之,即时遣出。
【宫词】苮席横陈映葛笼,膳房御米进桃红。尚余耨耜藏天府,留示儿孙舜禹风。
【简释】《南史·宋武帝纪》载,帝微时,躬耕于丹徒,及受命,耨耜之具颇有存者,皆命藏之,以留于后。文帝幸旧宫,见而问焉,左右以实对。文帝色惭。有近侍进曰:“大舜躬耕历山,伯禹亲事土木,陛下不观列圣遗物,何以知稼穑之艰难、先帝之盛德乎?!”(又)载,帝所居阴室,壁上挂葛灯笼、麻绳拂。(又)载,宋武节俭过人。张妃房唯碧纱帐三,齐苮席五,盏盘桃花米饭。
【宫词】额点梅花仿寿阳,春风阁内集夫娘。洒盐未得潘妃术,日听羊车过别房。
【简释】《装楼记》载,宋武帝女寿阳公主,卧含章殿,梅花落额上,拂之不去,后人效为“梅花妆”。
《丹铅总录》载,南宋萧齐,崇尚佛法,阁内夫娘,皆令持戒见法琳辨正论,夫娘之称本此。谓夫人娘子,盖是美称也。
《南史·宋分后妃传》载,文帝好乘羊车,经诸房。潘淑妃密令左右,以盐水洒地,帝每至户,羊辄舐地不去。帝曰:“羊乃为汝徘徊,何况人乎!”于是,爱倾后宫。
【宫词】宝殿嵯峨玉烛开,无边锦锈障楼台。外臣驺从须回避,曾被昆仑击杖来。
【简释】《通鉴》载,孝武大修宫室,土木披锦绣,坏高祖所居阴室,于其处起“玉烛殿”。(又)载,孝武宠一昆仑奴,令以杖击群臣,惟惮蔡兴宗、方严不敢。
【宫词】妃子魂归惠帐寒,空将通替制金棺。谢庄哀策传都下,细写花笺不忍看。
【简释】《南史·后妃传》载,殷淑妃,宠冠后宫,及死,帝常思之,遂为“通替棺”,欲见,辄引替观尸。时有巫者,能见鬼。说帝言贵妃可致。帝令召之,少顷,果于帷中见形如平生。帝欲与之言,默然不对。于是,拟“李夫人赋”以寄意。谢庄作哀策文奏之,帝流涕曰:“不谓当今复有此才。”都下传写,纸墨为之贵。
【宫词】内苑天装共效尤,红砂点额露华浮。邀恩却让刘家子,一哭殷姬得豫州。
【简释】《潜居录》载,八月朔,取树叶露,研辰砂点身上,消百病,谓之“天灸”。宋孝武殷妃,取以点额,谓之“天装”。
《宋书》载,刘德顺为世祖所狎侮。宏姬殷氏葬毕,谓德顺曰:“卿哭贵姬若悲,当加厚赏。”德顺应声便号,涕泗交流。上悦,以为豫州刺史。
【宫词】班剑分行下紫宸,山阴陪辇逐雕轮。竹林堂上欢声沸,面首趋承三十人。
【简释】《南史·前废帝纪》载,山阴公主,淫恣过度,谓帝曰:“陛下后宫数百,妾驸马一人,事不均平何以至此?!”帝乃为立面首三十人,给鼓吹一部,加班剑二十人。帝每出,公主与朝臣常共陪辇。先是帝好游华林园之竹林堂,使妇人裸衣相逐。有一妇人不从,命斩之。于是,巫觋云“此堂有鬼”。帝与山阴公主及六宫彩女,随群巫捉鬼。
【宫词】新蔡承恩姓已更,齇奴何竟得宁馨。南宫北邸多佳丽,玉树偏夸出谢庭。
【简释】《南史·前废帝纪》载,帝以文帝第十女新蔡公主为贵嫔,改姓谢氏。(又)载,帝以在东宫,不为孝武所爱,及即位,肆骂孝武为“齇奴”。(又)载,太后疾笃,呼帝。帝曰:“病人间多鬼,那可往!”太后怒,谓侍者曰:“将刀来破我腹!那得生宁馨儿?!”(又)载,以石头城为长乐宫,东府城为未央宫,北邸为建章宫,南第为长杨宫。
【宫词】司风随处报轻飔,殿阁高寒夏著皮。对御一枰佯败北,君王方诩是飞棋。
【简释】《南史·循吏虞愿传》载,宋明帝体肥憎风,夏月常著小皮衣。拜左右二人为司风令,使风起方面,辄先启闻。(又)载,明帝好围棋,甚拙。去格七八道,物议共欺,以为第三品与第一品。王抗围棋,依品赌博。抗饶借帝曰:“皇帝飞棋,臣抗不能断。”帝终不觉,以为信然。
【宫词】红装相观笑成团,独对春风障扇纨。真帝已拼成赝帝,贪欢偏怪外家寒。
【简释】《南史·宋明恭王后传》载,上尝宫内大集裸妇人观之,以为欢笑。后以扇障面,独无所言。帝怒曰:“外舍家寒,乞今共作笑乐,何独不视?!”后曰:“为乐之事,其方甚多,岂有姑姊妹集聚,而裸妇人形体,以此为乐?外舍为欢,适与此不同!”帝怒,命后起。
《南史·恩戴法兴传》载,道路之言,谓法兴为真天子,帝为赝天子。
【宫词】托孤已敕黄罗巾,避讳犹防犯白门。三百年终期更展,可怜借苑独承恩。
【简释】《南史·宋明帝纪》载,明帝未年好鬼神,多忌讳。言语、文书有祸败凶丧疑似之言,均应回避。犯即加戮。改“騧马”之“騧”字为“马边瓜”,以避“祸”字。常以南苑,借张永言,且给三百年,期尽更请宣阳门。谓之白门不详,讳之。尚书左丞江谧,误犯。上变色曰:“白汝家门。”
《南史·褚延回传》载,明帝寝疾,召褚入曰:“吾近危笃,故召卿,欲使著黄罗。”黄罗,时乳母服也。
