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兵三

厢巡

真宗景德四年闰五月天头原批:「徐辑《大典》无卷数。」,诏:「京城内外诸厢,比差禁军巡检监察寇盗监:原作「盖」,据《长编》卷六五改。,如闻以觇事为名,取求财物,宜令开封府侦捕严断,仍委殿前、侍卫司常行约束。」

大中祥符元年十二月,置京新城外八厢。真宗以都门之外居民颇多,旧例惟赤县尉主其事,至是,特置厢吏,命京府统之。

二年六月,诏:「在京人户遗火,须候都巡检到,方始救泼,致枉烧屋。先令开封府,今后如有遗火,仰探火军人走报巡检,画时赴救。都巡检未到,即本厢巡检先救。如去巡检地分遥远,左右军巡使或本地分厢界巡检、员僚、指挥使先到,即指挥兵士、水行人等,与本主同共救泼,不得枉拆远火屋舍,仍钤辖不得接便偷盗财物。如有违犯,其军巡使、厢虞候、员僚、指挥使,并勘罪以闻。其本犯人即送军头司引见。访闻近日须候都巡到,方始下手,宜令检会分明,榜示举行,违者(计)[许]遗火人户、侧近公私人等陈告,当行重断。」天圣五年六月十五日,复申明前诏。

六年三月,开封府勘宿铺兵士三人,因寒食节,假质库衣装赌博,不胜,遂谋于五鼓时伺行人击之击:原作「系」,据《长编》卷八○改。,弃尸河流,取衣装贸易,赎其所质。帝曰:「太宗时巡铺兵士不令同指挥人一处,须马步军相参分擘。缘军分不同,未相谙委,责令各相觉察。此乃朝廷机事,何故不能遵守 枢

密院可申前诏行之。」

四月,诏禁诸厢镇擅置刑禁者。至道初,禁镇将、厢校妄理词诉而禁棰人者。至是,(颖)[颍]州厢校张珪强棰鬻牛者为盗至死颍:原作「颖」;鬻:原缺。据《长编》卷八○补。,刑部请申前制。

七年五月,诏诸州厢镇所由捕未获,用百日为三限,决罚减等如景德三年三大户条。

竞,愿送开封府者并听,本厢巡检不得断决。外州巡检亦准此送所属州府。」 八月十九日,诏:「京城

天禧二年八月,诏:「新城里地分巡检兵士,自今捕获逃军一人,支钱二百,贼一人支钱五百。」

三年二月,并代州走马承受张永和等言:「并州城南草市关城内民户二千余,亦有军营在其间,止以厢〔兵〕四人巡逻。望诏并州总管司选指使忠佐一人,给兵健五人,每夜警巡。」从之。

四年四月九日,诏:「近日遗火稍多,虽累条约,访闻尚有接便奸幸,放火谋盗财物。其救火兵士、水行人等,又不用心救泼及收捉贼人,致有将擎刀斧斫开门户笼柜,般盗物色。本主收救,又为巡检人员约拦,不令向前,或致缘烧舍屋, 失财物甚多。开封府宜令左右军巡使、厢界所由及密切差人缉捉放火及遗火去处贼人,仍榜示许人陈告,候获贼,勘逐人不虚,犯人于本处处斩,一房骨肉并配远恶州军;告事及缉捉人支赏钱一百千,军人、公人更与转三资,百姓愿安排者亦听,不愿者更两倍支赐。如同情并受寄贼人等,亦许徒中首告给赏,军人与转两资,百姓愿安排者亦听,不愿者

更一倍支赐。并以系省钱支。如止于遗火处偷窃,仰收捉勘罪,仍不得约拦本主收救财物。候救灭,即都巡检等搜检。救火当直军人及水行人等,如搜捉下财物、犯人,即送开封府,依今条施行。别处捉获及因事彰露,本地分人员、所由,并当严断,巡检并军巡使,亦重行朝典。」

十四日,增遣军(王)[主]、都虞候各一员巡辖新城里望火兵士。

五年正月,诏:「新城外置九厢,每五百户以上置所由四人,街子三人,行官四人,厢典一名;五百户以下置所由三人,街子二人,行官四人,厢典一名。内都所由于军巡差虞候充,其余并招所由。新旧城里八厢左军,第一厢管二十坊,人户约八千九百五十户,元街子、所由、行官、书手、厢典,共三十二人,今减八人,差厢典、书手、都所由各一人,所由五人,街子二人,行官十四人。第二厢管十六坊,人户约万五千九百户,元共三十四人,今减八人,定厢典、书手、都所由各一人,所由五人,街子四人,行官十四人。城南左军厢管七坊,人户约八千二百户,元共二十人,今减四人,定厢典、书手、都所由各一人,所由二人,街子二人,行官九人。城东三军厢管九坊,人户约二万六千八百户,元共二十九人,今减十人,定厢典、书手,都所由各一人,所由四人,街子四人,行官八人。城北左军厢管九坊,人户约四千户,元共二十六人,今减十人,定厢典、书手、〔都〕所由各一人,所由三人,街子三人,行官

七人。右军第一厢管八坊,人户约七千户,元共二十一人,今减九人,定厢典、书手、都所由各一人,所由二人,街子二人,行官六人。第二厢管南坊,人户约七百户,元共九人,今减三人,定厢典、书手、都所由各一人,所由三人,街子一人,行官二人。城南右军厢管十三坊,人户约九千八百户,元共二十四人,今减九人,定厢典,书手、都所由各一人,所由三人,街子六人,行官八人。城西右军厢管二十六坊,人户约八千五百户,元共三十一人,今减六人,定厢典、书手、都所由各一人,所由五人,街子六人,行官十一人。城北右军厢管十一坊,人户(都所)七千九百户,元共二十八人,今减十五人,定厢典、书手,都所由各一人,所由二人,街子二人,行官六人。」

仁宗天圣二年正月,诏:「自今诸处遗火,如救火兵士、诸色水行人等于救火处偷取财物,其巡检人员当面捉下,勘逐不虚,元捉人令开封府候断遣赃人讫,具职次、姓名并赃人所偷赃物估直钱数以闻,当议于开封府赃罚钱内,量与支赐。如获偷物数多者,亦别与酬奖。诸色人告捉获,亦比类申奏。」

三年三月,诏:「新旧城里外左右厢巡检,自今逐处所差巡检人员、节(给)[级]、兵士等,逐月严切晓示,每收领公事,并须分明依实写定元犯因依申送。授事指挥使员僚等收到公事,更切审问罪人元犯事状申送,不得辄更虚妄添减罪状。及所领罪人,除是贼盗拒捍及

凶恶人不伏收领外,其余杂犯罪人,并不得非理殴打,乞觅钱物。」

四年三月,诏:「开封府勘得亲从兵士裴达、御辇院节级唐政、百姓丁遂、田从等,各诈作后殿巡察亲事官,并火下恐喝仓场所专典及官员、僧道、客旅金银钱物,已断达、政处死,遂、从决配沙门岛,遇赦不还。宜令开封府每季一度出榜晓示在京仓场库务,自今有犯罪未发,并无罪之人,如有称巡察公事,恐喝却钱物,许画时经官陈首,及收捉元犯人勘罪严断,更不根勘被恐喝人因依情罪,并特放免。如不陈首,因事彰露或察访得知,其被恐喝人一例依法施行。」

八年七月,诏殿前司、马步军司:「自今差在地方分巡检禁军,将领到诸般公事取受钱物,衷私放却罪人,断遣后,十将、节级勒充长行,上名长行移配近下军巡。」

十一月,诏:「近日频有遗火,虽累降条约,尚虑不切防慎。今南郊俯逼,宜令开封府指挥诸宫观、寺院及里外诸厢巡检、人员等,常切提举,不管 遗。如违,并当极断,经赦不原。」

十二月,诏:「京城诸厢虞候非次为事故及逃亡者,令三司衙门、开封府依例权差人管勾,具因依、姓名申枢密院。」

明道二年八月十三日,殿中侍御史张奎言:「开封府日生公事,多依事头决断,欲乞在京里外左右厢,各添置受事判官一员受:原作「授」,据《长编》卷一一三改。。」诏令翰林学士盛度、冯元,枢密直学士张若谷、王鬷,于在京或侧近各举一员闻奏。

