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住毗婆沙论

梵名Das/abhu^mika -vibha^s!a^-s/a^stra 。凡十七卷。龙树菩萨造,后秦鸠摩罗什译。略称十住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本论系要约华严经十地品(十地经)经文之大意所作之诠释。汉译本中,罗什将十地称为十住;十地即是指大乘菩萨修道之十个阶位而言。然龙树并非完整注释十地经,仅注释初地(欢喜地)与第二地(离垢地)之一半,此或为原典不备,或翻译未完成所致。本书序品先叙菩萨、十地之意义及区别三乘。本文计分三十五章(品),自第一章至二十七章略行品为初地之注释,第二十八章以下始论第二地。初地部份首先说明欢喜地之内容,再说明菩萨之理想(愿)、实践(行)、果报(果)。至第二地力陈十方便心之重要性,并详说大乘菩萨之十善业道。本书第三十五品第九篇之易行品为净土门之重要典籍。

《十住毗婆沙论》全部章节目录

(1)十住毗婆沙论 第一卷
(2)十住毗婆沙论 第二卷
(3)十住毗婆沙论 第三卷
(4)十住毗婆沙论 第四卷
(5)十住毗婆沙论 第五卷
(6)十住毗婆沙论 第六卷
(7)十住毗婆沙论 第七卷
(8)十住毗婆沙论 第八卷
(9)十住毗婆沙论 第九卷
(10)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卷
(11)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一卷
(12)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二卷
(13)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三卷
(14)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四卷
(15)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五卷
(16)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六卷
(17)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七卷

猜你喜欢
  大乘百福庄严相经·佚名
  迦叶赴佛般涅槃经·佚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解·宗泐
  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佚名
  安宅神咒经·佚名
  大乘八大曼拏罗经·佚名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佚名
  金刚针论·佚名
  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佚名
  最上大乘金刚大教宝王经·佚名
  造像量度经·佚名
  净慈要语·永觉元贤
  圣箭堂述古·为霖道霈
  天童弘觉忞禅师北游集·道忞
  人施设论·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厉元范·唐圭璋

      庐陵郡守   失调名   梦中得   叶叶柳眉齐抹翠,梢梢花脸争匀白。

  • 卷四百八十四·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八十四崔公信崔公信元和元年进士第张洪靖帅太原辟为掌记後改观察判官加授殿中侍御史诗一首和太原张相公山亭怀古叠石状崖巘翠含城上楼前移庐霍峰远带沅湘流潇洒

  • 吴范刘惇赵达传第十八·陈寿

    吴范字文则,会稽上虞人也。以治历数,知风气,闻于郡中。举有道,诣京都,世乱不行。会孙权起于东南,范委身服事,每有灾祥,辄推数言状,其术多效,遂以显名。初,权在吴,欲讨黄祖,范曰:「今兹少利,不如明年。明年戊子,荆州刘表亦身死国亡。」

  • 卷第六十·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撰列传第五十三列女徐夫人 绵州刘氏四烈妇(新津袁氏等)犍为陈氏二女(仁寿辜氏女) 叙州妇女(纳溪二王氏等)刘氏(马氏等) 马氏 侯氏(刘氏等) 张氏 刘氏江都程氏六烈 江都

  • 一一九○ 办理军机处为奉旨将《诸史同异录》掣出销毁事致盛京将军等各文·佚名

    一一九○ 办理军机处为奉旨将《诸史同异录》掣出销毁事致盛京将军等各文乾隆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办理军机处为行知事。谕旨:将文溯、文津阁藏贮李清所撰《诸史同异录》一书,掣出销毁。钦此。理合行知盛京将军并传谕热河

  • 卷十上 皇后纪第十上·范晔

    ◆安思阎皇后纪安思阎皇后阎姬,河南荥陽人。祖父阎章,永平中为尚书,以二妹为贵人。阎章精晓旧典,长久地得不到位次,理当升迁重要的职务,但显宗明帝认为他是后宫亲属,竟然不用,出任步兵校尉。阎章生阎畅,阎畅生皇后阎姬。阎姬有

