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七五五 江西巡抚郝硕奏解毁书籍板片并请展限检缴折(附清单一)

七五五 江西巡抚郝硕奏解毁书籍板片并请展限检缴折(附清单一)

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一日

江西巡抚臣郝硕谨奏,为解毁书籍板片,仰祈圣鉴事。

窃照江西省设局收缴违碍书籍,自四十三年八月起至四十五年十月底止,计查出应禁书一万三千五百六十四部、板九千一百六十块,陆续奏明销毁在案。

兹于十一月起,据各属缴到历年本省暨各省奏明应禁之书一千四百八十部、板片十一种,谨开列清单,恭呈御览。其书籍、板片委员解京交军机处查收销毁外,伏查销毁书籍,前奉谕旨予限二年。江右自四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奉旨之日为始,扣至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届满,当经通饬各州县暨教官取具并无遗漏印结,申送备案。旋据各属士庶佥以缴书予限,山自格外深仁,倘限外仍有遗存,获戾更大,呈请暂展时日,容俟遍传宗族乡党,再为悉心检点,逐一缴解,务期净尽等情,尚属遵法畏罪之意。且臣现于去腊今正,接准湖广、浙江、福建、山西等省咨会奏毁书目,自六七种至十余种不等,各书有无流传,江右境内正在通查,未便以限满停收,致滋漏匿。合无仰恳皇上天恩,俯如士民所请,准再传谕检缴,务将前此遗剩同现今准咨应毁各书,悉行缴销,勿使片楮存留,庶几根株尽绝。合并陈明。

