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犹及篇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 一卷。《千顷堂书目》题明杨名撰,入子部小说类,无卷数。今存有《盐邑志林》本,一卷,题明朱元弼撰,卷首有朱所作“引”。《丛书集成初编》本据《盐邑志林》本影印。朱元弼“引”称:“往予时有《犹及编》出入自随,所载俱盛德事。非真知灼见者不与也,不戒而为好事者持去,遂不复置于今且廿年。”后来他因“俗日益改”而复置此自随,“月书一事,不令有缺,或闻或见,或忆旧所闻见,足备鉴戒者,庶几警醒不自沉废云。”由此观之,朱原有《犹及编》已失,而此书成于万历乙巳(一六○五)年,是后来所记的“亦盛德事”,未知其原有《犹及编》是其自撰,还是杨名所撰。篇中琐记时事,多为孝子烈女等。也有少许录自《读书镜》等其他书。共约四十来则,每则百字上下,都无标题而相杂列,其中写人述事不乏生动者。《嘉善人陆某》则,写一青年“少有才貌”,跟其父“御史中丞某”在京读书,但是却“与邻邸女相窥”。久不能成奸,就请其馆师出主意,师让他“祷于城隍之神”。结果城隍神夜入中丞之梦,问明陆某是他的儿子,就把其子阴籍中的“某科状元”的记录一笔勾去,改罚“孤贫一世”,而对那个不配为人师表的馆师,则“命左右速抽其肠”。中丞半夜惊醒,馆僮奔告馆师腹痛难忍而死,而其子后来“终身行乞于市,无所归”。这个故事,是用一种迷信的方法进行说教,有警世意味。《叶春华》则写一海宁卫军人,父早死,事母至孝,每日朝出暮归,晴樵雨渔,以供其母酒肉。其母性暴且多怒,酒食稍差即怒叱之,罚其跪以待食,达旦不命之起。邻人教他不必如此,他说“恐伤母志”,劝他娶妻,他说“恐不能事吾母”。最终得到县令的表彰。 《沈某妻宋氏》则,写一贫女宋氏,从小丧母,从姑而生,长大婚嫁沈某。一日其姑病,请巫医,久而未愈,巫医拒之曰: “除是割股,或可疗也”。宋氏遂待夫出, 自割股投入药内进姑食,姑疾愈乃起。此事后闻于邑云云。以上两则写至孝之人,也具劝世意味,但如此孝法,不免带有矫枉过正之嫌,有着明显的儒家说教的痕迹。

《犹及篇》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杜晚香·丁玲
  江湖怪异传·平江不肖生
  希腊神话与英雄传说·郑振铎
  水浒忠义志传·施耐庵
  岂有此理·空空主人
  三八节有感·丁玲
  春阿氏·王冷佛
  祁生天缘奇遇·佚名
  绣鞋记·佚名
  秃秃大王·张天翼
  明宫十六朝演义·许啸天
  皋兰异人传·还珠楼主
  偷莲·叶紫
  仙传拾遗·杜光庭
  大八义·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三十七·吴景旭

      已集中之上  杜诗  铁堂  铁堂峡诗硖形藏堂隍壁色立积铁  吴旦生曰硖藏于両山之间有如堂隍盖用秦风终南何有有纪有堂之语吕居仁诗弱水不胜舟有此积立铁又云何知若人胸中有积立铁则又用老杜积铁语矣  狨

  • 卷九十四·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九十四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东臯诗钞戴敏字敏才号东臯子复古之父乾道间人平生不肯作举子业独以诗自适终穷而不悔且死复古方襁褓语亲友曰吾病革矣而子幼诗遂无传乎太息而卒语不及他其笃好如此遗稿

  • 卷三十九·吴广成

      宋宁宗庆元元年、夏天庆二年春正月,使贺金正旦。  使人为武节大夫王彦才、宣德郎高大节。  夏四月,贡马于金,不受。  金故事:西北诸国岁贡马八百区。时完颜宗道除西北路招讨使,辞不受。诸部皆免。纯佑遣使谢。 