神宗熙宁元年十二

月九日,诏:「新旧城里都巡检诸处巡铺图二面,如有可省罢,分明签贴进入。」乃减罢八十六铺,计五百四十六人。先是,京城巡铺所占禁军人数甚多,步军兵士尤众,不得番休,故量行裁省。其铺分远近不均者,委巡检使移那焉。

十年正月十三日,诏诸巡捕人不觉察本地分内有停藏透漏货易私茶、盐、香、矾、铜、锡、铅,被他人告捕获者,量予区分:本犯人罪至徒杖八十,至流杖一百;同保知情杖六十,不知情并保长不觉察者各不坐。

徽宗政和六年三月二十九日,开封尹王革上《政和营缮军铺录序》,其文曰:「政和六年春,某月甲子,开封尹臣革奏事殿中,建言:『臣所部都城四厢无虑若干坊,坊有徼巡卒合若干人数。尝筑庐以居,岁久庐坏,或废徙亡失,无以庇风雨,御寒暑,卒皆侨寄他处,往往托民篱下,私贾贩以自营,讼者莫知所愬。盗贼益玩 ,无忌惮甚,不称诏令。愿下将作,以时缮完。臣昧死以闻。』皇帝曰:『嘻!弊有甚于此者邪!顾将作役多,力弗能专,汝言可绩甚,为朕典司之。』因出御府钱二万缗,下开封府如章。臣既承诏,鸠功揆材,相方视址,均远近,视要害,有迁有仍,或因或革。作以某月之甲子,成于某月之甲子。若干区,鸉布星列,纵见横出,股引钩联,声通气接。都人聚观,愕怡踊跃。旧舍甲乙之次,杂取旁近官寺若佛老之居以为题号,久或迁易,浸失本真。因一切削去讹舛,冠以坊名。

具绠勺,储水器,暑以疗暍,火以濡焚,书之于籍,转相付授,月校季考,稽比以时,有可以资备预者,无弗饬也。先时,无赖之民喜以嚚讼自贤,小睚眦即坐庐下,并原良而就拘。闾里重愧谢,或贿守者,乃得释,习以为常,长老苦之。上谓臣革曰:『讼之所听吏也。今公系而私释之,其如政何 』命增其禁。臣因以诏旨揭诸庐上。他日,争者知系之不可以苟释也,虽盛气虚骄,终相视而莫敢先,讼愈益衰。盖京师者,天子之所居,四方之所会,百官有司之所治也。自唐虞三代以来,所以拱卫而尊崇之,咸所致严。汉家卫士于周垣下为区庐,说者谓:区庐,犹今之仗宿屋。班固因夸言之曰:『周庐千列,徼道绮错。』此虽其宫中之制,然以内外推之,宜略相准。矧吾太平极盛之世,可使辇毂制度有所缺而弗讲欤 昔者周人考牧,虽薪蒸蓑笠,微末细碎,咸所记录,罔或遗漏。君子之于政事,凡可以为法者,不厌其谨且详也。今幸赖陛下至仁,加惠谁何之卒,使得聚庐而托处。臣谨缘圣恩,裒次前后所被诏令,与夫所费之要,凡器、凡目,庐之号名,地之阡陌,辑而成书,目曰《政和重建军铺录》,缮写奏御,以待诏旨颁焉。庶使来者知圣训之所自,时葺岁缮,毋敢不恭。他日吏欲因缘为奸,有所诋欺,而按籍求之,可以辄得,虽至于千万年可也。臣革谨序。」

高宗皇帝绍兴二年正月二十一日,臣僚言:「钱塘州城内相去稍远,数有

盗贼。又缘兵火之后,流寓士民往往茅屋以居,则火政尤当加严。虽有左右厢巡检二人,法制阔略,名存而已。乞下枢密院,委马、步军司措置。略效京城内外徼巡之法,就钱塘城内分为四厢,每厢各置巡检一人,权差以次军都指挥使有材能者充。每厢量地步远近,置铺若干。每一铺差禁军长行六名,夜击鼓以应更漏,使声相闻,仍略备防火器物。每两铺差节级一名,每十名差军员一名,皆总之于巡检。遇有收领公事,解送临安府,仍日具平安申马、步军司。本地分有盗贼,则巡检而下皆坐罪,如在京法。」从之。

二十六日,殿前、马步军司言:「左右厢巡,乞与临安府都监司同共量度摊拨,定作一百二铺,计差禁军六百七十三人。内军员一十人,(丁)[十]将节级五十一人,长行六百一十二人,充巡防。契勘系将在京住营军兵,三司分定差拨。今来三司见管军兵共系畸零,逐司亦当准备缓急使唤。切见临安府即今见有将兵约二千人,不隶将兵一千人。欲将今来合差军兵以十分为率,五分令三司差,每月一替;余五分令临安府管认,应副差拨。」从之。

四月二十二日,主管侍卫步军司公事边顺言:「久来东京马、步军司管军内,马军司兼旧城里都巡检,步军司兼新城里都巡检。近临安府略效京城设置铺分,及差置新城里六巡检。昨缘顺主管两司公事兼都巡检提举巡警,今来已差兰整主管马

军司,所有兼都巡检职事,欲乞依旧例与马军司官分隶新旧城主管。」诏令马步军司分左右厢巡警照管。

七月一日,臣僚言:「侍卫马、步军司管军,在京分新旧城里都巡检,新城里系步军司,旧城里系马军司。遇出巡,提举逐地分军巡人及钤束望火人兵。如有民间盗窃,逐地分军巡人等收捉,一面申解开封府,依法施行。自来条例,不曾干预管军。今来行在分左右厢巡检,仿效在京承差到缉捕使臣二人,军兵二十人充小火下,不唯无补于事,切缘在京不曾差破。」诏左右厢都巡检差破缉捕使臣军兵并罢,发遣归所属。

二十二年十月十八日,知临安府赵士璨言:「本府所管地分阔远,元降指挥,虽置一百一十五铺,委是铺分稀少,阙人巡警。今欲更增置三十五铺,量地里紧慢分布置立,作一百五十铺,应副寅夜巡警盗贼。所有合添兵级,乞于行在殿前、马、步三司军兵内,与本府相度差拨。」从之。

绍兴三十二年孝宗已即位,未改元。六月二十七日,诏:「临安府保甲夜巡可权罢,其军巡人所属常切差拨数足。本府除兵官巡逻外,仍仰多差使臣撞点。」

孝宗干道元年三月二十八日,权发遣临安府薛良朋言:「本府与三衙所差军巡人数,分定本府地界,每月均摊铺分,逐铺止差一处军兵,不得依前混杂。仍于逐司并本府每月各轮差官统辖。」从之。

三年四月十九日,知临安府王炎言:「契勘

本府城外四厢,去巡尉廨远,应接不及。欲乞差临安府城外四厢都巡检使,就城西置廨宇,将兵内拨三十人,两月一替,量行添支食钱,专一往来提督城外巡尉,措置警捕。」从之。

同日,王炎言:「契勘本府军巡觉察警捕,元降指挥,殿前、马、步三司及本府三将差拨,每月轮替。今所差军巡内有累月不换。缘熟知街巷,往往作过,节次捉获甚多。今欲乞下殿前、马、步三司,遇差军巡,令都辖人结罪保明有行止家累之人,月终尽数替换,不得再差。」从之。

二十七日,王炎言:「契勘本府城外四厢地分广阔,已差都巡检使,奉旨令更行添置。今于城东添置一员,以临安府城东厢都巡检使为名,分管地分,于本府三将内各差三十人,许带随身器仗巡警,两月一替。」从之。

七年正月二日,临安府言:「契勘本府城内外地里阔远,置立巡铺二百三十二处,每铺差军兵四人,押铺一名,共差军巡一千一百五十五人。依元降指挥,令三衙同本府差拨。三衙人常是不足,兼多不守行止。本府见管新招禁军三千人,欲桩二千人教阅外,每月选择有家累行止一千人轮差,与本府所管军兵地分巡逻,庶可钤束。」从之。