【宫词】百官日日拜恩除,诏敕全归阮佃夫。漫道钱盈胡母槖,穴中原自有青蚨。
【简释】《南史·宋明帝纪》载,阮佃夫、王道隆皆擅威权,言为诏敕。郡守令长一缺十除,内外混然,官以贿命,王阮家富于公室。中书舍人胡母颖专权,奏无不可。时人语曰“禾绢开眼”。诺胡母大张槖禾绢谓上也。(又)载,令小黄门于殿内埋钱,以为私藏。
【宫词】赌跳长日上蛮冈,胡舞翩翩乐未央。明月满城闻犬吠,露车酣醉出僧房。
《南史·宋后废帝纪》载,昱与左右作羌胡伎为乐。又于蛮冈赌跳,因乘露车往青园尼寺、新宴寺偷狗,就昙度道人饮酒。
【宫词】市集华林夜不停,破冈埭起竞扬舲。外兵已自东门入,醉卧龙舟尚未醒。
【简释】《南史·宋少帝纪》载,帝所为多乖戾,皇太后令暴帝过恶,废为营阳王。奉迎宜都,王义隆入篡皇统。是日,檀道济、谢晦领兵居前,徐羡之等随后。因东掖门开,入自云龙门。先戒宿卫,莫有御者。时帝于华林园为列肆,亲自酤卖,又开渎聚士,以象破冈埭,与左右引船唱呼,以为欢乐。夕游无泉池,即龙舟而寝。其朝未兴兵进,杀二侍者于帝侧,伤帝指。扶出东阁,就收玺绶。
【宫词】穿针楼上集妃嫔,仁寿宫中夜欲分。谁向银河问消息,黄姑应笑李将军。
【简释】《南史·宋后废帝纪》载,杨玉夫常得意,忽然见憎,遇辄切齿。是夜七夕,令玉夫伺织女度报已,因与内人穿针讫,大醉,卧于仁寿殿东阿毡幄中。玉夫侯帝眠熟,取千牛刀杀之。(又)载,帝母陈氏,李道儿妾。明帝纳之,故人呼帝为“李氏子”。帝亦自称“李将军”。
附:诸王
【宫词】俭约家风五盏盘,谁教古器索朝端。狗枷犊鼻金箱送,合当殷瑚夏鼎看。
【简释】《江夏王义恭武帝子·宋书本传》载,高祖性俭约,诸子食不过五盏盘。而义恭爱宠异,常求须果食,日中无笇,得未尝啖。
《太平广记》载,江夏王义恭,性爱古物,常遍就朝士求之。侍中何勖已有所送,而王征索不及,何甚不平。常出行道中,见狗枷犊鼻,乃命左右取之,还以箱擎送之。笺曰:“承命复取古物,今奉‘李斯狗枷’、‘相如犊鼻’。”时人,讽以为笑谈。
【宫词】匆匆单舸载红装,江上风高烈火扬。笑煞项王千败后,虞姬马上尚男装。
【简释】《南郡王义宣武帝子·南史本传》载,义宣反至梁山,垣护之等因风纵火,焚其舟。烟火复江,诸将乘风火之势纵兵攻之。义宣单舸走,相随者船舸,犹有百余。至江陵,郭外竺等人具羽仪迎之。左右翟灵宝,戒使抚慰众宾,以臧质违指授之。“宜用致失利,今治兵缮甲,更为后图,昔汉高百败,终成大业”。而义宣误云“项羽千败”,众咸掩口而笑。(又)载,所爱妾五人,皆著男子服相随。
○齐
齐,太祖高皇帝,姓萧名道成,南兰陵人。受宋禅,都建康。在位四年殂,葬泰安陵,改元一(建元)。子武帝赜立,十一年殂,葬景安陵,庙号世祖,改元一(永明)。郁林王昭业,世祖孙文惠太子长懋子立,一年为萧鸾所杀,改元一(隆昌)。弟海陵王昭文立,寻为萧鸾所废,改元一(延兴)。萧鸾,太祖兄始安王道生子,废海陵自立,是为高宗明皇帝,五年殂,葬兴安陵,改元二(建武、永泰)。子东眠侯宝卷立,三年为张稷所杀,改元一(永元)。和帝宝融,高宗第八子,初封南康王、萧颖胄及萧衍,以东眠失德,立帝于江陵。明年,禅于梁,封巴陵王,寻遇害,葬恭安陵,改元一(中兴)。
齐共七主,凡二十四年。
【宫词】紫履装皮帐卷纱,深宫服御谢豪华。传宣制得金钗镊,却饷周公阿杜家。
【简释】《南史·齐高宗纪》载,后宫器物,以铜为饰者,皆改用铁。内殿施黄纱帐,宫人皆著紫皮履。
《齐书·周盘龙传》载,盘龙爱妾杜氏,上送金钗镊二十枚。手敕曰:“饷周公阿杜。”
【宫词】玉凤珑璁采女环,仙蛾装束侍琼筵。葅羹茗粣平生嗜,别有槎头缩项鳊。
【简释】《南史》载,齐后宫才人,位登采女者,依例赐玉凤凰。
《妆台记》载,魏武帝令宫人扫青黛眉、连头眉,谓之“仙蛾妆”。齐梁间多效之。
《南史·齐后妃传》载,永明九年,诏太庙四时祭。宣帝荐起面饼、鸭■〈月隺〉;孝皇后荐笋鸭卵脯、酱炙白肉;高皇帝荐肉脍葅羹;昭皇帝荐茗粣、炙鱼。生平所嗜也。
《襄阳耆旧传》载,汉水出鳊鱼,常禁人扑。采以槎头断水,谓之“槎头鳊”。齐高帝求此鱼。宋张敬儿作陆舻船,置鱼献曰:“奉槎头缩项鳊,一千六百头。”
【宫词】香笺几幅白如银,绨几春风拂砚尘。爱煞神童书凤尾,太翁亲赏玉麒麟。
【简释】《纸笺谱》载,齐高帝造银光纸。
《南史·齐江夏王锋传》载,锋五岁,高帝使学凤尾诺,一学即工。帝大悦,以玉麒麟赐之。(又)载,郁林王五岁,戏高帝前,帝镊白须问曰:“我谁也?”对曰:“太翁!”
