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后山集补钞

陈师道

丞相温公挽词

恭默思良弼,诗书正百工。事多违谢传,天遽夺杨公。一代风流尽,三师礼数崇。若无天下议,美恶并成空。

百姓归周老,三年待鲁儒。俗方随日化,身已要人扶。玉几虽来晚,明堂讫授图。心知死诸葛,终不羡曹蜍。

少学真成己,中年讬著书。辍耕扶日月,起废极吹嘘。得志宁论晚,成功不原馀。一为天下恸,不敢爱吾庐。

嘲秦覯

长铗来夜帐空,衡阳回雁耳偏聪。若为借与春风看,无限珠玑咳唾中。

曾南丰先生挽词

早弃人间事,真从地下游。丘原无起日,江汉有东流。身世从违里,功名取次休。不应须礼乐,始作后程仇。

精爽回长夜,衣冠出广庭。勋庸留琬琰,形像付丹青。道丧馀篇翰,人亡更典刑。侯芭才一足,白首《太玄经》。

赋宗室士暕高轩过图

滕王蛱蝶江都马,一纸千金不当价。异才天纵非力能,画工不是甘为下。今代风流数大年,含毫落笔开山川。忽忘朽老压尘底,却怪凫鸿堕目前。尔来八二复秀出,万里河山才咫尺。眼边安得有突兀,复似天地初开辟。明窗写出高轩过,便逐愈湜闻吟哦。晚知书画真有益,却悔岁月来无多。官禁修严断过访,时於僻寺逢税鞅。秀润如行琮璧闲,清明似引星辰上。忧悲愉怢百不平,河擘太华东南倾。平生秀句寰区满,拾掇馀弃成丹青。平湖远岭开精神,斗觉文字生清新。未许二豪今角立,要知旁有卫夫人。

寄曹州晁大夫

堕絮随风化作尘,黄楼桃李不成春。只今容有名驹子,困倚栏干一欠伸。

规禅停云斋

净居众天人,宫殿随所适。少仕老不归,重门闭榛棘。道人秀丛林,妙语出禅寂。是身如浮云,随处同建立。平生与二子,嗜好助一律。我此复助缘,语绮已多责。何年一把茅,据坐孤崒<山律>。呵佛骂祖师,涂湖千五百。

次韵晁无斁夏雨

咫尺隔山海,作书问如何。蚁垤既畜粮,蛙窟如鸣鼍。积暑复一雨,斧斫仍手摩。钩窗欲悬麻,出门已横河。人言月离毕,未必致滂沱。东皋繁草木,兰艾不同科。惊鱼畏密罟,独鸟鸣南柯。稍无虫飞喧,复觉蝉语多。因声作好恶,与物殊未和。卧闻夜来雨,归种故山禾。百年须下泽,万里付长罗。先生断百好,尚以诗作魔。缩子万言手,听渠七字哦。室迩人则远,燕默劳者歌。思君得老瘦,触热生积痾。

和黄预感秋

宿云护朝霜,秋阳佐残暑。蝇痴驱复来,汗下拭莫御。庭梧自黄陨,风过成夜语。幸是可怜生,胡然遽如许。黄生多新诗,如盆茧抽绪。唱高难《欸乃》,隽永得<口父>咀。意合无古今,投暗有迎拒。名成弟子韩,价重先生楮。向来得斯人,孰谓余龃龉。晚炊邻僧米,昼拾狙公芧。甘酸皆适口,霜黄未登俎。门有曲逆车,谤甚北山女。宁为沟中断,不作太仓鼠。老退无好怀,续明然两炬。搔首不成眠,寒蛩促机杼。