九年九月十六日,诏:「临安府城内外军巡,可依旧差殿前、马、步(旧)[三]司人,与临安府将兵同共巡逻。」以上《干道会要》。

淳熙七年二月七日,诏:「临安府城南厢官朱俣、北厢官刘唐暨并放罢,令临安府将冒役及受

财人依条施行。其公吏斟量存留外,余人并腰厢,并日下废罢。」以臣僚言:「临安府南厢散从官家人等近百辈,北厢亦不下六七十人,其间多市井恶少,亦有累经断勒人吏,取受各有定数,又私置腰厢两所,厢典手十余人,应公事必先至腰厢关,不即申解。」诏本府体究得实,而有是命。

八年十二月三日,诏临安府依三衙例,拣中军兵内通融差拨诸铺军巡,一月一替,不妨教阅。从守臣王佐请也。

九年四月十三日,诏三衙差到军兵同临安府将兵探拈地分,军巡一季一替。从守臣王佐请也。

十年十二月四日,诏临安府添置兵官一员。以本府言:「在城八厢,惟左一地分散阔,所管四十铺,内一十五铺坐占山岭,比之诸厢,地分最为遥远,兵官巡警力不能周,深虑隐匿奸盗。乞添置一兵官,令左一南厢、左一北厢分认地分。」送部勘当而从之。以上《孝宗会要》。

绍熙二年六月二十八日,临安府言:「据城东诸巡检使高琮申,外沙巡检使沿江止二十五铺,各军兵五司地分阔远,户口繁多,足力不及。今乞于塘胜汇、马婆巷两处地分,各增置一铺。」从之。以上《光宗会要》。

嘉定十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臣僚言:「近者都城内外有白昼攫人饮食者,有掠去妇女钗镮者,又有暮夜于衢巷剥人衣裳、劫夺财物、至殴伤者,听闻骇异,动摇人心,非所以示四方而戢奸宄也。乞下临安府,于曲巷小径更添置厢铺

灯火,仍严督巡逻。窜逸者必明立赏罚,限日追捕,庶几京城肃静。」从之。

十一年正月六日,楚州言:「城外旧有西北两厢官,靖康胡骑蹂践俱废,绍兴复置。逆亮犯淮,两厢官及教授、山阳簿俱不置。至淳熙二年,始复教官、山阳簿。如城北厢官,则以北神监镇兼领;若城西厢官,则因循不复。缘其地接连诸湖,向来湖海之叛, 小已并缘劫掠。今虽无他,不可以全无警逻。合复置城西厢官一员,容本州岛(路遂)[踏逐]经任有材力人选辟一次。」从之。《大典》卷八千三百四。

【宋会要】

高宗建炎元年六月十七日,枢密院言:「河北、河东、京东西、京畿要害控扼及附近去处,每县各添差武臣县尉、本县指使各一员,招置土著有家产户籍人充弓手,以五百人为额。县大民众,调度有余者,更许增置,不得过一千人,并知县兼领。内沿边知县,仍差武臣。」诏:「弓手五百人。神臂弓一百人:上等二十人,各两石八斗;中等二十人,各两石六斗;下等六十人,各两石四斗。短桩神臂弓一百人:上等二十人,各三石四斗以上;中等二十人,各三石二斗以上;下等六十人,各三石以上。弓箭手三百人:上等六十人,各一石一斗以上,或马射九斗;中等六十人,各一石以上上:原作「斗」,据本书补编第四二三页改。,或马射八斗;下等一百八十人,各九斗以上,或马射七斗以上。并兼习长枪袖棍。于内随官差兼牌手,以充蔽捍。每州四县以上,置准备将领一员、部将一员总领,每旬遍诸县教习。遇统弓手人马出入,依将法。不及四县,令帅司措置,以邻近县分兼隶。虽不及四县,而人数及二千人者,依四县法,更不兼附近别县。弓手三等,月给每人米一石,食钱上等二贯五百文,中等二贯文,下等一贯五百文。每五百人置都头二人总辖。十将五人,分管一百人。左将虞候五人,右将虞候五人将:原无,据本书补编第四二三页补。,左承局五人,右承局五人。左右将虞候、承局每人分管二十五人。押官五人,分管一百人。差发事管辖人

有阙,先取有功人差填;如无有功人,于武艺内试高强人充长行填下名。押官至都头并次第升填。若获贼头,依大教法每一级转一资。若都头获级,本州岛保明,量功赏轻重,更不理年限,特与出官。如射得两石五斗以上弓,上等神臂弓一百二十步,短桩上等神臂弓一百步,箭六只皆上垛,三中帖,押解赴帅司,保明解赴阙再试,换承信郎。弓手、教(教)头无公私过犯,马军满五年,步人满七年,并换进武校尉。如招置数足,委是土著人户,武艺及格,州县应副钱粮足备,本路帅司保明闻奏,特优与推赏。」

同日,诏:「江淮、两浙路招置弓手,一切体格,并依河北、河东、京畿等路已降指挥,疾速催行。大县以三百人、小县以二百人为额,小县更不添置指使,余依已降指挥施行。」

十二日,臣僚言:「乞诸郡县招置弓手,依雄州归信、容城县法,以有物力人充,每县置武尉一员。」

七月十四日,诏创置弓手,差武臣县尉一员,专一总领,不得预县中差使。

十五日,江南东西路经制使翁彦国言:「禁军阙额钱,望下诸路,须管据阙额钱依条桩簇。虽无旧积,自此月有所入,岁有所积,可以远久应副增置弓手(縻)[糜]费。」诏以应免役宽剩钱,并厢、禁军阙额钱,五色田租课钱,裁减曹掾官钱、胥吏散从官手力雇钱,充增置弓手。

十一月十二日,知光州任诗言:「今来招置弓手,系训习武艺、以备使唤之人,如州县官司辄役

使,并从私役禁军法。所置弓手,如辄非理吃酒赌博钱物,欲依禁军法。所置弓手合用神臂弓、短桩弩、袖棍、枪牌之类,并衣甲等,除神臂弓、短桩弩欲令属县计置材料、赴州作院制造给降外,有袖棍、枪牌、衣甲等,令逐州降样下县置造,应副行使。弓手排补迁转,本辖人及当案人吏乞觅钱物,并从赃法。其弓手辄敢无故下村,以捕贼为名搔扰人户,乞觅钱物,欲并依强乞取法。如聚众作闹、扇摇人户、情理巨蠹者,依军法。今来逐县置弓手,每遇将领教习,若不立定激赏,则无以为劝。欲取其武艺高强人,每名欲支一两银 一只,小县不得过两只,大县不得过三只;其次事艺高强者,支半两银楪子一片,小县不得过二十片,大县不过三十片。乞每月一次支给,仍每上下半年委本州岛通判同将领诣县按阅。例物依大教法。已降指挥招五百人,续降指挥招三百人或二百人,窃详法意,谓恐钱粮不足,民户骚然。淮南控扼要害处,人户若有愿召募五百人备御盗贼者,欲特降指挥,如钱粮有余,小县所召募人不得过五百人,大县不得过一千人行下,庶得州县缓急可以守御。」诏从之。

二十五日,臣僚言:「添置弓手立法,不可不行于福建,大县止添三百人,中县二百五十人,下县二百人。且如建州七县,并旧额弓手,可得二千余人。训练有方,统领得人,岂复有盗贼之虞 以京东、西等处添置弓手

法付与新除福建路运判谢如意,令至本州岛同提刑司措置。勘会福建路除建州「建州」下原有「郡」字,据本书补编第四二四页删。、邵武军、南剑州、汀州及管下诸州已降指挥添置到外,诏本路未措置去处已降指挥,将免役宽剩钱并厢、禁军阙额钱、五色田租课钱、裁减曹掾官钱、胥吏散从官手力雇钱,计可以赡养之数招置。」并从之。

十二月三十日,广南西路经略安抚司言:「本路边面,比之他路,最为阔远。虽额管东南两将及诸州不系将军兵人数,即目例皆额阙一半。及朝廷添差来荆湖南北、江东西等军兵,在本路出戍,分布沿边州军防拓,其间大半逃亡死损,止十有三四人。乞依京畿等路招置弓手,望下本路同共提刑司,将元降画一参酌,以土俗人情相度措置招置,取旨施行。」诏依。仍令广南东路,仰本路经略安抚司相度,如可以招置,亦依此施行。

