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今献备遗卷二十

(明)项笃寿 撰

王竑

王竑字公度陜西河州人刚毅慷慨喜大节宣徳中举进士方弱冠擢给事中常曰士当希汲黯朱云安能局促效辕下驹耶己巳英皇北狩郕王监国摄朝奉天门竑率诸给事廷劾王振歴数其蛊政误国之罪读弹文词气壮烈锦衣卫指挥马顺従旁叱曰起去竑奋然起捽马顺首曰此正奸臣宜亟行诛遂拳殴顺诸给事争起助竑顺死竑索振所亲信二内竖甚急请并诛之郕王命红盔将军以金瓜扑二内竖死乃罢朝叹息曰中国有人额森逼京城竑以于谦荐守北门即戎服鞭马驰赴军号令区画老将弗如也部伍壁垒精采冠九门敌望见夺气潜出竒兵击之遂败走因逐之尽境而还以功超拜都察院佥都御史出镇居庸皆惮竑名不敢近闗迁副都御史两奉勅巡抚淮扬总督漕运成化初拜兵部尚书寻辞疾致仕卒于家始名其庵曰戅改名休世尤髙其勇退  论曰王公廷捽马顺一日而尸三逆竖于朝忠烈不足多哉世所称竒男子必以公度为首云

叶盛

叶盛字与中苏之昆山人正统乙丑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己巳英庙蒙尘盛廷劾骄将杨俊请诛扈従失律者然后选将练兵复雠十月额森薄京城请罢内府军匠悉事征操复请犒师遣散卒取军器于天津以张外援形势四日中疏凡八上动合机宜敌退盛言赏罚者为治要务今日为尤急今效劳如孙镗死事如谢泽韩青及武兴赵麟王晟等仓卒惨酷宜亟行赏其它守闗不严赴难不力者宜亟诛従之进都给事中大臣有奏留边将守京师者盛言今日之事边闗为急往者独石马营不弃则六师何以陷土木紫荆白羊不破则边骑何以薄都城茍边防不固京师虽守不过保九门耳其如陵寝郊庙田里之民何宜遣将固守宣府居庸便陈州流民扇动奉命安辑还言八府蝗旱寇钞宜寛恤景泰元年八月额森奉太上皇还京师将抵居庸千戸龚遂荣谍言上皇之出为宗社计今都人闻驾还皆踊跃迎复之礼宜厚主上当避位固辞而后受之乃可不然恐贻讥千载窜其名投之野盛言于大臣宜亟封进或可感动上心乃自奏之有旨令礼部尚书胡濙封进帖留中二年盛请复祖宗午朝故事従之三年迁山西右参政协赞独石等处军务盛以独石马营八城残破不可守乃条八事以进命施行之八城既复乃立学置医设义塜増递铺请官银五千两买牛千头摘戍卒不任战者驱之耕岁课余粮以为军费丁外艰去天顺二年召为右佥都御史巡抚两广乞终丧不许初广东盐不出境盐岁积而商以困往往贿闗吏私市之广西盛疏言聴之则利商而壊法禁之则商滞而利归津隘请聴商计盐输粟而后出境公私两利之成化初升右副都御史巡抚宣府乃修复前所建官牛官田法垦地益广积粟益富以其余岁市马千八百匹缮治屯堡数百所三年擢礼部右侍郎五年转吏部八年命视河套奏言搜河套复东胜皆事势所难宜増筑城堡募新军以实边而选土兵以助守従之九年进左侍郎十年卒谥文庄所著有西垣奏草上谷奏篇水东日记菉竹堂等集若干卷  论曰材之难兼久矣或以文学显或以政事称或以节行着而叶公兼之可不谓难乎方居諌垣时尝对仗读弹文词气慷慨凡大利害言之无避巡抚两广还舟无私载箧中惟书史两镇北边所经略至今赖之好古博学郁郁文章其希文之徒侣乎