  • 三三二 谕着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等以原衔分充文渊阁领阁直阁事等·佚名

    三三二 谕着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等以原衔分充文渊阁领阁直阁事等乾隆四十一年七月初六日乾隆四十一年七月初六日奉旨: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着以原衔充文渊阁领阁事。署内阁学士刘墉、詹事金士松,侍读学士陆费墀、陆锡熊

  • 志卷第十七 高丽史六十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礼五。吉礼小祀。风师雨师雷神灵星[久雨则 祭国门]。○风师坛高三尺广二十三步四出陛燎坛在内 之外二十步丙地广五尺户方二尺开上南出。

  • 李文叔书战国策后序·吴师道

    李文叔书战国策後序 战国策所载大抵皆从横捭阖谲诳相轧倾夺之说也其事浅陋不足道然而人读之则必尚其说之工而忘其事之陋者文辞之胜移之而已且寿考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便利得意者天下之所欲也然缴而射之或将以致人之

  • 卷下·陈淳

    道  道,犹路也。当初命此字是从路上起意。人所通行方谓之路,一人独行不得谓之路。道之大纲,只是日用间人伦事物所当行之理。众人所共由底方谓之道。大槩须是就日用人事上说,方见得人所通行底意亲切。若推原来歴,不是人事

  • 卷六十二·湛若水

    <子部,儒家类,格物通>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六十二    明 湛若水 撰 学校五【礼乐政教附一】 国朝戊戌年十二月辟儒士危祖干叶仪既至祖干持大学以进上命祖干剖析其义干以为帝王之道

  • 卷十二·杨简

    钦定四库全书慈湖诗传卷十二    宋 杨简 撰小雅二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祈父亶不聪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饔补音牙讹胡切易林讼之鼎曰虎聚磨牙以

  • 卷二·崔子方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经解卷二     宋 崔子方 撰桓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春秋之例继弑君不言即位盖曰先君居是位也不得以其道终则已不忍即其位焉尔桓继弑而即位何也桓弟弑兄臣弑君夺其位而有之则亦无事于不忍矣春秋

  • 例言·顾镇

    例言一钦定诗经传说彚纂备录古义是书一遵彚纂引据经传及诸家义疏以证明之一序说惟首句为古序余则经师各录所闻以缀其下先儒论之已详今惟以序首一句为主序下之言则择其合者取焉一毛传持义正而语未详郑笺引据博而择未精

  • 三年问·姚际恒

    此篇撮取荀子礼论篇之文,辑礼者但见其言三年,便以为合于圣人之礼,而不知其旨之谬于圣人也,只合还荀子书为得。(卷九五,页二四)创雊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三年者,称情而立文,所以为至痛极也。斩衰,苴杖,居倚庐,食粥,寝苫枕块,所以

  • 阿夷决疑品第六·马鸣

    高山花果池,快乐如天观。众山少及者,故名阿夷岳。曩久居此山,年耆结蔟发。长暴露形体,寿高百有馀。体犹如黑雲,发如白银数。眼睛微亦理,形如杂色山。智慧如梵天,明如日月火。四火日第五,自暴名阿夷。卒闻响响声,鸟兽鸣如语。其

  • 一切经音义卷第三·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大般若经从三百二卷尽三百四十九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三百二卷  娆恼(上泥鸟反说文娆苛也一曰扰弄也从女尧声也下奴老反前第二卷中已释讫)。  能阻(庄所反尔雅阻难也左传疑也说

  • 卷第六十五·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六十五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六 尔时善财童子。於善知识所。起最极尊重心。生广大清净解。常念大乘

  • 续英烈传·佚名

    明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又名《永乐演义》、《永乐定鼎全志》、《云合奇踪后传》。五卷三十四回。题“空谷老人编次”。首“秦淮墨客”序,秦淮墨客为纪振伦,似作者即为纪振伦。成书于明万历年间。主要写明初“靖难

  • 大乘造像功德经·佚名

    梵名Tatha^gata -pratibimba-pratis!t!ha^nus/am!sa^ 。凡二卷。唐代提云般若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内容叙述优陀延王造立佛像之因缘及其功德。本经译于武周天授二年(691)之大周东寺,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五以本经与

  • 千转陀罗尼观世音菩萨咒·佚名

    唐大总持寺沙门释智通译,出集经第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