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

●水东日记卷十

崔清献与吴彦书帖

黄山谷发愿文

描朱

乘轿事原

苏人文学之选

昆山塘浦水利

占命决王石位寿

塑工传名

范裴崔周诗词

纳还使北进冬衣疏

范公欧公手书

碑铭不着撰书人名

苏秉衡论诗

乖觉乖角

柏子庭注磬疏

石川张子才诗

彭状元失朝

东里送杨彦谧诗

官制异常

俗语见唐诗

大言无实

山谷跋黄梦升墓铭

奏本题本

○崔清献与吴彦书帖

宋崔清献公与之为四川路安抚制置使,时与统制吴彦书帖,并当时省札,见清献家集。不惟可考当时之制,而清献荐贤为国之心,驭将待下之诚,此亦可见。御前札子至枢密院札两行,共二十字,皆兼行大字,戎帅至可喜可贺,云出亲染也。二月初,奏剡已上,并专书庙荐,■〈忄貇〉甚力,旦夕当有峻除。欲烦统制此来,有一二边事欲面分付。缘李帅出边,要人在司弹压,难以轻动。又恐将来命下即合起发,愈是来不得。今已行下戎司,时暂差官抵替,统制即便疾速,司又荐陇西为守,庶几得人,共济国事。千万察之,不可泄也。十三日 押 付吴统制。御前札子付金州都统吴彦 【 御宝】 封。 御宝实封枢密院札 【 此处疑有阙文】 四川崔制置申,与之窃惟人材难得,而将材尤难得。自非平时察访而收蓄之,则缓急无以为用。与之冒膺捆寄,无补丝毫。时事孔艰,以选将厉兵为急。其间有材畧过人可用为将帅之储者,可不荐拔之乎?与之伏见修武郎、兴元府驻札御前中军统制吴彦,人物伟徤,议论通畅,留心军政,宣力边防。有慷慨功名之志,轻财好义,得士卒心。欲望朝廷特赐旌擢,处以统制之寄,庶几边陲得人,诸将亦知所劝矣。除已录奏闻,伏乞照会申闻事。右三月十七日奉圣旨,吴彦特差权金州都统制任,责措置捍御,边面具管干日时状申枢密院,今札付吴彦照会,准此。押 押 押嘉定十六年三月十八日。十八日遣使臣樊厚前去,想已到矣。忽二十二日未时,准庚牌递到省札,有金州统制之除,亦赐勑书已下。李都统差官,时暂兼权中军统制职事,仍管干营寨。候到即便疾速起发,前去金州交割职事,不须更来。本司恐成迟滞,二十二日与之手书上都统太尉吴戎帅,膺三军之重寄,而以统制兼之,终是事■〈扌荷〉不颛,正此多事,盍正其名?今来朝廷区处行下,委是合宜,可喜可贺。与之。

○黄山谷发愿文

黄山谷,元丰中过泗州僧伽塔作发愿文,戒酒色肉,但朝粥午饭,如浮屠法,后来醉酒如常,岂亦嘲戏耶?今人内不足者,动以发愿为言,可知已。

○描朱

「上大人丘乙巳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也。尚仕由山水,中人坐竹林。王生自有性,平子本留心。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已上数语,凡乡学小童,临仿字书,皆昉于此,谓之描朱。尔传我习,几徧海内,然皆莫知所谓。或云仅取字画简少无他义,或云义有了了可解者,且有出也。诸暨陈儒士洙今日云:「尝见宋学士晚年以眼明自夸,细书小字,尝及此。学士其知所自者耶?」

