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迩言卷十一

○习俗

场屋之文朝廷假以取士与学优则仕异矣士大夫以此髙下人物更相矜傲更相景慕亦可悲矣善乎敷文郑公之言曰不为俗学所累者可与言理道

或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今也百里之地恨无文行者何也曰文坏于场屋之习行蠧于科目之路文行且非孔门之旧忠信从可知矣

或叹无严师畏友曰非无也未之见也有严师教亦不行有畏友谏亦不入近世流俗之患也徇俗而忘已从流而失正斯师友也何严畏之有

古之教者虑道之无传也今之教者身不行道何道之可传悠悠风尘外科目之习不谈也师夫人师夫文也道不至无议焉授夫人授夫文也道不进无责焉胶庠辟頖皆然矣私淑诸人微有异焉羣然诮之

近世宦学之士在人上则乐人之誉已在下则不敢以咈人嗟乎万乗而容匹夫之贱匹夫而规万乗之贵受谏诚难进谏亦不易矣尧舜圣之极也闻以从諌为圣汉祖唐宗雄畧髙天下不闻以誉已为乐乡人辄复尔兹其所以为乡人欤

流俗之所谓富贵者好陵贫贱之士能使人欲富贵之心跃然而起如得其道犹不丧其初心苟失其道富贵未必得而所守己变迁矣是故君子不以世俗为轻重而以守道俟命为良宝未遇之士常见慢于人及其既遇必见敬于所慢者俚俗积态耳君子无责焉小人则施报

愚役一里不知有市里氓智也里有善士则鄙之奔走负贩逞夸长雄市井智也邑有善士则鄙之大畧容天下其次容一国胷中不能容百夫而好行市里小慧难矣哉

世俗之所谓智乃天下之至愚世俗之所谓愚乃天下之极智

恃巧而穷则壊恃诈而穷则败恃力而穷则毙今之士也有时出智巧诈力以示人者冀夫人之畏己也悲夫上而王公下逹庶人有不能善使人畏而不敢言者败亡之兆昭矣君子畏己直言日踈小人畏己佞言日至受佞弃直罪恶积矣积之不已欲无败亡不可得矣

乗乱而幸蚌鹬之困激纷而伺两虎之毙秦人鬬六国汉唐待夷狄之术也较以帝王仁义之师已罪人矣儒冠□行者或用之于邻里乡党或用之于莅政临民刻薄之风莫此为甚【此条疑冇缺误】

悻悻愚俗何彼已之多耶上而朝廷下而闾里内而闺门外而交友汨汨然以是终其身尔

聚蛇于瓮势必相吞聚虎于圏势必相噬更相吞噬螫虣者胜吞噬无余螫虣亦毙不善之家不良之朋自相屠戮其势亦然

胜心之为患也乆矣小欲胜有小敌大欲胜有大敌已且然何以必人之不然哉

小人耻不若人每勉强于义所不当为力所不可及者其亦终不若人而已

下愚之氓欺天诬神终日不义晨起讽呗终身不仁岁祈长年漫不知其自欺自诬也天可欺神可诬哉家温而务苟得者速贫之道也年盛而忧日莫者速死之道也身佚而好行险者速祸之道也知斯三者则知所以守富贵保福禄也

里翁贪得朝夕营营步止忽忽机智投空须髪为白君子谨欲恶之机察取舍之微道德以为宇仁义以为途乃若所得则异于里翁之为矣

甚矣世俗能其所难而不能其所易也能赴水火者未必能忠义能断肢体者未必能孝弟

或曰礼义生于富足何如曰知稼穑艰难者富贵则礼义生未知稼穑艰难者恩意生于冻馁悖逆生于豢养而已

饮食相欢君子以之逹情小人以为恩怨

鄙夫得禄则妾其妻贱妇多赀则奴其夫举目市里何鄙贱之多也

奔走髙门眩俗规利者十且八九况乎出入禁庭依凭势要君相独能保其无奸利乎斯人也敬而逺之则智矣既与狎近复施防闲而曰吾智吾不信也

迩言卷十一

猜你喜欢
  海王第七十二·管仲
  性恶篇第二十三·荀况
  簡介·戴震
  第三章 人道之苦·梁启超
  过犹不及·孔子
  卷八·郑方坤
  弘一法师经历概要·李叔同
  礼记析疑卷三十四·方苞
  鹊巢·佚名
  卷三·顺治
  卷二·季本
  随应相具章第三·佚名
  法句譬喻经述佛品第二十二·佚名
  印度之佛教佛生灭年·梁启超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一·智旭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孙吴会·唐圭璋

      吴会字楚望,淮安人,居京口。端平二年(1235)进士。宝祐间,沿江制置使参议。景定五年(1264),以朝请郎知常州。自号霁窗,晚年更号牧隋翁。诗文豪健。有煮石吟稿若干卷,不传。   摸鱼儿   题甘露寺多景楼   八窗空、展宽

  • 唐诗三百首卷三七言古诗·蘅塘退士

    《登幽州台歌》作者: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注解】: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2、悠悠:渺远的样子。3、怆然:悲伤凄凉。4、泪:眼泪。【韵译】:先代的圣君,我见也没见到,后代的明主,要等到

