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一

废帝郕戾王实附录第七十九

景泰六年十二月壬寅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省郊祀牲岷王徽煣奏先父庄王洪武中之国云南及永乐中召还其所赐乐工部伎遂隶教坊臣今奉藩武冈凡拜表迎诏时节庆贺之礼音乐未具乞赐颁给不允

○甲辰升守备靖虏卫都指挥佥事房贵为署都指挥使掌狭西都司事从镇守右副都御史耿九畴奏请也

○给天城阳和等四卫官军马一千匹

○乙巳赐韩王徵钊庶长子名曰偕淓镇国将军公矿次子曰诚灏

○命故弗提卫指挥佥事常不于住儿出兀列河卫指挥佥事打必纳子法麻哈忽失木子答出撒力卫指挥佥事果郎哈子阿松哈资河卫指挥佥事察班子苦丁格也里石子白令哥阿里帖木子木化连甫门河卫指挥佥事桑果奴子阿哈忽儿海卫指挥佥事哈纳子几察哈俱袭职

○南京刑部左侍郎郑泰自陈历任年久幸无过举乞迁调一职以图报称事下吏部言凡堂上官迁调俱出特恩岂可干求泰所言难允 帝是之

○贵州副总兵都指挥佥事李贵等奏平越等处黎从等寨贼首阿拏王阿榜苖金虎等为称苖王造妖言惑众收劫诸处寨堡实与湖广铜彭等处贼势相倚乞调云南四川原征汉达官军会合剿除兵部请敕总兵官南和伯方瑛等亟往相度二处贼情缓急先后进兵从之

○丁未升狭西按察司佥事韩士琦为副使监察御史沈义为浙江按察司副使罗澄为云南按察司佥事张绅为狭西按察司佥事

○给大同备边旗军马五百匹

○日生左右珥色赤鲜明

○己酉腊节赐文武百官宴

○擢监生张铭为南京户部广东司主事铭参赞机务南京兵部尚书纯子也铭将选纯陈情乞恩除南京相应官庶父子朝夕相亲共图补报吏部具以言故有是命

○ 命故辽东都指挥同知费曰□拆子英袭为沈阳中卫指挥使

○ 命停徵四川乌撒等卫今年子粒二千六百七石俟下年成熟陆续徵纳以屯田被灾故也

○昏刻月生晕苍白色

○庚戌擢进士刘溥为刑部广东司主事

○ 命故羽林前卫指挥使安敬子勇金吾右卫指挥使宋旺弟友俱袭职金吾左卫指挥同知刘荣子镇居旺子能指挥佥事冯敬子让武骧右卫指挥佥事李兴子钦俱代职以荣等老疾故也

○巡抚湖广工部尚书王永寿奏贼首蒙能率众攻众龙里城官军击却之寻分遣贼众攻破亮寨司橘等屯寨遂破铜鼓所及罗围堡又为攻城梯声言欲破龙里城据为巢穴都指挥汪迪率兵策应官军六百余俱为所毙况湖广军旅数兴水旱相仍军民极为疲困乞简命文职大臣一员来与臣协同济理事下兵部少保兼尚书于谦右侍郎王伟各请行诏待总兵官方瑛到日奏来区处

○辛亥建州等卫女直指挥项哈兀者等卫野人女直赛不克等广东崖州滕桥土官巡检黄芳云南石甸土官巡检李俊等贡马及方物赐彩币等物

○遣广宁伯刘安襄城伯李瑾修武伯沈煜为正使给事中樊冕王铉何升为副使各持节册封楚府崇惕庄僖王庶长子镇国将军均镦为崇阳王百户尹徽女为秦府永兴王公铭妃兵马副指挥牛青女为代府博野王成鐭妃

○壬子户部奏贵州黎平府龙里蛮夷长官司因苖贼攻破城寨烧劫仓粮人民流散今招抚渐回人力罢弊所负景泰四年至今年秋粮二百六十九石有余宜移文巡抚左副都御史蒋琳覆实停免流移者亦令招抚复业若虽被贼围不曾抢劫者令如数纳从之