○乘轿事原

宋南渡后,行在百官,有谢许乘轿表,见汪浮溪集,此亦乘轿事原。然伊洛大儒则又尝云:「乘轿是以人代畜也。」

○苏人文学之选

苏州自国朝洪武中来,凡斯文盛举,未尝乏人。吾所知如洪武壬子简会试士,十八人授编修等职,入文华堂,命宋学士等为之师,俾肄业。劝惩宠锡,畧似后来曾棨等,则有王琏汝器,修元史则高启,谢徽亦有传着,不知即潞州知州否。永乐中纂修大典,有王汝嘉、赵友同,大典尤多其人。洪熙初,弘文馆中则汝嘉与陈继嗣初。正统中提调学较,则佥事张某。景泰中修史,其自外赴召者,有节之、钦谟,而天顺再举提学之选,节之、钦谟又当其首选也。

○昆山塘浦水利

范石湖为李结记浚塘浦云:「浦有五:曰新洋江,曰小虞,曰茜泾,曰下张,曰顾浦。塘有三:曰郭泽,曰七丫,曰至和。」又昆山水利序大概有二:曰作堤,曰疏水。小概有一,曰种茭。王荆公送人宰吴江曰:「当知耕牧地,往往茭蒲青。三江断其二,洚水何繇宁。」皆吾东南人所不可不知者。

○占命决王石位寿

正统中,石璞为江西按察使,王孟坚先生为佥事。先生清方端重,文学渊邃,且仪观丰伟,亦殊众人。而石才行犹人,举止亦轻率,适又以失囚降副使。士大夫咸以不日台辅期先生,而以众人遇石。有占命者适曰:「石向去远到腰玉,尚未艾也,王当止五品,寿亦不久。」后皆如其言。然则人生修短通塞,岂皆本于命耶?刑部员外郎吉水许振先生,诸生也,尝与夏御史埙言如此。

○塑工传名

宋杨惠之以塑工妙天下,元刘正奉亦名世焉。今北京东岳庙云尚有其迹,两人见黄涪翁、虞伯生之文,皆不泯矣。

○范裴崔周诗词

初予有关北之行,叔简司丞手书渔家傲一阕见赠,云是范魏公经畧西边时所作。其辞曰:「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鴈去无留意,四面角声相对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羗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兹来南中,得唐裴晋公二诗,其一曰:「有意効承平,无功答圣明。灰心缘忍事,霜鬓为论兵。道直身还在,恩深命转轻。盐梅非拟议,葵藿是平生。白日常县照,苍蝇谩发声。嵩阳旧田里,终欲谢归耕。」其一曰:「危事经非一,浮荣得是空。白头官舍里,今日又春风。」又得宋崔清献公题剑阁词云:「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手写留屯奏,烱烱寸心丹。对青灯,搔白发,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白石,怪我旧盟寒。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又得我朝巡抚南畿尚书周公恂如感怀一首,云:「日晏忘餐夜半兴,簿书烦扰为无能。秉心初拟逢衡鉴,任意宁知越准绳。法在恤民民反病,事因除弊弊逾增。前非未悟羞蘧瑗,敢叹微躯践薄冰。」数篇者,于予有槩于中焉,因取笔记之。

○纳还使北进冬衣疏

景泰元年三月,予自开封还兵科,见壁间贴记某月某日取回某本。同僚言,近日公、侯、伯、尚书、都御史大臣言,欲遣使使北进冬衣。有旨,欲能识太上皇帝大臣行。羣臣震惧谢罪,因缴纳原奏已之矣。予因谓当时科中失之,纳还奏疏,虽诸公怵威误国者欲泯其迹,科中当奏知以某日某人取回某本,非但迹不容泯,而亦可以警误国者之心。事已无及,徒一惋叹而已。

○范公欧公手书

范文正公尝用黄素楷书伯夷颂遗苏才翁,刘原父以蜀素乌丝栏求欧阳公写孝经一章,公以其不染墨,写澄心纸答之。葢黄素、蜀素皆绢名也,伯夷颂今在义庄。

○碑铭不着撰书人名

欧阳文忠公与尹材帖云:「墓铭刻石时,更不要留官衔题目及撰人书人刻字人等姓名,祗依此写。晋以前碑皆不着撰人姓名,此古人有深意,况久远自知。篆葢祗着『尹师鲁墓』四字。」杨东里云:「汉魏碑皆不著书人姓名,以当时能书者多也。」周尚书云:「小西天唐碑数通,皆开元、景云、太极中所建,梁高望、王大悦、宁思道、王利贞所书。然皆不着撰文人姓名,岂即书此者之所为欤?」