和魏衍三日

林花女颊红,春水瓜头绿。步蹇我三休,来同君一足。苦嗟所历小,不尽千里目。暮景向昏鸦,归途取修竹。

陈留市隐者

陈留人物后,疑有隐屠耕。斯人岂其偶,满腹一杯羹。婷婷小家子,与翁同醉醒。薄暮行且歌,问之讳姓名。子岂达者与,槁竹聊一鸣。老生何所因,稍稍声过情。闭门十日雨,吟作饥鸢声。诗书工发冢,刀{尔}得养生。飞走不同穴,孔突不暇黔。

城南寓居

游子暮何归,韦杜城南村。秋水深可测,挽衣踏行云。道暗失归处,栖鸟故不喧。牛羊闭篱落,稚子犹在门。

送苏公知杭州

平生羊荆州,追送不作远。岂不畏简书,放麑诚不忍。一代不数人,百年能几见。昔如马口衔,今为禁门键。一雨五月凉,中宵大江满。风帆目力短,江空岁年晚。

次韵苏公涉颍

冲风不成寒,脱木还自奇。坐看白日晚,起行清颍湄。三穴未为得,一舟不作痴。路暗鸟遗音,江清鱼弄姿。宇定怪物变,意行觉舟迟。公与两公子,妙语含风漪。但怪笑谈剧,莫知宾主谁。得句未肯吐,郁郁见睫眉。相从能几何,行乐当及兹。生忍自作难,百忧间一嬉。时寻赤眼老,不探黄口儿。解公头上巾,一洗七年缁。至洁而纳活,此水真吾师。须公晓二子,人自穷非诗。

和魏衍闻莺

春力着人朝睡重,叶底黄鹏鸣自送。绿幕朱栏日观明,回廊侧户风帘动。昨夜春回到寒谷,好鸟飞来把修竹。整翰厉觜初一鸣,已落君诗专妙独。退红着绿春事残,后时独立知何言。侧听不尽已飞去,怀抱此时谁与论。