○提督辽东军务右副都御史寇琛遵敕旨令广宁等卫千百户曹瓒等凡三十员俱袭职代职

○癸丑南京 太庙内失珠冠诸物诏盗者自首免罪不首者籍没有能告所盗者升赏之

○守备天城奉御胡顺奏都指挥王金结所部之号九龙十虎者欲谋反全亦奏顺多役军士酷刑下巡按直隶监察御史贾恪覆之顺所奏俱无状所奏亦无诬都察院谓顺全俱挟私相讦宜正以罪更择官代其守备诏曰兹正备冬之际姑宥之

○夜有流星大如杯色赤有光出天纪西北行至太遵星尾迹炸散二少星随之

○甲寅以是冬无雪令百官致斋三日分遣大臣以香帛祷于 天地 社稷 山川及诸观宫寺庙

○命故袭封衍圣公孔颜缙孙弘绪袭封敕之曰朕惟自古圣帝明王之道覆冒天下然但行之于当时若夫明之使为法于天下后世如布帛菽粟不可一日而无者则惟先师孔子肆历代帝王至于我 祖宗尊崇之典靡不至焉尔祖彦缙以先师嫡嗣蚤承封爵朕方优于礼待讵意溘先朝露肆特命尔袭爵以奉先师祀事尔尚钦承祖德修身谨行以孝弟为先力学亲贤以诗礼为本和敬以睦族姻仁厚以处乡党毋骄毋傲惟俭惟良庶无忝以宗亲且有光于朕命

○擢进士江彤张璇为给事中

○复 命左佥都御史徐有贞巡视沙湾

○乙卯巡按山西监察御史王鉴奏都指挥王信诱取故长沙知府赵勉妾尽没其赀且淫勉养女命执问之

○丙辰给博野王成鐭岁禄二千石米钞中半兼支

○丁巳 命故阿速江卫指挥使奚木黑子弗亦马撒儿忽卫指挥同知必笼哈子额升格朵儿必河卫指挥同知宛者不花子额赤不花嘉河卫指挥佥事者令加子你察兀俱袭职

○戊午免徵沿河济宁等十三州县修河民所负官马并杂科役以左佥都御史徐有贞奏力役方勤不宜并取故也

○巡按直隶监察御史贾恪奏提督宣府军务右佥都御史李秉与总兵官过兴不协秉亦奏恪纵傲不率宪度下兵部集文武廷臣议以为秉所为多其职分不为过而秉言恪诸不法事亦未验诚为宜选给事中一员往廉其实从之

○辛酉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徐有贞奏臣比以公务往山东兖州府邹县盖颜孟二氏子孙世居之地闻前元时尝拨赡庙祭田六十顷二氏分种以供粢盛兼以养赡族人国初以来因之不革其后子孙微弱不能守被人侵占虽尝讼于官而未能追理退还以致无田供祭即今蒙恩赐官者日用粗给其举族之众未免饥寒切惟颜氏之德孟子之功宗传先圣垂裕后来万世人君所共尊礼故虽胡元之君亦知崇尚而拨田赡庙矧 圣朝惇典庸礼之盛 皇上崇儒重道之至而忍使其祭田不供子孙失所乎臣又伏见 皇上亲行视学特召孔颜孟三氏子孙陪从仍授颜孟二氏孙以近侍儒官其优待之恩有隆无替诚超轶前代之君矣兹其祭田之缺子孙之苦有司不为分理使者不以 上闻非惟有负先圣之教抑且有负 皇上之恩意岂不兴圣世缺典儒道无人之叹哉乞敕该部移文山东督令有有司将原给田履亩覆视免其徵租退还二氏并从嗣授官掌其岁入赡庙供祭之外赈给族氏此外或供赡不敷或乏力垦种更乞以附近废弃之地量益数顷仍如孔庙例拨佃户助种尤见特恩 帝悉从其言命追给赡庙田外各益田二十顷佃户十家

