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二十八  明 冯惟讷 撰	北周第七	庾信【五】	诗	集周公处连句	市朝一朝变兰艾本同焚故人相借问平生如所闻	寄徐陵	故人倘思我及此平生时莫待山阳路空闻吹笛悲	寄王琳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 
- 由於文體的不同,詩詞的語法和散文的語法不是完全一樣的。律詩為字數及平仄規則所制約,要求在語法上比較自由;詞既以律句為主,它的語法也和律詩差不多。這種語法上的自由,不但不妨礙讀者的瞭解,而且有時候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 						 			  李文祥 孙磐 胡爟 罗侨 叶钊戴冠 黄巩 陆震 夏良胜 何遵   李文祥,字天瑞,麻城人。祖正芳,山西布政使。父〈清见〉,陕西参政。文祥自幼俊异。弱冠举于乡,成化末登进士。万安当国,重其才。以孙弘璧与同榜,款 
- 汉纪三十五〔起柔兆涒汉(两申),尽柔兆敦牂(丙午),凡十一年。〕《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建武十二年〔(丙申、三六)〕①春,正月,吴汉破公孙述将魏党、公孙永于鱼涪津,〔续汉书曰:犍为郡南安县有鱼涪津,在县北,临大江。南?之茪瞗G鱼涪津 
-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王延海 译注【说明】本文是一篇民族史传,记述了我国西南(包括今云南以及贵州、四川西部)地区在秦汉时代的许多部落国家的地理位置和风俗民情,以及同汉王朝的关系,记述了汉朝的唐蒙、司马相如、公孙弘和王 
-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二十礼部尚书满汉各一人左右侍郎满汉各二人掌吉嘉军宾凶之秩序学校贡举之法以赞邦礼所属有仪制祠祭主客精膳四司仪制清吏司郎中满二人汉一人员外郎满三人汉一人主事满汉各一人掌嘉礼军礼学 
-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五经籍考史【传记下】宋朱子伊洛渊源録十四卷朱子字元晦婺源人後徙建阳从李侗学得列圣道统之传举进士累官秘阁修撰諡曰文淳佑初从祀孔庙事蹟具宋史道学传【臣】等谨案马考传记类 
- 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首第一刑部尚书秦蕙田撰礼经作述源流上王氏通曰吾视千载而上圣人在上者未有若周公焉其道则一而经制大备后之为政者有所持循矣陆氏德明曰周仪二礼并周公所制 三礼次第周为本仪为末孔氏颖达曰洛 
-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要义序宋 魏了翁 撰【一】汉得今书于齐鲁孔注至魏晋方兴夫书者人君辞诰之典右史记言之防暨乎七雄已战五精未聚儒雅与深穽同埋经典共积薪俱燎汉氏大济区宇广求遗逸采古文于金石得今书于齐鲁其文则欧 
- 各通讯社、各报馆、转全国同胞、海外侨胞、暨全世界佛教徒公鉴:太虚等顷因国中文化界之启发,佛学人士之赞助,及海外各地佛徒之吁请,爰组织成立本团,将赴缅甸、锡兰、印度、暹罗等处,朝拜佛教诸圣地,访问各地佛教领袖,藉以联络 
- 种种严饰,犹如天宫,春秋冬夏。四时各异,应节修治,游观园池。亦如天帝,施安树林,太子因游。至园池观,采女围绕,如月处星。於是众女,昼夜作乐,嘲调戏笑。过数年已,或娱乐之,更造新术。或现己身,或时书颂,或图庙画。或有刻镂,或有以泥,为 
- 一于僧伽,习决断斗诤裁判之比丘,应知事,应知失坏,应知犯罪,应知因缘,应知行相,应知前事后事,应知作不作,应知羯磨,应知诤事,应知灭诤。不可行爱不应行,不可行瞋不应行,不可行痴不应行,不可行怖不应行。应令悟之事应令悟,应令解之事应 
- 与《太上导引三光宝真妙经》 皆为六朝古籍《三光经》的一部分,从内容推测本经当在后。述引日华月魄、挹星朝圣、定光真常之道,包括诵法契、服符、服炁、称号、斋忏等内容。后列老子应化三十六名号。 
-   《续红楼梦》二十回,系未完稿本,原本系周绍良先生珍藏,海内未见第二本,周先生《红楼梦书录》中此书提要云:张曜孙撰。二十回。稿本,共九册,第一册末题:“徐韵廷抄”。书前有签云:“此书系张仲远观察所撰,惜未卒业,止此九册,外间 
- 朝鲜王朝肃宗年间,小说家金万重所著长篇古典小说。原文为朝鲜文,后译成汉文。手抄本。作者反对用汉文写小说,主张用本民族文字创作,才是真正的国文小说,这部小说就是这一主张的实践。有两种不同的记录:一是作者因反对肃宗废 
- 诗话著作。清庞垲撰。庞垲,字霁公,号雪崖,晚号牧翁,任丘(今属河北)人。康熙己未(1679)召试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历任中书舍人、建宁府知府。有《丛碧山房集》五十七卷。《诗义固说》二卷,附于集末。据他本人解释, 
- 史论,苏辙撰。苏辙早年即有进论二十五篇,晚年闲居时期更是著成《历代论》四十五篇,极言历代治乱之得失,观点新奇,文字老成,体现了他史论散文的最高成就。苏辙在《历代论》并引中说:“予既壮而仕。仕宦之余,未尝废书,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