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三下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左传要义卷十三下

宋 魏了翁 撰

僖公元年至四年

【一】鲁僖闵公庶兄

鲁世家僖公名申庄公之子闵公庶兄其母成风所生也惠王十八年即位是岁岁在鹑首

【二】齐师救邢次聂北三传异义

齐帅诸侯之师救邢次于聂北者案兵观衅以待事也次例在庄三年正义曰公谷以为齐宋曹皆是侯伯之身公羊称不与诸侯专封故变称师此时邢不灭何以言封左氏将卑师衆称师

【三】邢许自迁宿阳强

传称师逐狄人具邢器用而迁之则是诸侯迁邢也而文作邢自迁者以邢迁如归公羊传曰迁者何其意也迁之者何非其意邢迁于夷仪许迁于白羽皆是其国之意宋人迁宿齐人迁阳他人强迁

【四】书姜氏薨不言杀讳之

传在闵二年者彼因孙于邾遂终言之实齐人杀之讳故不言杀也夫人薨例不书地地者明其在外而薨若言夫人自行至夷遇疾而薨齐人乃以其丧归耳

【五】公谷以书氏去姜为贬左氏无贬

注僖公至阙文正义曰齐人治哀姜之罪取而杀之则位絶於鲁非复鲁之夫人其死不合书之於策以僖公请而葬之外欲固齐以居厚内存母子不絶之义故具书於经薨葬备礼讳之若言无罪而自死然既讳其杀不宜有贬公羊传曰夫人何以不称姜氏贬曷为贬与弑公也谷梁传曰其不言姜以其杀二子贬之也或曰为齐桓讳杀同姓也贾逵云杀子轻故但贬姜以薨葬备礼知其无所贬责

【六】君亲之恶讳虽有例而无常准

注掩恶至可也正义曰坊记曰善则称君过则称巳则民作忠善则称亲过则称巳则民作孝是掩恶扬善之义义存君与亲也君亲之恶务欲掩之是故圣贤作法通有讳例讳虽有例而事无定体或讳大不讳小或讳小不讳大皆当时臣子率巳之意而为之隐故无深浅常准隐十年公羊传曰於外大恶书小恶不书於内大恶讳小恶书必如彼言是有常准历检春秋都无定例纳鼎恶於易田讳田而不讳鼎公入小於公出讳入而不讳孙是其无常准也既无常准随讳深浅旧史有所辟讳圣贤因而从之以通人事之理故容有掩恶之法

【七】齐威救邢逐狄师无私取

邢人溃而奔师弃其家之器物师逐狄人为之敛聚皆撰具以还邢人师人无所私取善齐桓委任得人用兵严整也

【八】侯伯救患分灾谓州长

注侯伯至谷帛正义曰此因齐侯发例齐侯之为侯伯当是王之二伯此言州长必是九州之长得州牧於其竟内亦当救患讨罪以州牧亦掌此事故言州长以包之有灾害者分之财物知分者分谷帛也

【九】书城楚丘与城邢异邢已迁

此决城邢也彼既迁讫乃为城之不言城夷仪而言城邢邢已迁也此则先城楚丘将以封卫言城楚丘不言城卫卫未迁也

【十】会江人黄人三传义异

公羊谷梁皆云江人黄人远国之辞言其实是君也以其远国降而称人贾云江黄称人刺不度德善邻恃齐背楚终为楚所灭其意虽异皆以江人黄人为国君亲来杜以诸侯之贬不至称人则此称人者皆是其国之大夫耳齐桓威德稍盛远国来服谦以接远故与宋公会之

【十一】城楚丘而封卫

封者聚土之名也天子之建诸侯必分之土地立其疆界聚土为封以记之故建国谓之封国旧是卫国今云封者以其君死国灭更封建之

【十二】礼过他国必假道

聘礼云若过他邦至于竟使次介假道束帛将命于朝下大夫取以入告出许是礼过他国必假道也聘尚假道况乎伐国故请以璧马假借也谷梁传曰借道乎虞【十三】将假道故言虞能病冀晋不能报虢

服?以为冀为不道伐鄍三门谓冀伐晋也冀之既病亦唯君故谓虞助晋也将欲假道称前恩以诱之案传荀息以宝假道公尚虑虞不许则晋之於虞旧非与国若其尝经助晋则是昔来通好何忧乎不许而请进国之美宝尚畏宫之奇谏乎故杜以为冀自伐虞虞自报冀以虞能报冀晋不能报虢言已弱以示其耻言虞强以说其心此虽无文理必然也