臣谨会同署两江总督臣萨载、江西学政臣胡高望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朱批:览。

附 汇解销毁书籍板片清单

江西巡抚臣郝硕谨奏,今将汇解军机处销毁书籍、板片开列清单,恭呈御览。

计开

《明策选》一部,二十八本。

《寓林集》一部,二十本。

《李氏文集》一部,十本。

《李氏焚书》二部,十一本,不全一部。

《英宏》一部,三本。不全。

《吴忠节遗集》一部,二本。

《谢云庵诗集》二部,三本。俱抄本。

《灌园余事》一部,一本。不全。

《睡庐诗选》一部,一本。不全。

《是堂诗集》二部,二本。

《掬山堂诗集》一部,一本。

《犀厓文集》二部,三本。俱不全。

《寅斋诗稿》一部,一本。

《白室杂着》一部,一本。抄本。

《毅堂诗抄》三部,四本。俱不全。

《东垣集》一部,未钉。

《经世实用编》一部,十一本。不全。

《容台集》一部,六本。不全。

《咸陟堂诗集》二部,十八本。内一部不全。

《日知录》一部,十六本。

《豫变纪略》一部,二本。

《探珠集》二部,七本。内一部不全。

《策学考实》一部,五本。不全。

《文耻斋集》二部,四本。

《张太岳集》一部,十九本。不全。

《地图综要》四部,十本。

《媚幽阁文娱》二部,九本。

《明名臣言行录》一部,八本。

《觚剩》一部,五本。不全。

《诗慰》二部,十八本。

《明人物考》一部,四本。不全。

《花学集》一部,一本。不全。

《缺壶编》一部,二本。

《张芑山文集》一部,八本。抄本。

《白石樵真稿》一部,四本。不全。

《同时尚论录》一部,五本。

《文镫岩集》二部,七本。

《鉴史便读》一部,六本。

《晚香堂集》一部,十本。

《元明八家古文选》一部,八本。

《箧衍集》二部,八本。内抄本一部,不全一部。

《拟山园集》一部,四本。

《壶山集》十三部,十三本。

《亭林文集》二部,四本。俱不全。

《尤西堂集》四部,二十本。俱不全。

《吾学编》二部,二十二本。俱不全。

《七录斋集》一部,十本。

《明诗归》二部,十本。

《史外》二部,十四本。

《寻乐斋集》三部,八本。内二部不全。

《明世法录》一部,六本。不全。

《舆图备考》一部,十六本。

《觉迷录》四部,十二本。内二部不全。

《咏物诗选》五部,二十七本。

《寄园寄所寄》一部,十六本。

《廿一史弹词》七部,四本。内六部未钉。

《隐秀轩集》一部,二本。不全。

《祈永堂集》一部,一本。不全。

《刘出子集》二部,二本。俱不全。

《江变纪略》一部,一本。抄本。

《诗持》一部,一本。不全。

《邹忠介奏疏》二部,八本。内一部不全。

《彭躬庵集》二部,十本。内一部不全。

《纶扉奏草》一部,二十六本。

《独漉堂集》一部,十九本。不全。

《邱邦士集》六部,十七本。内不全四部,未钉一部。

《瀚海》九部,二十八本。内不全七部。

《感旧集》三部,二十四本。

《古今治统》五部,三十七本。内不全一部。

《黄陶庵集》三部,十四本。

《道援堂集》一部,三本。

《痴山集》七部,十本。内不全四部。

《吕晚村家训》一部,一本。

《钱谦益序札》二部,二本。

钱谦益《有学集》七部,四十三本。内三部不全。

钱谦益《初学集》二部,八本。内一部不全。

《牧斋尺牍》一部,二本。

《吕晚村诗经详解》一部,二本。不全。

《吕晚村文集》一部,四本。

《吕晚村时文》五部,五本。

《惭书》二部,二本。

《屈翁山诗集》一部,四本。不全。

《屈翁山文钞》一部,六本。

《广东新语》二部,二十本。

《朴村诗集》一部,一本。

《蚊语》一部,一本。

陈士业《石庄集》一部,一本。不全。

《素心堂古文》一部,二本。不全。

《素心堂诗稿》一部,二本。

《耐耕堂诗集》五部,十一本。内三部不全。

《明论必读》四部,四本。俱不全。

《四书难题问答》七部,三十六本。内一部不全。

《潜确类书》一部,三十本。不全。

《庐山古迹诗选》三部,十一本。俱不全。

《明从信录》二部,九本。俱不全。

《古今治平略》一部,二本。不全。

《太乙山房集》三部,五本。俱不全。

《博物典汇》三部,二十二本。

《四六初征》二部,十二本。内一部不全。

《古今全史》九部,三十一本。内六部不全。

《通鉴总论》一部,二本。抄本。

《世史纪要》一部,一本。抄本。

《明状元策》五部,二十六本。内一部不全。

《明纪编年》三部,十本。俱不全。

《揭蒿庵集》九部,十三本。内八部不全,一部未钉。

《广百将传》三部,九本。俱不全。

《标题通鉴》十三部,十五本。内六部不全。

钱谦益《杜诗笺注》四部,三十八本。

钱谦益《历朝诗集》三部,四十四本。内二部不全。

《壑云篇》(《半谷集》、《代言集》同)九部,二十五本。内不全七部,抄本一部。

《西山志》十一部,三十八本。

《湘帆集》七部,三十二本。内不全五部。

《通鉴集要》三部,二十四本。内不全一部。

《通鉴要略》九部,九本。俱不全。

《武备志》一部,四本。不全。

《尺牍新抄》三部,十七本。内一部不全。

《登坛必究》十三部,五十九本。俱不全。

《说铃》五部,二十五本。内一部未钉,三部不全。

《徐文长集》九部,六十本。内三部不全。

《历朝捷录》二十三部,五十七本。俱不全。

《寒支集》八部,六十八本。内三部不全。

《四六新书》(《新书广集》同)二十六部,一百零一本。内二十部不全。

《天佣子集》十七部,八十八本。内九部不全。

《羣书典汇》七部,六十三本。内六部不全。

《行厨集》十一部,八十七本。俱不全。

《纲鉴大全》十六部,一百六十九本。俱不全。

王锡侯《经史镜》四部,一百二十二本。俱不全。

《王锡侯诗》一部,一本,抄本。