二年五月二十七日,臣僚言:「湖南北路本荆楚之地,人素勇悍可用,欲乞并令招置弓手,推行新法。将领巡历诸县按试,其县尉即不将带弓手前路迎送。自今指挥下日,户绝逃田屋业,并系籍拘收,专应副弓手钱粮等支用。其愿给田产、不请官中月给钱粮者,每名听给田三十亩;愿养及格马者,增给二十亩。官户役钱,旧法比民户减半。今来招置弓手以御暴防患,与其它徭役不同,官户所赖尤重。欲令官户役钱更不减,而民户比旧役钱量增三分,专桩管以助养给。弓手

者,权宜施行,仍具奏闻。所差将领等官,并以三年为任。如得其人,不许移易;劳效昭著,即就任加秩褒赏。朝廷有指挥会合 分为三等,下等月给钱一贯五百文。初役民人,只支下等钱,日计得钱五十文省,故投名者少。乞每名添支钱一贯五百,庶易招集,仍可责办所习兵器。所用衣甲,虽有定制,如远方土俗,各有所宜,许将领官详度按试,可以便于战挥:原作「会」,据本书补编第四二五页改。,并令本路本县官统领,自为队伍,不许分隶别将,庶几上下相安,同心协力,可济事功。」诏:逃田以有指挥外,其给田以水陆色额不均,(今)[令]逐路提刑司相度闻奏。月给钱每等递增五百文。余并从之。

八月十一日,诏:「新额招置弓手,令逐路提刑按察,仍具训练招置次第申尚书省。」从兵部尚书卢益请也。

九月九日,尚书省言:「诸路弓手、土兵,多是监司、州县非缘巡捕盗贼,辄行差占,致妨教习,及有追呼劳费,缓急有 差使。」诏:「今后除依条合差数外,若不因巡捕盗贼,即不得勾抽差占。如遇会合,并令巡尉部领前去,仍不许畸零抽差。如违,仰逐路帅臣按劾闻奏,重寘典宪。」

十三日,两浙西路安抚司言:「招置弓手,每州四县以上,置准备将领、部将各一员教习。统弓手人马出入,依将法。不及四县,令帅司措置,以邻近县分兼隶。今来杭州已有七县,更令兼隶严州桐庐县,即计八县,地里南北大段遥远。望更置准备将领、部将各一员,将两州八

县分隶教习,所贵每旬可以遍诣,缓急总领出入,不致误事。」诏更添置准备将领、部将各一员。其诸路若一州系八县,或不及八县,以邻近县分合兼隶,及八县以上,并依此添置。

十二月五日,太平州言:「诸州增募弓兵,应募人若非特免身丁、量减科率,则愿投者少。」诏令尚书省立法。今拟修新置弓手听免本身丁役。从之。

三年正月二十五日,臣僚言:「添置弓手州县,但欲招募数足,往往半是小儿或老病者。每至州官季点,监司巡按,则以私身替名上教,仅同儿戏。望委邻州通判遍诣逐县,子细拣选。如有老弱不能披带之人,实时放罢,别行召募。已拣中者,即于左手背上刺『拣中弓手』四小字为号。将已拣中者,本县置籍两扇,籍定乡贯、姓名、年甲、入月日、所习事艺,同所委官系衔印押讫,一本送本路安抚司,一本留知县厅收掌。遇开收,躬亲对簿销凿。每月具人数、姓名申安抚司照会揭贴。」诏新置弓手遇教习诏:原作「访」,据本书补编第四二五页改。,辄令人代,及代之者,各杖一百。管辖人容纵,与同罪;失觉察,杖六十。余并从之。

二月十八日,知明州沈晦言:「新募弓手,欲逐州专委郡守核实教阅,去其流寓,汰其怯弱,限半年补足。」从之。

六月九日,枢密院言:「添置弓手多与旧置弓手不务协和,却分彼我,若有缓急,必致误事。」诏将京畿诸路添置武臣县尉、将领等官,依旧通行总领部辖,添置县尉亦与旧置县尉通管职事。仍令

逐路通判遍诣所管县分,将年老弱不堪使唤弓手,便行拣放。今后即不得将不堪使唤之人乱行招填阙额,枉费钱粮。其未尽事理,仍令京畿提刑司、逐路安抚钤辖司,将新旧弓手条约、续降指挥,子细参酌,条具经久可行事状闻奏。

十九日,朝请大夫王梅言:「诸州新募弓手,请受、差使不同,事多抵牾。缘行之累年,难遽废罢。乞下逐路提刑司,令逐州知、通外,县即令、佐,公共拣选。其老弱疾病、事艺生 之人,量行拣放三分之一,更不招补,仍不得却将强壮之人妄有减放。如有冒滥,许令越诉。其未及元额去处,更不补填。」从之。

八月六日,知枢密院事、御营副使、宣抚处置使张浚言:「旧置弓手请给,止有雇钱,无米;其新置弓手各有钱米。今既令新置弓手拨并与旧弓手一处衮同差使,望将诸路新招弓手请给,并依旧弓手则例支破施行。」从之。

闰八月二十三日,两浙路提点刑狱公事王翿言:「两浙东、西路新旧弓手,以七十县言之,约计大小县除各留百人外,可起二万余人。昨自王梅申,其老弱疾病、事艺生 之人,请乞减三分之(人)[一],每县大不过三百人,小不过二百人,通起土兵,共约可起一万五千余人。若使防秋,缓急以当一路差委,使统制官得人,精锐骁勇不在五军之下。欲乞浙西令平江府宪臣差拨,浙东令本司差拨,仍乞各差曾经出战大小使臣,不以有无违碍,抽差充统制

官。遇有防秋,缓急即行起发。」诏依,常切训练,听候勾抽使唤。

十月初一日,臣僚言:「吉州所管八县新置弓手,见今所管八百余人,依近降指挥,拣放三分之一,见存不过五六百人,而武尉、指使,八县共一十六员,将领、部将四员。以五百人之弓手,而部辖官二十员,当直差使,尚自不足,教阅事艺,何暇及之 乞少加裁减。」诏部辖官减半,其余州县准此。

二十一日,知湖州张虞卿言:「湖州路兼水陆,管下长兴县四安镇,最系水陆冲要,乞添置武尉一员,选曾经战阵材武人差充。依旧法置弓手一百二十人,就四安镇专一控扼水陆盗贼,仍不许诸处抽差。」从之。

四年正月二十四日,枢密院言:「江南东路提刑司申,本路州军多有直差外县巡尉入城防拓,应管弓兵尽数带行,以致居民未尝安业, 小乘隙作过,令、佐往往弃城逃避,仓库官物为之一空。乞重立法禁,戒逐州不得妄起属县弓兵,所贵可以禁戢奸盗,慰安细民。」诏:如遇本州岛差拨,不得过一半。

十月一日,枢密院言:「创置弓手,添差使臣,本以御寇。访闻过往官吏例于所属出给文牒,于沿路巡尉差弓兵,以防护为名,差使频并,多致逃亡。」诏令诸路提刑司出榜严行约束。如有违犯之人,密具职位、姓名申枢密院取旨,重作施行。

十一月五日,广南东路提刑司言:「南雄州保昌县元额添招弓手二百人,始兴县一百人,各置武臣县尉

一员。后准朝旨,减三分之一。保昌县见管三十六人,始兴县一十二人。今来南雄州系当二广之冲,常有虔南、信丰等处贼徒作过,已申乞存留两县武尉,一面招填见阙弓手,以备使唤。其韶韶:原作「诏」。按,宋无诏州,而据《宋史》卷九○《地理志》六,广南东路有「韶州」,本文既为广南东路提刑司上言,所议当为辖内之务,且韶、连二州与湖南路接壤,亦与本文所述吻合。因改。、连州抵湖南路,潮、循、梅、封州接近福建、广西等路,各是控扼去处,亦合依南雄州路存留武尉,及招填见阙弓手。」诏依。其拣放三分之一阙额处更不补填指挥更不施行。

十六日,诏诸路旧置弓手节级立功转资,与比附新置弓手押官名目上转行。

二十八日,江南东路提点刑狱司言:「诸县新添置弓手,乞置将领、部将各一员,饶州、南康军将领、部将各一员,抚州、建昌军将领、部将各一员,池州、太平州将领、部将各一员,宣州、广德军将领、部将各一员。」从之。

