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吴范刘惇赵达传第十八

吴范字文则,会稽上虞人也。以治历数,知风气,闻于郡中。举有道,诣京都,世乱不行。会孙权起于东南,范委身服事,每有灾祥,辄推数言状,其术多效,遂以显名。

初,权在吴,欲讨黄祖,范曰:「今兹少利,不如明年。明年戊子,荆州刘表亦身死国亡。」权遂征祖,卒不能克。明年,军出,行及寻阳,范见风气,因诣船贺,催兵急行,至即破祖,祖得夜亡。权恐失之,范曰:「未远,必生禽祖。」至五更中,果得之。刘表竟死,荆州分割。

及壬辰岁,范又白言:「岁在甲午,刘备当得益州。」后吕岱从蜀还,遇之白帝,说备部众离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克。权以难范,范曰:「臣所言者天道也,而岱所见者人事耳。」备卒得蜀。

权与吕蒙谋袭关羽,议之近臣,多曰不可。权以问范,范曰:「得之。」后羽在麦城,使使请降。权问范曰:「竟当降否?」范曰:「彼有走气,言降诈耳。」权使潘璋邀其径路,觇候者还,白羽已去。范曰:「虽去不免。」问其期,曰:「明日日中。」权立表下漏以待之。及中不至,权问其故,范曰:「时尚未正中也。」顷之,有风动帷,范拊手曰:「羽至矣。」须臾,外称万岁,传言得羽。

后权与魏为好,范曰:「以风气言之,彼以貌来,其实有谋,宜为之备。」刘备盛兵西陵,范曰:「后当和亲。」终皆如言。其占验明审如此。

权以范为骑都尉,领太史令,数从访问,欲知其决。范祕惜其术,不以至要语权。权由是恨之。吴录曰:范独心计,所以见重者术,术亡则身弃矣,故终不言。

初,权为将军时,范尝白言江南有王气,亥子之间有大福庆。权曰:「若终如言,以君为侯。」及立为吴王,范时侍宴,曰:「昔在吴中,尝言此事,大王识之邪?」权曰:「有之。」因呼左右,以侯绶带范。范知权欲以厌当前言,辄手推不受。及后论功行封,以范为都亭侯。诏临当出,权恚其爱道于己也,削除其名。

范为人刚直,颇好自称,然与亲故交接有终始。素与魏滕同邑相善。滕尝有罪,权责怒甚严,敢有谏者死,范谓滕曰:「与汝偕死。」滕曰:「死而无益,何用死为?」范曰:「安能虑此,坐观汝邪?」乃髡头自缚诣门下,使铃下以闻。铃下不敢,曰:「必死,不敢白。」范曰:「汝有子邪?」曰:「有。」曰:「使汝为吴范死,子以属我。」铃下曰:「诺。」乃排閤入。言未卒,权大怒,欲便投以戟。逡巡走出,范因突入,叩头流血,言与涕并。良久,权意释,乃免滕。滕见范谢曰:「父母能生长我,不能免我于死。丈夫相知,如汝足矣,何用多为!」会稽典录曰:滕字周林,祖父河内太守朗,字少英,列在八俊。滕性刚直,行不苟合,虽遭困偪,终不回挠。初亦迕策,几殆,赖太妃救得免,语见妃嫔传。历(历山)〔历阳〕、(潘阳)〔鄱阳〕、山阴三县令,鄱阳太守。

黄武五年,范病卒。长子先死,少子尚幼,于是业绝。权追思之,募三州有能举知术数如吴范、赵达者,封千户侯,卒无所得。吴录曰:范先知其死日,谓权曰:「陛下某日当丧军师。」权曰:「吾无军师,焉得丧之?」范曰:「陛下出军临敌,须臣言而后行,臣乃陛下之军师也。」至其日果卒。臣松之案,范死时,权未称帝,此云陛下,非也。

刘惇字子仁,平原人也。遭乱避地,客游庐陵,事孙辅。以明天官达占数显于南土。每有水旱寇贼,皆先时处期,无不中者。辅异焉,以为军师,军中咸敬事之,号曰神明。

建安中,孙权在豫章,时有星变,以问惇,惇曰:「灾在丹杨。」权曰:「何如?」曰:「客胜主人,到某日当得问。」是时边鸿作乱,卒如惇言。

惇于诸术皆善,尤明太乙,皆能推演其事,穷尽要妙,着书百馀篇,名儒刁玄称以为奇。惇亦宝爱其术,不以告人,故世莫得而明也。

赵达,河南人也。少从汉侍中单甫受学,用思精密,谓东南有王者气,可以避难,故脱身渡江。治九宫一算之术,究其微旨,是以能应机立成,对问若神,至计飞蝗,射隐伏,无不中效。或难达曰:「飞者固不可校,谁知其然,此殆妄耳。」达使其人取小豆数斗,播之席上,立处其数,验覆果信。尝过知故,知故为之具食。食毕,谓曰:「仓卒乏酒,又无嘉肴,无以叙意,如何?」达因取盘中只箸,再三从横之,乃言:「卿东壁下有美酒一斛,又有鹿肉三斤,何以辞无?」时坐有他宾,内得主人情,主人惭曰:「以卿善射有无,欲相试耳,竟效如此。」遂出酒酣饮。又有书简上作千万数,着空仓中封之,令达算之。达处如数,云:「但有名无实。」其精微若是。