《国朝试帖详解》六部,十本。俱不全。

王锡侯《感应篇》二部,二本。

《唐试帖详解》五十七部,一百九十七本。内二十七部不全。

《质亡集》十五部,八十本。内十二部不全。

《吕选八家古文》十三部,六十本。内八部不全。

《国朝诗别裁》二部,三十四本。俱不全。

《天盖楼四书讲义》十六部,一百本。内六部不全。抄本一部。

《天盖楼四书语录》十部,九十四本。内二部不全。

《鱼郎诗集》二部,二本。内抄本一部。

《世史类编》五部,四十五本。俱不全。

《戴田有时文》十七部,四十七本。内九部不全,二部未钉。

《明纪会纂》十三部,四十本。内七部不全。

《羣书备考》十三部,五十本。内二部不全。

《明诗别裁》十一部,四十七本。内三部不全,二部未钉。

《课儿鉴略》三十九部,五十五本。内三十七部不全。

内纲鉴会纂》四部,五十一本。内三部不全。

《已吾集》三十四部,七十七本。内十八部不全,一部未钉。

《明纪鉴略》二十三部,四十三本。内十五部不全。

《明通纪》二部,二十五本。内一部不全。

《三魏全集》十六部,一百九十一本。内不全十二部,未钉一部,抄本一部。

《广名将谱》四十一部,一百五十九本。内不全二十五部。

《将传必读》一部五本,不全。

《天盖楼偶评》四十七部,三百零八本。内三十八部不全,二部未钉。

《山晓阁明文选》十六部,一百四十一本。内十四部不全。

《笠翁一家言》十八部,一百三十三本。内十部不全。

《广舆记》五十一部,四百一十七本。内二十部不全。

《湘中草》一部二本。

《三易集》一部,六本。

《高子遗书》一部,六本。

《偈庵集》一部,二本。

《壮悔堂集》一部,四本。

《陈眉公秘籍》二部,七本。俱不全。

《明纪本末国书》一部,四本。不全。

《吴文恪集》三部,二十八本。

《留青广集》八十三部,三百三十六本。内四十三部不全。

《纲鉴易知录》七部,八十七本。内六部不全。

《明鉴易知录》一百六十九部,六百六十七本。内不全一百四十八部,五部未钉。

《了凡纲鉴补》一百六十四部,二千零五本。内不全一百二十四部。

《留青集》、《新集》、《二集》共一百零八部,九百二十二本。内不全九十三部,未钉一部。

《历朝纲鉴》十六部,四十九本。内十一部不全。

以上共一千四百八十部,八千七百零五本,内不全九百八十七部,抄本十八部,未钉十九部。

《理园集》板一百四十九片。

《犀厓集》板二百一十八片。

艾千子《天佣子集》板五十二片。

《是堂诗集》板四十片。

《西山胜境》板十九片。

《明鉴易知录》板二百三十八片。

《朴村诗集》板十八片。

《寻乐斋集》板二十八片。

《明诗别裁板》二十八片。

《白鹿洞诗选》板三十六片。

《庐山古迹诗选》板一百二十九片。

以上原奉查禁板片十一种,九百五十五片。(宫中朱批奏折)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一·列传第十九·张廷玉
  第九十六回 忤重闱师丹遭贬 害故妃史立售奸·蔡东藩
  第二十九回 贪功得祸郦生就烹 数罪陈言汉王中箭·蔡东藩
  东林列传卷十二·陈鼎
  卷第十九·徐鼒
  读礼通考卷二十七·徐乾学
   第五节 入川·老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四·佚名
  卷之六百六十一·佚名
  第四六○禀光绪十三年九月初六日一二二三四--一·佚名
  赵莹传·薛居正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之二·佚名
  卷一百九十九·佚名
  卷一百五十四·佚名
  ●明职引·吕坤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徐正字诗赋巻二·徐寅

    唐 徐寅 撰诗【三百六十八首】钓台金门谁奉诏碧防独垂钩旧友来樵叟新交得野鸥嘉名悬日月深谷化陵丘便可招巢父长川好饮牛旅次寓题胡为名利役来往老闗河白髪随梳少青山入梦多途穷怜抱疾世乱耻登科却起渔舟念春风钓緑

  • 列传第一 后妃上·刘昫

    高祖太穆皇后窦氏 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 贤妃徐氏 高宗废后王氏 良娣萧氏 中宗和思皇后赵氏 中宗韦庶人 上官昭容 睿宗肃明皇后刘氏 睿宗昭成皇后窦氏 玄宗废后王氏 玄宗贞顺皇后武氏 玄宗杨贵妃 三代宫禁

  • 卷一百二·杨士奇

    永乐八年三月○丁卯朔命清远侯王友督中军安远伯柳升副之宁远侯何福督左哨武安侯郑亨督右哨宁阳侯陈懋督左掖都督曹得都指挥胡原副之广恩伯刘才督右掖都督马荣朱荣副之○戊辰○命都督刘江等充游击将军督前哨都督薛禄冀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五·佚名

    弘治七年十二月丙辰朔 上视牲于南郊○丁巳兵科给事中蔚春奏窃见 陛下即位于兹七年灾异叠见亦尝屡下修省之诏而未见消弭意者 圣心所以福乎民者于天心或有未协欤且以近事言之京师雨雹四方地震刘向曰雹者阴胁阳也凡阳盛

  • 一二六八 浙江巡抚琅玕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佚名

    一二六八 浙江巡抚琅玕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初四日浙江巡抚臣觉罗琅玕跪奏,为缴换《通鉴纲目续编》,遵例汇奏事。恭照乾隆四十八年三月内奉颁《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改本一部,钦奉谕旨令将

