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斋法清净经

佛教经典。著译者不详。一卷。主要叙述依法持斋事。谓若不依法持斋,即为不清净,将会堕于饿鬼道中六十万世乃至五百万世,无论施斋者还是受斋者均皆如此。本经自《法经录》以下均被判为伪经,故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中有收藏,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但本经之形态、内容、思想均与印度佛教相合,是否为中国人所撰尚须研究。

《斋法清净经》全部章节目录

(1)佛说斋法清净经

猜你喜欢
  宝云经·佚名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佚名
  大净法门经·佚名
  涅槃论·佚名
  遗教经论·佚名
  佛顶尊胜陀罗尼注义·佚名
  金光明经文句记·知礼
  无量寿经义疏·吉藏
  八大灵塔梵赞·佚名
  大孔雀咒王经·佚名
  金毗罗童子威德经·佚名
  檀特罗麻油述经·佚名
  缁门警训·如卺
  投子义青禅师语录·投子义青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一齣~第十齣·王玉峰

    第一齣 统略【满庭芳】〔末上〕济宁王魁。椿萱早丧。弱冠未结姻亲。赴礼闱不第。羞涩寓莱城。偶配桂英敫氏。新婚后神庙深盟。试神京。鳌头独占。金垒起奸心。爲夺婚不遂。将家书套写。致桂英自缢亡身。幸神明折证。

  • 卷之三·佚名

    全唐诗补逸卷之三宋之问宋之问,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诗。以附张易之、武三思,配徙钦州,先天元年赐死。补诗五首。早春泛镜湖漾舟喜湖广,湖广趣非一。愉目野载芜,清心山更出。孤烟昼藏火,薄暮朝开日。但爱春光

  • 卷五百二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九许浑经马镇西宅【一作马镇西故第】将军久巳没【一作没巳久】行客自兴哀功业山长在繁华水不回乱藤【一作芹】侵废井荒菊上丛【一作崩】台借问此中事几家歌舞来【一作惟见军中卒朝朝

  • 卷三百八十四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起哲宗元祐元年八月丁亥盡是月辛卯   八月丁亥,刑部言寶文閣待制章衡知真定府,衡以罪落職,法當檢舉。詔更候二期取旨。   吏部尚書孫永言:「故天章閣待制周孟陽事英宗藩邸,神宗朝嘗為侍從,死京師,貧不能歸葬。一子定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五十七·杨仲良

      神宗皇帝   宰相不押班   治平四年四月乙卯。初,御史中丞王陶等屡言韩琦自嘉祐末专执国柄,君弱臣强,乞行罢退,是日,陶遂极口诋琦,意谓必能逐去。既而上不许,陶始失望。辛酉,先是,御史台以状申中书云:『检会《皇祐编敕》

  • 卷之一千四百四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小掌柜得罪大军阀·宣南吏隐

    冯玉祥因豫东匪患,亲自出巡。在商邱朱集,担搁月余,每日住宿,都不在行署内(冯之行署系一军用帐棚),喜与部下士卒杂居,亦无一定地点,大有甘苦相共之风。会有李鸣钟(冯部下之旅长)部下差弁完婚。冯知其窘乏,亲助银三十元。合卺之夕,冯

  • 卷七十六·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七十六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七十三 取汉【谨案平吴传有前序取汉传当亦有序今阙】 邓艾【州泰段灼】 锺会【向雄】 卫瓘 邓艾字士载义阳人也【谨案陈志作义阳棘

  • 卷二百四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四十六人物志一百二十六列女传六八旗满洲列女传四镶黄旗满洲笔帖式金録之妻王氏镶黄旗满洲闲散和尚之妻李氏镶黄旗满洲领催阿尔泰之妻王氏镶黄旗满洲护军顺格之妻张氏镶黄旗满洲鸟枪护

  • 卷二百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九人物志八十九忠义传一【满洲八旗一开国至天聪八年共九十一人】【谨按昭忠祠列传久有成编凡仗节死绥之臣得预馨香均登简牍故自敬谨亲王以下凡大臣殁於王事者无不备书以见圣朝褒崇之典

  • 抱朴子內篇卷之九   道意·王明

    抱朴子曰:「道者涵乾括坤,其本無名〔一〕。論其無,則影響猶為有焉;論其有,則萬物尚為無焉。隸首不能計其多少〔二〕,離朱不能察其髣彿,吳札晉野竭聰,不能尋其音聲乎窈冥之內〔三〕,〈犭周〉狶〈犭步〉豬〔四〕疾走,不能跡其兆朕

  • 大般涅槃經卷第七·欧阳竟无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奉詔譯   [一] 如來性品第四之四   爾時迦葉白佛言世尊如上所說四種人等應當依耶。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我所   說應當依止.何以故.有四磨故.何等爲四.如磨所說諸餘經律能受持者。迦葉

  • 护国言论集校后·太虚

    在一般人心眼中的佛教,总是脱不了消极遁世,虚无缥渺,不涉现实的幻影;实则佛教的真理,是教人们从消极著手,渐渐趋向积极之途。“灰身泯智”那些小乘行,这不过是学佛经过的途程,并不是究竟的佛教;究竟的佛教,是大乘积极利世的精神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七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七卷辨缚解义 辨前后五阴相续以蜡印为譬 名色系缚众生众生系缚名色 明烦恼与习手为因果 广辨八喻谓逆喻现喻等 广释灯譬圣道义 释须陀洹虽生恶国犹自持戒 引香山师子为譬 广辩戒

  • 法华义记卷第三·法云

    光宅寺释法云撰尔时世尊而说偈言。因叹二智仿佛开宗中有二。长行与偈颂。此下是第二正明偈颂。但且长行中本二。一者寄言以叹二智二者明寄绝言叹二智。今者十七行半偈亦分为二。第一有四行偈正颂上寄言叹二智。第二从

  • 卷第五十·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五十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不善纳息第一之五有七随眠。谓欲贪随眠嗔恚随眠有贪随眠慢随眠无明随眠见随眠疑随眠。问此七随眠以何为自性。答以九十八事为自性。谓欲贪

  • 卷第六十七·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六十七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八 尔时善财童子。於不动优婆夷所。得闻法已。专心忆念所有教诲。皆悉

  •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佚名

    无着菩萨造颂。世亲菩萨造释。唐大荐福寺沙门释义净译,与《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论》同本,而不列经文,后附略明般若末后一颂赞述,即义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