【十四】恶虞贪贿故以虞为兵主

如传之言直云会虞伐虢伐虢未知谁为兵主但下云先书虞贿故也若虞为兵主自当在先不须云先书虞也明晋实为主而仲尼先书虞

【十五】言竖貂始漏师为齐乱张本

注寺人至张本正义曰周礼内宰之属有内小臣奄上士四人寺人王之正内五人内竖倍寺人之数寺人掌王之内人及女宫之戒令内竖掌内外之通令皆掌妇人之事是内小臣以下皆用奄人为官也郑玄云竖未冠者之官名然则此人名貂幼童为内竖之官以为齐侯所宠後虽年长遂呼为竖貂焉此时为寺人之官故称寺人貂也言漏师者漏泄师之密谋也漏师已是大罪此云始者言其终又甚焉故言始以为齐乱张本【十六】僖不雨每时一书又书得雨与文公异

三年注一时至为灾正义曰一时不雨则书首月者解去冬今春也书首月者皆竟时不雨次月不雨不复书也故夏四月不雨五月不雨不复书六月得雨乃书之此由不雨日久方始追书其事每时一书所以详其文也不於去年冬十月及今年正月不雨注必於夏四月不雨注者以下有六月雨文二年自十有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十三年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二者皆摠书不雨又不书得雨之月与此年书不雨文异者谷梁传曰一时言不雨者闵雨也闵雨者有志乎民者也六月雨雨云者喜雨也喜雨者有志乎民者也文二年传曰历时而不言不雨文不忧雨也不忧雨者无志乎民也言僖有忧民之志故每时一书文无忧民之志是以历时总书贾逵取以为说杜既不注或亦史异辞也

【十七】徐舒相去远而越境灭国

诸侯相灭亡者多是土壤邻接思启封疆今检杜注徐在下邳舒在庐江相去甚遥而越境灭国无传无注不知所以襄十三年传例曰凡书取言易也用大师焉曰灭

【十八】蔡溃遂伐楚因行而侵蔡

四年注遂两事之辞正义曰桓八年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公羊传曰遂者何生事也谓本无向纪之心至鲁始生意谷梁传曰遂继事之辞也此云两事之辞谓既有上事复为下事不以本谋有心无心为异也此齐侯先有伐楚之心因行而侵蔡耳

【十九】许男卒不地内桓师

许男新臣卒正义曰成十三年曹伯庐卒于师此不言于师者谷梁传曰诸侯死於国不地死於外地死於师何为不地内桓师也注云齐桓威德洽着诸侯安之虽卒於外与其在国同贾逵云不言於师善会主加礼若卒於国左氏无此义

【二十】楚子本遣屈完观齐完自求盟

公羊传曰屈完者何楚大夫也何以不称使尊屈完也曷为尊屈完以当桓公也其意言屈完楚之贵者尊之以敌齐侯若屈完足以自专无假君命不为楚子所使故作自来之文服?取以为说岂当然乎故杜别为此解楚子本使屈完如师以观齐师之强弱强则欲服弱则欲拒屈完覩齐之盛因而求盟盟非楚子之意故不称使以屈完自来盟为文谷梁传曰其不言使权在屈完也完之本意欲即盟于军齐桓喜其来服退舍以礼楚言来盟于师书屈完之意也盟于召陵书实盟之所也

 

春秋左传要义卷十三下

猜你喜欢
  卷九 盘庚中第十·孔颖达
  卷六 士昏礼第二·郑玄
  读书续録卷二·薛瑄
  卷十七·傅逊
   外物第二十六·刘文典
  卷二十三·魏了翁
  卷十八·朱熹
  礼记要义卷第二十一·魏了翁
  诏圣第五十八·桓宽
  卷一百八十三·佚名
  汉藏教理院记·太虚
  复安庆佛教居士林函·太虚
  文武群己事器一致之教育·太虚
  外道大略之相·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杨万里·唐圭璋

      万里字廷秀,吉水人。生于建炎元年(1127)。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光宗朝,历秘书监,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改知赣州,再召赣州,再召皆辞。宁宗朝,以宝谟阁学士致仕。开禧二年(1206)卒,年八十。谥文节,赠光禄大夫。学者称为诚斋先生。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五·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四年夏四月庚辰朔制授吴玠定国军节度使川狭宣抚副使玠因除宣副遂移镇加恩上赐以所御战袍器甲且赐亲笔曰朕恨阻远不得拊卿之背也玠素不为威仪既除宣抚副使简易如故常负手步出与军士立语幕客请曰今大敌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八十六·乾隆

      宋  髙宗皇帝  【戊午】绍兴八年【金天眷元年】春二月胡安国进春秋传诏加安国宝文阁直学士  自王安石废春秋不列干学官安国以为先圣手所笔削之书天下事物无不备于此因潜心二十余年着春秋传以成其志至是上之

  • 三七三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总裁等错误次数查核并交部察议片·佚名

    三七三 军机大臣奏遵旨将总裁等错误次数查核并交部察议片乾隆四十二年四月初六日臣等奉旨,令将四库全书处进过书籍,从今年正月起,所有指出错讹记过之处,通行查核。其分校、覆校错至两次,总裁名下错至三次者,均着查明,交部议