舟中

野火烧原雉昏雊,黄尘涨天牛乱斗。江间无日不风波,老去何时脱奔走。诗书满腹不及□,遮日宁须钓竿手。愧尔茅檐炙背人,仰目青天搔白首。

次韵无斁雪后

闭合春云薄,开门夜雪深。江梅犹故意,湖雁起归心。草润留馀泽,窗明度积阴。殷勤报春信,屋角有来禽。

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

林庐烟不起,城郭岁将穷。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

秋怀示黄预

窗鸣风历耳,道坏草侵衣。月到千家静,林昏一鸟归。冥冥尘外趣,稍稍眼中稀。送老须公等,秋棋未解围。

除棣学

老作诸侯客,贫为一饱谋。折腰真耐辱,捧檄敢轻投。早作千年调,中怀万斛愁。暮年随手尽,心事许溟鸥。

除官

扶老趋严召,徐行及圣时。端能几字正,敢恨十年迟。肯着金根谬,宁辞乳媪讥。向来忧畏断,不尽鹿门期。

除夜

七十已强半,所馀能几何。悬知暮景促,更觉后生多。遁世名为累,留年睡作魔。西归端着便,老子不婆娑。

元日

老境难为节,寒梢未得春。一官兼利害,百虑孰疏亲。积雪无归路,扶行有醉人。望乡仍受岁,回首向松筠。

雪中寄魏衍

薄薄初经眼,辉辉已映空。融泥还结冻,落木复沾丛。意在千山表,情生一念中。遥知吟榻上,不道絮因风。

初雪已覆地,晚风仍积威。木鸣端自语,鸟起不成飞。寒巷闻惊犬,邻家有夜归。不无惭败絮,未易泣牛衣。

雪意

睡眼拭朦胧,开门雪已浓。客来迷旧径,虎过失新踪。浦远浑无鹤,林疏只有松。借留如不解,酒兴若为供。

榆关书不到,雪又满平芜。指冷频呵玉,胸寒屡掩酥。绿斟冬至酒,红拥夜深炉。塞上风沙恶,征衣得达无。

十五夜月

向老逢清节,归怀托素晖。飞萤元失照,重露已沾衣。稍稍孤光动,沉沉万籁微。不应明白发,似欲劝人归。

放怀

施食乌鸢喜,持经鸟鼠听。杖藜矜矍铄,顾影怪伶俜。门静行随月,窗虚卧见星。拥衾眠未稳,艰阻饱曾经。

送秦覯

士有从师乐,诸儿却未知?欲行天下独,信有俗间疑。秋入川原秀,风连鼓角悲。目前犭屯犬类,未必慰亲思。

送外舅郭大夫夔路提刑

天险连三峡,官曹据上游。百年双鬓白,万里一身浮。可使人无讼,宁须意外忧。平生晏平仲,能费几狐裘。

别乡旧

数有中年别,宽为满岁期。得无鱼口厄,聊复雁门踦。齿脱心犹壮,秋清意自悲。平时郡文学,邓禹得三为。

别负山居士

田园相与老,此别意如何。更病可无酒,犹寒已自和。高名胡未广,诗兴尚能多。沙草东山路,犹烦一再过。

老柏

岁月那能记,风霜亦饱经。辉辉垂重露,点点泊流萤。色与江诐共,声留静后听。转因枯槁后,润泽出新青。

归雁

弧矢千夫志,潇湘万里秋。宁为宝筝柱,肯作置书邮。远道勤相唤,羁怀误作愁。聊宽稻粱意,宁复网罗忧。

和黄充实咏榴花

春去花随尽,红榴暖欲然。后时何所恨,处独不祈怜。叶叶自相偶,重重久更鲜。流珠沾暑雨,改色淡朝烟。著子专寒酒,移根擅化权。愧非无价手,刻画竟难传。

病起

今日秋风裹,何乡一病翁。力微须杖起,心在与谁同。注水瓶花醒,吹新鼎药空。百年先得老,三败未为穷。

别宝讲主

此地相逢晚,他方有胜缘。咒功先服猛,戒力得扶颠。暂息三支论,重参二祖禅。夜床鞋脚别,何日着行缠。

钜野少泊

蒲港牵丝直,平湖坠镜清。顺流风借便,捷路雪初晴。鸟度欲何向,鸥来只自惊。有行须快意,安得易为情。

野望

霜叶红於染,吹花落更馨。平江行诘曲,小径夹葱青。度鸟开愁眼,遥山入画屏。畏人惟可饮,从俗却须醒。

湖上

湖上难为别,梅梢已着春。林喧乌啄啄,风过水鳞鳞。缘有三年尽,情无一日亲。白头厌奔走,何地与为邻。

寓目

曲曲河回复,青青草接连。去帆风力满,来雁一声先。野旷低归鸟,江平进晚牵。望乡从此始,留眼未须穿。

晚游九曲院

冷落丛祠晚,回斜狭路赊。平荷留夜雨,惊鸟过邻家。云暗重重树,风开旋旋花。病身无俗事,待得后归鸦。

后湖晚坐

水净偏明眼,城荒可当山。青林无限意,白鸟有馀闲。身致江湖上,名成伯季间。目随归雁尽,坐待暮鸦还。

宿齐河