  • 王固传·姚思廉

    王固字子坚,是左光禄大夫王通的弟弟。他年少时高洁雅正,广泛涉猎经文史籍,因他为梁武帝的外甥,封为莫口亭侯。推举为秀才。初任梁秘书郎,迁太子洗马,掌东宫管记,生母去世离职。服丧期满,任丹陽尹丞。侯景之乱时,逃奔荆州,梁元帝

  • 耶律那也传·脱脱

    耶律那也,字移斯辇,夷离堇蒲古只之后。父亲耶律斡,曾任北克,随从讨伐夏国时战死。季父赵三,初时任宿直官,累迁至北面林牙。咸雍四年(1068),拜为北院大王,改任西南面招讨使。大康年间,西北诸部骚扰边境,朝议想要前往讨伐,皇上认为

  • 后晋纪六齐王下开运二年(乙巳、945)·司马光

    后晋纪六后晋齐王开运二年(乙巳,公元945年) [1]八月,甲子朔,日有食之。 [1]八月,甲子朔(初一),出现日食。 [2]丙寅,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和凝罢守本官;加枢密使、户部尚书冯玉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事无大小,悉以委之。 [2]丙

  • 历代吏师类录[一]·徐元瑞

    天文二星 上帝,执法官;土公,吏。有虞氏 士师皋陶。周 太傅周公旦、朝鲜侯箕子、太保召公奭、大司寇吕侯。列国 韩 公子韩非、相申不害、大夫慎到。 魏 师李悝。 齐 相管仲。 楚 大夫屈平。 郑 相公孙侨、大

  • 提要·金履祥

    【臣】等謹案論語集註考証十卷孟子集注考証七卷宋金履祥撰後有自跋謂古書之有注者必有疏論孟考証即集注之疏以有纂疏故不名疏而文義之詳明者亦不敢贅但用經典釋文之例表其疑難者疏之其書於朱子未定之說但折衷歸一於事

  • 卷十三下·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要义卷十三下宋 魏了翁 撰僖公元年至四年【一】鲁僖闵公庶兄鲁世家僖公名申庄公之子闵公庶兄其母成风所生也惠王十八年即位是岁岁在鹑首【二】齐师救邢次聂北三传异义齐帅诸侯之师救邢次于聂北

  • 林阳端禅师·惠洪

    禅师名志端。福州俞氏子。受业于南涧寺。年二十四。谒安国弘瑫禅师。有僧问。万象之中。如何独露身。瑫举一指。其僧惘然而退。端忽契悟。至夜启瑫曰。今日见和尚一指。乃知和尚用处。瑫曰。汝见何道理。端亦举一指。

  • 卷三百九十八·佚名

    △初分常啼菩萨品第七十七之一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云何教授教诫初业菩萨。令其信解诸法自性毕竟皆空。佛告善现,岂一切法先有後无。然一切法非有非无。无自性无他性。先既非有後亦非无。自性常空无所怖畏。应当如是

  • 四分律卷第五十七(第四分之八)·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调部之三尔时世尊在舍卫国。优波离从坐起,偏露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佛言:“大德!迦留陀夷与女人身相触,是犯不?”佛言:“初未制戒,不犯。”“大德!若与男子身相触,是犯不?”佛言:“突吉罗。”“

  • 钦定校正淳化阁帖释文·佚名

    十卷。清乾隆三十四年 (1769),诏以内府所藏宋淳化四年赐毕士安 《阁帖》,命内廷诸臣详加校订,选工摹勒。其间搜集诸家释文,最为详备,勘核颇精详。书首乾隆题“寓名蕴古”四字及《淳化轩记》一篇,然后载原帖旧跋,及诸臣题记。

  • 论书表·虞龢

    南朝宋虞龢著。1卷,叙二王书事,搜访名迹情形及所得字数,编次二王、羊欣等人书事,另有文房用具的使用等等,内容丰富,其中所记王羲之为老妪书扇、《道德经》换鹅、掣笔不脱等遗闻佚事,成为书林佳话,久为传颂。有《法书

  • 大般涅槃经玄义·灌顶

    凡二卷。略称涅槃经玄义。灌顶(561~632)撰。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本书乃涅槃经最重要之解说书。卷首为序论,将涅槃分为别释与通释两类解释之,而以法身、般若、解脱等三德说明涅槃经;又将涅槃经分为释名、释体、释宗、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