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与众采女游居品第八

种种严饰,犹如天宫,春秋冬夏。四时各异,应节修治,游观园池。亦如天帝,施安树林,太子因游。

至园池观,采女围绕,如月处星。於是众女,昼夜作乐,嘲调戏笑。过数年已,或娱乐之,更造新术。或现己身,或时书颂,或图庙画。

或有刻镂,或有以泥,为若干像。或有结花,以为敷饰,或庄面目。或有涂香,或以镜照,或栉梳头。或黛黑眉,或丹口唇,或复有女。

华相打掷,或戏笑者,或悲叹泣。或口咏歌,可听可乐,犹如华中。众萤蜂鸣,众女求浴,太子听从。无忧树间,丹华之池,圆光文饰。

照树金色,犹金在火,耀耀林树。诸树倾屈散供众花,众鸟相和。悲哀而鸣,女笑鸟鸣,震声远闻。五音俱作,感动人情,太子入池。

水至其腰,诸女围绕,明耀浴池。犹如明珠,绕宝山王,妙相显赫。其好巍巍,众女水中,种种戏笑。或相湮没,或水相洒,或有弄华。

以华相掷,或入水底,良久乃出。或於水中,现其众华,或复於水。但现其手,众女池中,光耀众华。令众藕花,失其精光,或有攀缘。

太子手臂,犹如杂花,缠著金柱。女妆涂香,水洗皆堕,栴檀木櫁。水成香池,如是戏笑,难可计数。六万采女,围绕其侧,太子於中。

如天帝释,於天浴池,与天女俱。於是皆乘,金银宝船,游戏池中。如天乘雲,太子复乘,七宝之船。妃在其侧俱共入池,色身金照。

光各一丈,如日乘船,莫不惊愕。谓是日出,众华开张,明重光照。喻日天子,太子出池,诸女更严。作众伎乐,行甘蔗浆,诸女饮已,

跳踉舞戏,时日便冥,向月烛明。欲惑太子,意终不倾,欲使其贪。意终不著,慧灯甚明,终无能灭。犹明珠灯不损飞蛾,斯须至冥。

众女睡眠,太子妃寐,梦睹忧变。太子出家,舍宫采女,逃入山泽。妃独逐走,从後求哀,莫相捐弃。澡手见授,今弃付谁,惟今自察。

无量过失,愿微重荣,莫生相舍。独入山泽,勤修众德,何吝於妾。致大酷恶,古贤出学,亦复好妃。唯垂愍伤,愿听侍从,追呼不息。

太子入林,心意发狂,树树行求。??向树曰,汝独无忧,我独怀恼。示我太子,仰见树上,有赤觜鸟。向鸟叹苦,我失所怙,汝声似之。

留声与汝,愿以鸣声,除我心恼。又见树曰,汝何不慈,吾厄夫怙。迷行犯触,贤夫所弃,宜见愍伤。如何见笑,华尽开敷,见双头鹆。

相将俱飞,益增忧苦,流泣且言:唯愿示我,怀重慊者,令我睹之。失之我亡,树华散我,更耗我心。唯汝仁鸟,莫嫉快我,当散我心。

好喜伎乐,未曾相犯,何为必尔。为风所动,树枝倾曲,犹如以掌。击打於我,鸟兽角视,尔不遣夫。水声如骂,我不任治,太子不还。

便悲叹曰,留目绀莲,留超与应。留笑华敷,留颜金华,留发辟兵。我见遗忽,口言未止,忽见太子。於林树间,便前搏曰,何为相弃。

语顷惊觉,抱持太子,惭惧战<疒又>。太子问曰,何为如是,便说梦事。太子报曰,此非为汝,吾无所去。谁往谁返,无有往者,亦无所至。

汝谛觉是,色如聚沫,觉意如泡。相如光炎,行如芭蕉,识法如幻。诸根无力,形体相因,犹如华合。觉世无常,譬如野马,吾我无有。

亦无坚要,合会有离,汝当谛觉。

太子自思,是吾出应。

猜你喜欢
  卷上·佚名
  卷之四·佚名
  卷四十三(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六·澄观
  中国佛学会会名说明·太虚
  佛说无言童子经卷下·佚名
  三无性论卷下(出无相论)·佚名
  佛说群牛譬经·佚名
  苏悉地羯啰经卷上·佚名
  卷第十二·佚名
  卷十三·彭绍升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三·佚名
  第四十一卷·佚名
  法华经传记卷第七·佚名
  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卷第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和朱使欣道峡似巫山之作·张说

    江如晓天净,石似暮霞张。 征帆一流览,宛若巫山阳。 楚客思归路,秦人谪异乡。 猿鸣孤月夜,再使泪沾裳。

  • 卷十七·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苏诗补注>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十七  翰林院编修查愼行撰古今体诗五十一首【元丰戊午秋冬在徐州任作】 次韵子由送赵?归觐钱塘遂赴永嘉 归舟转河曲稍见楚山苍候吏来迎客吴音已带

  • ●卷七十五·徐梦莘

      靖康中帙五十。   起靖康二年正月十六日丙午,尽其日。   十六日丙午驾在青城进士段光远致书於金人乞回车驾。   大宋进士段光远谨斋沐裁书献於大金元帅军前仆尝读左氏春秋传有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又尝读礼