林聪

林聪字季聪福建宁徳人正统己未进士授刑科给事中己巳劾光禄卿余亨及王振家奴张伯通奸状又劾总兵官杨洪孙镗景泰元年进都给事中内侍单増驸马石璟怙宠不法论之廷议迎复英庙之礼或谓敌情变诈遣一车二马足矣聪曰上皇北征为宗社计迎复礼宜厚礼部尚书胡濙出一小纸袖中以示聪与叶盛曰此小人质朴之言大抵欲従厚吾欲以此进何如太宰王直闻之曰此礼失而求之野即此可验人心同然进之是聪举手加额曰赖有此幸毋迟疑聪亟以闻景泰三年建易储之议事下廷议众相视莫敢发聪首言皇太子无过不可易奏牍不肯署名未几改聪为右春坊司直大臣言聪不宜散置改补吏科都给事中吏部选法未当或私有所徇者辄指斥驳正当事者忌之嗾御史劾聪为其甥乞善地以専擅选法论坐死大臣当连名署奏以次及胡濙不肯署名即移疾不出朝廷遣使问之濙曰本无疾闻林聪被害心悸不安耳天子始知聪受诬得末减左迁国子学正英庙复辟拜左佥都御史山东饥令聪往赈贷之全活数十万还升右副都御史成化初江淮大旱人相食时盐徒横行诏聪抚之奏借江南粮及支运粮数十万以给民且与之种计捕盐徒擒其魁数人余悉従轻典进右都御史巡抚大同八年以疾致仕寻召赴南京都察院视事兼督操江召为刑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其决狱不事琐细善委任遇大事则反复详核躬自笔削会议大政亦多所剖决尝偕太监汪直核辽东失机事直独礼敬聪先是长院者多戒诸御史勿言事聪既视事诸御史时有弹文当事者谓聪不能钤其属聪曰已既不言而又禁人使不言诚非聪所能也卒赠少保谥庄敏  论曰己巳之秋朝野多故言官数论建时王公竑叶公盛及林公聪以敢言称而林公以微事几坐重典赖胡忠安得免及其再起更为谦和以逺祸其得大雅明哲之旨者乎

程信

程信字彦实徽州休宁人正统壬戌进士授吏科给事中己巳英庙北征信疏諌不报景皇帝即位劾兵将扈従失律者罪有诏命信籍王振家荐大理卿薛瑄等数人额森逼京城大臣荐信及王竑晓兵诏信分守西城竑分守北城信上五事曰新号令以振军威募勇敢以备警急召勤王以遏南侵设武备以防内变养锐气以备战守诏施行之时都督孙镗御敌失利欲收军入城监军中官向义请纳之信曰不可朝廷扫国兵而授之镗今小不利趣之使战则镗必效死纳之则敌势益张人心益危非计之得因疏言之诏勿纳镗而敌势渐逼信自城上督诸军为援敌引去景泰初升左给事中会灾异信上中兴固本十事曰敬天求贤纳谏谨灾节用详刑选将练兵尚俭隆师而敬天一事则请隆孝友之实以答天心之仁爱闻者韪之迁山东右叅政总饷辽东时巡抚都御史寇深请监守盗仓粮石以上者处死又造新斛视旧加二寸俾信钩考之信曰使彼真盗虽斗杀之不恤今故为加斛以置之死地岂情也哉立取新斛碎之转四川平松潘夷有功英庙复辟进太仆卿时马政久废三营大将石亨等疏言太仆急征诸卫马不便请以马隶兵部従之信曰如此则为不得其职矣即移文兵部言太仆职専马政而髙皇帝有旨马数不许人知今改隶兵部使马之登耗太仆不与闻脱有警而马不给则孰任其责愿明示为着令兵部惧以为言诏复其事归太仆升左佥都御史巡抚辽东英庙召至文华殿顾问良久语及边事曰卿其勉之守将海宁伯董兴聮姻曹氏信一切裁之以法己卯春朝廷闻建州属人董山潜结朝鲜命信察之信使自在州知州佟成伪以他事亷其境得朝鲜授董山为正宪大夫中枢宻使制书还报信具以闻请乗其未发急遣使诘问可伐其谋乃命给事中往朝鲜锦衣译者往建州诘问初不肯承出制书示之皆惊服各上表贡马谢罪以事为寇深所论调南京太仆少卿寻召为刑部右侍郎取大明律条分目析为律学指掌以忧去成化初起复兵部右侍郎转左丁亥贵州山都掌蛮据大■〈山覇〉山箐之险破合江诸县势甚猖獗上用廷议拜信兵部尚书提督军务与襄城伯李瑾发川广云贵畨汉兵讨之至永宁分军为四躬督一军入金鹅池而分四川军由戎县贵州军由芒部云南军由普市入授以方畧期俱会大坝兵至李子闗渡船铺贼拒险飞梭下礧如雨诸军以神锐劲弩却之攀厓而上顺风縦火焚其龙背豹尾二寨贼退保大坝而贵州军已踦其后四川云南军已攻其左右败散连破二千余寨获铜鼓数十斩首生擒无算余贼入天井水磨二洞洞幽暗不可入命以土石塞其门围守月余贼死洞中臭闻数里还师扑灭九姓土獠之附贼者都掌悉平复请移泸州卫于渡船铺以控诸蛮分裂都掌故地隶永宁芒部易大坝为太平川立长官司以辖熟夷师还进兼大理卿辛卯春旱诏求言信上言兵事者九其畧曰当今在外惟延绥两广无岁无掳劫之患四方流民悉聚荆襄此大可忧也在内惟京营乃天子六师所以居重驭轻四方有事恒病其不练而困于不足凡此皆宜更张之大者诏下兵部当事者难之未几复有事于三方悉如信言改南京兵部尚书叅赞机务致仕卒赠太子少保谥襄毅初应城伯孙继先多不法信尽发其贪克诸罪继先坐免党与皆戌岭表军府肃然摩啰欢据河套岁为西患大臣请兴师十万大同守将杨信为总制搜剿之信言河套地旷逺无水草兴师十万则馈运者加倍自古御边来者拒之去者弗追此不易之道而杨信亦止请三万人巡边信曰以三万人搜套则少巡边则多闗陜连岁受兵今此举胜形未具而先自困非谋之善者也乃以二万人巡边而罢搜套之议信掌两京兵政凡征伐俱有成绩且能任怨南京守臣欲与钱谷词讼信曰守备机务所以谨非常此特有司之事耳必不可与征川贵时诏従便宜信自发兵至凯还不爵一人不杀一人同事者以为言信曰刑赏人主之大柄惧阃外事不集而假之人幸而集事又窃弄之岂人臣之道邪子敏政官至礼部侍郎以文学称  论曰程公以敢言着闻分守西城其材畧槩见矣及平都掌蛮遂策懋勲允文允武斯其兼之哉