○苏秉衡论诗

海昌诗人苏平秉衡者,尝言宋一代近体诗,其彷佛唐人,仅王禹玉元夕一诗耳。犹惜其「镐京春酒沾周宴」「沾周」字音调不谐,易「沾」为「陪」可也。高槎轩太史诗二千首,亦止取其夜闻吴女诵经一律。然好事者则以□□□□□□□□八字管定秉衡近体诗,云「禁是则莫能为也。」葢与许洞诗僧事相类云。

○乖觉乖角

世称警悟有局干人曰乖觉,于兵部奏内常用之,然未见所出。韩退之云:「亲朋顿乖角。」罗隐诗云:「祖龙算事浑乖角。」宋儒语录亦有乖角,似与今用乖觉意相反云。

○柏子庭注磬疏

释柏子庭注磬疏:「鸣锣恶念生,击磬善心发。善心发如火镬凉,恶念生如莲叶脱。我来化磬不化锣,布施无分少与多。一槌打却自家底,声声唤出阿弥陀。」

○石川张子才诗

萧墅张氏闻见录云:「石川张子才,洪武二十四年以秀才举,赴吏部。尝有元宵诗及上御览诗二律,元宵诗曰:『三五佳期意气生,灯光偏与月华明。一天星斗移人世,万斛骊珠布帝京。龙阁风光连上院,凤楼春色胜蓬瀛,游观唱咏应多幸,四海雍雍正治平。』进御前诗曰:『曙气初分四海同,圣明天子五云中。冕旒端拱升平日,礼乐雍和化毓风。万国衣冠欢拜舞,一朝刑罚伏奸凶。书生老得赴金阙,愿祝皇猷効才衷。』」子才莫详其人,吾以吾石川今之言诗礼者落落也,以是取之。

○彭状元失朝

凡大班奏事有常规,多所司预进事目。惟正统辛未,状元彭时谢恩,以夜坐久误入朝被劾,上惟命锦衣卫寻而已,与他凡有劾皆即命逮捕不同。于此不惟可见圣明仓卒应变,而保全爱惜儒臣之心至矣。状元同榜吾友郑时乂云:「状元退就鸿胪习仪,大鸿胪疾言厉色,诘其误事之繇。状元举止殊从容,唯唯谢过而已。」此亦可见其量也。

○东里送杨彦谧诗

二月二日秋官郎中彦谧贤友南行诗以识别:「杨生青云器,文彩辉白璧。腰间龙泉剑,别我有远适。吾闻禹徂征,舞干致苗格。所以宣尼训,服远修文德。好谋而有成,明明垂警饬。如何才智士,宏议薄古昔。怀忿忽远图,急功幸苟得。宁论万里行,糗粻豫峙积。汉廷所遣帅,孰是赵充国?子行职赞襄,僶勉摅良画。虽有斗酒饯,安能写胸臆。临岐念素交,聊赠绕朝策。庐陵杨士奇。」右诗见杨氏世美录。初麓川之议,葢有主之者,内阁未之听,而兵部和之。于是,王忠毅公有总督之命,此诗大意具矣。后来忠毅西巡一奏,此事愈明。他日岂无秉公是于彤简而致深嘅于是诗者乎?

