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如意摩尼陀罗尼经

全一卷。宋代施护译于太平兴国五年(980)之后。又作如意摩尼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叙述佛陀对阿难宣说袪除雷电恐怖灾难之法,谓东西南北四方各有雷神,名为阿伽、设帝噜、哆钵啰、扫那摩你;若人知其住处之方位,并将此方位之雷电名号书写供养之,则可避免一切雷电之恐怖及伤害。此外,同为施护所译之消除一切闪电障难随求如意陀罗尼经,为本经之同类本。

《如意摩尼陀罗尼经》全部章节目录

(1)佛说如意摩尼陀罗尼经

猜你喜欢
  大方便佛报恩经·佚名
  德光太子经·佚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观心释·智旭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佚名
  梵摩难国王经·佚名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佚名
  观念法门·善导
  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佚名
  法华十罗刹法·佚名
  金刚三昧经论·元晓
  诫初心学人文·知讷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明佺
  古今译经图纪·靖迈
  集神州三宝感通录·道宣
  救护身命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曹文贞公诗集卷五·曹伯启

    (元)曹伯启 撰○七言律诗对月东山素月何婵娟诗人爱此相留连南北东西桂影直三五二八清光圆生魄死魄不二理古人今人同一天安得骑鲸李谪仙吾欲对影沽十千续沧江傅君平和善乐国王诗五十六字盘中珠诵之如觌欧与苏巨鱼有时迷

  • 二集卷二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二十一古今体一百十首【庚午八】过漳河初入豫省即目成诗示抚臣鄂容安一水分燕豫提封制度周当秋廵狩处自古帝王州务本民风厚崇廉吏计修益须持後效方足慰先忧休

  • 诗女史纂目録·田艺蘅

    卷之一 皇娥嫘祖 有娀简狄 涂山女娇 西王母缑婉妗 柳下惠妻 次室女 陶婴 姬氏 恭伯姬傅母 何氏 丽玉 紫玉 勾践夫人 采葛妇 河津女娟 息夫人 百里奚妻 琴女 虞姬卷之二 

  • 卷二十八·毕沅

      ◎宋纪二十八 ∷起屠维作噩正月,尽上章阉茂四月,凡一年有奇。   ○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考皇帝   大中祥符二年辽统和二十七年   春,正月,丁巳朔,召辅臣至内殿朝拜天书。自是岁以为常。   御史

  • 第二回 堕诡计储君纳妇 慰痴情少女偷香·蔡东藩

      却说树机能拥众造反,气焰甚盛,雍凉边境,多被劫掠,十室九空。晋武帝本恐杂胡作乱,尝从雍凉二州故土,析置秦州,并遣胡烈为秦州刺史,令他屯兵镇守,严防胡人。胡烈莅任,甫及一年,树机能便即蠢动。烈当然督兵往讨,与树机能对垒争

  • 明制女官考·黄百家

    (清)黄百家女官六局〔尚宫局〕(尚宫二人,正五品。六尚并同尚宫,掌导引中宫,凡六局,出纳文籍皆印署之。若征辨于外,则为之请旨牒付内官监,监受牒行移于外领司四。)司记(司记二人,正六品。典记二人,正七品。掌记二人,正八品。掌宫内诸

  • 初见秦第一·韩非

    臣闻:“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 当,亦当死。虽然,臣愿悉言所闻,唯大王裁其罪。臣闻:天下阴燕阳魏,连荆固齐,收韩而成从,将西面以与强秦为难。臣窃 笑之!世有三亡,而天下得之,其此之谓乎!臣闻之曰:“以乱

  • 提要上·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提要上释天露【召南行露篇】   雷【殷其靁篇】星【小星篇】     三【小星篇 心宿】五【小星篇 桺宿】  参【小星篇】昴【小星篇】     日【邶柏舟篇】月【柏舟篇】    

  • 卷三十三·王昭禹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详解卷三十三宋 王昭禹 撰大行人掌大宾之礼及大客之仪以亲诸侯春朝诸侯而图天下之事秋觐以比邦国之功夏宗以陈天下之谟冬遇以协诸侯之虑时防以发四方之禁殷同以施天下之政时聘以结诸侯之好殷頫以除

  • 说林上·韩非

    汤以伐桀,而恐天下言己为贪也,因乃让天下于务光。而恐务光之受之也,乃使人说务光曰:"汤杀君,而欲传恶声于子,故让天下于子。"务光因自投于河。秦武王令甘茂择所欲为于仆与行事,孟卯曰:"公不如为仆。公所长者使也。公虽为仆,王

  • 卷五十三·佚名

    △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十尔时普贤菩萨。在彼圣王宝宫殿上。於虚空中而告之言:大王当知。佛兴於世。今在普光明妙法音幢菩提树下。时彼众生。见普贤菩萨相好严身无量光明。闻妙音声。欢喜无量发如是愿。令我等所作善根。

  • 贤护分嘱累品第十七·佚名

    尔时世尊告贤护菩萨言:贤护。是故彼善男子有净信者,常当精勤听此三昧。既闻受已读诵总持思惟其义。广为世间分别演说。宜善书写安置藏中。所以者何。贤护。於我灭後当来之世。有诸菩萨摩诃萨辈净信心者,为众生故当求多闻

  •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一(附缘起幷凡例)·智旭

    蕅益沙门智旭述夫万法唯识。虽驱乌亦能言之。逮深究其旨归。则耆宿尚多贸贸。此无他。依文解义。有教无观故也。然观心之法。实不在于教外。试观十卷论文。何处不明心外无法。即心之法。是所观境。了法唯心。非即能观

  • 庄子集注序·太虚

    曩者读庄子,以其文章华妙,而未求其甚解焉,故窥注疏不多,解全书或数篇者,才六七家耳。然已感识其字者或未言其理,论其文言其理者,或未论其文,识其字;论其文者或未识其字、言其理。使有人焉,集各家之所识字、所言理、所论文,撷采精

  • 成实论大意·太虚

    序论本论 一 十二偈与发聚 二 苦谛聚 三 集谛聚 四 灭谛聚 五 道谛聚结论  序论  成实论十六卷,诃黎跋摩论师造。罗什三藏译后,颇讲习之,未尝判为小乘。梁武朝诸德盛弘此论,一时有成实宗之称。后高丽道朗法

  •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七·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四谛品第二十五(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四谛之法。云何为四。所谓初苦谛。义不可尽。义不可穷。说法无尽。第二者苦习谛。义不可尽。义不可穷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五·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无怖夜叉品第二尔时世尊。于其中路。化度五百诸长者已。即于是处安然详审。将入王舍大城。尔时王舍大城诸贤圣中。有大夜叉。名曰无怖。即作是念。值佛世尊

  • 医宗己任编·杨云峰

    医学丛书。8卷。清·杨乘六辑,王汝谦补注。成书于1725年(雍正3年)。作者取“以天下为己任”之意,故以“己任”为书名。全书辑评清代医著四种,即高鼓峰《四明心法》(3卷)、《四明医案》(1卷)及吕用晦《东庄医案》(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