  • 李振传·欧阳修

    李振,字兴绪,他的祖父抱真是唐的潞州节度使。振在唐当金吾卫将军,授台州刺史。浙东盗贼起事,没上任就西归。经过梁,向太祖献策,太祖留他。太祖兼领郓州,上表任命振当节度副使。振到长安奏事,住在梁设的官舍里。宦官刘季述谋划

  • 洪咨夔传·脱脱

    洪咨夔,字舜俞,于潜人。考中嘉定二年(1209)进士,被授予如皋主簿,不久授为饶州教授。他写成《大治赋》,得到楼钥的赏识。被授予南外宗学教授,因言论离职。遭母丧,服丧期满后,他应博学宏词科,直院庄夏推举他代替自己的官职。崔与

  • 卷十一 泰誓中第二·孔颖达

    惟戊午,王次于河朔。次,止也。戊午渡河而誓,既誓而止于河之北。[疏]传“次止”至“之北”○正义曰:“次”是止舍之名,《穀梁传》亦云:“次,止也。”序云“一月戊午,师渡孟津”,则师以戊午日渡也。此戊午日次于河朔,则是师渡之日

  • 卷二十三 礼器第十·郑玄

    (陆曰:“郑云:‘以其记礼,使人成器。孔子谓子贡瑚琏之器是也。’”)[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为《礼器》者,以其记礼,使人成器之义也。故孔子谓子贡:‘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此于《别录》属《制度》。”礼

  • 觉群紧要启事·太虚

    本报止方发行主任,已辞去玉佛寺住持职;福善编辑主任又因病逝世,关于人事乃不能不有所调整。兹以玉佛寺苇一新住持为副社长,撤销两部主任,由月耀编辑,法源升发行,直接受社长、副社长指挥监督。又因物价增高一倍以上,才财两感艰

  • 宗镜录卷第四十二·延寿

    夫大乘圆顿识智俱亡。云何却述缘生反论因果答。经云。深信大乘不谤因果。又云。深入缘起断诸邪见。夫唯识之旨不出因果。正因相者。由识变故。诸法得生。以识为因。正果相者。由种识故。生诸分别法体之果及异熟等分位

  • 大乘百法明门论解卷上(本地分中略录名数)·窥基

        天亲菩萨造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唐慈恩法师窥基注解    明鲁庵法师普泰增修  大者拣小为义,乘者运载得名,(名义互言)百数也,法谓世出世之法,故心法八、心所五十有一、色乃十一、不相应二

  • 西方合论 第四卷·袁宏道

    西方合论 第四卷第四教相门夫一大藏教。如器衔空。空无相体。器有方圆。器尽空除。缘亡教灭。是故随缘普应。则涅槃真如。一器也。称智自在。则名相专持。一空也。药无定方。定方以病。岂谓玉屑珊瑚。无上妙药

  • 卷第十三·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目录卷第十三卷六十四  临济宗南岳下第三十二世 笑岩宝禅师法嗣  龙池幻有正传禅师 灵谷昙芝禅师  瑞峯三际广通禅师 天宁幻也佛慧禅师 车溪冲禅师法嗣  径山南明广禅师南岳下第三十三世 禹门传

  • 卷第四·佚名

    嘉兴大藏经 季总彻禅师语录季总彻禅师语录卷第四侍者超远记录诗偈五言八句南岳山居杂咏涧底风来肃情空物物幽不闻车马闹远却世尘忧叶落知秋老林疏露瀑流忘机鸥与鹭相狎若相投其二门倩闲云护清幽丈室临野猿探果热巢鸟

  • 第七十二章 灌顶祭次第·佚名

    ……[缺?]……其时摩诃雷伽[官]玛兴达率大军兵来袭,与于沙罗伽玛之渡口驻军发舍利[官]之长罗伽伽之大军行大战斗,呼为罗伽伽大威力者之发舍利[官],又(一、二)如入象群之雄狮子,于交战毙此玛兴达之不少勇士等

  • 胎息经笺疏·张义尚

    尚自幼多病,又乏齐物乐天之智,常汲汲于死生之域,故于修养诸术,道佛学说,无不参究,冀得延命固形,超脱证果。然念余多年来,学愈多,行余蔓,与日损之旨,大相背谬,自亦知之。适一九五一冬日二十五,腊之十五日,闲居无事,因思学道半生,有何受

  • 皇明本纪·佚名

    大明皇帝,濠,泗州人也,姓朱氏,世为农业。母太后陈氏,夜梦一黄冠自西北来,至舍南麦场中麦糠内,取白药一丸,置太后掌中,太后视渐长,黄冠曰:“好物,食之。”太后应而吞之。觉,谓仁祖曰:“口尚有香。”明旦,帝生。生三日,腹胀几殆,仁祖梦抱

  • 春秋皇纲论·王晳

    五卷。王晳撰。王晳生平不详。除此书外,王氏还着有《春秋通》、《春秋异义》、《春秋明例隐括图》,皆佚。此书属通论性质。分孔子修春秋、始隐、尊王、公即位、卿书名氏等二十三条,主旨在考辨三传,评论啖助,陆淳,反对啖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