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普贤曼拏罗经

随机推荐

  • 吴礼部诗话全文·吴师道

      仲长统《述志》诗,允谓奇作,其曰“叛散《五经》,灭弃《风雅》者,得罪于名教甚矣。盖已开魏晋旷达之习,玄虚之风,昌黎志辟异端,而汉三贤赞,统与焉,殆未之察也。  汤伯纪注陶渊明《述酒》诗,定为瘦辞隐语,盖恭帝哀诗。

  • 卷一·皎然

      序   夫诗者,众妙之华实,六经之菁英。虽非圣功,妙均于圣。彼天地日月,元化之渊奥,鬼神之微冥,精思一搜,万象不能藏其巧。其作用也,放意须险,定句须 离,虽取由我衷,而得若神授[1]。至如天真挺拔之句,与造化争衡,可以意冥,难以言状

  • 第三出 猾虏·姚茂良

    【新水令】〔净上〕平生胆气最刚强。敢把南朝压量。俺吃的是滑秃秃美酪酥毡帐裏醉卧好风光。俺将大宋呵。搅扰的地乱天荒。端的是人强马壮。曲袖飘飘舞茜纱。骆驼■〈燕〉蹀弄琵琶。雪花舞处多黄

  • 列传第六十·李延寿

    高颎 牛弘 李德林高颎,字昭玄,一名敏,自言勃海蓚人也。其先因官北边,没于辽左。曾祖皓,以太和中自辽东归魏,官至卫尉卿。祖孝安,位兖州刺史。父宾,仕东魏,位谏议大夫。大统六年,避谗弃官奔西魏,独孤信引宾为僚佐,赐姓独孤氏。及信

  • 厯代通略卷三·陈栎

    宋【东都汴京】宋太祖其圣矣乎【赵氏名匡胤在位十七年建隆三干德五开寳九庚申至丙子寿五十岁陵名永昌】后唐明宗天成丙戌即位【天成二年】焚香祝天愿早生圣人为生民主明年丁亥太祖即生【生于洛阳夹马营】越三十有四年

  • 今献备遗卷二十·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王竑王竑字公度陜西河州人刚毅慷慨喜大节宣徳中举进士方弱冠擢给事中常曰士当希汲黯朱云安能局促效辕下驹耶己巳英皇北狩郕王监国摄朝奉天门竑率诸给事廷劾王振歴数其蛊政误国之罪读弹文词气壮烈锦衣卫指

  • 卷十四·曾巩

    乐黄目,字公礼,抚州宜黄人。父:史,字子正,母梦许真人令吞五色珠而生史。史有文辞,初仕江南,归朝,再举进士,登甲科。所至不修谨获谴。官至职方员外郎、直史馆,卒,有杂编六百九十馀卷,自为文百卷,谓之《仙洞集》。黄目,淳化中,登进士第

  • 卷七·佚名

    尚清王童名:眞仁尭樽金。神號:天續之按司添。明弘治十年丁巳降誕。歳十一,領中城,稱中城王子。父:尚眞王【尚清係第五子】母:華后妃:思眞錢金按司加那志,號月江【毛氏兼城之女。嘉靖三十三年甲寅六月十三日薨,生壽不傳。葬于玉

  • 曾子大孝第五十二·戴德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公明仪问于曾子曰:“夫子可谓孝乎?”曾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以道。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身者,亲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故居处不庄,非孝

  • 春秋辨义卷二十九·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哀公二乙卯○敬王三十四年九年○晋定二十六齐悼三卫岀七蔡成五郑声十五陈闵十六杞闵公维元年宋景三十一秦悼六楚恵三吴夫差十春王二月葬杞僖公左传齐侯使公孟绰辞师于吴吴子曰昔嵗寡人闻命今又革之不知

  • 卷三·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三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三圜丘祀天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苍璧礼天【注礼谓始告神时荐于神坐书曰周公植璧秉圭是也礼神者必象其类璧圆象天 疏案尔雅云肉倍好谓之璧好倍

  • 序·姚际恒

    序                            鄂山余制蜀六年,恒以公余课士。蜀士颖异者众;求所为根柢之学则十无二三。窃念朱子小学可以端其趋,王伯厚困学纪闻、顾亭林日知录可以扩其识而练其才,先后镂板

  • (二十)朱子论立志·钱穆

    以上略述朱子论克己。此下当略述朱子论立志。言居敬,言主静,言已发未发涵养省察,皆不脱理学家气味,皆须费许多言语解释。言克己,言立志,则当下便易晓了,更不烦解释,而彻上彻下,浅深本末,随人自得,皆可持守奉行,减少了理学家之特有

  • 成子高寝疾(1)·戴圣

    ——生死都要对人有益 【原文】 成子高寝疾(2)。庆遗入请曰③:“子之病革矣,如至乎大病(4)则如之何?”子高曰:“吾闻之矣:生有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吾纵生无益于人,吾可以死害于人乎哉(5)!我死,则择不食之地而葬我焉(6)。”

  • 卷四百六十六·佚名

    △第二分渐次品第七十三之二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於一切法无性性中。起四静虑发五神通。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具诸功德。安立有情三聚差别。令其获得利乐事者,云何初发心菩萨摩诃萨。於一切法无性性中。作渐

  • 佛法之教理行果·太虚

    ──十二年七月在黄梅明伦堂讲──佛法非一时中所能尽述,故今讲佛法,亦无从讲起。然诸君欲知佛法之妙亦不难,譬如饮茶入口,即知其味,不饮则终不能知也。但是知道有佛之法,必先知有佛,并知佛之所从来。须知佛由人成,非佛成人。

  • 周易尚氏学·尚秉和

    易学著作。尚秉和著,是对《周易》经传全文的注释。书分二十卷,另有《总论》和《附录》。《总论》十二篇,论述了“周易”的含义、《周易》大义、《周易》经传的作者、卦象、先天方位、后天方位等问题。正文一到二十卷,

  • 不增不减经·佚名

    全一卷。今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元魏菩提流支译。其梵名若依宝性论所引用者,应为 Anu^natva^pu^rn!atva-nirdes/a-parivarta,梵本、藏译无本经,其中心部分的三分之一,则被宝性论所引。由其梵名推之,此经原系大部经典之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