烛暗人初寂,寒生夜向深。潜鱼聚沙窟,坠鸟滑霜林。稍作他方计,初回万里心。还家只有梦,更着晓寒侵。

寄送定州苏尚书

初闻简策侍前旒,又见衣冠送作州。北府时清惟可饮,西山气爽更宜秋。功名不朽聊通袖,海道无违具一舟。枉读平生三万卷,貂蝉当复自兜牟。

和黄预七夕

盈盈一水不斯须,经岁相过自作疏。坐待翔禽报佳会,径须飞雨洗香车。超腾水部陈篇上,收拾愚溪作赋馀。信有神仙足官府,我宁辛苦守残书。

次韵何子温祈晴

九虎当关信不传,烧烟才上已回天。驱除雾雨还朝日,畜缩涛波复二川。夺目光华开秀句,堆场藁秸验丰年。从今更上中和颂,少费将军九万笺。

和和叟梅花

百卉前头第一芳,低临粉水浸寒光。卷帘初认云犹冻,逆鼻浑疑雪亦香。鼎实自应终有待,天真不假更匀妆。江南望断无来使,且伴诗翁入醉乡。

送王元均贬衡州兼寄元龙

先生秀句满天东,二子缘渠再得穷。诗礼向来堪发冢,孙刘能使不为公。炎方瘴疠避轩豁,故国山河开始终。传语元龙要相识,江湖春动有来鸿。

昔日剜疮今补肉,百孔千窗容一罅。拆东补西裳作带。人穷令志短。百巧千穷只短檠。起倒不供聊应俗。经事长一智。称家丰俭不求馀。卒行好步不两得。巧手莫为无面饼。不应远水救近渴,留渴须远井。瓶悬闲终一碎。急行宁小缓。早作千年调,一生也作千年调。拙勤终不补。斧斫仍手摩。惊鸡透篱犬升屋。割白鹭股何作难。藨贤仍睹命。

猜你喜欢
  卷七百九十七·彭定求
  卷七百一十四·彭定求
  卷四百六十三·彭定求
  卷四十·董康
  第二十五出 遣媒·李渔
  卷二·佚名
  元诗选初集辛集目录·顾嗣立
  答辩·闻一多
  卷九·韩淲
  卷十八·梅鼎祚
  卷三十·陈起
  卷三百五十二·陈廷敬
  卷二百七十·陈廷敬
  卷一百七十四·陈廷敬
  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五回 披图胜读荆钗记 佳节犹传绮席杯·萧晶玉

    且说伏准被梦鸾小姐抢白一场,自觉无趣,回至书房,烦燥不安。劳勤说:“若依小人的愚见,莫如叫太太如此这般,硬作主张,只怕有准。”伏生说:“太大的秉性你难道不知道吗?向他老一说,先就不肯;再不然就是个总不哼。”劳勤

  • ●几社壬申合稿卷之十·佚名

    华亭杜骐征 徐凤彩 盛翼进仝选 五言律诗二 五言排律 七言律诗一 ◆五言律诗二 行乐词(陈子龙) 悯乱(李雯) 感秋(李雯) 独立(徐孚远) 避地(朱灏) 雨(夏允彝) 舟涸(陈子龙) 偕诸公集盛氏(陈子龙)&nbs

  • 卷二百三十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三十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安晩堂诗集郑清之冬节忤寒约客黙坐爇品字柴作五禽戏体中差小佳园丁以矮梅至如见东郭顺子使人之意也稍欣然呵皲手冻笔占数语呈刘菊坡传一笑少日爱花

  • 玉澜集补钞·管庭芬

    玉澜集补钞朱槔大食饼窳质谢天巧,风轮出鬼谋。入窑奔阏伯,随舶震阳侯。独鸟藏身稳,双虹绕腹流。可充王会赋,漆简写成周。

  • 五代史纂误目録·吴缜

    卷上梁本纪三事 唐本纪十六条晋本纪七条 周本纪五条唐家人传四条 晋家人传一条汉家人传二条 周家人传二条梁臣传八条卷中唐臣传九条 汉臣传二条周臣传一条 死事传二条唐六臣传五条 义儿传四条杂传十三条卷下杂

  • 评鉴阐要卷十一·乾隆

    明仁宗帝诏朕若法外用刑法司执奏五奏不允同三公大臣执奏必允乃已目法令之当否详审至于再三斯已可矣即虞廷克允亦惟杀之三宥之三而止必令法司五奏往复虽多徒滋烦冗究之五又何异于三乎且人主详求庶狱反覆披览轻重自无遁

  • 卷二十·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二十宋 吕中 撰哲宗皇帝诸君子自分党 洛党 蜀党 朔党元佑元年诏苏轼傅尧俞等供职初轼与程頥同在经筵轼喜谐谑而頥以礼法自守轼每戏之朱光庭贾易积不能平乃力攻轼所选策题讥仁宗胡宗愈劾中