绍兴元年十月十六日,福建路转运判官鲁詹言:「诸州申明,或乞罢武尉,或乞罢指使,或乞罢先到人,或乞候军期事毕日减罢,显属迁延,虚费廪禄。乞明降指挥,应州县新置弓手及六十人以上,即存留武尉,减罢指使;若不满六十人,即减罢武尉,存留指使。一州通及五百人,即存留将领;如不满五百人,将领、部将并减罢。庶几州县有所遵守。」诏依。内见任合减罢人,候任满日更不差人。

四年正月二十四日,尚书省言:「诸路州县新置弓手,见一等支破雇钱。据诸处陈请,新弓手多有不堪使唤之人,乞行废并,并旧弓手乞减支雇钱、添破粮米。钱

塘县旧弓手减三分之一雇钱,并新弓手并罢,每人却添米七斗五升。又虑诸州县人数多寡不一,欲令提刑司依仿钱塘县支破新弓手、减罢雇钱等,各据减下钱数,先会计支旧弓手雇钱,及收籴旧弓手米外,将余钱于内量行桩留,准备向去米价增长,贻助收籴。所有其余剩钱,仰纽计合赡养人数额外增置。仍将逐州县数目逐一开具,限十日申枢密院。」诏并依。内新弓手拨并拣废,限十日施行了当。其所支米斛,以今来指挥到日月分,限次月为始支给。先是,江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朱异言:「昨者添置武尉一司,别立新弓手员额。后来朝廷酌见于事无补,应新弓手不满六十人处,已降罢武尉指挥。契勘弓手旧法,系差第三等以上,故唯日支食钱一百。今来米谷饮食时价高贵,委是供给衣食不给,则必取足于乡村人户。即是弓手员数之多,但见搔扰之害,过于缉捕之利也。今乞以新旧弓手合为一营,并隶于旧尉。其懦弱羸老者先以拣退,内寔有材武堪任捕盗者,权听于旧额外存留,候旧额足日,依旧仍与月给食钱、添支粮米,使其衣食得以稍足,而后可以绝其作过之弊。如此,则乡村之民免受(受)搔扰。」诏令兵部勘当,申尚书省。至是上言。

四月二十八日,吏部言:「已降指挥,弓手准备将领,欲依旧存留,令每季遍诣诸县教阅,务要武艺精熟。其武尉、指使,可以废罢。本部即未审今来指挥,系止为将诸路州军新置弓手及五百人去处见任将领依旧存留,惟复将应干州军元置窠阙弓手不及五百人去处一例存留将领。」诏诸州军并令依旧差置弓手准备将领一员令:原作「领」,据本书补编第四二八页改。。

十月二十二日,枢密院言:「诸路州郡差置将领、巡尉总领教阅弓手,以防寇盗。访闻州县止是县官使令

般挈骨肉,防护逃避,缓急全不为用。」诏令诸州弓手,准备将领、所管县尉如敢更似日前私有役使,及借(情)[倩]差占,并般挈骨肉、防护逃避之类,并仰提刑按劾闻奏。

五年正月十六日,诏:「诸路州军弓手,选人材少壮,以十分为率,取五分,专一教习。弓弩手内弓八斗以上,弩二石七斗以〔上〕,并须施放精熟。每旬委守臣按视,量与支赐。令逐州选差兵官同巡尉措置教习,委逐路提刑司岁终比较精粗,保明闻奏,其当职官依旨升擢。如弛慢不职,重行黜责。」

二十六日,知湖州陈与义言与:原作「兴」,据《陈与义集 简斋先生年谱》改。:「教阅弓手弓弩,除乌程、归安县系倚郭外,其余长兴等四县,各系外县,及湖、秀管界等五处巡检,系在乡村驻札,即不在州县城郭,窃虑难令兵官出城教习。欲将弓手就委六县尉,每旬知县按视,每月令本州岛弓手准备将领遍诣诸县教阅,土兵就委巡检。每月就本县差官一员前去按视。仍每季发遣赴州,委守臣按拍,量与支赐。」诏依,其余州县依此。仰诸路安抚、提刑司常切检察施行,如有违慢去处,按劾闻奏。

四月一日,两浙东路安抚司言:「绍兴府嵊县弓手每季起发赴府按拍,不唯缓急之际,本县阙人防托,缘往来道路裹费极重,乞与免发赴府,从本府每季差官下县按拍。」诏依诏:原作「照」据本书补编第四二八页改。。通判季点日,一就按拍施行拍:原作「迫」,据本书补编第四二八页改。,余依已降指挥。诸路逐县依此。

二十一日,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司言:「本路有两员县尉去处,谓如建

昌军南丰县。两尉廨宇相去县郭八十里,若每旬令知县前去按视,窃恐经日在外,妨废县事。或令县尉遇按视,将带弓级前来赴县,亦虑往复,有妨教阅。今欲比附巡检例,就县尉逐日教阅,准备将领每月前去按视。所贵各不致妨废职事。」诏令本县每月委官前去按视,余路若有似此去处,依此施行。

五月三日,知和州皇甫彦言:「团结到弓兵,虽合守臣使唤,窃虑缓急难以统率,乞听守臣节制。」从之。

十二年七月五日,诏:「诸州军添置诸县教阅弓手准备将领,自今后并差大使臣年五十以下,应材武亲民资序、无赃罪及私罪重、有举主二员人充。诸路安抚司辟差准备将领准此。其日前已差下小使臣充逐件窠阙,未赴任之人依省罢法,已到任人且令终满今任到:原作「列」据本书补编第四二八页改。。」

十五年闰十一月十二日,夔州路提刑兼提举常平司王利用言:「本路诸州属县,昨缘军兴之际,添置弓手,其数颇多。今军事宁息,理合减损。数内夔州系四州会口,并其余沿边去处难以裁减外,有恭、涪、忠、万、开、达州、梁山军、大宁监,皆系近里,欲将上件八州军旧官并添置弓手一千五十五人数内,随县分大小,量减三分之一。」从之。

二十年十一月十七日,臣僚言:「诸路州军、诸县教阅弓手准备将领,昨缘军兴,一时添置。今既宁息,兼所管弓手自有本路宪司并巡尉教阅,别无所掌职事,乞罢上件窠阙。」诏依。未赴人依省

罢法,见任人令终满今任。

二十八年正月十四日,臣僚言:「乞行下沿淮郡县,条具弓兵旧例及见管人数,斟量多寡,权立新额,措置招募,阅习巡捕,不得招占差使,违者重寘以法。」户部契勘:楚州山阳、宝应、盐城县尉,盱眙军天长、盱眙县尉,弓手见阙人数不多,不须裁减,合依旧存留外,有其余去处巡尉弓兵人数,欲权行减半,立为新额。应寔阙人数,督责州军招填,以备巡捕盗贼使唤。从之。

二十九(日)[年]六月十一日,诏:「每州于兵官内选差有材武人一员,兼诸县弓手将领,逐季下县点检教阅。」从臣僚请也。

三十二年闰二月二十八日,江西安抚、转运、提点刑狱、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司言:「洪州进贤县所管县界,路当冲要,地里阔远,贼盗窃发,全藉所管弓手众共协力缉捕。缘尉司止额管弓手五十名,比之其它县分,数目极窄。乞添置弓手三十名,其合支雇食钱,乞于人户常平每税钱一百文只增敷役钱一十四文一分一厘支给,充雇食钱。」户部勘当,欲依所乞。从之。

绍兴三十二年七月二十七日,孝宗即位,未改元。诏令浙东、江东西、湖南、福建路各添招弓手五分,除依本处支破钱米则例外,先次立定初应募日,支给募钱五贯文。

孝宗干道四年八月二日,尚书省言:「诸路州县比因水旱之后,多有盗贼啸聚,欲令诸路帅臣审察巡尉昏缪不职者,亟加奏罢;仍仰抚恤弓手,请受按月支给。阙

额者,速招募数足,常切教阅。若捕盗有劳之人,合得功赏,催促保明。」从之。

五年五月十三日,权发遣处州军州事范成大进对,奏:「弓手之制弊坏。大县额管百人,姑以十分为率,其阙额不补者常二分,差出借事者亦二分,县中过数占留与县尉干预民事、承引追呼者又二分。此三色者,固已占破六十余人,寔在尉司者四十人而已。又有小吏阍人,院子市买之属,亦不下十数人。寔计真为弓手者,纔二十人而已,仅足以充县尉当直肩舆之役,往往全无桩充教阅缉捕之数。欲望先委诸路提刑官 行属州,汰减老弱,随阙招填,依今来训练将兵之制,分定弓弩、枪牌诸色技艺,具名注籍。逐州委钤辖或路分一员,每季下县教阅,仿禁军赏格,随宜激赐,略以军法检校。如此,则州县之势稍壮。」上曰:「卿理会此,极切事情。」