达宝惜其术,自阚泽、殷礼皆名儒善士,亲屈节就学,达秘而不告。太史丞公孙滕少师事达,勤苦累年,达许教之者有年数矣,临当喻语而辄复止。滕他日赍酒具,候颜色,拜跪而请,达曰:「吾先人得此术,欲图为帝王师,至仕来三世,不过太史郎,诚不欲复传之。且此术微妙,头乘尾除,一算之法,父子不相语。然以子笃好不倦,今真以相授矣。」饮酒数行,达起取素书两卷,大如手指,达曰:「当写读此,则自解也。吾久废,不复省之,今欲思论一过,数日当以相与。」滕如期往,至乃阳求索书,惊言失之,云:「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遂从此绝。

初孙权行师征伐,每令达有所推步,皆如其言。权问其法,达终不语,由此见薄,禄位不至。吴书曰:初,权即尊号,令达算作天子之后,当复几年?达曰:「高祖建元十二年,陛下倍之。」权大喜,左右称万岁。果如达言。

达常笑谓诸星气风术者曰:「当回算帷幕,不出户牖以知天道,而反昼夜暴露以望气祥,不亦难乎!」间居无为,引算自校,乃叹曰:「吾算讫尽某年月日,其终矣。」达妻数见达效,闻而哭泣。达欲弭妻意,乃更步算,言:「向者谬误耳,尚未也。」后如期死。权闻达有书,求之不得,乃录问其女,及发棺无所得,法术绝焉。吴录曰:皇象字休明,广陵江都人。幼工书。时有张子并、陈梁甫能书。甫恨逋,并恨峻,象斟酌其间,甚得其妙,中国善书者不能及也。严武字子卿,卫尉畯再从子也,围釭莫与为辈。宋寿占梦,十不失一。曹不兴善画,权使画屏风,误落笔点素,因就以作蝇。既进御,权以为生蝇,举手弹之。孤城郑妪能相人,及范、惇、达八人,世皆称妙,谓之八绝云。晋阳秋曰:吴有葛衡字思真,明达天官,能为几巧,作浑天,使地居于中,以机动之,天转而地止,以上应晷度。