○壬戌立春顺天府官进春 帝御奉天门受贺赐文武百官宴

○癸亥赐隰川王长子名曰仕<土遂>

○巡按直隶监察御史杨贡奉十一月十一日苏州府地震因其效今年苏州地两震皆己不能激扬抚恤所致诏曰灾异岂(专)[责]在一人其督所部官吏抚恤军民无令失所

○甲子 命故辽东都指挥使宋真子璟袭为定辽中卫指挥使故双城卫指挥同知脱省哥子舍勒渚冬河卫指挥同知长家子伴哥俱袭职

○赐袭封衍圣公孔弘绪玉轴诰命并赠其父承庆为衍圣公封母王氏为夫人

○给宁府新涂县主并仪宾张晋萍乡县主并仪宾张傚岁禄各六百石内米四百石钞折二百石

○乙丑 命故海西友帖卫指挥佥事苦女子阿里户纳袭职来归毛怜等卫女直金把奴等三人为头目隶南京锦衣卫木答忽等三人充湖广军以尝犯边故也

○革广东乐昌县河泊所以事简课少故也

○免蓟州永平山海等处军士偿官马二千九百六百十余匹以岁歉人艰也

○丙寅湖广施南宣抚司遣把事黑甲兀者等卫遣指挥歹羊加等忽石门等卫指挥亦冲哥喜等乐温河等卫遣女直失勒迷等贡马貂鼠皮等物赐彩币有差

○河南按察使何永芳卒永芳浙江常山县人由进士任郡阳知县治政有方选擢监察御史处事详慎历升河南按察使至是卒于官

○丁卯 命掌建州卫事都督同知李满住子古纳哈代职故兀指者卫指挥佥事兀笼哈子劄住考郎兀卫指挥佥事木答哈子阿都赤法因河卫指挥佥事台不花子速木哈乃塔子兀的格益实卫指挥佥事一僧哥子答鲁速塔儿河卫指挥佥事失剌哈子阿古沙阿路秃子帖木俱袭职

○挑通济河曲岸沙滩及筑东岸缺堤

○顺天府宛平县知县王纪言岁歉民饥宜为重拯恤请裁减天财库检钞人夫九门收钞铺户酒醋面局酒户停中帽局坐贾皮张并岁办杂皮翎毛蠲抽分煤炸长生牛羊等物减土民代种田地粮刍 帝悉从其言命所司行之

○戊辰 命锦衣卫指挥同知毕旺子永代职

○升屠宗顺为副千户屠芝为百户仍于御用监办事二人专献宝石以规利者也

○朵颜等卫都指挥朵罗千等遣指挥哈剌把秃儿奏事至赐彩币等物

○己巳免应天府七天州县留守左卫并直隶宁州兴州中屯等三十五卫今年秋粮子粒共二万三千九百九十三石草九万三九千一百六十九束直隶庐州府和州滁州庐州邳州六安滁州仪真寿州等卫今年秋粮子粒七万一千九百一十八石草一十一万一千八百四十八包直隶苏州诸府太仓诸卫今年秋粮子粒一百四十五万三千五百五十八石有奇草五十七万三千三百九十包山东济南兖州青州东昌等府武定信阳等三十八州县今年夏税麦二十四万二千五百八石有奇俱以被灾故也

○庚午岁暮 帝享 太庙

○以明日正旦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遣太常寺官祭五祀之神遣旗手卫官祭旗纛之神

○贵州左布政使易卒节卒节江西万载县人以进士任行人升礼部祠祭员外郎宣德乙卯擢四川成都知府有善政寻升今官颇著声绩九载卒于官蛮夷思之独在礼部时尝使安南国与同使者争金于道贻哂外国云