【宫词】班管斜簪绿巾横,舞人嫋嫋玉腰轻。当筵好劝官家醉,新得虞家醒酒鲭。
【简释】《山堂肆考》载,齐永明中,舞人冠巾皆簪笔。
《齐书虞悰传》载,武帝就虞悰,求诸饮食方。献“醒酒鲭”一方而已。
【宫词】闲摹宸翰映帘笼,花木书成点画工。买得临池一床笔,更将三昧问韩公。
【简释】《山堂肆考》载,花木书始于齐武帝,睹落叶茂木为之。
《在穷记》载,南朝呼笔,四管为一床。
《南史·齐后妃记》载,妇人韩兰英有文辞,武帝以为博士。教六宫书学。以其年老多识,呼为“韩公”。
【宫词】内庭环卧笑号并,舞女歌姬最系情。黄土埋香空怅望,美人哀怨入吴声。
【简释】《金楼子》载,齐武帝常于内殿环卧,令歌姬舞女奏乐于帷幔之前。为欢曲则拊几称佳,起哀声则引巾拭泪。(又)载,武帝有宠姬何美人。美人死,常深凄怆,后因射雉,登岩石,望其坟。乃命布席,奏伎呼工歌陈尚,歌之。为吴声鄙曲,帝掩叹久之。
【宫词】琅琊城外扈宸游,埭口鸡鸣晓色幽。装阁未醒阿监唤,钟声已报景阳楼。
【简释】《南史·齐武穆皇后传》载,置钟于景阳楼上,应五鼓及三鼓,宫人闻钟声,早起装饰。车驾数幸琅琊城,宫人常从早发至湖北埭,鸡始鸣。故呼为“鸡鸣埭”。
【宫词】太平百岁说奇逢,犹忆青溪旧日踪。梦里分明添两翅,龙儿早已应飞龙。
【简释】《南史·齐武帝纪》载,帝于盆城掘堑,得一大钱,文曰:“太平百岁”。(又)载,帝生于建昌县之青溪宫,将产之夕,孝皇后、昭皇后并梦龙据屋,故小字为龙儿。年十三,梦人以画身左右为两翅,又著孔雀羽衣裳,空中飞举。
【宫词】乾光宝殿旭辉扬,钟磬东西备两厢。自昔中宫虚位久,承恩同幸近昭阳。
【简释】《南史·齐武穆皇后传》载,旧“显阳”、“昭阳”二殿,太后皇后所居也。永明中,无太后皇后,羊贵嫔居昭阳殿西,范贵妃居昭阳殿东。乾光殿东西置钟磬,两厢皆宴乐之处。
【宫词】宣德宫中岁月残,新衣旧饰等闻观。慈闱侍从翻前例,诏选丁男代女官。
【简释】《南史·齐文安王皇后传》载,建元四年,为皇太子妃,无宠。太子宫人制新丽衣裳及首饰,而后床唯陈故古旧钗镊十余枚。永明十一年,为皇太孙太妃。郁林即位,尊为皇太后,称“宣德宫”,置男左右三十人,前代所未有也。
【宫词】金钱昨日赐杨婆,天位初登乐若何。喜字书成三十六,囊中黄纸拜官多。
【简释】《南史·郁林王纪》载,帝在西州,令女巫杨氏,祷祀速求天位。及文惠死,谓因杨氏之力,倍加敬信,呼为“杨婆”。宋氏以来,人间有杨婆儿歌,盖此征也。
《南史·何氏传》载,南郡王侍书人马澄,年少色美,甚为妃悦。常与斗腕较力,南郡王以为欢乐。
《南史·郁林王纪》载,时,何妃在西州,武帝未崩,数日疾稍危,与何氏书纸,中央作一大“喜”字,又作三十六个小“喜”字绕之。(又)载,凡诸小人并逆加官爵,皆书官名号于黄纸。使各囊盛以带之。许面南之日,即便施行。
【宫词】重重斋阁夜深开,马埒喧天尚未回。侬作博山欢作火,叛儿心总不成灰。
【简释】《南史·郁林王纪》载,即位未越旬,便毁武帝所起“招婉殿”。于其处为“马埒”。(又)载,皇后亦淫乱,斋阁通夜洞开,内外淆杂。杨叛儿歌,无名氏作。《唐书·乐志》载,齐隆昌时,女巫之子杨闵,随母入宫。及长,为何后所宠爱。时有童谣曰:“杨婆儿共戏来所欢。”语讹遂成“杨叛儿”。歌云:“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鸟,欢作沉香水,侬作博山炉。”
【宫词】上库金钱用已虚,颠童能得几欢娱。太官不进蒸鱼菜,真个天王逊市酤。
【简释】《南史·郁林王记》载,武帝聚钱上库五亿万,斋库亦出三亿万,金银布帛不可称计。即位未越岁,所用已过半。(又)载,先是文惠太子,立楼馆于钟山下,号曰“东田”。太子屡游幸之。东田,反语为“颠童”也。(又)载,文惠太子每禁其起居,节其用度。帝谓豫章王妃庾氏曰:“阿婆佛法言,有福生帝王家,今见作天王,便是大罪。左右主帅动见拘执,不如市边屠酤富儿百倍。”
《南史·海陵王纪》载,是时,宣城王鸾辅政,帝起居皆谘而后行。帝思食蒸鱼菜,太官答:“无录公命。”竟不与。
【宫词】金鼓喧天夜不休,早朝谁与报更筹。号来破涕翻成笑,脱巾居然一秃秋。
【简释】《南史·齐东昬侯纪》载,日夜于后堂戏马,鼓譟为乐。合夕便击金鼓、吹角。常以五更就卧,至晡乃起。王侯以下,即朔朝见,晡后方前,或际暗遣出。(又)载,明帝崩,羊阐入临,无发。号痛俯仰,巾遂脱地。帝辍哭大笑,谓宦者王宝孙曰:“此谓秃秋号来乎?!”