评曰:三子各于其术精矣,其用思妙矣,然君子等役心神,宜于大者远者,是以有识之士,舍彼而取此也。孙盛曰:夫玄览未然,逆鉴来事,虽裨灶、梓慎其犹病诸,况术之下此者乎?吴史书达知东南当有王气,故轻举济江。魏承汉绪,受命中畿,达不能豫睹兆萌,而流窜吴越。又不知吝术之鄙,见薄于时,安在其能逆睹天道而审帝王之符瑞哉?昔圣王观天地之文,以画八卦之象,故亹亹成于蓍策,变化形乎六爻,是以三易虽殊,卦繇理一,安有回转一筹,可以钩深测隐,意对逆占,而能遂知来物者乎?流俗好异,妄设神奇,不幸之中,仲尼所弃,是以君子志其大者,无所取诸。臣松之以为盛云「君子志其大者,无所取诸」,故评家之旨,非新声也。其馀所讥,则皆为非理。自中原酷乱,至于建安,数十年间,生民殆尽,比至小康,皆百死之馀耳。江左虽有兵革,不能如中国之甚也,焉知达不算其安危,知祸有多少,利在东南,以全其身乎?而责不知魏氏将兴,流播吴越,在京房之筹,犹不能自免刑戮,况达但以秘术见薄,在悔吝之间乎!古之道术,盖非一方,探赜之功,岂惟六爻,苟得其要,则可以易而知之矣,回转一筹,胡足怪哉?达之推算,穷其要妙以知幽测隐,何愧于古!而以裨、梓限之,谓达为妄,非笃论也。抱朴子曰:时有葛仙公者,每饮酒醉,常入人家门前陂水中卧,竟日乃出。曾从吴主别,到洌州,还遇大风,百官船多没,仙公船亦沉沦,吴主甚怅恨。明日使人钩求公船,而登高以望焉。久之,见公步从水上来,衣履不沾,而有酒色。既见而言曰:「臣昨侍从而伍子胥见请,暂过设酒,忽忽不得,即委之。」又有姚光者,有火术。吴主身临试之,积荻数千束,使光坐其上,又以数千束荻裹之,因猛风而燔之。荻了尽,谓光当以化为烬,而光端坐灰中,振衣而起,把一卷书。吴主取其书视之,不能解也。又曰:吴景帝有疾,求觋视者,得一人。景帝欲试之,乃杀鹅而埋于苑中,架小屋,施床几,以妇人屐履服物着其上,乃使觋视之。告曰:「若能说此冢中鬼妇人形状者,当加赏而即信矣。」竟日尽夕无言,帝推问之急,乃曰:「实不见有鬼,但见一头白鹅立墓上,所以不即白之,疑是鬼神变化作此相,当候其真形而定。无复移易,不知何故,不敢不以实上闻。」景帝乃厚赐之。然则鹅死亦有鬼也。葛洪神仙传曰:仙人介象,字元则,会稽人,有诸方术。吴主闻之,徵象到武昌,甚敬贵之,称为介君,为起宅,以御帐给之,赐遗前后累千金,从象学蔽形之术。试还后宫,及出殿门,莫有见者。又使象作变化,种瓜菜百果,皆立生可食。吴主共论鲙鱼何者最美,象曰:「鲻鱼为上。」吴主曰:「论近道鱼耳,此出海中,安可得邪?」象曰:「可得耳。」乃令人于殿庭中作方埳,汲水满之,并求钩。象起饵之,垂纶于埳中。须臾,果得鲻鱼。吴主惊喜,问象曰:「可食不?」象曰:「故为陛下取以作生鲙,安敢取不可食之物!」乃使厨下切之。吴主曰:「闻蜀使来,得蜀姜作赍甚好,恨尔时无此。」象曰:「蜀姜岂不易得,原差所使者,并付直。」吴主指左右一人,以钱五十付之。象书一符,以着青竹杖中,使行人闭目骑杖,杖止,便买姜讫,复闭目。此人承其言骑杖,须臾止,已至成都,不知是何处,问人,人言是蜀市中,乃买姜。于时吴使张温先在蜀,既于市中相识,甚惊,便作书寄其家。此人买姜毕,捉书负姜,骑杖闭目,须臾已还到吴,厨下切鲙适了。臣松之以为葛洪所记,近为惑众,其书文颇行世,故撮取数事,载之篇末也。神仙之术,讵可测量,臣之臆断,以为惑众,所谓夏虫不知冷冰耳。

猜你喜欢
  志第三十 百官下·沈约
  卷一八九唐紀五·司马光
  进东汉会要表·徐天麟
  西番纪·张瀚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六·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二·佚名
  卷六十一·鄂尔泰
  彭泽传·张廷玉
  卷三十七·阿桂
  六九、宋辟公乃桓侯辟兵其元年当周安王二十二年·钱穆
  陈纪九 高宗宣皇帝下之下太建十三年(辛丑、581)·司马光
  卷七十八、开设资政院·黄鸿寿
  龚礼南·佚名
  二十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七言卷五十四·洪迈

      七言  曲江春草        郑 谷  花落江堤簇暖烟雨馀江色逺相连香轮莫辗青青破留与愁人一醉眠  雪中偶题  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  题慈恩寺黙公院  虽近

  • 卷二O八 唐紀二十四·司马光

      起旃蒙大荒落(乙巳)二月,盡強圉協洽(丁未),凡二年有奇。   中宗大和大聖大昭孝皇帝神龍元年(乙巳,公元七O五年)   二月,辛亥,帝帥百官詣上陽宮問太后起居;自是每十日一往。   甲寅,復國號曰唐。郊廟、社稷、陵寢、百官、

  • 卷一百五十二 慶曆四年(甲申,1044)·李焘

      起仁宗慶曆四年九月盡是年十月   九月辛酉,田況奏保州平。   壬戌,詔保州官吏死亂兵而無親屬者,官為殯殮;兵官不從賊被害及戰沒,並優賜其家;近城民田遭蹂踐者,蠲其租。   河北都轉運按察使、工部郎中、天章閣待制

  • 平定三逆方略卷三十·佚名

    卷三十   康熙十六年四月庚戌,削江宁副都统绰克托职。时绰克托随征广东,托言疾病,白平南亲王尚可喜,遂还江宁。上谕议政王等:我朝用兵以来,凡出征大臣无不奋力行间,以终其事;从未有军事未竣,半途而还者。今广东多事之秋,绰克

