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

凡六卷。明代智旭撰。又称起信论裂网疏。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本书系新译(实叉难陀译)起信论之注疏。其名裂网者,欲破除法相宗、法性宗二宗差别的见解之网。本论以藏、通、别、圆四教中之圆教配以一心之众生心,而举出圆教观境之妄心。注疏本有观国之讲录六卷。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大哀经·佚名
  一切流摄守因经·佚名
  分别善恶所起经·佚名
  诸行有为经·佚名
  坐禅三昧经·佚名
  往生西方净土瑞应删传·少康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佚名
  慈悲道场忏法·佚名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一行
  底哩三昧耶不动尊威怒王使者念诵法·佚名
  灭除五逆罪大陀罗尼经·佚名
  菩提心观释·佚名
  尼羯磨·怀素
  中边分别论·世亲
  清净毗尼方广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二回 觅得返魂姝无恙 载吟陟岵马其瘏·萧晶玉

    却说伏准、郑昆恸哭了一回,只得止住悲声,向前与伏夫人请安问好。夫人止泪,细问京中事,郑昆禀了一遍。梁氏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老爷保住命就是万幸了。”伏生问道:“妹妹一病何致如此?难道不曾请医调治幺?”夫

  • 第十出 挫权·叶宪祖

    【番卜算】〔小生上〕少小负才名。志气凌终贾。几年落魄走江湖。肯折千金价。 宣曲长杨瑞气凝。上林狐兔待秋鹰。谁将词赋陪雕辇。寂寞相如卧茂陵。小生温庭筠。字飞卿。幷州人氏。生成敏悟。擅美词章。与李义山齐名

  • 卷八·魏源

    京师送欧阳涧东丈南归(少作)倦游天地后,垂老浩然归。白发偕儿女,黄河濯布衣。风霜人古怪,出处世从违。亦动离亲感,因之吟《式微》。京师接家书(三章,少作)塞雁江南至,严亲有报邮。关山三地月,风雪五湖舟。汝力贫中学,吾宽客里愁。

  • 卷二十四·本纪第二十四·庄烈帝二·张廷玉

        ◎庄烈帝二   十一年春正月丁丑,洪承畴败贼于梓潼,贼还走陕西。丁亥,裁南京冗官。二月甲辰,改河南巡按御史张任学为总兵官。三月戊寅,贺逢圣致仕。是月,李自成自洮州出番地,总兵官曹变蛟追破之,复入塞,走西和

  • 辨惑第五·陆贾

    夫举事者或为善而不称善,或不善而称善者,何?视之者谬而论之者误也。故行或合于世,言或顺于耳,斯乃阿上之意,从上之旨,操直而乖方,怀曲而合邪,因其刚柔之势,为作纵横之术,故无忤逆之言,无不合之义者。昔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

  • 第八十五回 新抚赴援孤城却敌 叛徒归命首逆伏诛·蔡东藩

      却说樊龙开门潜走,正遇着朱燮元的伏兵,四面围住,任你樊龙凶悍过人,至此也无从狡脱,只好束手就擒,余酋亦多被缚住。燮元遂克重庆,移兵攻泸州,崇明父子,弃城夜走,直奔遵义。遵义已为贵州兵所复,不防水西土目安邦彦,也揭竿起事,

  • 卷之一百四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梁武丁贵嫔传·李延寿

    武丁斌嫔名字叫令光,谯国人。祖父在襄陽担任属官,于是便居住在沔水北面的五女村,寄居在刘惠明的家中。丁斌嫔出生在樊城,刚产下来时候具有一种奇异的神光,满屋紫气,所以便以“光”做名字。相面的人说她“一定会大贵”。少年

  • 郑樵传·脱脱

    郑樵字渔仲,兴化军莆田人。喜欢著书,不爱写单篇文章。郑樵颇为自负,认为自己不比汉代刘向、扬雄差。他常年居在夹氵祭山,过了三十年远离社会人世的艰苦生活。后来,他开始游历名山大川,并着意搜集奇风异俗的材料,考察古迹历史

  • 公孙衍为魏将·佚名

    【提要】 再也没有比类比更能说明问题的论辩方法了。我们说话时一定要多用它。 【原文】 公孙衍为魏将,与其相田繹不善。季子为衍谓梁王曰:“王独不见夫服牛骖骥乎?不可以行百步。今王以衍为可使将,故用之也;而听相之计,是

  • 郑同北见赵王·佚名

    【提要】 本篇阐明了《战国策》的一个要旨:除非你作世外的高人,在这个人欲横流的世界上,如果仅有王道和仁义,而没有谋略和兵法,那么伤害侵略随之而来、国将不国、一切都会不安全。兵法谋略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保证道义的完善

  • 卷一百八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八兵考【十】直省兵陕西甘肃八旗驻防西安将军一人【驻劄西安府】副都统一人统辖满洲蒙古协领兼佐领四人佐领三十二人防御三十二人骁骑校三十二人委前锋校八人前锋一百二十名领催一

  • 一、大东小东的地望和鲁、燕、齐的初封地·傅斯年

    《诗·小雅·大东》篇序曰:“东国困于役而伤于财,谭大夫作是诗以告病焉。”其二章云:“小东大东,杼柚其空。”大东小东究在何处,此宜注意者也。笺云:“小也大也,谓赋敛之多少也。小亦

  • 双桥随笔卷十·周召

    凤县知县周召撰唐明皇其初英明之主也至天寳以后但见神魂惝恍终日做梦而已试一述之一山人王翼上言见元皇帝言寳山洞有妙寳真符命张均等求之一杨国忠奏有凤凰见左藏屋一梦元皇帝云吾像在京城西南百余里遣使求得之

  • 渤海国记·黄维翰

    《渤海国记》为清代学者黄维翰所著。全书近七万多字。内容上着重记述了唐代渤海国的国家传统、人口种族和礼仪风俗,其次描写了渤海国的地理问题、官员职称、著名人物和国家物产,最后写了渤海国的外交相关问题,还有其

  • 串雅内外编·赵学敏

    方书。清赵学敏撰。八卷。学敏有《本草纲目拾遗》已著录。是书内外编各四卷。赵氏认为民间走方医“顶串诸术操技最神,而奏效甚捷”,故同走方医赵伯云合作,广泛收集、整理民间医药知识与经验,于光绪二十四年(1759)撰成

  • 近报丛谭平虏传·佚名

    简名《平虏传》。章回小说。明无名氏著。二卷十九回。书成于崇祯 年间。记述崇祯初军民抗击关外“东酋”的事 迹。史载天启末至崇祯三年(1630)皇太极曾率 军大举南侵,书以此为背景。小说写到固安刘 知县率军民坚抗,斩敌

  • 皇王大纪·胡宏

    八十卷。南宋胡宏(1106-1162)撰。宏字仁仲,号五峰,建宁崇安(今属福建)人。安国季子,以荫补右承务郎。秦桧当国,避而不出,笃意理学。着有《知言》、《皇王大纪》、《五峰集》。书分三纪,《三皇纪》和《五帝纪》自盘古至尧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