○是岁天下户口九百四十万五千三百九十口五千三百八十万七千四百七十丁田地四百二十六万七千三百三十九顷田赋米麦二千六百八十五万三千九百三十一石绢一十九万二千八百四十七疋丝六万四千一百四十八斤绵一十八万六千一百八十万六千一百八十九斤布四十万六千九百二十四疋绵花一十九万一千一百七十五斤折色钞七万九千四百三十四锭有奇杂课钞九百九十万五千三百二十四锭有奇米麦五万八千五百一石铁七万四千五百八十三斤有奇布一千八十七疋盐课盐二百七十六万六千六百五十一引折色钞一千八百一十一万三千五十九锭有奇米四十八万二千七百石布七百八十六疋茶课茶五十五万三千七百五十一斤折色钞一十八万九千四百七十四贯屯田子粒二百七十七万九千三百四十一石有奇采纳银七千九百八十二两有奇水银九百四十四斤朱砂一百六十二斤石绿二百五十五斤雄黄三十斤有奇漕运北京儹运过粮四百三十八万四千石各处运纳粮二百二十二万四百四十六石减免天下官田等项税粮计米麦一百七十六万一千八百六十五石有奇

猜你喜欢
  上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范晔
  列传孝感第七十四 赵琰 长孙虑 乞伏保 孙益德 董洛生 杨引 阎元明 吴悉达 王续生 李显达 张升 仓跋 王崇 郭文恭·魏收
  卷一百八十七·志第一百四十·兵一等·脱脱
  卷四十二 至道三年(丁酉,997)·李焘
  卷之一百十六·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七·佚名
  第三○一谕光绪十八年十二月初九日一一七一六--二·佚名
  光绪二十年上·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六·阿桂
  郑玄素传·薛居正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沈从文
  卷一百七十九·雍正
  王端毅奏议巻三·王恕
  供用·朱元璋
  89.迁都许城·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晁补之·唐圭璋

      补之字无咎,济州钜野人。生于皇祐五年(1053)。元丰二年(1079)举进士,试开封及礼部别院,皆第一。元祐元年(1086),以试太学正召试,授秘书省正字,擢著作郎。绍圣末,坐党籍,谪监信州酒税。大观四年(1110)知泗州卒,年五十八。有鸡肋集、

  • ●卷五·陈衍

    一、逸塘自柬国归,数晤谈,而未读其游草。近始得其《东游记略》,盖《西游记》、《辽东行部记》之体,兼载诗篇也。兹专摘其关于谈艺者。略云:“余好游。近国势益颓落,研讨日俄邻邦政情,愈不可缓。曾与前溪商作俄游,展转未

  • 第四十回 报捷音关前总制·陈端生

    第四十回报捷音关前总制诗曰:仁者必然兼有勇,雁门捷报羽书驰。天颜有喜嘉忠孝,总镇关前敕勿移。话说元天子正在狐疑之际,忽有宫官奏道:启上皇爷,今有兵部大司马入朝见驾,有事奏闻,请御驾临殿。天子龙心一点然,就知边报到朝前

  • 七言巻四·洪迈

      七言  秋江送别二首       王勃  早是它乡值早秋江亭明月带江流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隠离舟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谁谓波澜裁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寒夜懐友杂体二首  北山烟雾始茫茫

  • 巻三·童轩

    ●钦定四库全书清风亭稿卷三(明)童轩 撰○五言古诗感寓景泰乙亥秋八月予家居无聊乃稽徃事述旧闻因而勉赋五言古诗六十八首谩録于此云幽居念无极乃在天地先两仪既肇位寒暑互推迁庖牺凿理窟马画斯播宣三才本一贯孰能窥其

  • 卷三十七 卫康叔世家第七·司马迁

    卫康叔名封,周武王同母少弟也。其次尚有冉季,冉季最少。武王已克殷纣,复以殷馀民封纣子武庚禄父,比诸侯,以奉其先祀勿绝。为武庚未集,恐其有贼心,武王乃令其弟管叔、蔡叔傅相武庚禄父,以和其民。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代成王

  • 志十一 职官志·薛居正

    夫官非位无以分贵贱,位非品无以定高卑,是以历代史官,咸有所纪,皆穷源而讨本,期与世以作程。迨乎唐祚方隆,明皇在宥,采累朝之故事,考众职之遐源,申命才臣,着成《六典》,其勋阶之等级,品秩之重轻,则已备载于其中矣。故今之所撰,不敢相

