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朱子论立志
以上略述朱子论克己。此下当略述朱子论立志。
言居敬,言主静,言已发未发涵养省察,皆不脱理学家气味,皆须费许多言语解释。言克己,言立志,则当下便易晓了,更不烦解释,而彻上彻下,浅深本末,随人自得,皆可持守奉行,减少了理学家之特有气氛。朱子指点人修养方法,每进益平实,使理学成为一种常人之通学,此亦是朱子思想之日益转进处。
朱子特拈立志一项,已在晚年。朱子有云:
从前朋友来此,某谓不远千里,须知个趣向了,只是随分为他说为学大概,看来都不得力。今日思之,学者须以立志为本。如说求复性命之本,求超圣贤之极致,须是便立志如此,便做去始得。若曰我志只是要做个好人,识些道理便休,宜乎工夫不进。如颜子之欲罢不能,如小人之孳孳为利,念念自不忘。若不立志,终不得力。
又曰:
今之为学,须是求复其初,求全天之所以与我者,须以圣贤为标准,直做到圣贤地位,如此则工夫自然勇猛。若无必为圣贤之心,只见因循荒废了。
看今世学者病痛,皆在志不立。五峰曰:为学在立志以定其本,居敬以持其志,此言甚佳。
凡事须当立志。敬行乎事物之内,这是细密处。立志便要卓然在这事物之上。看是什么都不能夺得它,又不恁地细细碎碎。
此处据胡五峰语来补居敬工夫之缺。居敬须有一本,此即学者之志。敬在事物之内,不免有细碎处,志则立乎事物之表,而为事物所不能夺,此一分别极关重要。
又曰:
世间千歧万路,圣人为甚不向别路去,只向这一路来,志是心之深处。
志是心之深处一语,极堪研玩。理学家不言立志,皆由不了此义。又曰:
人不志学有两种。一是全未有知,不肯为学。一是虽已知得,又却道但得本,莫愁末了,遂不肯学。后一种古无此,只是近年方有。
无知便不能有志,此是常人之病。今说但得本,不愁末,此是知得错了,此病却是近年方有。此乃指陆学言。象山教人立志,朱子晚年亦教人立志,此见朱子肯兼取陆学之长。但陆学只言立志,不言学,故朱子特举五峰说以救其弊。此见朱子之博采,亦见朱子立言,必斟酌而达于尽善之境。
朱子又说:
大抵闲时吃紧去理会,理会得透彻,到临事时一一有用处。而今人多是闲时不吃紧理会,及到临事时,又不肯下心推究道理,只是安于浅陋,所以不能长进,终于无成。大抵是不曾立得志,枉过了日子。
此谓闲时不吃紧理会,不仅陆学轻视学问有此弊,即专务居敬,不兼穷理,亦必有此病。而朱子尽把来归在不曾立志上,此见朱子晚年思想之力趋简易而又更达会通处。
朱子又说:
为学虽有阶渐,然合下立志,亦须略见义理大概规模,于自己方寸间若有个惕然愧惧,奋然勇决之志,然后可以加之讨论玩索之功,存养省察之力,而期于有得。若但悠悠泛泛,无个发端下手处,而便谓可以和此平做将去,则恐所谓庄敬持养,必有事焉者,亦且若存若亡,徒劳把捉,而无精明的确,亲切至到之效。但如彼中,诚是偏颇,向日之言,正为渠辈之病,却是贤者之药,恐可资以为益。
此乃朱子与人书,彼中渠辈,指陆学言。徒尚立志,不务向学,诚是偏颇。然徒知庄敬持养,而不重立志,亦是有病。故朱子教人相资为益。后人徒言程朱言居敬,此皆未细读朱子书,故不知朱子晚年思想之不断有改进处。
朱子又曰:
读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手处。只如而今,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作贵人而不要作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须究见病痛起处,勇猛奋跃,不复作此等人。一跃跃出,见得圣贤所说千言万语都无一事不是实话,方始立得此志。就此积累工夫,迤逦向上去,大有事在。
此处所言,更切实,更恳到,意在指导初学入门,只举立志一事。至谓立得此志,积累工夫,迤逦向上,大有事在者,则凡如上引居敬主静涵养省察致知穷理皆是。然此志不立,则此等亦将全不可恃。当伊洛讲学,风气初开,其知慕向而来者,皆是有志之人。及朱子时,理学风气已成,慕名响附,未必全属真有志。及朱子晚年,应接既多,感触日深,乃始揭出此立志二字,以为教导之本。而陆氏兄弟,亦始终为朱子所敬重,虽论学轨辙有异,而在朱子之意,则必欲相互讲论,以求其能归于一是。此等深情,后人论朱陆异同者,惜亦未能认取。
朱子又论志与意之分别有曰:
横渠云:志公而意私,看这自说得好。志便清,意便浊。志便刚,意便柔。志便有立作意思,意便有潜窃意思。公自仔细看,自见得意多是说私意,志便说匹夫不可夺志。
意属私,故须曰诚意。志则能立便得,更无有立伪志者。理学家中,惟朱子最善言心,而朱子言心,又常推称横渠。此等处,并不专在辨析文字训诂,更要乃是在辨析心理情态。此等辨析,亦不仅在外面观察,乃是从自己日常生活中亲修密证而得。指示人心,极须明白如性与情,志与意,皆各有界分,各有路头,须认得清楚,始能下工夫。工夫一错,便又从此处影响及他处。哪里是只说存心尽心即可了事。惟朱子言心学工夫,最于理学家中为细密而周到,细看上列诸章自见。
猜你喜欢 卷八·韩婴 卷十五·朱熹 卷二十五·佚名 卷九·冯复京 礼记析疑卷四十二·方苞 叔于田·佚名 孟子卷三·朱熹 汝州首山念禅师·惠洪 卷四百八·佚名 卷二百三十九·佚名 卷四·印光 第二次研究会·太虚 大灭品第二十九·佚名 佛说兴起行经序·佚名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卷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