【宫词】队主联翻射雉场,长围驰逐乐成荒。陪鸾骑客皆神骏,锦绣珠玑一样装。
【简释】《南史·齐东昬侯纪》载,置射雉场二百一十六处,每出与鹰犬队主徐令孙、媒翳队主俞灵运齐马而走。时人以其所围处,称为“长围”。(又)载,马乘具用锦绣处,患为雨所湿,织杂采珠为复,蒙备诸雕。巧教黄门五十六人为骑客。
【宫词】阅武堂前杨柳青,屠沽满苑各纷争。令严顿使天威减,新敕威仪禁大荆。
【简释】《南史·齐东昬侯纪》载,帝于苑中立店肆,与宫人阉竖共为稗贩。以潘妃为市令,自为市吏。录事将斗者,就潘妃罚之。帝小有得失,潘则与杖,乃敕虎贲威仪,不得进大荆子阁内,不得进实中荻,于时百姓歌云:“阅武堂,种杨柳,至尊屠肉,潘妃酤酒。”
【宫词】华光铠仗五音袍,逐鹿冠名亦服妖。漫道新林天子气,凤凰今己度三桥。
【简释】《南史·齐东昬侯纪》载,受刀敕等,教著五音儿衣,登城望战,还与御刀,左右及六宫于华光殿立军垒,以金玉为铠仗。(又)令左右作逐鹿帽,形甚窄狭。后果有逐鹿之事。又与群小别立帽,骞其口而舒两翅,名曰“凤度三桥”。梁武帝旧宅在三桥,而“凤度”之名,凤翔之验也。(又)载,永和中,望气者云:“新林娄胡青溪并有天子气。”于其处大起楼苑、宫观。武帝屡游幸之,以应其验。至是,并将众军扎于新林。
【宫词】紫阁朱楼耀日光,豪华岂只一阿房。无端鬼读西京赋,又劝君王起建章。
【简释】《南史·齐东昬侯纪》载,跨池水立紫阁,诸楼壁上画男女私亵之像。明帝时多聚金宝。至是,金以为泥,不足周用。张欣泰尝谓舍人裴长穆曰:“宫殿何事顿尔,夫以秦之富起一阿房而灭,今不及秦一郡,而顿起数十阿房,其危殆矣!”(又)载,火烧殿阁三十余间皆尽。左右赵鬼能读西京赋云:“柏梁既灾,建章是营。”于是大起诸殿。
【宫词】贴池莲花步步轻,珠帘锦幔麝流馨。夜深玉笛声初歇,仙帐风摇九子铃。
【简释】《南史·齐东昬侯记》载,凿金为莲花以贴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花”也。(又)载,涂壁皆以麝香,锦幔竹帘穷极其丽。(又)载,江左旧物,有古玉律数枚,悉裁以钿笛。(又)载,为潘妃作“飞仙帐”。(又)载,庄严寺有玉九子铃,取以施潘妃殿饰。
【宫词】请命朝朝拜蒋侯,军称出荡似俳优。云龙门启兵潜入,一曲吹笙正倚楼。
【简释】《南史·齐东昬侯记》载,帝偏信蒋侯神,迎来入宫,昼夜祈祷。(又)载,虚设铠马斋仗千人,称“蒋王出荡”。(又)载,崔叔智夜开云龙门,御刀丰勇为内应。是夜,帝在含德殿吹笙,歌作“女儿卧未熟”,闻兵入,出北户直后。张齐斩首送萧衍。
附:诸王
【宫词】宫车雷动小眠斋,问病宣传圣驾来。乌帽称觞红袖侍,乐声齐送上桐台。
【简释】豫章王萧嶷,高帝第二子。
《南史本传》载,嶷启曰:“北第旧邸,往岁作小眠斋,皆补接为办无乖格制,要是柏之华,一时新净,东府又有此斋,亦为华屋。而臣顿有二处住止,下情窃所未安。”(又)载,嶷妃庾氏,尝有病瘳,上幸嶷邸,后堂设金石乐,宫人毕至,登桐台。使嶷著乌纱帽,极日尽欢。嶷谓上曰:“古言寿比南山,或称万岁,殆近儿言如臣所怀,实愿陛下极寿百年,亦足矣!”