  • 陆丽传·李延寿

    陆丽年轻时因为忠诚谨慎,入宫为皇帝侍从,太武帝对他格外亲昵,陆丽的举止行动十分谨慎,从不犯一点过错,被赐爵为章安子,升任南部尚书。  太武帝驾崩后,南安王余即位。不久就被中常侍宗爱等所杀,百官都惊慌失措,不知该拥立何人

  • 郦琼传·脱脱

    郦琼字国宝,相州临漳人。补州学生。宋朝宣和年间,出现盗贼,郦琼于是改学击剑,拉硬弓,练习骑马,属于宗泽军中一员,驻在磁州。不多久,郦琼回归故里,收聚了义军七百人,然后又回到宗泽的军队中,宗泽任命他为七百人的首领。宗泽死后,郦

  • 卷二百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七封建考元太宗八年七月诏以中原诸州民户分赐诸王贵戚宪宗二年七月诏以中州封同姓宪宗六年春定拟诸王岁赐钱谷元史诸王表曰元兴宗室驸马通称诸

  • 卷十六 谈丛·刘向

    王者知所以临下而治众,则群臣畏服矣;知所以听言受事,则不蔽欺矣;知所以安利万民,则海内必定矣;知所以忠孝事上,则臣子之行备矣。凡所以劫杀者,不知道术以御其臣下也。凡吏胜其职则事治,事治则利生;不胜其职则事乱,事乱则害成也。

  • 卷三·读史汇·李贽

    〔三十篇〕  ● 陈静诚  夫子曰:&ldquo;不在其位,不谋其政。&rdquo;此常理也。然世间固有谋其政而不在其位者,则常理之所未有,从古之所未有,而于静诚陈公仅见之矣。后此若姚恭靖亦可谓能处身于遇主之际者,而恋恋一少师

  • 卷十三·胡广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大全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大全卷十三明 胡广等 撰玉藻第十三此篇记天子诸侯服冕笏佩诸制及行礼之容节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後邃延龙卷以祭玉冕前後垂旒之玉也藻杂采丝绳之贯玉者也以藻穿玉以

  • 卷十四·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十四大射仪第七之二司马师命负侯者执旌以负侯正义郑氏康成曰司马师正之佐也负侯获者也天子服不氏下士一人徒四人掌以旌居乏待获 敖氏继公曰负侯获者皆士

  • 觀所緣論釋·欧阳竟无

      護法菩薩造   [一]唐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   若言能令毒智人 爲令其慧極明了 及爲消除於罪惡 稽首敬已觀其義。   論曰.   諸許眼等識者.   於所棄事及所收事或捨或取.是觀察果故.所捨事體及顛倒因是

  • 卷十二·彭绍升

    居士传十二江刘张司马李元万朱二吴彭高传江含洁名[糸*丕]。济阳考城人。父蒨。为梁光禄大夫。含洁年十三。父病眼。含洁侍疾。将期月衣不解带。夜梦一僧云。患眼者饮慧眼水必差。其叔父禄与草堂寺智者法师善。往访之

  • 寒山帚谈·赵宧光

    书学论著。二卷,拾遗一卷,附录一卷。明赵宦光撰。具体成书年代不详。该书原为撰者《说文长笺》中的一种。《四库提要》以为《说文长笺》穿凿附会,而且引据疏舛,颇为小学家所讥,然而其中的篆文笔法则有其精湛之处,因而被析

  • 提纲释义·佚名

    此书分《历代国号歌》、《历代帝王歌》、《历代群英歌》三部分。《历代国号歌》一章一节,从远古三皇五帝时代说起,至明结束,为叙历代王朝国号之歌。《历代帝王歌》一章十五节,以歌诀的形式,从天地开辟到明朝灭亡历代王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