十五日,诏:「逐路提刑司将本路州军弓手、土军阙额,须管日下招填数足。诸县分番差拨贴司充巡尉虞候、厅子。巡尉只许乘马,不得以土兵弓手负轿。合支雇钱,按月支给,无致拖欠;不得以虚名积欠,勒令承认,有误支给;所制造弓弩、刀甲,仍于逐州军所得系省窠名钱内那融修置。如有违戾去处,即按劾施行。」以吏部侍郎薛良朋言:「巡检之土军,县尉之弓兵,州县窘于财赋,凡旧以百人为额者,止有五十人,日以减少,不复招填。内有虞候、厅子、负轿之类,往往占破其半。乞行下逐路提点刑狱,于所部州县供具旧额,开坐阙额各若干人,就将阙数立限下州县,须管招募填足。弓手合支常平钱米,仰于见管数按月支付,巡尉只许乘骑,不得

以(上)[土]军、弓手负轿。令本州岛那融官钱,置造弓弩、刀甲,日逐教阅。每季提点刑狱巡行按试。」故有是诏。

十二月八日,知临安府周淙言:「本府诸县额管土军一千三百六十六人,阙四百五十五人;弓手七百八十二人,阙四十五人。见招阙额人及修置弓弩、刀甲等,督责巡尉常切教阅,务要武艺精熟外,所有诸路州县,望委守臣依此施行。」从之。

六年三月二十八日,知临安府姚宪言:「巡尉所管弓手、土军,本为巡捕盗贼,往往多被占破他役,以致捕盗之时,人力不胜。欲将本府管下土军、弓手,令逐处巡尉尽行拘收归寨,从本府添置军器,常切教阅,专一巡捕私盐贼盗,不得他役。本府不时差官遍诣点检按阅,如有占破他役去处,及教阅怠惰,从本府按劾施行。」从之。

五月四日,诏令诸路提刑司行下所部州县,遵依已降指挥,将弓手精加教阅,每岁躬亲前去点检拍试,具有无事艺,升进退墯,置籍申枢密院。以起居舍人范成大言:「近日临安府余杭县尉司弓手捕捉私盐,势力不敌,为所杀伤。正以弓手单弱, 失如此。伏见诸州禁军占役、偷惰之弊,陛下令以姓名、事艺注籍于御前,不测于逐州点拨一二十人到行在核实。缘此,州郡皇恐奉承,断不敢占留杂役,及不敢一日不入教场。若欲痛革弓手之弊,亦当依禁军造籍、开具姓名及所执事艺斗力细数上之于兵部。一年一次,取旨量择一二十县,每县点拨数名赴兵部或枢密院,依籍核试,以其殿最虚实,将教阅官及县尉重作赏罚。其籍乞限指挥到一季申发,令兵部专一拘催,毋令迤逦废格。」故有是命。

七年二月二日,带御器械王明言:「得旨,前去江南西路诸州军点拣土兵、弓手。其能弓弩武艺者,十无二三,巡尉往往不晓军旅。窃见诸州军多有军中拣汰之人,每处添差一员,专一训练。以(上)[十]分为率,五分习弩,三分习

弓,二分习枪。拣汰老弱,招收强壮填阙。」诏依。土兵令逐路安抚司,弓手令逐路提刑司,将见今阙额行下逐州,限日近招填数足。添差训练官请给,按月批勘,不管拖积。

二十八日,两浙西路兵马钤辖张荐言:「得旨,点检临安府土军、弓手,拣到强壮第一第二等,及老弱病疾五等(单)[姓]名、年甲外,照得土军外沙等一十三巡检司额管一千三百六十六人,见管一千六十四人,见阙三百二人;弓手钱塘等九县尉司额管七百八十二人,见管七百三十九人,见阙四十三人。」诏令临安府守臣,将老弱病患人限一季尽行抵换少壮及等堪披带之人,毋致依前违戾。具已抵换人数、姓名申枢密院,差官核寔;见阙人额,疾速招填,务要日近数足。仍责令教习弓弩事艺。诸路州军依此施行。

六月八日,宰执进呈刘源点检到湖南弓手、土兵。上览其数,曰:「他日亦足以助大军声势。其怯小老弱者,令州郡招人抵换。」虞允文奏曰:「湖南有可招之人,乞限以一季。」梁克家奏曰:「须令各路依将兵例分番教阅。既得事艺精熟,他日调发,亦不骇也。」上曰:「甚好。」

七月十九日,宰执进呈带御器械、统辖训练土军弓手王明等具到浙东西土兵、弓手数。上曰:「两路有万余人,莫可起发教阅否 」虞允文奏:「亦可依将兵体例发赴行在教阅。」上曰:「请给如何 」允文奏:「须朝廷应副。且土军、弓手所请甚微,此间支口食钱米,则本身

请受可留以赡其家。亦可依将兵一般支给,庶无彼此厚薄之嫌。」上曰:「然。可令分作两番起发,将每岁更番,抑半年乎 」梁克家奏:「岁更番。」上曰:「可悉依将兵例施行。」

二十三日,权发遣隆兴府龚茂良言:「本路诸州军土兵五十五寨,见管五千四百人,除强壮外,老弱疾病一千四十四人,差出及缘公事三十一人。弓手六十一尉,见管四千四百九十三人,除强壮外,老弱疾病七百五十二人,差出及缘公事六十人。」诏令江西安抚司行下所部州军,将老弱疾病人拣汰。如各人本家有子弟,却行招收;如无,限一季召募填阙。

二十四日,宰执进呈王明乞令州县按月支土兵、弓手请给。虞允文等因奏:「两浙诸州弓兵,有旨作两番起发,州县借请之类,所费甚多。忠锐军将兵,旧分三番,今亦乞作三番。」上曰:「卿等契勘所费几何,特与支降。止令作两番起发教阅,庶几早得精熟,以备缓急之用。」

十一月十二日,带御器械、统辖训练土军弓手王明言:「得旨,两浙路拣中土军、弓手,分作两番前来教阅,一年一替。今来见攒七十五队,计四千五百余人。每队合用造饭铁叶锅二口,计一百五十口,望下有铁去处支降应副。」令军器所制造。

八年二月八日,统辖训练两浙土兵弓手宋端友言:「今具见管土兵、弓手内将带到老小在寨居住,土兵四十七人,弓手三十一人。」诏:「有家属人,与支雄威请给,每人令左

藏南库支犒设三贯;续到家属人,申枢密院。其旧请给令逐州桩管,别行召募补填。」

十月二十四日,宰执进呈临安府盐官县申:「本县合发拣中弓手五十五人,抵替第一番人归县。窃缘本县濒海,早晚两潮,海船出没作过,全藉弓手防托巡捕,乞蠲免起发。」上曰:「盐官人数不多,况又濒海,特免起发。」

十一月八日,枢密院言:「严州申,淳安县拣中弓手方亮等在县作过。得旨,令本州岛依军法施行。本州岛未准指挥以前,将方亮脊杖二十,刺配南剑州牢城,未曾上道,更合申取(明)朝廷处分。」诏:「方亮特贷命,刺面配广南远恶州军牢城收管。」

九年四月十三日,枢密院言:「得旨,发回两浙路禁军、土军、弓手,乞令提刑司行下诸州军,见在人各籍定人数、姓名,不得乱有差使窠占。仍委巡尉并专一训练教阅,以备不测差官(所)[前]去按阅。如武艺精强,不致退墯,任满即与升擢差遣;若弛慢不职,当职官并取旨重作施行。」从之。

兵 宋会要辑稿 兵三 厢 巡 弓兵

弓兵

【续会要】

淳熙二年五月十一日,福建提刑司言:「已降指挥,令州郡每月差官下县拍试弓手、土兵武艺。其弓手居处,各附尉司,可以趁赴。若土军营寨,有至二三百里者,往来旬日,妨废教阅,乞下诸路州军,每季差官拍试。」从之。