【宫词】清风自占首阳巅,塞屋何须十万钱。薇蕨惯谙贫士味,■〈魚邑〉鱼菘菜入宴筵。
【简释】武陵王萧晔,高帝第三王子。
《南史本传》载,晔惟轻财重义,有古人风。斋中钱不满万,常曰:“兄作天子,何畏弟无钱。”名后堂山为“首阳”,盖怨贫薄也。(又)载,豫章王于邸起土山,列种桐竹,号曰“桐山”。武帝幸之,饮酒为乐,顾临川王萧映曰:“邸亦有嘉名否?”映曰:“臣好栖静,因以为称。”帝又问晔,晔曰:“臣山卑,不曾栖灵昭景,唯薇蕨,直号‘首阳山’”。(又)载,尚书令王俭,诣晔。晔留俭设食,盘中菘菜、■〈魚邑〉鱼而已。俭重其率真,为饱食尽欢而去。
【宫词】恩歇菱花并照时,玉床扶起病腰肢。怜他一裹神明药,不出医师出画师。
【简释】鄱阳王萧锵,高宗第七子。
《南史·刘瑱传》载,瑱妹为齐鄱阳王妃,伉俪甚笃。王为齐明帝所诛,妃追伤,遂成痼疾,医所不疗。有殷倩者,善画人面。瑱令倩画王形像,并图王平日所宠姬,共照镜,状如欲偶寝。乃密使媪妳示妃,妃视画乃唾之,因骂曰:“故宜其早死!”于是,恩情既歇,病亦除矣。
【宫词】身游紫闼意青云:数卷巾箱手迹存。再拜阿姨开旧箧,败厨残锦陨啼痕。
【简释】衡阳王萧钧,高帝第十一子,出继元王萧道度。
《南史本传》载,钧游孔圭家园,圭曰:“殿下处朱门游紫闼,讵得与山人交也?”钧答曰:“身处朱门,而情游江海,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圭悦,大美之。(又)载,钧常手自细书,写五经,置巾箱中,以备遗妄。诸王效之。巾箱五经自此始。(又)载,钧年五岁,生母区贵人病,便加惨悴,左右依常以五色■〈飠半〉饴之,不食。曰:“须待姨病愈。”(又)载,先是,贵人以华钗厨子并剪刻锦绣中倒炬凤凰莲芰星月之属,赐钧,以为玩弄。贵人亡后,每岁时及朔望,辄开视再拜,哽咽。见者皆为之悲。
【宫词】鸡笼山畔邸新开,紫袖青绡笑语陪。刻烛深宵方几寸,满堂学士斗诗才。
【简释】竟陵王萧子良,武帝第二子。
《南史本传》载,马良移居鸡笼山西邸,集学士抄五经百家,依皇览列为“四部要略”。(又)载,马良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四韵者则刻一寸,以此为率。《钗小志》载,竟陵王青绡执拂,紫袖吹箫。
【宫词】文酒风流七步才,古阡开宴倒尊。违和不用芦茹药,才向樊姬祷祀来。
【简释】随郡王萧子隆,武帝第八子。
《南史本纪》载,武帝以子隆能属文,谓王俭曰:“我家东阿也!”(又)载,子隆体过充壮,常合芦茹丸以服,自销损。《渚宫故事》载,齐随王尝率佐使,上樊姬墓酣宴。其夕,梦樊姬怒曰:“独不念封崇之义,奈何溷我?!”诘旦,王病。延巫觋引过、设祀。积日方愈。
○梁
梁,高祖武皇帝,姓萧名衍。南兰陵人,与齐同族。明帝末年,为雍州刺史,后尊立和帝于江陵,封梁王。寻受齐禅,都建康,在位四十八年。侯景作乱,攻陷都城,帝以馁殂,葬修陵,改元七(天监、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子太宗简文皇帝纲立,二年为侯景所废,寻遇害,葬庄陵,改元一(大宝)。景立高祖曾孙豫章王栋,改元一(天正),甫四月,景又害之。湘东王绎,高祖第七子,讨景即位于江陵,是为世祖孝元皇帝,在位三年,西魏攻拔江陵,帝出降,见杀,改元一(承圣)。子敬帝方智,初封晋安王,大臣王曾辨、陈霸先等迎至建康,立之。三年禅于陈,封江阴王,寻遇害,改元二(绍泰、太平)。永嘉王庄世祖孙王綝自齐迎立于郢州,三平伐陈兵败,奔齐,卒,改元一(天启)。
梁共六主,凡五十九年。
【宫词】横陈经案礼花鬘,甘露浓浓殿陛间。旧事尚谈龙王色,汉滨擘絖赠金环。
【简释】《南史·梁后妃传》载,丁贵嫔初生,有神光之异,故以光为名。武帝镇樊城,尝登楼以望,见汉滨五彩如龙,下有女子擘絖,则贵妃也。帝赠以金环,纳之。尝于供奉经案侧,仿佛若见神人。及武帝宏佛,教贵嫔长进蔬膳,受戒日甘露降于殿前。
【宫词】美人赐姓拜修容,溪水于今号阮公。为感明蟾新入梦,回裾私谢幔前风。
【简释】《南史·梁后妃传》载,阮太后,本姓石。初,齐始安王遥光纳焉。遥光败入东眠宫,建康城平,为武帝采女。(又)载,帝母在采女次侍,始褰户幔,有风回裾,武帝意感幸之。采女梦月坠怀中,遂孕生帝,有紫胞之异,武帝奇之,因赐采女姓阮,进为修容。
《西吴里语》载,梁石灵宝女,有姿容,为武帝采女生元帝,为修容赐阮姓。因名其所居为“阮公溪”,溪中有大青石,曰“美人石”。
【宫词】佩钱枉说与男宜,宠亚潘余望幸迟。谁道仓庚能疗妒,金瓶犹祀毒龙祠。
【简释】《南史·豫章王综传》载,综母吴淑媛,在齐东眠宫,宠在潘余之亚,及得幸于武帝,七月生综。
《钱谱》载,布钱谓之“男钱”。
《梁书》载,布钱重四铢半,妇人佩之,即生男也。
《渊鉴类函》载,梁武帝平齐,获侍儿十余辈,颇娱于目。为郗后所察,动止皆隔拗,愤恚成疾。左右识其情者进曰:“臣读山海经,以仓庚为膳,可以疗其病。使不忌陛下,盖试诸。”帝从之。郗茹膳,妒减半。
《南史·梁后妃传》载,郗后酷妒,及终化为龙,入于后宫,通梦于帝。帝体将不安,龙辄激水,腾涌于露井。上为殿衣服委积,常置银鹿庐,金饼灌百味以祀之。故帝卒不置后。
【宫词】珠裙掩映覆莲绳,抱被孤眠对晓窗。啼鸟一声惊好梦,单情何日得成双。
【简释】《事始》载,梁武帝作五色绿裙,以朱绳真珠为饰。
《升庵诗话》载,梁宫人前溪歌曰:“当曙与未曙,百鸟啼前窗,独眠抱被叹,忆我怀中侬,单情何时双。”用韵甚古。
