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秽迹金刚禁百变法经

随机推荐

  • 巻十四·顾瑛

    钦定四库全书草堂雅集卷十四元 顾瑛 编释余泽字天泉姑苏之吴江人幼弃俗从觉王法研究教乘尤博儒书长游京师名王大臣无不敬礼晚住吴之大教寺与余为物外交云送赵季文之湖州知事日暮江南歌采苹春风催起宦游人鸥边水叶

  • 后山集补钞·吴之振

    陈师道丞相温公挽词恭默思良弼,诗书正百工。事多违谢传,天遽夺杨公。一代风流尽,三师礼数崇。若无天下议,美恶并成空。百姓归周老,三年待鲁儒。俗方随日化,身已要人扶。玉几虽来晚,明堂讫授图。心知死诸葛,终不羡曹蜍。少学真

  • 列传第十三 宗夬 刘坦 乐蔼·姚思廉

    宗夬,字明扬,南阳涅阳人也,世居江陵。祖炳,宋时征太子庶子不就,有高名。父繁,西中郎谘议参军。夬少勤学,有局干。弱冠,举郢州秀才,历临川王常侍、骠骑行参军。齐司徒竟陵王集学士于西邸,并见图画,夬亦预焉。永明中,与魏和亲,敕夬与

  • 名山藏卷之一百五·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王享记一◆王享记一东南夷一○东南夷一高帝既平定天下诏谕诸夷诸夷君长或使或身悉随使者来朝贡则高丽日本大小琉琉安南真腊暹逻占城苏门荅刺西洋瓜哇彭亨百花三佛齐浡泥凡十五国臣服

  • 路史卷二十五·罗泌

    国名纪帝鸿后厘姓国(厘,原文为 )白民山海经云:“销姓国。”而汲冢书言:“白民之国,今之白州。”孔晁以为东南夷与白州接。防风厘姓。守封禺之间,二山在今湖之武康。汪芷即汪罔。说苑云:“汪芷,厘姓。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七十二·佚名

    万历三十八年六月甲戌朔兵部尚书李化龙奏定长定堡失事之罪先是去岁腊之二十八日虏犯辽阳以四枝进枝不满千寅至边填壕穿墉卯入辰抵屯散攻各屯每屯仅一二百骑是时虏在西官军故向东南偃旗息炮虏益无忌克略屯堡共二十四处

  • ●七、嗜好一斑·秦翰才

    溥仪欢喜打哥尔夫球,打网球,打抬球,打鸡毛球。在西花园有一个球场,在同德殿有一个球室。和溥仪打网球的,有一个四川人吴少香,他是勋五位,宫内府内务处营缮科科长。还有一位做通译的林田。据《记事簿》载: 康德五年(一九三八)二

  • 两汉笔记卷十一·钱时

    宋 钱时 撰安帝诏告司校尉河南尹南阳太守曰每览前代外戚宾客浊乱奉公为民患苦咎在执法怠懈不輙行其罚故也今车骑将军隲等虽怀敬顺之志而宗门广大姻戚不少宾客奸猾多干禁宪其明加检敕勿相容防自是亲属犯罪无所假贷

  • 卷三十六 镐王郑王之杀·李有棠

    世宗大定二十九年春正月癸巳,章宗即位。夏闰五月丙子,进封赵王永中为汉王,赐修公廨钱三百万,特加其子实古纳银青荣禄大夫,阿里罕奉国上将军。初,世宗明德皇后生显宗、赵王苏尼、越王萨唠勒,二王皆早卒。元妃张氏生永中及越王

  • 谭献叙养·吴振棫

    养吉斋丛录二十六卷,余录十卷,吴尚书仲云先生遗着。文孙子修编修授乡里后生谭献,读竟,叙之曰:古者柱下之史,孔氏所访,太史公之所掌,汉初与丞相同尊。掌故之学,为千载表仪。凡夫德礼政刑,质文兴废,一朝设施,流及后世,有以观采损益,为

  • 第五章 孔子五十岁后仕鲁之期·钱穆

    一、孔子出仕之前缘《史记 孔子世家》:桓子嬖臣仲梁怀,与阳虎有隙。阳虎执怀,囚桓子,与盟而醳之。阳虎益轻季氏。阳虎为季氏家臣,其囚季桓子事,详见《左传》定公五年。季氏为鲁三家之首,执鲁政,而其家臣阳虎乃生心叛季氏。孔

  • 兵三·徐松

    厢巡真宗景德四年闰五月天头原批:「徐辑《大典》无卷数。」,诏:「京城内外诸厢,比差禁军巡检监察寇盗监:原作「盖」,据《长编》卷六五改。,如闻以觇事为名,取求财物,宜令开封府侦捕严断,仍委殿前、侍卫司常行约束。」 大中祥符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五·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 洪武九年三月乙卯朔,上谓群臣曰:“智力虽足以取天下,而不足以得人心。朕每忆斯言,竟夕不寐,静观往事,无不皆然。朕当取天下之初,论智不如张士诚之狡论,力不如陈友谅之众,而朕一以诚心待物,未尝以

  • 大学辨业序·李塨

    塨自幼从先孝悫受学以躬行为主迄弱冠往谒颜习斋先生学六艺之学先生言大学格物为近道始功先儒解未确格如史记殷本纪手格之格身亲其事也已而出阅当世讲学诸儒则宗晦庵阳明者论格物各坚壁垒贤达如汤潜庵张武承龂龂弗相下

  • 尚书句解卷一·朱祖义

    元 朱祖义 撰尧典第一【尧书谓之典孔氏曰五典言常道也是以典训常盖谓一书之中所载皆尧之常行也尧典于篇次实居第一然篇次之数非孔子之旧乃安国所定何以知之孔子所作书序舜典之后有汨作一篇九共九篇槀饫一篇其十一篇

  • 尚书疏衍卷四·陈第

    明 陈第 撰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十有三年武王即位之十三年也此明明经文本无可疑者孔安国泥于大统未集之语遂以虞芮质成之日为文王受命之年九年文王崩武王立二年观兵又二年伐纣总之为十三年是以武王上冐文王之年合

  • 郡阁雅言·潘若冲

    笔记著作。宋潘若冲撰。潘若冲,或作若同,太宗时人,曾官郡守、赞善大夫。事迹不详。此书二卷,据《郡斋读书志》著录,共五十六则。今本仅八则,系以人为纲,分别记载杜牧、李远、王易简、裴皞、崔公佐、张祐、王定保、王

  • 金刚般若经挟注·佚名

    又名《挟注金刚经》。佛典注疏。作者不详。原著卷数不详。首尾均残,存二百九十八行。原卷失题,据内容拟题。所疏为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经》,自“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起,至“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