○官制异常

景泰中,一时多两正官,如吏部王直、何文渊继王翶,礼部胡濙、杨宁,兵部于谦、仪铭,都察院陈镒、 【 陈镒」,原作「陈鉴」,据明弘治本改。按明史,陈镒与王文曾共掌都察院事,作「陈镒」是。时亦有陈鉴其人,只官至御史,未掌都察院。】 王文继王翶,国子监刘铉、陈询,太常、尚宝皆然。天顺初,诸司当事多武臣,内阁则武功伯,兵部则靖远伯,礼部则兴济伯。今之异于常者,则李少保贤自郎署至阁老,刘崇益繇方面入为大司成也。

○俗语见唐诗

今时俗语,事物纪名,相传莫知所自,而见诸唐人诗最多。近读王建诗,如「卤簿分头入太常」,「银带排方獭尾长」,「恐防天子在楼头」,「射生宫女宿红妆」,「地衣帘额一时新」,「御厨不食索时新」,「家常爱着旧衣裳」,「浴堂门外抄名入」,「为逢好日先移入」,「直无鸦鹊到园中」,「暗中头白没人知」,「空闲地内人初满」,「蔷薇不似已前春」,「劳动先生远相示」,「百方回避老须来」,「文案把来看未会」,「向晚临阶看号簿」,「眼前风景任支分」,「当直巡更近五云」,「自执金吾长上直」,「侍女常时教合药」,「立地阶前赐紫衣」,「宫女月中更替立」,「谁家将息过今春」,「美人开池北堂下」,「渐觉生衣不着身」,「上皇生日出京城」,「蠹生腾药箧」,「近来身不健」,「近来年纪到」,「斩新衣踏尽」,「知道县家闲」,「时时一窠薤」。皆是也,惟「分头」今作「分投」,非。他如昌黎之「老翁真个似童儿」,韦庄之「近来中酒起常迟」,甚多,当别录焉。

○大言无实

大言无实,专事表暴之人,如唐之李元平、李系,石晋之景延广,宋之雷简夫、赵彦吶,金之蒲察阿里不孙,我朝之伏伯安,皆是也。贤如杜祁公、蹇忠定,犹为其所动。王铎、关播重贵为其所惑,而委之以国,倚之以兵,宜矣。吕夷简、杨云翼之识鉴固足多,若崔菊坡当彦吶得军民心五年之久之时,乃能炳然见之之真,岂不诚难哉!

○山谷跋黄梦升墓铭

山谷跋欧阳公所作黄梦升墓铭,面目太似,可厌也。

○奏本题本

国朝之制,臣民奏事称奏本,后以奏本用长纸,字画必依洪武正韵,又用计字数,于后舍郑重而从简便,改用题本,则不然矣。然题本多在内衙门,公事若在外,并自陈己事,则仍用奏本,东驾则称启本。宣庙每呼本为「抹子」,尝见传旨中云然。

猜你喜欢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三·李心传
  第十八回 智郦生献谋取要邑 愚胡亥遇弑毙斋宫·蔡东藩
  卷第一百四十七·胡三省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一·佚名
  卷之五十一·佚名
  卷之八百二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佚名
  ◎徐世昌操纵时局·刘以芬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六 七音略四·纪昀
  一○五六 护理江西巡抚李承邺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二十一部折·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佚名
  高从诲传·薛居正
  卷一·王葆心
  吴风录·黄省曾
  职官四○·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八十六·彭定求

        卷286_1 【赠郭驸马(郭令公子暧尚升平公主令于席上成此诗)】李端   青春都尉最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侯。金距斗鸡过上苑,   玉鞭骑马出长楸。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   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

  • 易少夫人·唐圭璋

      临江仙   咏熟水   何处甘泉来席上,嫩黄初汤银瓶。月团尝罢有馀清。惠山名品在,歌舞暂留停。   欲赏壑源新气味,不应兼进狶苓。此中端有淡交情。相如方病酒,一饮骨毛轻。   又   咏熟水话别   记得高堂同

  • 黄裳·唐圭璋

      裳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生于庆历四年(1044)。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端明殿学士。建炎四年(1130)卒,年八十七。赠少傅。有演山先生文集六十卷。   桂枝香   延平阁闲望   人烟一簇。正寄演,客飞升,翠微麓

  • 舒頔·隋树森

    舒頔(一三O 四——一三七七),字道原, 绩溪(今属安徽省)人。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明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