【宫词】自舍重云殿里身,御容入梦幻耶真。女官奏进红鸾席,共颂中华有圣人。
【简释】《南史·梁武帝纪》载,帝舍身“光严重云殿”。(又)载,海中浮鹄山,去余姚千余里,上有女人,年三百岁,有女官道士,四五百人,年并出百,但在山学道。遣使献红席,帝方舍身。其使适至云:“此草常有红鸟居,下故以为名观,其图状则鸾鸟也。”《南史·夷貊传》载,千拖利国,在海南洲上,天监元年,其王瞿昙修跋拖罗,梦一僧,谓之曰:“中国有圣主,十年后佛法大兴。汝宜遣贡敬礼。”乃于梦中至中国,拜见天子。既觉,心异之。拖罗工画,乃写梦中所见容质,遣使并画工,奉表献玉盘等物,摸写帝容以还。此本画则符同焉。
【宫词】方自无遮大会还,佛天欢喜到红颜。道林贵主寻妖梦,秾李夭桃落满山。
【简释】《南史·梁武帝纪》载,帝幸同泰寺,设无遮大会。
《合肥县浮槎山福严寺碑》载,梁武帝第五女,夜梦一山,为尼诘。朝奏帝,乃取“名山图”,展看得此山,恍如梦境。以天监三年,敕本山造道林寺,寺成,遂入山祝发,号“总持大师”,嫔从悉听为尼。
【宫词】降表何时定计成,日逢乙卯记新正。善言别殿经声歇,梦里分明报太平。
【简释】《南史·侯景传》载,景以太清元年二月,遣其行台郎中丁和,上表求降,群臣皆议纳景非便,景帝不从。初,景帝以是岁正月乙卯,于善言殿诵佛经,因谓左右黄慧弼曰:“吾昨梦天下太平,尔其识之?”及和至校,景实以乙卯日定计,由是纳入。
【宫词】鹿娘圣观郁崔嵬,萧寺千层宝刹开。那似云光能说法,天香纷坠雨花台。
【简释】《太平广记》载,江阴有鹿,产一女。及长出家为道士,时人谓之“鹿娘”。梁武帝为置观,名曰“圣观”。
《唐史补》载,梁武帝造佛寺,令萧子云:飞白大书一“萧”字,号曰“萧寺”。
《六朝事迹》载,梁武帝与云光法师讲经,感天降雨花,因筑“雨花台”。
【宫词】昭阳同拜女中师,元圃谈经佐睿思。宫体数篇初脱稿,看教嫔御念新诗。
【简释】《南史·梁后妃传》载,简文王皇后,讳灵宾,幼而柔明。叔父暕见之,曰:“吾家女师也!”(又)载,简文帝尝于元圃述武帝所制五经讲疏,听者倾朝野。雅好诗赋,然伤于轻靡,时人称之“宫体”。
【宫词】飞轮无辙镜无台,冷月凄凉照殿隈。膎绝连朝艰一肉,御厨甘露进干苔。
【简释】《南史·侯景传》载,初简文寒夕诗云“雪花无有蒂,水镜不安台”。又咏月诗云“飞轮了无辙,明镜不安台”。后人以为诗谶谓:“无蒂者是无帝,不安台者,台城不安,轮无辙者以邵陵名纶,空有赴援名也。”(又)载,城中围逼既久,膎味顿绝,简文上厨,仅有一肉之膳。(又)载,御甘露厨,有干苔,膎味酸咸,分给战士,
【宫词】雉尾烧残未解围,敕书空见纸鸦飞。溧阳公主同南面,丝竹声中泣淑妃。
【简释】《南史·侯景传》载,景百道攻城,柳津命作地道,毁外山,掷雉尾炬烧其橹,城外山崩,压城且尽。(又)载,城中援绝,有羊车儿献计,作纸鸦系以长绳,藏敕于中。简文出太极殿前,因西北风而放,冀得书达,贼射下之。(又)载,大宝元年,三月甲申,景请简文禊宴于乐游苑。帐饮三日,简文还宫。景即与溧阳公主共据御床,南面并坐。群臣文武列坐侍宴。四月辛卯,景又诏简文幸西州。景与其伪仪同陈庆、索超世等西向坐。溧阳公主与其母范淑妃东向坐。上闻丝竹凄然下泣。景起谢曰:“陛下何不乐?”上乃命景起舞,景即下席,应弦而歌。上顾命淑妃起舞,淑妃固辞,乃止。
【宫词】传到台城信未真,刻檀宝殿暗生尘。群王欲学丁兰孝,定省朝朝拜偶人。
【简释】《南史·梁元帝纪》载,始居,文宣太后尤依丁兰作木母。及武帝崩,秘葬逾年,乃发凶问,方刻檀为像,置于“百福殿”事之甚谨。其虚矫如此。
【宫词】花钿宫锦赐妖姬,珍重挥毫作启时。说到西归添别恨,旧人常忆李桃儿。
【简释】《侍儿小名录》载,梁元帝为妾宏夜姝、谢东宫、赍合心花钗。启曰:“夜姝昔往阳台,虽逢四照,曾游沣浦,惯识九衢未有仍我爵钗,还胜翠羽饰以南金,装兹丽土。”(又)载,为妾夏玉丰、谢东宫赍锦,启曰:“舒将并石,堪来暮雨,萦持结缆,剩可荡舟。”
《南史·庐陵王续传》载,元帝之临荆州,有宫人李桃儿者,以才慧得进。及还,以李氏行时行宫,户禁重续,具状以闻。元帝泣对使述于简文,简文和之不得。元帝犹惧,送李氏还荆州。世所谓:西归内人。
【宫词】角枕诗成赠贺郎,多情常觅醉为乡。群王空制金楼子,羞杀徐妃半面妆。
【简释】《南史·梁后妃传》载,元帝徐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侍。帝见则大怒以出,妃嗜酒多洪醉,帝左右暨季江有姿容,与淫通。季江每叹曰:“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时有贺徽者,美色。妃要之于普贤尼寺,书白角枕为诗,相赠答。后逼令自杀。帝制“金楼子”词,纪其淫行。
附:后梁
后梁,中宗宣皇帝名祭,高祖孙昭明太子统子。初封岳阳王,为雍州刺史。后与元帝构隙,以雍州归附西魏,引魏兵攻拔江陵。魏因取雍州割江陵地三百里,立为帝。在位八年殂,葬平陵,改元一(大定)。子明帝巍立,二十四年殂,葬显陵,庙号世宗,改元一(天保)。子琮立,二年隋征入朝,废为莒公,国除,改元一(广运)。
后梁共三主,凡三十三年。
【宫词】长门深锁拥宵寒,树隔昭阳望幸难。花下担舆齐罩发,细裁莲叶制新冠。
【简释】《南史·萧祭传》载,祭不好声色,尤恶见妇人。(又)载,恶见人发,担舆者冬月必须裹头,夏月则加莲叶帽。
附:诸王
【宫词】宝履轻盈蹴软钩,百千佳丽贮琼楼。承恩独有江无畏,翠毦珠羁控紫骝。
