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舍利弗悔过经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七十四·彭定求

        卷874_1 【廉州人歌】   廉州颜有道,性行同庄老。爱民如赤子,不杀非时草。   卷874_2 【沧州百姓歌】   新河得通舟楫利,直达沧海鱼盐至。   昔日徒行今骋驷,美哉薛公德滂被。   卷874_3 【薛将军歌

  • 第一齣~第九齣·崔时佩

    【顺水调歌】〔末上〕大明一统国。皇帝万年春。五星聚奎。偃武又修文。托赖一人有庆。坐见八方无事。四海尽归仁。如此太平世。正是赏花辰。遇高人。论心事。搜古今。移宫换调。万象一囘新。惟愿贤才进用。礼乐诗文。

  • 巻二十·胡震亨

    钦定四库全书唐音癸籖卷二十明 胡震亨 撰诂笺五酒名春东坡云唐人酒多以春名今具列一二金陵春【李白诗堂上三千珠履客瓮中百斛金陵春】竹叶春【杜甫诗山杯竹叶春】麴米春【杜闻道云安麴米春才倾一盏便醺人】抛青春【

  • 卷438 ·佚名

    薛魁祥 诗一首 霜风猎猎催寒冬,诸君马首将欲东。 出门浩气如长虹,举手欲挂扶桑弓。 君家渭阳盖世功,黄沙万里归兵戎。 牙旗金甲照天红,江南草木皆春风。 黄金筑台高巃嵷,三千珠履夸豪雄。 君

  • ●卷二十二。诗文三·梁章钜

    ◎王昶文二首△军机处题名记军机处,盖古者知制诰之职。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继迁于门内,与南书房邻,复于隆宗门西供夜直者食宿。其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其属例用内

  • 第五○供词光绪七年十月十一日一一二○七-五·佚名

    蔡进发等四人供述:愿承当挑夫首或帮办差事据萧万供:年廿三岁,原籍晋江县,现住本城,开挑夫店度活。今蒙提讯,断令小的,和蔡进发帮办挑夫差事,小的当堂具结,不敢延误就是。据陈沙供:年五十二岁,原籍惠安县,现住

  • 第十八册 天命六年闰二月至三月·佚名

    第十八册 天命六年闰二月至三月十七日,栋兴阿地方喜布苏峰台卒,以冰破之声误作炮鸣,急击云板。各泛地遂相继告警,亥时传至汗城。次晨,汗问诸大臣曰:“业曾闻我瓦尔喀什路为明兵【原档残缺】断,果否?”达尔汉侍卫答

  • 北狄传·李延寿

    北狄种类繁多,蠕蠕作为一个种族,大概是匈奴的一个分支。自从北魏南迁后,便占据了魏国故地。国内没有城郭,随水草放牧,住帐篷。头发梳成辫子,穿锦衣、窄袖袍、小口裤、深筒靴。其地酷寒,七月河里还流冰不断。宋升明年间,朝廷派

  • 台湾南部碑文集成三·佚名

    甲、记(下)重修海东碑记(道光八年)重修双慈亭碑记(道光八年)林氏姑婆祖碑记(道光八年)重修武庙碑记(道光八年)重修武庙碑记(道光八年)文宣王祀典引(道光八年)修理大观音亭香灯店碑记(道光十年)古思碑(道光十一年)阵亡忠义碑记(道光十三年

  • 腹击为室而钜·佚名

    【提要】 大臣广占良田大造官邸无疑是贪污腐化行为,但是在腹击的口中却变成了大臣表达忠心的方式,语言改变、颠覆事实的能力何等巨大。 【原文】 腹击为室而钜,荆敢言之主。谓腹子曰:“何故为室之钜也?”腹击曰:“臣,羁旅也

  • 杨子折衷卷之四·湛若水

      论春秋礼乐  王荆公敢废古经而自是以乱天下观慈湖以圣自处敢于非古圣贤之经训若得荆公之权乱岂减荆公哉学者欲知言当精择之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  孔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又曰汝神

  • 卷二·许谦

    钦定四库全书诗集传名物钞卷二    元 许谦 撰邶一之三【变一】程子诸侯擅相侵伐卫首并邶鄘之地故为变风之首传分自纣城朝歌而北谓之邶南谓之鄘东谓之卫此从郑谱说也疏谓此无文验其水土之名知之传又谓邶鄘不详始

  • 庄子天下篇述义后记·马叙伦

    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正是学术界开放以后「百家争论」的开始(周盛时学术掌于王官),那时如老聃、荀卿、韩非、庄周的著作最为杰出,尤以庄周的著作更是文质彬彬,不过其中如外篇或已有为庄子之徒所作,至杂篇顾名思义已非庄子所作什

  • 答刘笠青问(四则)·太虚

    问一:各教下手工夫,俱重持戒,其义云何?  问二:自修之士,对于人事一切烦恼,如何屏除?  问三:入道之始,志愿若何,方可成就?  问四: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正信欤?抑迷信欤?答一:戒者、去其染业而不使之复染也。孔子戒色、斗、得,释

  • 爱恩斯坦相对论与唯识论·太虚

    爱恩斯坦为当代最大之科学者,以相对论著闻于世。顾其说号称难解,英国人汤姆生尝论之曰:爱恩斯坦学说之特点,在置吾人于未有空间、时间、物质诸念以前,以至于最原始之真体,即吾人本之以构成如是之空间、时间、物质诸念者也。

  • 见善恶境界如何对待·印光

    念佛所见之境,恶境不可怖畏,但摄心正念,其境即消。善境不可欢喜,但摄心正念,必有所得。谓业消智朗,然有浅有深,不可即生满足想。摄心正念,善境或愈显,或即泯,切勿以为念。但使念不离佛,佛不离念即已。见善境,心地清凉,了无躁妄取著

  • 灵宝毕法·钟离权

    内丹炼养经典。三卷。五代钟离权撰,吕岩传。约成书于五代后汉时期。钟离权,字云房,号正阳子,一号和谷子。生卒籍贯不详。据《神仙传》言钟离权京兆咸阳人(或谓燕台人)。仕汉为将军,兵失利后遁于终南山。遇东华帝君王

  • 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佚名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略称十二天报恩品。属于密教杂密经十二天法之经轨。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经末题名‘十二天仪轨’。十二天系指总摄一切天、龙、鬼、神、星宿、冥官等护持世间之诸尊。本经内容即依十二天之喜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