  • 卷339 ·佚名

    宋庠 赠太傅中书令张文节公挽词三首 平时开黄阁,兹辰奠素旗。 留侯尝辟穣,巖说遂骑箕。 天迥哀笳咽,林长道翣遲。 行人此堕泪,何必岘亭碑。 宋庠 赠太子太保晁文公挽词二首 帝禁留辞范,儒林老

  •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二、华夷之间、人兽之间的本·雍正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书内云“天生人物,理一分殊,中土得正,而阴阳合德者为人,四塞倾险而邪僻者,为夷狄。夷狄之下为禽兽”等语。禽兽之名,盖以居处荒远,语言文字,不与中土相通,故谓之夷狄,非生于中国者为人,生于外地者

  • ●卷二十七·赵翼

    ○辽史《辽史》太简略。盖契丹之俗,记载本少。太宗会同元年,虽诏有司编始祖奇善(旧名奇首。)可汗事迹,然《辽史》所载仅记其生于都庵山,徙于潢河之滨而已,盖已荒渺无可稽也。历朝亦有监修国史之官,如刘慎行、邢抱朴、室、刘

  • 卷之八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三十四·阿桂

    三月甲寅上谕内阁曰迩年征勦金川一切军需粮运等项节次发帑不下七千余万官为办给不欲丝毫累及闾阎而负任运供不无稍资民力业已叠次加恩将乾隆四十年以前应征钱粮分别酌免兹两金川全境荡平大勲告集念川省百姓踊跃急公甚

  • 志卷第九 高丽史五十五·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五行三。○五行五曰土土居中央生万物者也。 而莫重于稼穑土气不养则稼穑不成金木水火 之而为异为地震为雨土时则有夜妖时则有  之 

  • 自警编卷七·赵善璙

    宋 赵善璙 撰事君类下忧国杜正献公衍一日忧见于色门生曰公今日何以不悦公曰适覩朝报行某事行某事非便所以忧尔又一日喜见于色门生未及问公曰今日朝报某人进用某人进用社稷之福也公又曰孔子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第衍荷

  • 卷十二·王樵

    <经部,书类,尚书日记钦定四库全书尚书日记卷十二     明 王樵 撰召诰【附定殷作洛年月日谱】成王三年三监武庚叛命周公东征诛武庚致辟管叔于商囚蔡叔于郭隣降霍叔于庶人封防子于宋成王初即位周公摄政三叔流言

  • 难岁篇第七三·王充

    【题解】本篇对搬迁要忌讳“太岁”的迷信进行了驳斥。“工伎之家”认为“太岁在子,不得南北徙”,否则会遭祸殃。王充反驳说,如果“太岁”是神,触犯了它要遭殃,照此逻辑,最大的神莫过于天地,“则天地之间无生

  • 异部宗轮论一卷·世友

        世友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译  佛般涅槃后  适满百余年  圣教异部兴  便引不饶益  展转执异故  随有诸部起  依自阿笈摩  说彼执令厌  世友大菩萨  具大智觉慧  释种真苾刍  观

  • 继总禅师语录序·佚名

    嘉兴大藏经 季总彻禅师语录继总禅师语录序伏见西来衣钵大事因缘有以多为贵者如黄蘖所称不是无禅祗是无师马大师会下八十四人坐道场得正法眼者无几人庐山归宗是其一此因多而翻见少也有以少为贵者全部传灯如大慧所嘱

  •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卷十二·净挺

    弟子智鉴智郁编外述漆雕开子使漆雕开仕探竿在手吾斯未信争之不足让之有余子说许他一半。乘桴浮海从我其由红炉金弹子子路闻之喜鲇鱼上钓钩无所取裁有杀有活。畏匡吾以女为死矣青天霹雳子在回何敢死不是这汉大难承当。

  • 众仙赞颂灵章·佚名

    歌词,撰人不详,约出於唐宋间。内载颂章多见於《真诰》及《云笈七签》。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赞颂类

  • 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佚名

    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译   佛在祇园,愍念未来众生,说过去七俱胝准提如来等佛母准提陀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