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天下篇述义后记
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正是学术界开放以后「百家争论」的开始(周盛时学术掌于王官),那时如老聃、荀卿、韩非、庄周的著作最为杰出,尤以庄周的著作更是文质彬彬,不过其中如外篇或已有为庄子之徒所作,至杂篇顾名思义已非庄子所作什明,其谈理意义浮浅,文字鄙陋,显非庄子笔墨,但其末天下篇则非庄子不能为,盖与内七篇条理一贯而天下篇为总结。
研究汉以前学者的著作,较有困难的一件事是文字问题,老庄等的著作,自然没有像尚书那样的诘屈聱牙,但也有许多一下子读不下去的,因为那时的著作家已多不尽用本字而用假借(假借有两种:第一种是造字时候即是假借,许慎说文中所谓六书中的假借,他是造字的原则即为假借;第二种则是本有其字,但下笔时却忘记了,便用同音的字来代用一下,这种假借历史已久,庄子中也就不少)。因此我们现在读汉时人的著作,已觉有许多文字一下子不容易了解,至更前的古书更觉诘屈聱牙,要用翻译了,庄子也逃不出这个范围。所以清朝有一派训诂学家,专做这种工作,可也不是容易的事。本书就作者自评,虽然对读者有或多或少的帮助,但仍惟恐未能解决困难,或者更有大谬不然的,希望读者不吝指示。
天下篇既有总的意义,研究庄子的也可以当作提要看,这也是我特为天下篇写这篇的目的。
猜你喜欢 提要·茅星来 提要·吕柟 卷六十一·卫湜 卷八·袁燮 春秋谷梁传谳卷五·叶梦得 卷三十九·程川 卷一百四十七·山井鼎 卷十七·王天与 卷十一·杨复 序·钱穆 成公·成公十年·左丘明 褒贤第十九·桓宽 卷四百七十四·佚名 笃信品第四·佚名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