十二年八月二十三日,新权发遣南康军叶簨言:「乞下诸路州军,籍其所隶之县弓手、土军之数,各置器甲,务

令具备,以时教阅。」诏令诸路州军以时措置,毋致阙误。如有违慢,仰安抚、提刑司觉察以闻。

淳熙十六年三月四日,前湖北提刑马大同言:「本路土广人稀,素多寇盗,又与蛮傜接境,所资备御者惟土兵、弓手,最为切近。盖因州县匮乏,凡土兵合得衣粮,常拖下数月不支,以此无人愿充。窃见辰州思微寨土兵衣粮,未尝仰给州县,乃将刀弩手余田拨付,俾其径自佃种,以代衣粮之用。为今之计,欲土兵之足额而有以自存,谓宜视思微寨已事之验,每招土兵一名,给官田百亩,亦足以充一岁之用。使之或耕或佃,各从其便,仍尽蠲其租税。」得旨,令湖北诸司同逐州守臣相度,申尚书省。〔尚书省言〕:「照得逐州多称管内田亩尽系民田,别无系官荒闲田土。今相度,乞行下逐州,如日后管下诸寨近便去处,遇有逃移、户绝、没官田,专一措置桩管,不许拨充职田、学粮及百姓请佃,即行召募有家累、原管田之人充应土兵,给付耕垦。」从之。

绍熙二年正月二十一日,臣寮言:「窃见州县之有弓手,所以徼巡一县之盗贼,预备不虞之患。如汀、剑诸州与夫江之东西、湖之南北,民俗尤为轻悍,捕缉之责,全藉弓兵。比年以来,教阅多废,其弊(日)[皆]起于雇钱之不支。且弓兵月顾,系本县役钱支给,县道窘乏,遂致拖欠,动或数月,未尝支散。既无以为(皆)[日]给之费,往往夤缘差出,搔扰乡民。教阅之事,县官亦不复留意,深恐稍有

缓急,难以倚仗。乞下本州岛专一委任官,计一岁雇钱之(从所)[所从],委官拘催役钱,按月支给,具申本州岛,庶免拖欠。县道不许侵支移用。而弓兵日给既有定期,然后严之以教阅,程之以艺能,汰其老弱,禁其差出,庶几得以专习武事,禁止奸回。」从之。

三月十六日,臣僚言:「窃见淮东天长一县,弓级等只有八人。密询其故,缘州郡恐支役钱,不肯招收。乞依旧额招填取足。」诏淮东、西提刑司行下所属州县,照依元额招填。

十一月八日,前知桂阳军徐闶言:「土军之在州县,去官司为最近,一有缓急,朝令而夕至,弹压封境,孰有急于此者 夫兵之所仰者衣食也,而粮不按月,衣不及时,惟冻馁之是忧,何以责其死力 乞行下诸路提刑司,应土军请给衣粮,并就本州岛军及时支给。若弓弩、器械未备,并支官钱修置。每日教阅,无得占破。如有阙额,即招壮勇及等仗之人。差注巡检窠阙,必用有举主、系亲民资序之人,令吏部长贰精加铨量,方与注授。」从之。

十二月二十四日,诏逐路提刑司严行约束巡尉,不得徇私违法,差借弓兵。以知鄂州陈居仁言:「诸州军弓手、土兵,近来诸处率多差借见任、寄居。如淮南、湖北弓手、土军,管额不多,差借却同内地,缓急之间,岂不误事 」故有是命。

三年八月十八日,江西提刑郑湜、知赣州赵彦操言:「赣州诸县昨因寇难,增创土军,后来安静已久而因仍不去。今凡一十二寨,所管一千一百余人,岁费衣粮、料钱二万七千余贯、米二万一千余斛。当时

失于申明,科拨衣粮止是州县那融支给。缘州县财赋有限,支遣之日,土军衣粮多不时得。今诸寨未敢遽议废并,盖亦量度紧慢,少损其数,别立新额。若见管人过于新额,姑与存留,有阙不补;苟不及新额,续议招填。如此,亦可以宽诸县煎熬之忧,而科罚之扰不(足)[及]于百姓,衣粮之给无乏于土军,一举而三获其利。今具元额及欲立新额下项:赣县磨刀巡检寨元额一百人,今欲六十人为额。兴国衣锦巡检寨元额一百人,今欲六十人为额。赣州南安军都巡检寨元额二百人,今欲一百二十人为额。安远、信丰、龙南三县巡检寨元额一百人,今欲六十人为额。宁都青唐巡检寨元额一百人,今欲六十人为额。宁都(投)[捉]杀寨元额七十人,今欲四十人为额。宁都巡检寨元额一百人,今欲六十人为额。宁都、石城、雩都三县巡检寨元额一百二十人,今欲七十人为额。会昌、湘乡巡检寨元额一百人,今欲六十人为额。会昌、瑞金两县巡检寨元额一百二十人,今欲七十人为额。瑞金苟脚巡检寨元额一百人,今欲六十人为额。石城捉杀寨元额五十人,今欲四十人〔为〕额。」诏令见在人并令仍旧。如已溢新额,将来有阙,更不招填。

嘉泰三年三月二十九日,浙西提举赵不 (兔)言:「弓手之置,所以御盗贼而备巡警,随其邑之大小以立定额,为令、佐者固当体立法之意,参照元额,其有亡逸者从而招填,癃老

者从而汰易;庸钱有常给,以安其生;教阅有常时,以精其艺;冗使有常禁,以养其力。今乃不然。幸额数之阙,以为虚破庸钱之地;教阅训习,漫不经意;迎送差使,略无虚日。一旦有不测之警,捍御无人,将何所恃 乞行下诸路,仰各县重行置籍,照祖额数目,限三月招填。年齿若干、身驱长短,令本县令、佐列衔保明。每季一申提刑司,不时差官点籍按视,一申提举司凭籍,照数支破庸钱,自然名寔相副。仍戒敕逐县训习教阅,务在以时;迎送差使,不许违禁。稍有乖戾,重寘典宪。庶几捍御可恃,盗窃之徒望风畏戢。」从之。

开禧二年三月二十六日,臣僚言:「浙东诸郡濒海则有贩鬻私盐之利,居山则有趁逐坑场之利。利之所在,民争趋之。是以凶黠不逞之徒,黥窜逃亡之卒,乌合蜂聚,什百为 。坑场作过,则逃死于海滨;私贩苟败,则偷生于坑井。深山大泽,互为窟穴。平时望屋而食,稍不如意,则公行剽 ,莫敢谁何。岁歉可乘,相挺而起,岂不重为田里之忧哉!比年以来,盐寇之患,人皆知之,而不知盗贼之可忧者,尤在于此。畿内密迩,所宜防闲。乞下本路帅臣、监司,常切禁戢。其有盐监及坑场去处,所管巡尉司土兵、弓手,并令日下招补及额,仍申严不许差出之令,以时教阅,使武艺精习,足以扞护乡井而为盗贼之防。」从之。

四月十八日,枢密院言:「诸路拣中禁军并土兵、弓手,累有指挥约束,不许

差借私役,非不严切。访闻州郡往往视为文具,全不留意。见任、寄居等官,例皆差借私役,是致入教人数稀少,及阙人巡警盗贼,理宜措置。」诏:「令诸路帅司各行下所部州军,并仰日下尽数拘收入教,专令兵官任责教阅。内土兵、弓手,仍须巡警盗贼,虽监司、守臣,亦不许占破一名,只许差破厢军。寄居等官,虽厢军亦不许差借。如尚敢占留,重镌责。候今降指挥到日,限五日并要拘收齐足。仰安抚、提刑司并御史台常切觉察,月具有无违戾闻奏。如安抚、提刑蒙庇及视为文具,一例责罚。仰帅、宪司先次开具已拘收人数申枢密院。」