  • 列传四·薛居正

    史宏肇,字化元,郑州荥泽人也。父潘,本田家。宏肇少游侠无行,拳勇健步,日行二百里,走及奔马。梁末,每七户出一兵,宏肇在籍中,后隶本州开道都,选入禁军。尝在晋祖麾下,遂留为亲从,及践阼,用为控鹤小校。高祖镇太原,奏请从行,升为牙校,后

  • 卷二百四十二·杨士奇

    永乐十九年冬十月庚寅朔享 太庙○癸巳奴儿干等处都指挥王肇舟等并暹罗等国正使呵哈麻等五百六十五人来朝贡马赐宴及钞币有差○丙申毛怜卫指挥猛苛不花等来朝贡驼马赐织金文绮袭衣及钞币有差○命故金吾左卫指挥同

  • ●王郭两先生崇论序·李衷纯

    论自汉以后始盛传极组织之巧镂心抉肠始成一家言至流誉千秋群口无妒即作者亦不可多得葢制作如林或以名理发其宗或以景物抒其蕴直探元始不烦转待独论则不然人与时而俱积事与迹而同冥从有意无意间窥情之所必至以推情之所

  • 序·姚廷遴

    先祖御医公,乃太祖封君公长子,叔祖方伯公之胞兄也。性静心慈,行端表正,亡于余之周岁,为孙之不幸甚也。稽阅家谱,知祖九岁时遭太祖病,遂废学,学医。二十一岁复训蒙,四十四岁因弟贵始解馆,设帐二十四年,共得生徒三百有余。但入门者

  • 汉纪五十九 孝献皇帝壬建安十九年(甲午、214)·司马光

    汉纪五十九 汉献帝建安十九年(甲午,公元214年) [1]春,马超从张鲁求兵,北取凉州,鲁遣超还围祁山。姜叙告急于夏候渊,诸将议欲须魏公操节度。渊曰:“公在邺,反覆四千里,比报,叙等必败,非救急也。”遂行,使张督步骑五千为前军。超败走

  • 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佚名

    第一条 大清帝国皇统万世不易第二条 皇帝神圣不可侵犯第三条 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第四条 皇位继承顺序,于宪法规定之第五条 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由皇帝颁布之第六条 宪法改正提案权属于国会第七条 上院议员,由

  • 诗解颐卷四·朱善

    明 朱善 撰颂四周颂清庙于穆哉此清静之庙所以祀文王也文王远矣不可得而见矣而入清庙者皆如复见于文王何也不曰文王之徳肃肃其敬雝雝其和乎今助我而祭文王者尊之而为公侯则肃雝显相而肃雝即文徳之谓也卑之而为多士则

  • 雨法雨品第三十·佚名

    於是释提桓因意念言:尊者须菩提所说法为雨法雨三千大千刹土。从四天王上至阿迦腻吒天各各念言:今须菩提所说法雨。我等宁可作花散佛世尊及诸菩萨大弟子众。及散须菩提上。尔时三千大千刹土诸释提桓因及诸四天王各化作花

  • 静学文集·王叔英

    一卷。明王叔英撰。生卒年未详。王叔英,名原采,以字行,浙江黄岩人。洪武中,与杨大中、叶见泰、方孝儒、林佑并征至。王叔英固辞还乡。后以荐官仙居训导,改江西德安教授,迁湖北汉阳知县。建文时,召为翰林修撰。燕兵至

  • 异邦与故国·蒋光慈

    日记集。蒋光慈著。1930年1月现代书局出版。这是作者旅居东京的日记,起于1929年8月25日,止于当年11月9日。前有极短的《序》。日记中间有失记的地方; 也许是作者公开出版时抽掉了,因为《序》中说“这是我在东京养病时一

  • 分别善恶所起经·佚名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明十善十恶之果报,兼说饮酒有三十六失,后有偈,颂善恶二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