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只经

梵名Vajras/ekhara -vima^na-sarva-yogayogi-su^tra 。全一卷。略称瑜只经。又称瑜伽瑜只经。唐代金刚智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为密教五部秘经之一,自古与理趣经并称为秘经中之秘经。全经共有十二品。据胎藏界之苏悉地经载,本经为金刚界之苏悉地,内容阐说成就一切世间、出世间作业之妙法。

《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只经》全部章节目录

(1)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只经卷上
(2)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只经卷下

猜你喜欢
  佛说八部佛名经·佚名
  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佚名
  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佚名
  大方等顶王经·佚名
  须摩提长者经·佚名
  阴持入经·佚名
  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法照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澄观
  金刚般若经疏·智顗
  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佚名
  广大发愿颂·龙树
  辟支佛因缘论·佚名
  受五戒八戒文·佚名
  佛说大乘戒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乐婉·唐圭璋

      卜算子   答施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   要见无因见,了拚终难拚。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 卷五·杜甫

    (乾元中,公出为华州司功,弃官客秦州作)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 乾元初,从左拾遗 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辈往事 此道昔归顺, 西郊胡正烦。 至今残破胆, 应有未招魂。 近侍归京邑, 移官岂至尊。 无才日衰老,

  • 御选宋诗卷七十六·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七十六六言诗一邵雍四贤吟彦国之言铺陈晦叔之言简当君实之言优游伯淳之言条畅四贤洛阳之望是以在人之上有宋熙宁之间大为一时之壮司马光陪张龙圗南湖暑饮红斾萦林却转琼筵就水重开荷香着衣不去

  • 山谷外集诗注卷三·黄庭坚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外集诗注卷三 宋 黄庭坚 撰 史 客 注 次韵子瞻春菜【据实録宁十年二月癸巳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权知河中府苏轼知徐州又按颍滨集诗序云宁十年二月始会於澶渊相从赴彭城山谷时在北京始通书

  • 列传第四十七 萧惠开 殷琰·沈约

    萧惠开,南兰陵人,征西将军思话子也。初名慧开,后改慧为惠。少有风气,涉猎文史,家虽贵戚,而居服简素。初为秘书郎,着作并名家年少。惠开意趣与人多不同,比肩或三年不共语。外祖光禄大夫沛郡刘成戒之曰:“汝恩戚家子,当应将迎时俗

  • 一四五 两江总督高晋奏呈续购书籍目录并委员解送折·佚名

    一四五 两江总督高晋奏呈续购书籍目录并委员解送折乾隆三十九年二月初六日臣高晋谨奏,为敬陈续购书目,并委员汇解缘由,仰祈圣鉴事。窃臣钦奉谕旨,采访遗书,前经十次购觅书籍一千三十二种,恭折奏明,并委员解送四库馆交收在案

  • 十、我杀了一个人①·林语堂

    ①原题为《冬至之晨杀人记》。孔子曰,上士杀人用笔端,中士杀人用语言,下士杀人用石盘。可见杀人的方法很多。我刚会见一位客,因为他谈锋太健了,就用两句半话把他杀死。虽然死不死由他,但杀不杀却由我,总尽我中士之义务了。事

  • 林氏仕籍续考·林献堂

    旧谱仕籍考,自周至东晋禄公;其后南北诸林均无续之者,宁非憾事!今自东晋景公始,录至清季;南渡以来之人物,略见于此。吾宗中,他日有谱学专家发扬光大,为力尚多,企予望之。幼春谨识。景公、字明彻,晋咸和五年,授通直

  • 沈道虔传·沈约

    沈道虔,吴兴武康人,少年便非常仁厚,喜爱老、庄哲学,居住在县城北边的石山之下。孙恩之乱后发生饥荒,县令庾肃之迎接他出来到县城南边的废头里,为他建起小屋,前临小溪,那里有很美的山水。沈道虔不时地回到石山旧舍,和那些成了孤

  • 陆羽传·欧阳修

    陆羽字鸿渐,又名疾,字季疵,复州竟陵人。不知生在何处,有人说他是一个和尚在河边拣来养的。长大后,用《易》自我占卜,得《蹇》之“渐”,其辞为:“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以“陆”为姓,并依之取名和字。小时候,老师教他学写

  • 九六、楚威王与齐威王同时考·钱穆

    《史记 越世家》:“王无疆当楚威王之时,北伐齐。齐威王使人说越王,释齐而伐楚。楚威王兴兵大败越,杀王无疆,尽取故吴地。北破齐于徐州。”而《六国表》楚威王之立,齐威王已死四年。徐州之役,去齐威王已九年,与《越

  • 卷九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九十一食货略【十一】盐法【臣】等谨按盐法之行由来已旧烈圣相承荡涤繁苛俾民乐利立法之良固前朝所不及惠政之加亦亘古所朱闻如加斤改引蠲逋提纲缉枭禁漏减

  • 孟子集疏卷七·蔡模

    宋 蔡模 撰离娄章句上【凡二十八章】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离娄古之明目者公输子名班鲁之巧人也规所以为员之器也矩所以为方之器也

  • 孟子説卷七·张栻

    宋 张栻 着尽心上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夀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理之自然谓之天命于人爲性主于性爲心天也性也心也所取则异而体则同尽其心者格物致知积习之乆私意脱落万

  • 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孔子

    【原文】 子夏之门人间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①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注

  • 卷一·真德秀

    钦定四库全书西山读书记卷一宋 真德秀 撰天命之性书汤诰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惟后此成汤诰万邦之词○孔氏曰皇大也衷善也顺人有常之性能安立其道则惟在于君唐孔氏曰天生蒸民与之五常之性使有仁义礼

  •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萨陀波仑品第二十七佛告须菩提:&ldquo;若菩萨欲求般若波罗蜜,当如萨陀波仑菩萨,今在雷音威王佛所,行菩萨道。&rdquo;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萨陀波仑菩萨云何求般若波罗蜜?&rdquo;佛告须菩提:&ldq

  • 卷第七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七十五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五五取蕴者。谓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分别契经义故。谓契经说。有五取蕴。谓色取蕴乃至