  • 金佗稡编卷六·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稡编卷六宋 岳珂 撰行实编年三绍兴四年甲寅岁年三十二兼荆南鄂岳州复郢州斩京超刘楫复随州斩王嵩战襄江复襄阳府战新野市起营田败刘合贝勒降杨德胜复邓州擒高仲赐银合茶药复唐州复信阳军屯鄂州除清

  • 甲申传信录卷六·钱士馨

    赤眉寇略高皇帝得天下类汉高,而大明大行皇席不与灵献同风,其亡也忽诸,不亦异哉!闯与献、曹同起绿林为巨寇,而闯独入长安,篡天下,僭伪号。改元纪年,易官名,异服制,号令严切。所遣守土之吏,无敢暴民,亦旬月之雄也。然而窃据四十一日

  • 周汉卿传·张廷玉

    周汉卿,浙江松阳人,医生,内外科均治,其针疗尤为神奇。同乡蒋仲良左目为马所踢,眼珠突出如桃,其他医生都说眼神经已损坏,不可治。汉卿给他用神膏封贴,三日恢复如故。华州陈明远失明十年,汉卿诊视,认为可以针疗,把眼皮翻过来,刮去眼

  • 晋纪(刘谦之)·干宝

    (清)汤球辑太兴二年,江东大饥,诏百官言事。应瞻(刘谦之《晋纪》*《晋书》作詹)表曰﹕“元康以来,贱经尚道,以玄虚宏(原注﹕原引作“容”)放为夷达,以儒术清俭为鄙(原注﹕原引作“群”)俗。”(刘谦之《晋纪

  • 卷二十三·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二十三丧服第十一之二疏衰裳齐牡麻绖冠布缨削杖布带疏屦期者【期音基下竝同注今文无冠布缨】正义贾氏公彦曰此章疏衰已下与前章不殊唯期一字与前三年异今

  •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佚名

    【原文】&ldquo;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①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rdquo;须菩提言:&ldquo;不也,世尊。&rdquo;&ldquo;何以故?&rdquo;&ldquo;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②,是名须陀洹。&rdquo;&ldq

  • 发凡·彭绍升

    居士传发凡佛门人文记载其专系宰官白衣者。故有佑法师宏明集。宣律师广宏明集。心泰佛法金汤。姚孟长金汤徵文录。夏树芳法喜志。其以沙门为主兼収外护者。则有志磐佛祖统记。念常佛祖通载。以及传灯录.续传灯录.五灯会

  • 武林梵志·吴之鲸

    寺观志。明吴之鲸撰。十二卷。之鲸字伯裔,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万历举人,官浮梁知县。武林(杭州)梵刹盛在南宋,至明则多残废,恐年久遗迹湮没乃博考史乘而成是书,约十八万字。分城内梵刹、城外南山分脉、城外北山分脉

  • 吴氏中馈录·佚名

    宋代浦江 (今浙江义乌) 吴氏撰 (佚名)。全书内容分脯鲊 (以动物为主的菜肴)、制蔬(素食)、甜食 (面点和小吃) 3类,共70多个品种。对每个品种的选料、加工、调味、火候等具体操作程序均有详细记叙,通俗易懂。该书涉及

  • 混俗颐生录·佚名

    题“茅山处士刘词集”。《宋志》、《通志》著录,盖撰于宋。养生专著。宋·刘词撰。二卷,凡10篇。作者本着普及养生知识的宗旨,选录“历试有验之言”编撰成书。全书分述了饮食、饮酒、患劳、患风、户内、禁忌及春夏秋

  • 岳阳集·张说

    (唐) 张说撰。张说 (667—730),字道济, 一字说之。洛阳 (今属河南) 人。武则天载初元年 (689) 应诏举,以策对第一授太子校书。累官至中书令,左、右 丞相。封燕国公。卒谥文贞。前后三秉大政,掌文学之任 30年,朝廷重要

  • 历代法宝记·佚名

    全一卷。唐代之作品,撰者不详。又称师资血脉传、定是非摧邪显正破坏一切心传、最上乘顿悟法门。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本书记录由释尊至菩提达摩多罗等西土二十九祖、东土六祖,及智铣、处寂、无相、无住、保唐宗(禅宗之

  • 辟妄救略说·密云圆悟

    凡十卷。又作天童和尚辟妄救略说。明代僧密云圆悟(1566~1642 )着,侍者真启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圆悟之法嗣汉月法藏主张一‘○’(圆相)为千佛万佛之祖,并反对曹洞宗抹杀五家宗旨,遂着五宗原,乃引起一场禅林间之论诤,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