【简释】临川王萧宏,文帝第六子。
《南史本传》载,宏后庭数百千人,皆极天下之选,所幸江无畏服玩侔于齐东眠潘妃宝履,值千万。
《女红余志》载,临川王宏妾江无畏,善骑马,翠毦珠羁,玉珂金镫。
【宫词】青溪宫外水潾潾,旧苑亭台尽鼎新。好士宏开游客省,笼炉饮扇款佳宾。
【简释】南王平萧伟,文帝第八子。
《南史本传》载,齐世青溪宫,改为芳林苑,天监年初,赐伟为第。又加穿筑果木珍奇,穷极雕靡,令游客省寒暑得宜,冬有笼炉,夏设饮扇。每与宾客游其中,命从事中郎萧子范为之记。梁藩邸之盛,无过焉。
【宫词】雕文舸子荡池心,无圃禽鱼寄兴深。丝竹不须宣女伎,自来山水有清音。
【简释】昭明太子萧统,武帝长子。
《南史·本传》载,统游后池,乘雕文舸,以摘芙蓉。(又)载,统性爱山水,于元圃穿筑更立亭馆,与朝士名素者游其中,尝泛舟于后池。番禺、侯轨称此中宜奏女乐。太子不答,吟左思《招隐诗》云:“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附:伪汉
伪汉,侯景,朔方人,篡立。五月为羊鵾所杀。改元一(太始)。
【宫词】昭阳高坐御公卿,济济朝班位号更。立朝枉称天子七,先人唯记阿爷名。
【简释】《梁书·侯景传》载,先是丹阳陶宏景,尝为诗曰:“夷甫任散诞,平叔坐谈空,不意昭阳殿,化作单于宫。”大同末人士竞谈元理,不习武事。至是,景果居昭阳殿。(又)载,景改左民尚书为殿中尚书,五兵尚书为七兵尚书,直殿主帅为直寝。景三公之官,动置十数,仪同尤多。其左仆射王伟,请立七庙。景曰:“何谓七庙?”伟曰:“天子祭七世祖考,故置七庙。并请七世之讳,敕太常具祭祀之礼。”景曰:“前世吾不复忆,唯阿爷名标。”众闻咸窃笑之。景党有知景祖名周者,自外悉是,王伟制其名位。
【宫词】永吉传呼宝殿开,轜车鼓呼下层台。华林晓日飞鸟散,纱帽青袍挟弹来。
【简释】《梁书·侯景传》载,景以轜车,床载鼓呼。(又)载,伪有司改警跸为永吉,避景之名讳。(又)载,景自篡立后,时著白纱帽,披青袍,或匹马戏于宫内。及华林苑,弹射乌鸦。
○陈
陈,高祖武皇帝姓陈名霸先,吴兴人。梁太平二年封陈公,进爵为王。寻受梁禅,都建康,在位三年殂,葬万安陵,改元一(永定)。世祖文皇帝蒨祖兄始兴王道谈子,初封临川王,高祖殂,皇子在长安。大臣侯安都定策,立帝。七年殂,葬永宁陵,改元二(天嘉、天康)。子伯宗立,二年成安王顼废为临海王,寻遇害,改元一(光大)。顼,世祖弟,废伯宗自立,是为高宗宣皇帝,十四年殂,葬显宁陵,改元一(大建)。子叔宝立,七年为隋所执,封长城公,仁寿四年卒,改元二(至德、祯明)。
陈共五主,凡三十三年。
【宫词】刺闺封事夜纷披,阁外鸡人报漏移。试问银竿投几度,君王梦醒已多期。
【简释】《南史·陈文帝纪》载,帝起自布衣,知百姓疾苦。一夜内刺闺取外事分判者,前后相续。每鸡人伺漏,令投竿于阶石上,铿然有声,云:“吾虽得眠,亦令惊觉。
【宫词】甘露亭前圣驾回,云龙门外火成灰。奉盘瓦器家风俭,谁送罗纹锦被来。
【简释】《南史·陈宣帝纪》载,太建七年四月,陈姚根上织成罗纹锦被表各二,诏于云龙门外焚之。九年,甘露频降,乐游苑。舆驾幸苑,采甘露,宴群臣,诏于苑龙舟山立甘露寺。
《南史·陈武帝纪》戴,帝雅尚俭素,常膳不过数品,私飨曲宴,皆瓦器奉盘。
【宫词】求贤殿里秋风凉,手积图书卸艳妆。夜不留人人自去,闲翻贝叶礼空王。
【简释】《陈书·后妃传》载,后主陈皇后,身居俭约,衣服无锦绣之饰,左右近侍百许人,唯录阅图史及释典为事。(又)载,沈皇后素无宠,别居求贤殿。陈后主戏赠沈后云:“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宫词】宝帐珠帘护玉床,风来晓殿蹴尘香。疏条未了张妃倦,笑倚君王索隐囊。
【简释】《南史·张贵妃传》载,至德二年,于光照殿前,起临春结绮望仙之阁。其窗户、壁带、悬楣、栏槛之类,皆以沈檀香为之,外施珠帘,内有宝床、宝帐。每微风暂至,香闻数里。
《南部烟花集》载,陈宫人卧履皆以薄玉花为饰。内散以龙脑诸香屑,谓之“尘香”。
《南史·张贵妃传》载,后主怠于政事,百司启奏,并因宦者蔡临儿、李善度进。后主倚隐囊,置张妃于膝上,共决之。李、蔡所不能记者,贵妃并为疏条,无所遗脱。
【宫词】春林雨过落残红,凤佩锵锵放柘弓。最是杨花轻薄甚,点人衣袖故随风。
【简释】《南部烟花记》载,陈宫人喜于春林放柘弹。(又)载,陈宫人佩玉、尽画鸾凤。
《类记》载,后主与丽华游后园,有柳絮点衣。丽华谓后主曰:“何物能点人衣?”后主曰:“轻薄物识卿意也!”丽华笑而不答。
【宫词】临春结绮灿朝霞,学士分题斗藻葩。新得封书三十六,采笺还谱后庭花。
【简释】《南史·张贵妃传》载,后主以宫人有文学者袁大舍等为女学士,每引宾客对。贵妃游宴,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赋诗,互相答赠。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调。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
《南史·陈后主纪》载,后主常使张贵妃、孔贵人等八人夹坐,江总、孔范等十人预宴,号曰:“狎客”。先令八妇人擘采笺制五言诗,十客一时继和,迟者则罚酒。
《大业拾遗记》载,炀帝游鸡台,恍惚间与陈后主相遇。后主曰:“人生各图快乐,曩时,何见罪之深也!三十六封书至,今使人怏怏不乐!”
