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八佛名号经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因舍利弗问,为说东方八佛名号,闻者得不退菩提善说称功德如来。因陀罗相幢星王如来。普光明功德庄严如来。善斗战难降伏超越如来。普功德明庄严如来。无碍药树功德称如来。步宝莲华如来。宝华善住娑罗王如来。

《八佛名号经》全部章节目录

(1)八佛名号经正文

猜你喜欢
  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神会
  演道俗业经·佚名
  解深密经·佚名
  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延寿
  梦东禅师遗集·彻悟
  方等般泥洹经·佚名
  大般涅槃经玄义·灌顶
  阿难陀目佉尼呵离陀邻尼经·佚名
  阿毗昙甘露味论·佚名
  华严策林·法藏
  乐邦文类·宗晓
  五大虚空藏菩萨速疾大神验秘密式经·佚名
  五灯严统·费隐通容
  教苑清规·佚名
  青城竹浪生禅师语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郑熏初·唐圭璋

      熏初字幼霞,号小山。与李曾伯同时。   八六子   忆南洲。绀波萦绕,垂杨柳拂朱楼。念十载风流梦觉,满身花影人扶,旧曾暗游。   无言空怆离忧。醉袖裛将红泪,吟笺写许清愁。试与问、杨琼解怜郎否,也应还是,旧家声价,

  • 第四折·关汉卿

    (太守上,云)王法条条诛滥官,刑名款款理无端。掌条法正天心顺,治国官清民自安。老夫韩延干是也。先任洛阳太守,为因傅彬侵使过官钱一万贯,事发到官追征。不想傅彬怀恨,指下老夫三千贯赃,屈囚牢内,依命赔赃。家下止有夫人、小女琼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七十二·徐乾学

    宋纪七十二【起阏逢执徐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英宗体干应厯隆功盛徳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帝名曙濮安懿玉第十三子母曰仙游县君任氏明道元年正月三日生于宣平坊第初王梦两龙与日并堕以衣承之复戏于空中其一龙视王曰吾

  • 卷之二百八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尚史卷九十二·李锴

    表六战国年表夫漓王风而作伪者霸也破霸而以诈力重者战国之变也战国变而天纪絶人心危倾诐不嫌于诬恫疑不嫌于喝当是时衡固益彊纵将饵弱六国委肉饿秦必无幸矣使韩魏之主疏知抉隠塞利守信结反覆之舌开仁义之门寄政于内

  • 柴通玄传·脱脱

    柴通玄,字又玄,陕州阌乡人。在承天观做道士。年纪有一百多岁,善长辟谷长啸的修养功夫,只饮酒。说唐末的事,历历可听。太宗召他入朝,他恳求回到承天观。真宗即位后,他多次到京城。召他去奏对,他所说的话没有修饰,很多是修身慎行

  • 楚王飨晏子进橘置削晏子不剖而食第十一·晏婴

    景公使晏子于楚,楚王进橘,置削,晏子不剖而并食之,楚王曰:“当去剖。”晏子对曰:“臣闻之,赐人主之前者,瓜桃不削,橘柚不剖。今者万乘无教今,臣故不敢剖,不然,臣非不知也。”

  • 卷十一(沩仰宗)·佚名

    教外别传卷十一(沩仰宗)南岳下三世沩山灵佑禅师(百丈海法嗣)潭州沩山灵佑禅师。福州赵氏子。二十三游江西。参百丈。百丈一见。许之入室。遂居参学之首。侍立次。百丈问谁。师曰某甲。百丈曰。汝

  • 金刚顶瑜伽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亦名瑜伽总持释门说菩提心观行修行义)·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大广智阿阇梨云。若有上根上智之人。不乐外道二乘法。有大度量。勇锐无惑者。宜修佛乘。当发如是心。

  • 卷第四(本末合)(尽贤首品)·慧苑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四(本末合)(尽贤首品) 静法寺沙门慧苑述 光明觉品第九 将释此品。四门同前。 初释名中二。先显得名。后辨释名。先得名者。梵本中名如来光明网能觉悟品。谓佛足下轮网相中放光。还名光网。照十

  • 浮石禪師語錄卷十·通贤

    嗣法門人行浚等編詩偈(共計一百六十二首)五言四句(計十三首)龍池十景禹門橋為鎖清溪水,虹蜺駕碧空,遊魚如過此,頭角自崢嶸。娑羅樹禪林多古樹,絕少是娑羅,殿角亭亭立,心空綠蔭多。中龍池水靜知龍隱,山高暑亦寒,乘時雷雨動,變化

  • 周易参同契注·储华谷

    周易参同契(储华谷),宋人储华谷注。约成书于北宋末南宋初。三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分《参同契》为四十章,加以注解。注文较为简明,大抵以乾坤为鼎室,以日月为运用,以六十四卦爻象解释炼丹火候升降,其说与张伯端内

  • 北郭园诗钞·郑用锡

    本书(一册九二面五五、二○○字)分五卷,郑用锡撰。用锡字在中,号祉亭;淡水人。清道光癸未(三年)成进士,为淡水开闢以来通籍第一人。淡水前无志乘,乃集弟友纂稿,藏为后法。嗣曾选官,乞养归里。前后在籍著有事功,晋给至二品封典。咸

  • 谏太宗十思疏·魏徵

    唐魏徵作。见《全唐文》。系作者于唐贞观十一年(637)进谏的一篇奏章。时天下安宁,生产发展,但唐太宗渐生骄奢之意。作者犯颜直谏,“频上四疏,以陈得失”(《旧唐书·魏徵传》),此系第二疏,故又题《论时政第二疏》。作

  • 梵网经忏悔行法·智旭

    经云。若有犯十戒者。应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苦到礼三世千佛。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便得灭罪。此金口明训也。故知法华方等大悲占察等种种行法。虽各有灭罪得戒功

  • 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神会

    《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一卷。写本有:P.3047、3488、2045。胡适把第一写本校订编入《神会和尚遗集》卷二,作为《神会语录第二残卷》;第二写本编入该书卷三,作为《第三残卷》。第三写本由铃木大拙发现,内容包括第二写本的

  • 佛地经论·佚名

    梵名Buddhabhu^mi -su^tra-s/a^stra 。凡七卷。亲光等菩萨造。唐代玄奘译。略称佛地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为佛地经之论释。作者将佛地经科判为教起因缘分、圣教所说分、依教奉行分等三分以释之,并叙述佛地经所说

  • 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释遏阿等五十字门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