  • 明名臣琬琰续录卷三·徐紘

        (明)徐纮 撰    侍郎孔公墓志铭  薛瑄    公讳文英字世杰系出宣圣之裔大父讳彦明娶曹氏父志学娶蒋氏自彦明值宋季兵作徙家武安再徙邯郸父志学又徙陜西安化县遂家焉比再世皆积行阴徳弗耀于时志学生五

  • 第四○三供词同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一二二一四--八·佚名

    头份等街庄总理谢焕光之验充据谢焕光供:年四十八岁,原籍嘉应州,在台生长,父在母故,兄弟二人,小的居长,有妻子,住头份街生理度活。那头份街离内山二十余里,总理黄玉堂六十余岁,办事公平,小的平时亦是与他帮办

  • 二○六 谕内阁陆费墀勤勉着以翰林院侍读升用以示鼓励·佚名

    二○六 谕内阁陆费墀勤勉着以翰林院侍读升用以示鼓励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乾隆三十九年十一月十三日。内阁奉上谕:编修陆费墀承办四库全书并荟要处缮录之事,一切综核稽查,颇能实心勤勉,思其学问亦优,着加恩以翰林院侍

  • 卷六十九 赵充国辛庆忌传 第三十九·班固

    (赵充国,辛庆忌)【原文】赵充国字翁孙,陇西上邽人也,后徙金城邻居。始为骑士,以六郡良家子善骑射补羽林。为人沉勇有大略,少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武帝时,以假司马从贰师将军击匈奴,大为虏所围。汉军乏食数日,死伤者多

  • 卷一百十六·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十六宋 赵汝愚 编财赋门新法八上神宗论助役      杨 绘臣窃以尧舜之为君禹皋陶之为臣可谓至治矣然考之於书皋陶之所以矢谟於舜而禹亦称为

  • 杨文忠三録巻四·杨廷和

    明 杨廷和 撰视草余録正徳十六年三月十四日拟廷试防问付陈文书严呈上未久陈复持囘仓皇言驾崩矣予闻之惊悸失措私念危急时天下事须吾辈当之惊悸何为即语陈曰请众太监啓太后取兴长子来继承大统莫错说了话须防魏司礼英

  • 附錄·佚名

    ○摠裁官領春秋領敦寧府事臣李景奭。○都廳堂上知春秋吏曹判書臣洪命夏。行司憲府大司憲臣蔡

  • 聘礼第八·佚名

    聘礼。君与卿图事,遂命使者,使者再拜稽首辞,君不许,乃退。既图事,戒上介,亦如之。宰命司马戒众介,众介皆逆命,不辞。  宰书币,命宰夫官具。及期,夕币。使者朝服,帅众介夕。管人布幕于寝门外。官陈币,皮北首,西上

  • 卷一二○·邱濬

    ▲本兵之柄 《舜典》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 董琮曰:“或言帝者之世详于化而略于政,王者之世详于政而略于化,虞时兵刑之官合为一而礼乐分为二,成周礼乐之官合为一而兵刑分为二,故此蛮夷猾夏亦

  • 原序·姚舜牧

    重订诗经疑问原序 尝读三经三纬之说窃有疑焉三经风雅颂是已而三纬曰赋曰比曰兴盖通融取义谓所赋之有比有兴耳非截然谓此为赋此为比此为兴也唯截然分而为三于是求之不得其说则将谓赋而兴又比也赋而比又兴也而寖失其义

  • 卷三十九·赜藏主

      ○智门(光)祚禅师语录(门人住明州雪窦山资圣寺明觉大师赐紫重显述)   上堂良久。师顾视左右云:“莫有作家战将出来。虽然如是。风不来树不动。”时有僧问:“十地菩萨见性如隔罗噻。败如初地菩萨。又隔什么?”师云:“须

  • 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丁 续附·道宣

    唐西明寺释氏唐麟德元年于京师西明寺撰述维唐龙朔元年春三月。西华观道士朝散大夫郭行真敬造。真惟。佛道称圣。咸作化于含元。宝乘灵宝。俱开津于有识。然则承俗训。一风轨于醮章。佛垂法网。是舟师于形有。自非统括

  •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张志聪

    医经著作。简称《灵枢集注》,9卷。清张志聪(隐庵) 等撰于康熙九年 (1670年)。张氏对《灵枢》经文及次第悉本南宋史崧所刊24卷本之序,只是恢复9卷之旧制。其所注释不仅能引用 《素问》及《灵枢》他篇文字以经解经,而且

  • 菩提道次第摄颂·宗喀巴

    大科分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回向分。 初又分二:初、敬礼师承;二、明所诠殊胜。 初又分五:初、礼敬释迦大师;二、礼敬慈氏文殊;三、礼敬龙猛无着;      四、礼敬阿底峡尊者;五、敬礼一切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