今献备遗卷二十

猜你喜欢
  列传六·薛居正
  卷四十六 志二十一·赵尔巽
  卷十七 梁武帝·王夫之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八·佚名
  卷之八百六十六·佚名
  一二○八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奉旨覆校四库全书有关事致全书馆总裁函·佚名
  一二○二 军机大臣奏拟写在京官员校改文渊文源阁书籍谕旨进呈片(附清单)·佚名
  ●续碑传选集(二)·佚名
  长沙景王刘道怜传·沈约
  赵僭王宇文招传·令狐德棻
  王世贞传·张廷玉
  卷十七·佚名
  礼六·徐松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四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536 ·佚名

    周必大 答胡仲威 元和颂圣雅平淮,韩柳文章付后来。 联璧照人今粲者,断金定契古谁哉。 白醪劝我频沾醉,青眼逢君肯懒开。 会散东风吹面缬,冻梨忻喜色如孩。 周必大 答李达可 浊泾不必羡清淮,社

  • 宛陵羣英集巻十一·汪泽民

    元汪泽民张师愚同编今体【五言排律】宋陈天麟送太守李公乱花翻阵雨飞絮转轻毬别思昏如醉征鞍挽不留职循今列郡秩视古诸侯当代人争仰惟公政最优洋川佳景物胜迹旧经游未定中原扰犹怀傍塞忧九重爰锡命千里借承流徳逐祥雪

  • ●卷第三·胡三省

    【周纪三】〔起重光赤奋若(辛丑),尽昭阳大渊献(癸亥),凡二十有三年。〕慎靓王〔讳定,显王之子也。此复谥也。以谥法言之,谥法:敏以敬曰慎;柔德安众曰靖。靓,疾正翻。〕元年(辛丑,公元前三二零年)①卫更贬号曰君。〔显王二十三年,卫已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四十七·乾隆

      隋【起文帝开皇元年辛丑至恭帝侗皇泰二年己夘凡四帝三世共三十九年】  髙祖文皇帝  姓杨氏名坚【小名那罗延】农华隂人汉太尉震之后【震九世孙元夀为后魏武□镇司马因家焉】父忠【元夀之元孙】仕魏及周以功

  • 卷之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二百一十八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呈稻样米样摺·佚名