【宫词】掠削金钗两鬓垂,相思无那敛双眉。小窗梦醒斜阳晚,愁诵君王碧玉飞。
【简释】明张溥《陈后主集题词》载,世言陈后主轻薄最甚者,莫如“黄鹂留”、“玉树”、“后庭花”、“金钗两鬓垂”等曲。今曲不尽传,唯见“玉树”一篇。陈后主《长相思乐府》载,“帷中看枝影,对镜敛双眉”。(又)载,小窗诗云:“午醉醒来晚,无人梦自惊,夕阳如有意,偏傍小窗明。”(又)载,寄侍儿碧玉诗云:“离别肠应断,相思骨合销,愁魂若飞散,凭仗一相招。”
【宫词】神仙飘缈笑临风,岂识齐云召寇纵。密启频来桃叶渡,总堆床下未开封。
【简释】《南史·张贵妃传》载,尝于阁上靓妆,临于轩槛,宫中遥望若神仙。
《南史·陈后主纪》载,后主起齐云观。国人歌曰:“齐云观,寇来无际畔。”(又)载,先是江东谣,多唱王献之桃叶辞。辞云:“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揖,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及晋王广军于六合镇,其山名为桃叶,果乘陈船而渡。(又)载,当贺若弼渡京口,彼人密启告急,叔宝为饮酒,遂不省之。高熲至日,犹见启在床下,未开封。亦是可笑。
【宫词】玉树轻盈璧月笼,万几难旷作诗功。突来败兴韩擒虎,误却新词写砑红。
【简释】《南史·张贵妃传》载,后主曲云:“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大抵所归皆美张贵妃、孔贵嫔之容色。(又)载,隋文帝叹陈后主事,曰:“将作诗功夫,何如思安时事?!”《南部烟花记》载,每忆尔时,丽华方凭临春阁,试东都紫毫书小砑红绡,和江令碧月词。未终,见韩擒虎领数万骑直来捉,人都无去就意。
【宫词】山鸟争呼帝奈何,桂宫犹自戏嫦娥。胭脂井底甘同穴,才信君恩固结多。
【简释】《南史·陈后主纪》载,祯明二年,蒋山众鸟鼓两翼,以附膺曰:“奈何帝,奈何帝。”
《南部烟花记》载,陈后主为张丽华造桂宫于光昭殿,后作圆山如月,障以水晶。后庭设素粉罘罳,庭中空洞无他物,唯植一桂树,树下置药杵臼。使丽华恒驯一白兔。丽华披素袿裳,梳凌云髻,插白通草苏朵子靸。丽华飞头履,时独步于中,谓之“月宫”。帝每入宴,呼丽华为“张嫦娥”。
《江南通志》载,景阳井在台城中。《南史》载,隋克台城,陈后主与张丽华、孔贵嫔、俱入井。隋军出之,其井有石栏。旧传,栏有石脉,以帛试作胭脂痕。
附:诸王
【宫词】史司经厨发古香,读余高阁醉霞觞。金盘蜜浸乌梅果,借补医家醒酒方。
【简释】永阳王陈伯智,文帝第十二子。
《南史本传》载,伯智少敦厚有器局,博涉经史。
《云仙杂记》载,陈永阳王宿酲未解,则为蜜浸乌梅,每啖下二十八,清醒乃已。
【宫词】沐猴百戏晓盈庭,银烛摇光夜不扃。夺得谢家茔地后,漫夸刺血涅槃经。
【简释】始兴王陈叔陵,宣帝第二子。
《南史本传》载,叔陵为沐猴百戏。(又)载,夜常不卧,执烛达晓。(又)载,晋世王公贵人,多葬梅岭。及所生母彭氏卒,及发故大傅谢安墓,弃去安柩,以葬其母。初丧日,伪有哀毁,自称刺血写涅槃经。
猜你喜欢 郑闻·唐圭璋 元绛·唐圭璋 卷二·阮阅 浩然斋词话 全文·周密 第五出 办贼·李渔 五集卷九十七·乾隆 卷494 ·佚名 卷六十八·冯惟讷 跋·房祺 省斋集补钞·吴之振 卷八百三十七·佚名 明诗平论二集卷十一·朱隗 石屏诗集巻二·戴复古 十集 二卷·钱德苍 第九场·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