嘉定五年二月十四日,臣僚言:「郡无大小,皆有禁兵;兵无众寡,皆厚廪食。弓手、土兵,其去民为甚近,于警捕为尤切。禁卒衣粮如期支给,土兵、弓手或至稽缓。所得月粮,或揍发纲运,纵使给付,多腐坏粞碎之米,使之何以充食 所得庸金,或辍那他用。至于官舍敝陋,责其修葺,送迎费耗,强其陪备,使之何所从出 间有拨一二顽乡役钱付尉司,径自拘催给散,催理颇艰,未免愆期。甚至科折以酒,倍增其价,是直攘之而已矣。既蓄此曹,安可不优恤之乎 乞饬诸路州县,视禁卒、弓兵均为一体,勿令重轻。土兵衣粮,以堪好者如期给付;弓手庸直,于催到役钱按月支散。并禁止折酒掊 之扰。或有阙额,并令招填,仍令监司、郡守常切觉察。」从之。

十年三月六日,臣僚言:「窃

惟国家之设兵,所以豫备不虞,非直为是观美也。今之弓手、寨兵, 然坐食,无异平民。春秋教阅虽常程,视为具文,安有实艺 每日不过奔走衙前,承受文引,供应杂役、伺候酉点之外,则晏然以为无事矣。为巡尉者,不问弓兵额管多寡,其间占破如厅子、虞候动十余人,甚至年方童稚,或衰老罢懦,力不胜任,补为小厅院子,入宅使令。虚占名籍,耗费廪给,脱有缓急,何以倚仗 乞下州县巡、尉两司严督弓手、寨兵,除差出巡捕外,每日亲到教场团集聚习,务在武艺精熟。汰去老弱,专选强壮有力之人补填旧额。所差厅子、虞候止许存留三人,亦须随众教阅,不得避免,每日教罢前赴县衙放散。其巡检司或有去路遥远,只令巡检司更加点集。每遇春秋大阅,州县按试,不得仍前视为具文。择武艺优强者,厚加精赏,否则罪亦不恕。其巡尉尚敢慢令,许监司、郡守觉察。并乞行下州县,弓手、寨兵衣粮、雇钱,须管按月支给,不许积压拖欠,可以责其练习精勤,而无饥寒之虑也。」从之。

十六年十一月一日,臣僚言:「仰观国史,干道间尚书省言:『诸州水旱之后,或有盗贼,欲令诸路察巡尉之昏缪者,亟加奏罢,仍抚恤弓手,按月支请。阙额者,速招募数足。捕盗合得功赏,催促保明申闻。』孝宗从之。臣访闻近来浙西有被潦去处,小寇间作,提刑司措置行下诸州招填弓手、土军阙额,其尝隶兵籍以微罪逐者,

俾之捕贼而复元名,以为歉岁寇盗之防。佥谓所以,委是允当。臣每见州县守令常以弓手、土军阙额之多为喜,盖可以减月廪庸钱,以资妄用,不暇为防奸计也。巡尉间有振职以招填为请,则往往忤长官之意,是岂容不申儆欤 欲望圣慈仰循祖法,行下刑部,疾速遍牒诸路提刑司,并仰日下从浙西例一体施行;仍察巡尉之昏缪不任事者,具名申省。弓手、土军请给钱米,并须按月以本色支给。如郡邑违戾,提刑即行按劾。」从之。《大典》卷八千三百七。

兵 宋会要辑稿 兵四 弓箭手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十五 表五·赵尔巽
  宋史纪事本末卷十五·陈邦瞻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佚名
  涌幢小品卷之二十九·朱国祯
  ◎国史馆长介寿之小启·李定夷
  卷八十八·郝经
  第五十三卷 孝义 六·缪荃孙
  第三十册 崇德元年十月·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三 列传七十三·纪昀
  卷十·朱轼
  卷二十四下·班固
  一〇九 补树书屋的生活·周作人
  卷二百五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阮阅

      ●卷八·博识门  尝观临川“解我葱珩脱孟劳”,冒不晓孟劳何等物。及观《谷梁传》注:孟劳,鲁之宝刀。〔黄常明《溪诗话》卷九〕  子美“於菟侵客恨”,乃楚人谓虎於菟。“土锉冷

  • 卷七十七·毕沅

      ◎宋纪七十七 ∷玄黓阉茂正月,尽阙逢困敦六月,凡二年有奇。   ○神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   元丰五年辽太康八年。壬戌,一零八二年   春,正月,癸未朔,不受朝。   甲申,辽主如混同江。   丁酉,铁骊、五国诸长贡

  • 卷之二百四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百二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后集卷四·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後集卷四 宋 朱子 纂集 胡宿 文恭公 字武平常州人中进士第事仁宗英宗官至枢密副使 入内都知杨怀敏坐卫士夜盗入禁中惊乘舆斥出为和州都监怀敏用事久势动中外未几召复故职公知制诰封还词

  • 绎史卷一百三十四·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齐闵王灭宋战国防宋与楚为兄弟齐攻宋楚王言救宋宋因卖楚重以求讲于齐齐不聴苏秦为宋谓齐相曰不如与之以眀宋之卖楚重于齐也楚怒必絶于宋而事齐齐楚合则攻宋易矣 齐攻宋宋使臧子索救于荆荆王大説许救

  • 雍氏之役·佚名

    【提要】 谋士和说客之所以高明,不仅在于他们能办到一些常人办不到的事情,而且在于他们敢于许下美好的诺言、并富有实现自己诺言的绝对信心。他们的大话是完全有根据实现的,因为他们比常人更会揣摩、更能把握事物的整体

  • 乐庵语录卷三·龚昱

      宋 龚昱 编  一日召对选徳殿奏事毕上因与论禅乃奏云所谓禅之説儒家亦有之但今人只于释氏留意殊可怪昔周公亦坐禅惟孟子能知之上愕然又徐奏曰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 卷三论书篇·杨时

    或曰:坤者臣道也,在君亦有用乎?子曰:厚德载物,岂非人君之用?子曰:尧夫历差之法,妙绝乎古人矣。盖于日月交感之际,以阴阳盈虚求之,是以不差。阴常亏,阳常盈,差之所由也。昔洛下闳之作历也,谓数百年之后,当有一日之差乎!何承天虑其差也

  • 卷一百十六·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十六  宋 卫湜 撰君卷冕立于阼夫人副禕立于东房夫人荐豆执校执醴授之执镫尸酢夫人执柄夫人授尸执足夫妇相授受不相袭处酢必易爵明夫妇之别也郑氏曰校豆

  • 卷五十一·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五十一钱塘程川撰诗二统论六义六义自郑氏以来失之后妃自程先生以来失之后妃安知当时之称如何【郑可学録字子上莆田人辛亥所闻先生六十二嵗饶録十六卷中】或问诗六义注三经三纬之説曰三经是

  • 春秋书法钩元原序·石光霁

    礼曰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圣人修经因鲁史之旧笔削褒贬归诸王道孟轲氏不曰修而曰作可谓深知春秋者矣夫春秋一经其文为至简其义为至明然不属辞以考之比事以求之则圣人所书之法岂易识哉先师翠屏张先生以是经登巍科既已深探其

  • 言子文学录缘始·言偃

    宋陈振孙撰《直斋书录解题》列有《言子》三卷。陈氏曰:&ldquo;言偃,昊人,相传所居在常熟。庆元间,邑宰孙应时、季和始为立祠,求朱晦翁为记。近,新昌王爚、伯晦复哀《论语》诸书所载问答为此书。邑中至今有言氏,官买田教养之

  • 卷第六·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六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尔时大梵天王白佛言。世尊。于此世间有诸众生。或生或老。然其根性有上中下。利钝不同。形相端严性行调顺。少诸烦惑。亦少烦惑种类。由不听正法故。所解狭

  • 太上洞玄灵宝素灵真符·陆修静

    刘宋陆修静撰。唐哀帝天祐三年(906年)杜光庭序并补下卷。述服符疗病驱鬼等术。

  • 清庵莹蟾子语录·李道纯

    清庵莹蟾子语录,元朝全真道士李道纯撰述,弟子柴元皋、赵道可等人编集。约成书于至元戊子年(1288)。六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中收录李道纯讲道语录及诗词丹诀,分别由柴元皋等六位弟子每人编成一卷。李道纯号清庵,又号

  • 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佚名

    二卷,刘宋释翔公译。一名决了诸法如幻三昧。与大般若第八会同。

  • 圣多罗菩萨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佛在香醉山为五髻干闼婆王说多罗菩萨之咒,及颂持者得生于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