    康熙五十五年七月十四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兆页)跪奏:恭请万岁圣安。江南百姓太平无事。米价每石八钱至九钱七、八分不等。奴才去岁所收钦赐二季稻种,奴才仰体万岁爱民至意,散给乡间百姓,谕以播种之法。今乡民得种之家,收

  • 第六十六卷 忠节 一 ○·缪荃孙

    扬 州 俯 汉刘 瑜刘瑜,字季节,广陵人。高祖父广陵靖王。父辩,清河太守。瑜少好经学,尤善图谶、天文、历筭之术。州郡礼请不就。延熹八年,太尉杨秉举贤良方正。及到京师,上书陈事曰:诸侯之位,上法四七,垂文炳耀,关之盛

  • 第四十八册 天命八年三月至四月·佚名

    第四十八册 天命八年三月至四月二十四日,汗之皂隶①李世功,因擒获奸细,即著陞为守备。宽甸之赵游击,杀毛文龙所遣之曹都司,擒拿曹都司同来之人解来,著赏赵游击银一百两,并赐其子孙世袭网替。赵游击属下之中军佟文明,著陞为备

  • 一○七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购遗书开单呈览折·佚名

    一○七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购遗书开单呈览折乾隆三十八年九月十五日大学士 仍留两江总督臣高晋谨奏,为敬陈续购遗书,仰祈圣鉴事。窃臣钦遵谕旨,采访遗书,数月以来,宣播明诏,广为搜罗。虽江淮等处藏书,远逊于苏松,而绅士感沐圣

  • 卷第三·黄绾

      孟子言圣人之同,使“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而不为”;孔子言:“吾之于人,谁毁谁誉,如有所誉,则必有所试”;不但行不义、杀不辜,虽毁誉亦不可苟,此皆圣人之心。  凡事云有鬼神知之,此意最好。鬼神之为

  • 僧伽求学之要·太虚

    ──十九年十月在文殊院空林佛学院讲──近来办佛学院者已有多处,学生虽唯出家众,或兼在家众,总之、应注重佛学。如我办的武昌、闽南佛学院,都本斯旨。以佛学名院,乃是不离本宗之义,如日本之各宗大学,及欧美各国之宗教学院等

  •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卷第四·知礼

    宋四明沙门知礼述次释中三。初设二问答示观心所以二。初明解须行成故于心作观二。初问起者。前已广约譬喻附文当体。释金光明。足显法性深广圆融。今何更立观心释耶。二释出二。初正释。此一段文须得心佛高下之意。方

  • 俱舍论记 第二十九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二十九卷沙门释光述分别定品第八之二如是已说至所起功德者。此下大文第二明能依功德。就中。一明四无量。二明八解脱。三明八胜处。四明十遍处。五明得依身。六明起定缘此下即第一明四无量。就颂前

  • 猎人笔记·屠格涅夫

    著名小说《猎人笔记》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优秀作品之一。全书共25个短篇,自1847年起在俄国进步刊物《现代人》上陆续发表。小说以俄罗斯中部地区的自然景色为衬托,以农民与地主的生活为主要内容,广泛深入地描绘了19

  • 诊脉三十二辨·管玉衡

    诊法著作。清管玉衡撰。二卷。玉衡字侗人。为使脉理昭彰易学而著此书。刊刻于一九二三年。约万余字。分三十二个专题论辨脉理及诊脉之法。首辨诊脉大法,为脉法大略;第二至七辨,宗滑伯仁之六脉而著其所统,共叙二十九脉

  • 礼记·戴圣

    儒家经典之一。亦称《小戴记》或《小戴礼记》。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为孔子七十弟子后学所记,汉戴圣传述。晋朝陈邵的《周礼·论序》云:“戴德删古《礼》二百四篇为八十五篇,谓之《大戴礼》;戴圣删大戴为四十九篇,是为

  • 器经·孤子

    《器经》分大器、器具、器倾、守器四篇,通篇说器,实则以器说人,说世,说天地人和,是一篇器物专论。

  •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佚名

    二卷,唐义净译。说药师七佛之本愿并净土。善名称吉祥王佛八愿。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佛八愿。金色宝光妙行成就佛四愿。无忧最胜吉祥佛四愿。法海雷音佛四愿。法海胜慧游戏神通佛四愿。药师琉璃光佛十二愿,金色宝光妙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