  • 第二十三回 下河南陈平走谒 过洛阳董老献谋·蔡东藩

      却说汉王整缮兵马,志在东略,且闻项羽攻齐,相持未决,正好乘间出师,遂与大将韩信等,出关至陕郡。关外父老,相率欢迎,汉王传令慰抚,众皆喜悦,额手称庆。河南王申阳,望风输款,由汉王复书许降,惟改置河南郡,仍令申阳镇守。会接韩地

  • 宋史全文卷二十三下·佚名

    宋高宗十九壬午绍兴三十二年春正月戊辰朔,日有食之。上在镇江。己巳,金人犯寿春府。壬申,上至建康府,判府事张浚迎谒道左。卫士见浚复用,至以手加额。浚见上,谢曰:『秦桧盛时,非陛下保全,无此身矣!』上惨然曰:『桧为人既忌且妒。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八十二·佚名

    万历三十九年四月庚午朔孟夏时享太庙遣公张惟贤恭代○铸给兖州府管理泇河滕峄马捕关防○壬申大学士李廷机求去不报○兵部尚书李化龙上滇南善后事宜陇川南甸千崖三宣抚并峙为我腾永藩篱寔西南一隩区也宣抚多安民背汉投

  • 卷之九百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二三六 兵部尚书彭元瑞奏请回避彭元珫阅看列衔之书折·佚名

    一二三六 兵部尚书彭元瑞奏请回避彭元珫阅看列衔之书折乾隆五十二年七月二十七日臣彭元瑞跪奏:臣奉派详校文渊阁全书,总核签档,谨竭愚办理,将次告竣以后,接办三分书。查三分书,前经奏明交翰林吴裕德、彭元珫专看提要,计三分

  • 四三○ 户部左侍郎董诰奏请将已摆印各书每省发给一分折·佚名

    四三○ 户部左侍郎董诰奏请将已摆印各书每省发给一分折乾隆四十二年九月初十日臣董诰谨奏,为请旨事。窃自办理四库全书以来,四方秘籍乘时毕萃,馆臣以及厘订进呈,仰蒙圣明裁鉴,择其精当而罕观,督武英殿聚珍版印行,俾海内操觚

  • 三三八 寄谕海成闵鹗元查明拣存之书是否全行给还遇便覆奏·佚名

    三三八 寄谕海成闵鹗元查明拣存之书是否全行给还遇便覆奏乾隆四十一年九月二十一日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江西巡抚海<成>、安徽巡抚闵<鹗元>,乾隆四十一年九月二十一日奉上谕:据杨景素奏,东省采访遗书,两次进呈书

  • 钦定兰州纪略卷四·阿桂

    庚申伍弥泰马彪奏言【臣】等于四月初九日到兰遵即传防将花翎荷包赏给王廷賛并面询伊出城赍折之人据称系宁夏府中衞县考职正八品吏贠姚起彪设法更换衣服妆作民人缒城而下将折递送驿站【臣】等亦已遵防重加赏赐奏入上谕

  • 卞彬传·萧子显

    卞彬字士蔚,是济陰冤句人。其祖卞嗣之,曾任中领军。其父卞延之,为人刚强,做过上虞县令。卞彬才调节操非同一般,为文多有指责讥刺。州里聘任他为西曹主簿,奉朝请,员外郎。宋朝元徽末年,“四贵”辅政。卞彬对太祖(萧道成)说:“外

  • 卷三·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三明 俞汝楫 编圣训仁宗昭皇帝修省之训洪熙元年正月以遇冬不雪勑六部等官曰朕以眇躬托於臣民之上忧悯元元勤於夙夜而自今迄冬雪不降来牟不遂吾农柰何夫二气

  • 弇山堂别集卷七十六·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赏赉考上即位之赐天子即位之赐髙皇帝时无之自文皇以藩邸入绍大位始有赐然不过在京文武吏民而已仁宗登极爰布大赉徧及藩方最为优渥自是后代稍裁省然府藏之积往往不胜其费矣今据可考者记之若亲王公主之赏

  • 第三十七章 元的勃兴和各汗国的创建·吕思勉

    当公元十三世纪之初,有一轩然大波,起于亚洲的东北方,欧、亚两洲,都受其震撼。这是什么事?这便是蒙古的兴起。蒙古,依中国的纪载,是室韦的分部。唐时,其地在望建河南。注550但其人自称为鞑靼。注551鞑靼是靺鞨别部,居于阴山的。

  • 指月录卷之十五·瞿汝稷

    六祖下第五世▲潭州石霜山庆诸禅师庐陵新淦陈氏子。初习毗尼。忽弃去。抵沩山为米头。一日筛米次。沩曰。施主米莫抛撒。师曰。不抛撒。沩于地上拾得一粒曰。汝道不抛撒。这个是甚么。师无对。沩又曰。莫轻这一粒。百

  • 撄宁禅师语录序·佚名

    撄宁禅师语录序佛氏出离生死诱人超劫大指与儒本同顾其作用既别流传浸讹傍佛门户僧非真僧犹假儒衣书士非真士也孝不喜谭佛法独喜读曹溪坛经喜其自为佛而不障佛魔挽诸迷众归之吾道所以云救也故尝谓韩昌黎之排佛卢曹溪

  • 神仙炼丹点铸三元宝照法·归耕子

    神仙炼丹点铸三元宝照法。唐末隐士归耕子撰。官炼丹铸镜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归耕子序,称受自嵩、少之间八十许老叟。述铸镜、鼎、炉之筑坛、尺寸、火候及宗教仪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