  • 卷八十六 晉紀八·司马光

      起旃蒙赤奮若(乙丑),盡著雍執徐(戊辰),凡四年。   孝惠皇帝永興二年(乙丑、三O五年)   夏,四月,張方廢羊后。   游楷等攻皇甫重,累年不能克,重遣其養子昌求救於外。昌詣司空越,越以太宰顒新與山東連和,不肯出兵。昌乃與故

  • 第二十九回 朱温起号梁朝归于李氏·黄士衡

    诗曰:山自青青水自流,南征北战几时休。青春壮士边关老,红粉佳人白了头。却说律宗初政虽美,而有美中不足。虽励精图治,而性猜忌刻薄,以强明自任,耻见屈于忠言正论,而受欺于奸谄谀佞。先用杨炎为相,专以报复恩仇为事。初,安史之乱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三·杨士奇

    洪熙元年秋七月戊辰朔汉王高煦赵王高燧遣指挥康良葛昇奉表贺即位礼部尚书吕震请如例各赐钞二十锭彩币二表里上命加赐钞二百锭彩币二表里 怀庆大长公主薨公主太祖皇帝苐六女母成穆贵妃孙氏洪武中册封下嫁驸马都尉王宁

  • 卷之八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二节 物权之物体·佚名

    第一 禀呈 第二 札饬 第三 碑文 第四札饬 第五 谕示 第六 谕示 第七 谕示 第八 谕示 第九 谕示 第一○ 执照 第一一 执照 第一二 执照 第一三 奏折 第一四 执照 第一五 奏折 第一六 谕示 第一七 招耕字

  • 卷十六·鄂尔泰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录卷十六叶赫地方舒舒觉罗氏硕翁科洛巴图鲁图鲁什费扬古      禅禅安布禄      新布吴努春      岱音布禄舒敏以上

  • ●皇朝通典卷三十五·佚名

    職官十三 ○職官十三 學政 鹽政 關稅各差 △學政【府學教授 州學學正 縣學教諭 府州縣學訓導】 提督學政順天山東山西河南江蘇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四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各一人陝西甘肅一人 【 以侍郎京堂翰林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 洪武九年三月乙卯朔,上谓群臣曰:“智力虽足以取天下,而不足以得人心。朕每忆斯言,竟夕不寐,静观往事,无不皆然。朕当取天下之初,论智不如张士诚之狡论,力不如陈友谅之众,而朕一以诚心待物,未尝以

  • 朱榜生·佚名

    朱榜生先生小传朱先生名斯芾字榜生籍隶浙之吴兴而生于上海生具俊才翘然为湖社之秀先在上海圣约翰书院肄业于光绪三十年渡美留学入华盛顿中央高等学校大学预科次年考取耶尔大学旋充耶尔大学中国留学生同学会会长耶尔大

  • 卷之七·罗汝芳

    问《大学》宗旨。曰:&ldquo;孔子此书,却被孟子一句道尽,所云&lsquo;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rsquo;者也。夫孩提之爱亲是孝,孩提之敬兄是弟,未有学养子而嫁是慈保。赤子,又孩提爱敬之所自生者也。此个孝弟慈原人人不虑而自知

  • 中庸纂疏卷三·赵顺孙

    <经部,四书类,四书纂疏__中庸纂疏钦定四库全书中庸纂疏卷三     宋 赵顺孙 撰朱子章句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自由也德无不实而明无不照者圣人之德所性而有者也天道也先明乎善而后能实其善

  • 螽斯·佚名

    ——人多势众【原文】螽斯羽①,诜诜兮②。宜尔子孙③,振振兮④。螽斯羽,薨薨兮⑤。宜尔子孙,绳绳兮⑥。螽斯羽,揖揖兮⑦。宜尔子孙,蛰蛰兮⑧。【注释】①螽(zhong)斯:蝗虫。羽:翅膀。②诜诜(shen):同“莘莘”,

  • 大方广佛华严经要解·戒环

     宋 戒环集贤首时仪教观图法界观境普融无尽图 大方广佛华严经要解宋温陵白莲寺比丘戒环集戒环向以华严海藏汗漫难究。遂三复方山长者疏论。述总要叙。疏条经旨。稍辨端倪。继沿缀缉清果明禅师所集修证仪。略解圣号表

  • 西铭·张载

    北宋张载著。原名《订顽》,曾书於张载书室西墉,程颐改称今名。其写成在《模渠易说》之后,《正蒙》之前,后来也编入《正蒙》中,即《乾称篇》首段。全篇根据张载的气一元论宇宙观和人之本性即天地之性的人性论,宣扬一种

  • 治禅病秘要法·佚名

    凡二卷。刘宋沮渠京声译。又作治禅病秘要经、禅要秘密治病经、治禅病秘要法经、治禅病秘要。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内容详述修禅者于阿兰若处修禅时对治身心病魔之方法。共列举十二种:(一)对治于阿兰若乱心病之七十二种

  • 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天译。佛向妙吉祥菩萨说西方无量寿之陀罗尼,能增寿命,得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